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葫芦制动装置的锁紧螺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59450阅读:1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葫芦制动装置的锁紧螺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葫芦制动装置的锁紧螺母。



背景技术:

电动葫芦的起升是由一只锥形转子电动机来驱动作上下运动的。制动装置和电动机联结在一起,其工作原理是:锥形转子电动机的定子内腔和转子外形都成锥形,其锥形动制动环镶嵌于风扇制动轮上,静制动环镶在后端盖上。定子通电后产生旋转磁场,同时产生轴向磁拉力,使转子轴向移动并压缩弹簧,使风扇制动轮上的锥形动制动环与静制动环离开,转子开始转动。定子断电后,轴向磁拉力消失,转子在弹簧的作用下连同风扇制动轮一起复位,使动、静制动环接触,产生摩擦力矩,迫使电动机立即停转。刹车的调整依靠安装在转子轴上并将风扇制动轮固定的锁紧螺母的松紧来完成。锁紧螺母为M33×1.5的细牙螺纹,螺纹工作深度为0.75mm,由于安装需要,该锁紧螺母的外表面还一体延伸一个法兰盘。

由于电动葫芦在实际使用中,需要锥形转子电动机上下动作非常频繁,因此故障率比较高,而通常的故障点都是溜钩、制动失灵。而造成溜钩和制动失灵的主要原因是锁紧螺母的松动。由于电动葫芦中的制动装置是由锥形转子电动机转子轴上的制动盘完成的,锥形转子电动机每点动一次,锥形转子电动机转子轴就会带动制动盘轴向冲击一次,频繁动作冲击使制动盘磨损,锁紧螺母和锥形电动机转子轴螺纹固定联接松动,制动失灵。由于锁紧螺母为细牙螺纹,工作深度只有0.75mm,而内外螺纹配合又有一定的间隙,承受不了频繁的轴向冲击,间隙越来越大直至螺纹损坏,多次调整后转子轴上的螺纹或锁紧螺母上的螺纹基本磨平,电动机的转子即不能使用,而且锥形转子轴互换性差,很难配到,因此一般只能更换整个锥形电动机,这样不但造成了一定经济的损失,还延长了停机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电动葫芦制动装置的锁紧螺母,它能消除内外螺纹的间隙,大大增加了抵抗轴向冲击的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动葫芦制动装置的锁紧螺母,包括内螺母、防转垫圈和锁紧套;其中,

所述内螺母为开口螺母,该内螺母的外轮廓包括前部的圆柱段和与圆柱段的后端连接并且为前大后小的圆锥段;所述圆柱段的端面上对称地开设一对弓形缺口;所述圆锥段的后端直径与所述圆柱段的直径相等;

所述防转垫圈的厚度小于所述内螺母的圆柱段的长度;该防转垫圈的内孔面的形状及尺寸一一对应地与所述内螺母的圆柱段的外表面的形状及尺寸适配,该防转垫圈的端面上均布地开设若干个穿孔;

所述锁紧套的长度与所述内螺母的圆锥段的长度相同,该锁紧套的前部外表面上带有法兰盘,该锁紧套的内孔面为前大后小且与所述内螺母的圆锥段的锥度相同的圆锥面,该内孔面的前端直径小于内螺母的圆锥段的前端直径;所述法兰盘的外径与所述防转垫圈的外径相同,该法兰盘的端面上开设若干个与防转垫圈上的若干个穿孔一一对应的通孔;

所述防转垫圈套在所述内螺母的圆柱段上;所述锁紧套以法兰盘上的若干个通孔与防转垫圈上的若干个穿孔一一对应地同轴的方式套在所述内螺母的圆锥段上。

上述的电动葫芦制动装置的锁紧螺母,其中,所述内螺母的圆柱段的长度为四分之一内螺母的总长度;所述内螺母的开口宽度为3mm。

上述的电动葫芦制动装置的锁紧螺母,其中,所述防转垫圈的厚度为五分之二所述内螺母的圆柱段的长度。

上述的电动葫芦制动装置的锁紧螺母,其中,所述锁紧套的后端面上对称地开设一对弓形缺口,该一对弓形缺口的位置与所述内螺母的圆柱段上的一对弓形缺口的位置对应。

上述的电动葫芦制动装置的锁紧螺母,其中,所述法兰盘的厚度为三分之一锁紧套的总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葫芦制动装置的锁紧螺母具有以下特点:把原来的一体式锁紧螺母改成由锥形内螺母、防转垫圈和锁紧套构成的组合螺母,通过锁紧套与内螺母的锥度配合和内螺母的弹性变形来消除内外螺纹的间隙,就能使内螺母的内螺纹与转子轴的外螺纹达到紧密配合,无间隙,大大增加了抵抗轴向冲击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葫芦制动装置的锁紧螺母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的锁紧螺母中的内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2a中的A-A向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锁紧螺母中的防转垫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的锁紧螺母中的锁紧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b是4a中的B-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4b,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葫芦制动装置的锁紧螺母,包括内螺母1、防转垫圈2和锁紧套3;其中:

内螺母1为开口螺母并且开口宽度为3mm;该内螺母1的外轮廓包括前部的圆柱段11和与圆柱段11的后端连接并且为前大后小的圆锥段12;圆柱段11的长度为四分之一内螺母1的总长度;圆柱段11的端面上对称地开设一对弓形缺口110,该一对弓形缺口110的开设位置与内螺母1的开口10位置最好相差90°;圆锥段12的后端直径与圆柱段11的直径相等并且该圆锥段12的锥度为1:3;

防转垫圈2的厚度为五分之二内螺母1的圆柱段11的长度;该防转垫圈2的内孔面的形状及尺寸一一对应地与内螺母1的圆柱段11的外表面的形状及尺寸适配,该防转垫圈2的端面上均布地开设六个穿孔20;

锁紧套3的长度与内螺母1的圆锥段12的长度相同,该锁紧套3的前部外表面上带有法兰盘3’,该法兰盘3’的厚度为三分之一锁紧套3的总长度;该锁紧套3的内孔面为前大后小且与内螺母1的圆锥段12的锥度(锥度为1:3)相同的圆锥面,该内孔面的前端直径小于内螺母1的圆锥段12的前端直径;法兰盘3’的外径与防转垫圈2的外径相同,该法兰盘3’的端面上开设六个与防转垫圈2上的六个穿孔一一对应的通孔30;锁紧套3的后端面上对称地开设一对弓形缺口300,该一对弓形缺口300也作为防转槽并且它们的位置与内螺母1的圆柱段11上的一对弓形缺口110的位置对应;

防转垫圈2套在内螺母1的圆柱段11上;锁紧套3以法兰盘3’上的六个通孔30与防转垫圈2上的六个穿孔20一一对应地同轴的方式套在内螺母1的圆锥段12上。

本实用新型的锁紧螺母在使用时,先将内螺母1与电动葫芦上的电动机转子轴5螺纹连接,在每组同轴的穿孔20和通孔30中插装一个连接螺栓4,以将整个锁紧螺母安装在电动葫芦的刹车盘6的后端面上。由于内螺母1为开口螺母,且锁紧套3的内孔面和内螺母1的圆锥段12的外表面均为圆锥面,通过旋转连接螺栓4调节锁紧套3与防转垫圈2的距离,当锁紧套3向前移动时,就能使内螺母1径向压缩,就能使内螺母1的内螺纹与转子轴5的外螺纹达到紧密配合,无间隙,大大增加了抵抗轴向冲击的能力。调整锁紧螺母时,只需松开连接螺栓4让锁紧套3后退,与锁紧套3相配合的内螺母1在没外力的作用下通过弹性变形径向扩张恢复到原来状态,这样就能通过旋转锁紧螺母来调整刹车力矩。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