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调节扩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18749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调节扩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调节扩幅装置。



背景技术:

在印染行业中对中扩幅一直都是最关键的流程环节,平幅织物在设备间输送的过程中,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使得平幅织物发生褶皱,因此需要采用扩幅装置来对织物进行扩幅平整操作。目前印染厂家中使用较多的是立式对中装置,存在自动化程度不高,需要人工干涉,并且对于纬斜、敏感面料无法有效工作的缺点,扩幅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占地空间少,通过松紧架调节进布张力,通过自动调节电机控制扩幅辊转动,调节扩幅张力、角度和扩幅展开的效果,最后再通过自动对中装置实现对中出布,扩幅效率高的自动调节扩幅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调节扩幅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进布装置、扩幅装置和自动对中装置,所述进布装置包括2块对称安装在扩幅装置侧面上的侧板,2块所述侧板之间安装有可转动调节的松紧架,所述松紧架包括对称安装在2块侧板上且可转动的固定板以及安装在2块固定板之间的调节辊,所述侧板上还安装有调节松紧架转动的调节手柄。

所述扩幅装置包括平行安装的2根扩幅辊以及安装在扩幅辊两端的机箱,所述机箱内安装有用于调节扩幅辊位置的调节齿轮以及与调节齿轮相啮合的多个固定齿轮;2个机箱相对的侧面上安装有可转动的第一转盘,第一转盘与机箱内的调节齿轮固定相连,所述扩幅辊两端的固定轴穿过第一转盘与两侧机箱内的调节齿轮通过第一轴承座相连,其中1个机箱的侧面上还安装有与第一转盘同轴的第二转盘,第二转盘也与调节齿轮固定相连,所述第二转盘上安装有与2根扩幅辊一一对应的传动第一电机,所述传动第一电机的转轴伸入机箱与固定轴穿过调节齿轮的一端固定相连;2个机箱之间还安装有可转动的自动调节杆,所述自动调节杆的两端伸入两侧的机箱内且机箱内的其中1个固定齿轮固定套装在自动调节杆上;所述机箱的侧面上安装有自动调节电机,所述自动调节电机的转轴通过连接套与自动调节杆相连。

用于固定所述固定齿轮的第一安装轴上安装有限位套。

所述机箱内安装有第二轴承座,所述调节齿轮通过同轴安装的加固轴与第二轴承座相连。

所述固定齿轮的数量为4个,且环绕调节齿轮等间距设置在机箱内。

所述自动对中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2个安装箱以及安装在2个安装箱之间的纠偏装置,所述纠偏装置包括辊筒和套装在辊筒上的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上环绕安装有可在固定套上来回滑动的滑条装置;所述辊筒两端安装有分别伸入两侧安装箱内的第二安装轴,其中1个所述安装箱内安装有轴承固定座,所述轴承固定座与辊筒一端的第二安装轴固定相连,另1个所述安装箱上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与辊筒另一端的第二安装轴固定相连;所述2个安装箱之间还安装有连接箱,所述连接箱内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杆伸入相邻安装箱内的一端上安装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上安装有活动套装在第二安装轴上的安装套,所述安装套上安装有轴承连接座,所述滑条装置的一端与轴承连接座上的轴承套固定相连;所述纠偏装置下方的2个安装箱之间安装有光电对中装置。

所述滑条装置包括与固定套活动卡接的滑块以及扣装在滑块上的滑条。

所述固定套为横截面呈正八边形的固定套。

所述光电对中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2根光电对中管,2根所述光电对中管上等间距对称安装有红外对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调节扩幅装置,由进布装置、扩幅装置和自动对中装置三个装置组成,整体实现自动化,占地空间少,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其中,进布装置通过可转动调节的松紧架实现调节进布张力,通过进布装置后的面料进入扩幅装置自动调节电机控制扩幅辊转动,调节扩幅张力、角度和扩幅展开的效果,扩幅效率;最后再通过具有更多自动化控制结构的自动对中装置,提高对中效果和效率,实现对中出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扩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扩幅装置机箱内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扩幅装置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对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对中装置中滑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对中装置中光电对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对中装置中光电对中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9所示的一种自动调节扩幅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进布装置1、扩幅装置2和自动对中装置3,所述进布装置1包括2块对称安装在扩幅装置2侧面上的侧板11,2块所述侧板11之间安装有可转动调节的松紧架12,所述松紧架12包括对称安装在2块侧板11上且可转动的固定板13以及安装在2块固定板13之间的调节辊14,调节辊14优选为2根,1根为直辊,另1根为中间弯曲的弯辊,2根调节辊14均与两端的固定板13固定相连。所述侧板11上还安装有调节松紧架12转动的调节手柄15,调节手柄15与固定板13相连,通过调节手柄15能够带动固定板13转动,对调节辊14的固定角度进行调节,从而调节进布张力。

所述扩幅装置2包括平行安装的2根扩幅辊51以及安装在扩幅辊51两端的机箱5,所述机箱5内安装有用于调节扩幅辊51位置的调节齿轮52以及与调节齿轮52相啮合的多个固定齿轮53,调节齿轮52安装在调节齿轮52之间,可以任意角度转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齿轮53的数量为4个,且环绕调节齿轮52等间距设置在机箱5内,用于固定所述固定齿轮53的第一安装轴66上安装有限位套63,防止调节齿轮52偏移。

2个机箱5相对的侧面上安装有可转动的第一转盘54,第一转盘54通过支撑销轴57与机箱5内的调节齿轮52固定相连,所述扩幅辊51两端的固定轴56穿过第一转盘54与两侧机箱5内的调节齿轮52通过第一轴承座55相连,其中1个机箱5的侧面上还安装有与第一转盘54同轴的第二转盘58,第二转盘58也通过支撑销轴57与调节齿轮52固定相连。所述第二转盘58上安装有与2根扩幅辊51一一对应的传动第一电机59,所述传动第一电机59的转轴伸入机箱5与固定轴56穿过调节齿轮52的一端固定相连。通过传动第一电机59带动2根扩幅辊51转动,实现扩幅操作。所述机箱5内安装有第二轴承座64,所述调节齿轮52通过同轴安装的加固轴65与第二轴承座64相连。第二轴承座64安装在与调节齿轮52同轴的机箱5内壁上,也可以在第二转盘58上设置一个,用于对调节齿轮52起到加固稳定作用。

2个机箱5之间还安装有可转动的自动调节杆6,所述自动调节杆6的两端伸入两侧的机箱5内且机箱5内的其中1个固定齿轮53固定套装在自动调节杆6上,其他固定齿轮53采用第一安装轴66安装。所述机箱5的侧面上安装有自动调节第一电机61,所述自动调节第一电机61的转轴通过连接套62与自动调节杆6相连。通过对自动调节第一电机61的控制,能够使固定齿轮53带动调节齿轮52转动,由于调节齿轮52与第一转盘54固定相连,因此在调节齿轮52转动时能够使与第一转盘54相连的2根扩幅辊51转动,从而起到调节扩幅张力、角度和扩幅展开的效果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扩幅效率。

所述自动对中装置3包括对称设置的2个安装箱7以及安装在2个安装箱7之间的纠偏装置8,所述纠偏装置8包括辊筒81和套装在辊筒81上的固定套82,所述固定套82优选为横截面呈正八边形的固定套,辊筒81可以带动固定套82一起转动,从而实现传输面料的功能。所述固定套82上环绕安装有可在固定套82上来回滑动的滑条装置88,所述滑条装置88包括与固定套82活动卡接的滑块83以及扣装在滑块83上的滑条84,滑块83和滑条84的中间可以为空心结构,减轻滑条装置88的重量和制造成本。

所述辊筒81两端安装有分别伸入两侧安装箱7内的第二安装轴85,其中1个所述安装箱7内安装有轴承固定座86,所述轴承固定座86与辊筒81一端的第二安装轴85固定相连,另1个所述安装箱7上安装有第二电机9,所述第二电机9的转轴与辊筒81另一端的第二安装轴85固定相连,由第二电机9带动辊筒81转动。所述2个安装箱7之间还安装有连接箱91,所述连接箱91内安装有气缸92,所述气缸92的伸缩杆93伸入相邻安装箱7内的一端上安装有调节板94,所述调节板94上安装有活动套装在第二安装轴85上的安装套95,所述安装套95上安装有轴承连接座96,所述滑条装置88的一端与轴承连接座96上的轴承套97固定相连。气缸92通过伸缩杆93控制调节板94带动滑条装置88来回移动,实现对面料的对中调节。

所述纠偏装置8下方的2个安装箱7之间安装有光电对中装置98。所述光电对中装置98包括对称设置的2根光电对中管99,2根所述光电对中管99上等间距对称安装有红外对管90。光电对中装置98在市面上常见的对光电对中管的基础上作出改进,等间距增加红外对管90数量,提高检测精度。光电对中装置98和纠偏装置8连接其他控制器,实现自动化控制。

本实施例的一种自动调节扩幅装置,由进布装置、扩幅装置和自动对中装置三个装置组成,整体实现自动化,占地空间少,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其中,进布装置通过可转动调节的松紧架实现调节进布张力,通过进布装置后的面料进入扩幅装置自动调节电机控制扩幅辊转动,调节扩幅张力、角度和扩幅展开的效果,扩幅效率;最后再通过具有更多自动化控制结构的自动对中装置,提高对中效果和效率,实现对中出布。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