一种采用钢丝绳的换齿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1441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用钢丝绳的换齿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齿工具,特别涉及了一种采用钢丝绳的换齿工具。



背景技术:

为了适应大型竖窑的产量,需使用多辊出炉机,多辊出炉机具有动辊组,在每根动辊上均设置有若干齿块,用于剪切磨损大块矿料;此齿块可随着切削的需要进行调整、更换,但由于多辊出炉机的空间所限,不适合使用一些直接接触的大型动力设备,如千斤顶进行换齿,故一种新的换齿工具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采用钢丝绳的换齿工具,此换齿工具利用卷扬机驱动钢丝绳,使换齿过程快速、高效,且此工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用钢丝绳的换齿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用钢丝绳的换齿工具,包括钢丝绳组、第一定滑轮和卷有第二钢丝绳的卷扬机,钢丝绳组由若干第一钢丝绳组成,第一钢丝绳的数量与T型槽的数量相同,每根第一钢丝绳的左端通过左压片固定在主动辊的左辊上,第一钢丝绳的右端依次穿过左限位块、左堵块、T型槽内的活动齿块、右堵块及右限位块、通过若干个右压片固定在右辊上,在位于左限位块的外侧的每根第一钢丝绳的左端固定设置有定位块,定位块的截面积大于活动齿块、左、右堵块及左、右限位块的凹槽的截面积;

第一定滑轮通过定位环固定在右辊的下方,定位环固定在右辊上、位于定位凸台的外侧;在需要换齿时,第一钢丝绳右端穿过第一定滑轮与卷在卷扬机上的第二钢丝绳通过锁扣相连接。

未穿过第一定滑轮的第一钢丝绳与穿过第一定滑轮后的第一钢丝绳形成的角度小于90°。

为了灵活摆放卷扬机,在第一定滑轮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定滑轮,卷扬机上的第二钢丝绳穿过第二定滑轮通过锁扣与穿过第一定滑轮的第一钢丝绳相连接。

采用钢丝绳的换齿工具,用于更换多辊出炉机的主动辊上的活动齿块,所述主动辊分为左、中、右辊,中辊直径大于左、右辊,在中辊上设置有若干个T型槽,每个T型槽均沿主动辊轴向设置,所述若干T型槽沿主动辊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每个T型槽内均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活动齿块和左、右堵块,左、右堵块分别设置在若干个活动齿块的左、右侧,在每个T型槽的两端面上均设置有左、右限位块,用于固定活动齿块和左、右堵块,防止活动齿块和左、右堵块在T型槽内滑动;

所述左、右辊均通过轴瓦设置在轴瓦座上,轴瓦和轴瓦座均为180°对开结构,每个轴瓦由上、下轴瓦组成,每个轴瓦座由上、下轴瓦座组成,主动辊由与右辊相连的液压马达驱动旋转;

在活动齿块、左、右堵块及左、右限位块的底部均设置有凹槽,用于放置第一钢丝绳;在所述右辊上设置有定位凸台,定位凸台位于相邻轴瓦座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采用钢丝绳的换齿工具,使换齿过程快速、高效。换刀工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状态下的右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状态下的左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活动齿块、堵块和限位块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动辊,101-左辊,102-中辊,103-右辊,2-活动齿块,3-T型槽,4-堵块,5-限位块,6-液压马达,7-轴瓦座,8-钢丝绳组,9-第一钢丝绳,10-第一定滑轮,11-第二钢丝绳,12-卷扬机,13-压片,14-定位块,15-定位环,16-定位凸台,17-锁扣,18-第二定滑轮;θ-未穿过第一定滑轮的第一钢丝绳与穿过第一定滑轮后的第一钢丝绳形成的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采用钢丝绳的换齿工具,用于更换多辊出炉机的主动辊1上的活动齿块2,所述主动辊1分为左、中、右辊,中辊102直径大于左、右辊,在中辊102上设置有若干个T型槽3,每个T型槽3均沿主动辊1轴向设置,所述若干T型槽3沿主动辊1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每个T型槽3内均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活动齿块2和左、右堵块4,左、右堵块4分别设置在若干个活动齿块2的左、右侧,在每个T型槽3的两端面上均设置有左、右限位块5,用于固定活动齿块2和左、右堵块4,防止活动齿块2和左、右堵块4在T型槽3内滑动;

所述左、右辊均通过轴瓦设置在轴瓦座7上,所述轴瓦和轴瓦座7均为180°对开结构,每个轴瓦由上、下轴瓦组成,每个轴瓦座7由上、下轴瓦座7组成,主动辊1由与右辊103相连的液压马达6驱动旋转;

在所述活动齿块2、左、右堵块4及左、右限位块5的底部均设置有凹槽,用于放钢丝绳组8;在所述右辊103上设置有定位凸台16,定位凸台16位于相邻轴瓦座7的内侧;

所述换齿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钢丝绳组8、第一定滑轮10和卷有第二钢丝绳11的卷扬机12,所述钢丝绳组8由若干第一钢丝绳9组成,第一钢丝绳9的数量与T型槽3的数量相同,每根第一钢丝绳9的左端通过压片13固定在主动辊1的左辊101上,第一钢丝绳9的右端依次穿过左限位块5、左堵块4、T型槽3内的活动齿块2、右堵块4及右限位块5、通过若干个压片13固定在主动辊1的右辊103上,在位于左限位块5的外侧的每根第一钢丝绳9的左端固定设置有定位块14,定位块14的截面积大于活动齿块2、左、右堵块4及左、右限位块5的凹槽的截面积;所述第一定滑轮10通过定位环15固定在右辊103的下方,定位环15固定在右辊103上、位于定位凸台16的外侧;在需要换齿时,第一钢丝绳9右端穿过第一定滑轮10与卷在所述卷扬机12上的第二钢丝绳11通过锁扣17相连接。

未穿过所述第一定滑轮10的第一钢丝绳9与穿过所述第一定滑轮10后的第一钢丝绳9形成的角度θ小于90°。

为了灵活摆放卷扬机12,在所述第一定滑轮10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定滑轮18,所述卷扬机12上的第二钢丝绳11穿过第二定滑轮18通过锁扣17与穿过第一定滑轮10的第一钢丝绳9相连接。

下面结合本实施例说明使用过程:

换齿过程:拆除掉需要换齿处的T型槽3两端的限位块5及堵块4、所述T型槽3内第一钢丝绳9两端的压片13,通过液压马达6将需要换齿处的T型槽3旋转到主动辊1的底部,将第一钢丝绳9穿过第一定滑轮10,然后与穿过第二定滑轮18的第二钢丝绳11通过锁扣17相连接。

启动卷扬机12,将第一钢丝绳9向右方拉动,由于定位块14卡在T型槽3内所有活动齿块2的外侧,则T型槽3内所有活动齿块2均在定位块14作用下向右移动,直至最右侧的活动齿块2脱离T型槽3,则在T型槽3的左端空出一个活动齿块2的位置;

向左拉动第一钢丝绳9的左端,直至定位块14从T型槽3的左端拉出,由于T型槽3内的剩余活动齿块2与T型槽3侧壁之间具有摩擦力,故T型槽3内的剩余活动齿块2不动,从T型槽3的左端向T型槽3内放置新的活动齿块2,再次启动卷扬机12,将第一钢丝绳9向右方拉动,直至最右侧的活动齿块2脱离T型槽3,则在T型槽3的左端再次空出一个活动齿块的位置;再次向左拉动第一钢丝绳9的左端,直至定位块14从T型槽3的左端拉出,从T型槽3的左端向T型槽3内放置新的活动齿块2,循环以上步骤,直至T型槽3的活动齿块2都被更换;解开第一钢丝绳9与第二钢丝绳11之间的锁扣17。

依次安装好换齿处的T型槽3内左、右堵块4及两端的限位块5、所述T型槽3内第一钢丝绳9两端的压片13,再次通过液压马达6将下一个需要换齿处的T型槽3旋转到主动辊1的底部,按照以上换齿过程更换T型槽3内所有活动齿块2;直至主动辊1上的所有活动齿块2均被更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