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输送带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0698发布日期:2018-07-07 17:41阅读:7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已成型产品的后处理所用的设备,尤其是一种橡胶输送带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橡胶输送带生产过程中,是将橡胶材料加热后挤压成型,刚挤压成型的橡胶输送带温度高,需要经过冷却装置进行冷却。目前,在对橡胶输送带冷却时,一般多采用水浴降温的方式,这种水浴降温冷却过程需要大量的冷却水,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另外,还需要在冷却水中加入隔离剂,同时所需的冷却设备也较为复杂,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橡胶输送带冷却装置,采用空气冷却的方式,对橡胶输送带的冷却均匀且冷却效果好,同时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橡胶输送带冷却装置,包括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的上部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辊与第二支撑辊,且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位于同一高度;在安装支架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支撑架,在所述支撑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三支撑辊,所述的第三支撑辊平行设置在第一支撑辊与第二支撑辊的下部中间位置;在所述第一支撑辊、第二支撑辊、第三支撑辊内部均沿其轴向设有循环冷却管;在所述第一支撑辊、第二支撑辊、第三支撑辊的外部均转动设有冷却导向套。

优选地,在所述安装支架的下部固定连接有气缸,该气缸的活塞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且推动支撑架上下移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辊、第二支撑辊、第三支撑辊以及其上的冷却导向套均采用导热材料制成。

优选地,在所述冷却导向套的两端均设有限位凸缘。

优选地,在所述安装支架的上部固定有冷却板,在冷却板内部设有循环冷却管。

优选地,在所述冷却板的外部设有散热片。

本实用新型对橡胶输送带的降温效果好且降温均匀,保证橡胶输送带胶片的性能。不采用传统的水浴降温的方式,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通过气缸以及通过对第一支撑辊、第二支撑辊、第三支撑辊内的冷却水的调节,来改变对橡胶输送带降温的幅度,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中标记:1.安装支架,2.第一支撑辊,3.第二支撑辊,4.支撑架,5.第三支撑辊,61.第一冷却导向套,62.第二冷却导向套,63.第三冷却导向套,7.橡胶输送带,8.冷却板,91.第一循环冷却管,92.第二循环冷却管,93.第三循环冷却管,10.散热片,11.气缸,12.循环冷却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图1、图2中,橡胶输送带冷却装置,包括安装支架1。

在图1中,安装支架1的上部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辊2,安装支架1的上部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辊3。如图1的示,第一支撑辊2和第二支撑辊3位于同一高度。

在图1中,在安装支架1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支撑架4。

如图1、图2所示,支撑架4上固定安装有第三支撑辊5,第三支撑辊5平行设置在第一支撑辊2与第二支撑辊3的下部中间位置。

在图1、图2中,在第一支撑辊2、第二支撑辊3、第三支撑辊5内部均沿其轴向分别对应设有第一循环冷却管91、第二循环冷却管92、第三循环冷却管93。如图2所示,第一循环冷却管91、第二循环冷却管92、第三循环冷却管93的两端分别与循环冷却系统12相连通。

在图1、图2中,在第一支撑辊2、第二支撑辊3、第三支撑辊5的外部分别对应转动设有第一冷却导向套61、第二冷却导向套62、第三冷却导向套63。

为了增强散热性,第一支撑辊2、第二支撑辊3、第三支撑辊5以及第一冷却导向套61、第二冷却导向套62、第三冷却导向套63均采用导热材料制成。

如图1所示,橡胶输送带7依次通过第一支撑辊2上部、第三支撑辊5下部、第二支撑辊3上部,并且橡胶输送带7与第一支撑辊2、第三支撑辊5以及第二支撑辊3上设有的第一冷却导向套61、第三冷却导向套63、第二冷却导向套62相接触。通过循环冷却系统12向第一循环冷却管91、第二循环冷却管92、第三循环冷却管93通入冷却介质,例如冷空气,冷却介质在第一循环冷却管91,第二循环冷却管92、第三循环冷却管93内进行循环,通过第一支撑辊2、第二支撑辊3、第三支撑辊5以及其上的第一冷却导向套61、第二冷却导向套62、第三冷却导向套63与橡胶输送带7接触进行热传递,带走热量从而对橡胶输送带7进行降温。

为了防止橡胶输送带7跑偏,如图2所示,在第一冷却导向套61(图中未示出)、第二冷却导向套62、第三冷却导向套63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凸缘601。

在图1、图2中,在安装支架1的下部固定连接有气缸11,该气缸11的活塞与支撑架4固定连接且推动支撑架4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其上的第三支撑辊5上、下移动,实现对通过第一支撑辊2、第二支撑辊3、第三支撑辊5之间的橡胶输送带7预紧力的调节,保证橡胶输送带7与第一冷却导向套61、第二冷却导向套62、第三冷却导向套63的紧密接触。

在图1、图2中,在安装支架1的上部固定有冷却板8,在冷却板8内部设有第四循环冷却管94,第四循环冷却管94的两端分别与循环冷却系统12相连通。

为了加强冷却板8与空气的热交换速度,如图1、图2所示,在冷却板8的外部设有散热片10。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橡胶输送带7通过第一冷却导向套61、第二冷却导向套62、第三冷却导向套63与第一支撑辊2、第二支撑辊3、第三支撑辊5进行热传递。通过第一循环冷却管91,第二循环冷却管92、第三循环冷却管93内部通入的冷却介质将热量带走,起到对其进行散热的作用。通过气缸11能够调节第三支撑辊5的高度,进而改变橡胶输送带7与第一支撑辊2、第二支撑辊3、第三支撑辊5之间的的预紧力。

本实用新型对橡胶输送带的降温效果好且降温均匀,保证橡胶输送带的性能。不采用传统的水浴降温的方式,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通过气缸以及通过对第一支撑辊2、第二支撑辊3、第三支撑辊5内的冷却水的调节,来改变对橡胶输送带胶片降温的幅度。

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纳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