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毂翻板式预清洗线自动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01614发布日期:2018-06-15 22:35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毂翻板式预清洗线自动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零部件的生产,具体涉及轮毂的加工。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轮毂生产领域,预清洗是为消除机加工后轮毂表面的油污和积尘,是涂装前处理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目前行业内生产模式基本为多品种混线生产,人工上下件,为保证清洗效果,采用悬挂式输送线传输,即清洗时轮毂呈竖直状态。

采用人工上下件的方式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不符合自动化生产的需求。若用机器人实现悬挂链的上下件一方面设备投入较大,另一方面悬挂链的精度不能匹配机器人的要求,同时机器人难以实现对循环运动悬挂链上件的产品定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何简单、高效地实现轮毂预清洗混线生产的自动传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轮毂翻板式预清洗线自动传输装置,包括按前后顺序衔接的前道输送线、预清洗输送线、后道输送线;所述预清洗输送线上设有翻板,所述前道输送线上设有第一翻板让位结构,所述后道输送线上设有第二翻板让位结构。

按上述技术方案,轮毂水平放置在前道输送线上,至前道输送线的后端,随预清洗输送线作环形循环运动的翻板深入前道输送线的第一翻板让位结构,并向上经过第一翻板让位结构,将前道输送线上的轮毂抄起,将其竖立。在预清洗输送线上,竖立的轮毂得到清洗。在预清洗输送线上的轮毂运行至预清洗输送线的后端,翻板深入后道输送线的第二翻板让位结构,并向下经过第二翻板让位结构,而轮毂滞留在后道输送线上,由后道输送线输送至预定目的位置。

为形成上述第一翻板让位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述前道输送线采用双列结构的滚筒传输体。相同地,为形成上述第二翻板让位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述后道输送线也采用双列结构的滚筒传输体。环形循环运动的翻板经过双列结构滚筒传输体中部的间隙。

所述前道输送线上设有两组光电传感器,轮毂经过第一组光电传感器,所述前道输送线减速,轮毂经过第二组光电传感器,所述前道输送线停止,便于翻板由下而上将轮毂抄起。

本实用新型可以完成轮毂预清洗混线加工时的自动精确输送,可与前道工序自动传输线无缝连接,控制简单,工作可靠。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一种轮毂翻板式预清洗线自动传输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从右侧观察所述预清洗输送线20所得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10、前道输送线;100、第一翻板让位结构;11、第一滚筒传输线体;12、第一组光电传感器;13、第二组光电传感器;

20、预清洗输送线;21、输送线体;22、输送链;23、马达;

30、后道输送线;300、第二翻板让位结构;31、第二滚筒传输线体;

40、翻板;41、翻板的窄部;42、翻板的宽部;

50、轮毂。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图2,一种轮毂翻板式预清洗线自动传输装置,包括按前后顺序衔接的前道输送线10、预清洗输送线20、后道输送线30。

如图2,所述前道输送线10包括第一滚筒传输线体11和设置在其上的两组光电传感器。第一滚筒传输线体采用双列结构,两列滚筒传输线体的间隙(大于150mm)构成第一翻板让位结构100。

两组光电传感器,分别为第一组光电传感器和第二组光电传感器,第一组光电传感器中的两个光电传感器分列在第一滚筒传输线体11的两侧,第二组光电传感器中的两个光电传感器分列在第一滚筒传输线体11的两侧。

如图2,所述后道输送线30包括第二滚筒传输线体31,第二滚筒传输线体采用双列结构,两列滚筒传输线体的间隙(大于150mm)构成第二翻板让位结构300。

结合图1、图2,所述预清洗输送线20包括输送线体21、装配在输送线体上的输送链22、输送链22由马达23驱动。

所述输送链22上固定有若干对凸形的翻板40,任一对翻板的间距等于或稍大于轮毂50的轴向厚度。

参考图3,所述翻板40由SUS304不锈钢方管焊接而成,凸形的翻板包括宽部42和窄部41,所述窄部即轮毂支撑部分,该部分的宽度小于第一滚筒传输线体11上的第一翻板让位结构100,也小于第二滚筒传输线体31上的第二翻板让位结构300,即小于150mm,所述翻板的总长度不小于360mm。其中,翻板的宽部便于承托轮毂,提高轮毂在预清洗输送线20上的稳定性。

实际操作中,轮毂50被水平放置在前道输送线10上,轮毂经过第一组光电传感器12,所述前道输送线减速,轮毂经过第二组光电传感器13,所述前道输送线暂停,轮毂停留在前道输送线10与预清洗输送线20的衔接处。

由下而上运动的翻板40经过前道输送线10的两列滚筒传输线体的间隙,将轮毂抄起,轮毂位于一对翻板之间。随着预清洗输送线20的运行,轮毂逐渐转为竖立状态,在预清洗输送线20上得到清洗。

随预清洗输送线20移动的轮毂至后道输送线30与预清洗输送线20的衔接处,由上而下运动的翻板40经过后道输送线30的两列滚筒传输线体的间隙,轮毂滞留并平放在后道输送线30上。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