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材覆膜包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0322发布日期:2018-08-14 19:34阅读:9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板材覆膜包装装置。



背景技术:

板材是建筑领域必不可少的一种材料,板材的表面如果不做覆膜处理或其他包装,在运输或搬运过程中容易破损,影响板材质量或美观,而且不便于运输。而目前,国内大多数板材生产企业的板材包装都是采用人工包装的方法,人工移动板材以实现对板材的全面包覆,这种包装方法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包装质量差,生产效率低,板材的覆膜包装质量参差不齐、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要求制造企业加快生产节奏,大幅度提高各个环节的自动化程度,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于实现对各种板材的自动包装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板材覆膜包装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实现对板材的自动化覆膜包装,且能够适应不同厚度的板材,适用范围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材覆膜包装装置,包括下支撑架、驱动装置、覆膜组件、上支撑架和多个液压缸,所述下支撑架上部设有多个平行水平设置的输送辊子,各输送辊子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所述下支撑架连接,各输送辊子的最高点齐平,所述下支撑架的底部设有支撑底座;所述驱动装置驱动位于进料起始端的所述输送辊子转动;各所述液压缸用于支撑并升降所述下支撑架;所述覆膜组件包括膜料辊子、上辊子和下辊子,所述膜料辊子可自由转动并用于缠覆膜料,所述上辊子设置于所述输送辊子上方位置并可自由转动,所述下辊子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输送辊子之间并可自由转动,且所述下辊子的最高点与各所述输送辊子的最高点齐平;所述上支撑架包括上支撑板和支撑杆,所述上支撑板悬置于所述膜料辊子和各所述输送辊子的上方,所述上辊子通过上辊子伸缩杆所述上支撑板连接,所述上辊子两端通过轴承与所述上辊子伸缩杆连接,所述上支撑板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连接。

优选的,各所述液压缸的缸体均与所述支撑底座连接,每个所述液压缸的缸杆竖直向下伸出且每个所述液压缸的缸杆的自由端连接有一支撑脚。

优选的,自进料起始端的至少连续一个的所述输送辊子的外壁上设置有下清洁刷毛。

优选的,位于进料起始端的所述输送辊子上方设有一上清洁辊子,所述上清洁辊子的外壁上设有上清洁刷毛,所述上清洁辊子通过清洁伸缩杆与所述上支撑板的下表面连接,且所述上清洁辊子的两端通过轴承与所述清洁伸缩杆连接。

优选的,所述输送辊子的上方设有一个上压覆辊子,所述上压覆辊子通过压覆伸缩杆与所述上支撑板连接,且所述上压覆辊子的两端通过轴承与所述压覆伸缩杆连接;紧邻所述上压覆辊子的一侧设有剪膜器,所述剪膜器通过剪膜伸缩杆与所述上支撑板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一预警组件,所述预警组件包括滚轮、插杆、压板、压杆和预警器,所述膜料辊子的两端通过膜料连接杆连接于所述上支撑板的下表面上,所述膜料辊子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所述膜料连接杆的下部连接,所述上支撑板的内部设有一容置空间,所述膜料辊子的膜料外壁上放置有所述滚轮,所述滚轮的转轴上连接有所述插杆,所述插杆伸入至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插杆的顶端连接有所述压杆,所述容置空间的内底面上设有所述压板,所述压杆和所述压板在相对的两表面上均设有电极触块,所述上支撑板上设有所述预警器,当所述压杆下移且所述压杆上的所述电极触块与所述压板上的所述电极触块接触时,所述预警器报警。

优选的,还包括前支撑平台,所述前支撑平台包括前支撑板和前支撑腿,所述前支撑板的下端与所述前支撑腿的上端连接,所述前支撑腿为可调支撑腿。

优选的,还包括后支撑平台,所述后支撑平台包括后支撑板和后支撑腿,所述后支撑板的下端与所述后支撑腿的上端连接,所后述支撑腿为可调支撑腿。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板材覆膜包装装置时,先将膜料辊子上的膜绕过上辊子后,再围绕下辊子进行缠绕,之后可以调整各液压缸,以实现下支撑架的升降,也可同时调整上棍子伸缩杆,从而调整输送辊子与上辊子之间的距离以适应板材的不同厚度,拓宽板材覆膜包装装置的应用范围。将板材放置于进料端的输送辊子上后,开启驱动装置后,驱动装置带动进料起始端的输送辊子转动,从而使得位于输送辊子上的板材向出料方向移动,板材移动至上棍子和与上棍子对应的输送辊子之间时,板材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被覆盖上膜料,完成板材的双面自动化覆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板材覆膜包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板材覆膜包装装置的A-A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板材覆膜包装装置的预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支撑架;11-输送辊子;12-支撑底座;13-前支撑平台;131-前支撑板;132-前支撑腿;14-后支撑平台;141-后支撑板;142-后支撑腿;2-驱动装置;3-上支撑架;31-上支撑板;311-容置空间;312-滚轮;313-插杆;314-压杆;315-压板;316-电极触块;317-预警器;32-支撑杆;4-液压缸;41-支撑脚;51-膜料辊子;511-膜料连接杆;52-上辊子;53-下辊子;6-板材;7-上清洁辊子;8-上压覆辊子;9-剪膜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板材覆膜包装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实现对板材的自动化覆膜包装,且能够适应不同厚度的板材,适用范围广。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材覆膜包装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下支撑架1、驱动装置2、覆膜组件、上支撑架3和多个液压缸4,下支撑架1上部设有多个平行水平设置的输送辊子11,各输送辊子11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下支撑架1连接,各输送辊子11的最高点齐平,下支撑架1的底部设有支撑底座12;驱动装置2驱动位于进料起始端的输送辊子11转动;各液压缸4用于支撑并升降下支撑架1;覆膜组件包括膜料辊子51、上辊子52和下辊子53,膜料辊子51可自由转动并用于缠覆膜料,上辊子52设置于输送辊子11上方位置并可自由转动,下辊子53位于相邻的两个输送辊子11之间并可自由转动,且下辊子53的最高点与各输送辊子11的最高点齐平;上支撑架3包括上支撑板31和支撑杆32,上支撑板31悬置于膜料辊子51和各输送辊子11的上方,上辊子52通过上辊子伸缩杆上支撑板31连接,上辊子52两端通过轴承与上辊子伸缩杆连接,上支撑板31的下端与支撑杆32的上端连接。

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板材覆膜包装装置时,先将膜料辊子51上的膜绕过上辊子52后,再围绕下辊子53进行缠绕,之后可以调整各液压缸4,以实现下支撑架1的升降,也可同时调整上棍子伸缩杆,从而调整输送辊子11与上辊子52之间的距离以适应板材6的不同厚度,拓宽板材覆膜包装装置的应用范围。将板材6放置于进料端的输送辊子11上后,开启驱动装置2后,驱动装置2带动进料起始端的输送辊子11转动,从而使得位于输送辊子11上的板材6向出料方向移动,板材6移动至上棍子52和与上棍子53对应的输送辊子11之间时,板材6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被覆盖上膜料,完成板材的双面自动化覆膜。

本实施例提供的板材覆膜包装装置,将下辊子53设置于位于中部位置的相邻的两个输送辊子11之间,上棍子52位于下辊子53的上方,且沿板6材输送方向,上棍子52位于下辊子53的后方,上棍子52能够对覆膜起到压覆作用。本实施例中的板材覆膜包装装置,输送辊子11设置有8个,分为两组,进料方向的前4个输送辊子11为第一组,剩余的后4个为第二组,将下辊子53设置于位于第一组输送辊子和第二组输送辊子之间。

各液压缸4的缸体均与支撑底座12连接,每个液压缸4的缸杆竖直向下伸出且每个液压缸4的缸杆的自由端连接有一支撑脚41。

各液压缸4的缸杆上连接的支撑脚41用于与地面接触以支撑柱下支撑架1,采用液压支撑并升降下支撑架1,支撑更稳固。

本实施例提供的板材覆膜包装装置,自进料起始端的至少连续一个的输送辊子11的外壁上设置有下清洁刷毛。

位于进料起始端的输送辊子11上方设有一上清洁辊子7,上清洁辊子7的外壁上设有上清洁刷毛,上清洁辊子7通过清洁伸缩杆与上支撑板31的下表面连接,且上清洁辊子7的两端通过轴承与清洁伸缩杆连接。

位于进料起始端的输送辊子11的外壁上设置下清洁刷毛,以及具有上清洁刷毛的上清洁辊子7,均能够对板材6进行预先清理,使得板材6更清洁和卫生,下清洁刷毛对板材6的下表面进行预先清理,上清洁刷毛对板材6的上表面进行预先清理。

输送辊子11的上方设有一个上压覆辊子8,上压覆辊子8通过压覆伸缩杆与上支撑板31连接,且上压覆辊子8的两端通过轴承与压覆伸缩杆连接;紧邻上压覆辊子8的一侧设有剪膜器9,剪膜器9通过剪膜伸缩杆与上支撑板31连接,剪膜器9采用加热棒或切刀。

本实施例的上压覆辊子8设置于第二组输送辊子的位于输送端的第一个输送辊子的上方,板材6在覆膜过程中,上压覆辊子8能够接触到板材6的上表面,压覆住已覆膜,使膜更平整的贴合于板材6。

本实施例提供的板材覆膜包装装置,还包括一预警组件,预警组件包括滚轮312、插杆313、压板315、压杆314和预警器317,膜料辊子51的两端通过膜料连接杆连接于上支撑板31的下表面上,膜料辊子51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膜料连接杆511的下部连接,上支撑板31的内部设有一容置空间311,膜料辊子51的膜料外壁上放置有一滚轮312,滚轮312的转轴上连接有插杆313,插杆313伸入至容置空间311内,且插杆313的顶端连接有一压杆314,容置空间411的内底面上设有一压板315,压杆314和压板315在相对的两表面上均设有电极触块316,上支撑板31上设有一预警器317,当压杆314下移且压杆314上的电极触块316与压板315上的电极触块316接触时,预警器317报警。

本实施例的上述结构设置,当膜料辊子51上的膜料厚度减少至一定值即薄膜即将用尽时,压杆314下移且压杆314上的电极触块316与压板315上的电极触块316接触,接通了预警器317的电路,预警器317报警,预警器317可以为蜂鸣器或闪烁的LED灯。

本实施例提供的板材覆膜包装装置,还包括前支撑平台13,前支撑平台13包括前支撑板131和前支撑腿132,前支撑板131的下端与前支撑腿132的上端连接,前支撑腿132为可调支撑腿。

还包括后支撑平台14,后支撑平台14包括后支撑板141和后支撑腿142,后支撑板141的下端与后支撑腿的142上端连接,后支撑腿142为可调支撑腿。

前支撑板131上设有多个可转动的支撑辊子,后支撑板141上也设有多个可转动的支撑辊子,前支撑板131和后支撑板141上设有的支撑辊子的最高点与输送辊子11的最高点齐平,在输送辊子11前方和后方形成对板材6的有效支撑,板材6直接放置于前支撑平台13上并能够与第一个输送辊子11接触即可自动完成板材6的覆膜过程;板材6覆膜完毕后,输入至后支撑平台14即可。前支撑平台13和后支撑平台14上设置的支撑辊子在板材6的输送过程中与板材6为滚动摩擦接触,降低了对板材6以及覆膜的损坏,提高了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