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标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66939发布日期:2018-09-29 03:33阅读:6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贴标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多数生产制造行业内,产品包装箱条码标签等主要采用人工粘贴。人工粘贴时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由于人为操作技能、物料异常等多方面因素,造成产品包装箱漏贴条码、贴错条码、条码贴不到位等异常情况发生,并且贴装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的目的在于提高工件贴标的稳定性和效率。

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贴标设备,包括:底座,对应设置于输送线一侧,安装有第一驱动装置;中间座,可转动安装于底座,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绕自身轴线转动,中间座上安装有第二驱动装置;作用杆,与第二驱动装置配合,在第二驱动装置驱动下绕自身中轴线转动,作用杆设置有吸附结构,吸附结构在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作用下具有在标签位置吸附标签的第一状态和在输送线与工件的配合释放标签的第一状态。

可选地,吸附结构包括:负压吸附件,与负压管路连接,用于通过负压吸附标签;负压开关,设置在负压吸附件与负压管路之间,通过其开闭控制负压吸附件吸附和释放标签。

可选地,贴标设备还包括:光电触发装置,分别与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电连接,具有工件达到预设位置触发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动作的触发状态。

可选地,贴标设备还包括:识别装置,用于识别工件的信息;标签打印装置,与待识别装置连接,用于打印与工件信息对应的标签。

可选地,识别装置包括:扫码器和/或第一图像采集器。

可选地,贴标设备还包括:标签检测装置,设置在输送线的至少一侧,具有采集标签贴装区域的图像信息的第二图像采集器。

可选地,贴标设备还包括:剔除装置,设置于输送线一侧输送通道、用于将贴装不合格的工件推入输送通道的推板,以及用于驱动推板运动的第三驱动装置。

可选地,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或旋转气缸。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贴标设备,底座,对应设置于输送线一侧,安装有第一驱动装置;中间座,可转动安装于底座,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绕自身轴线转动,中间座上安装有第二驱动装置;作用杆,与第二驱动装置配合,在第二驱动装置驱动下绕自身中轴线转动,作用杆设置有吸附结构,吸附结构在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作用下具有在标签位置吸附标签的第一状态和在输送线与工件的配合释放标签的第一状态。通过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的旋转配合,以及吸附结构吸附和释放标签的动作可以实现输送线上的工件自动贴标。可以大大提高贴标效率和准确性。

采用光电触发装置控制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动作,可以较好是被工件的位置,并在工件被输送至贴装位置前做好贴装准备,提高贴装效率,减小贴装出错率。

通过识别装置和标签打印装置,实时识别下一工件的信息,并根据信息打印对应的标签,之后对标签进行贴装,可以防止标签贴装混乱,进一步提高标签的贴装效率和正确率。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贴标设备的正视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贴标设备的俯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贴标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贴标设备,如图1和图2所示,该设备包括:底座10,对应设置于输送线一侧,安装有第一驱动装置20;中间座30,可转动安装于底座10,在第一驱动装置20的驱动下绕自身轴线转动,中间座30上安装有第二驱动装置40;作用杆50,与第二驱动装置40配合,在第二驱动装置40驱动下绕自身中轴线转动,作用杆50设置有吸附结构51,吸附结构51在第一驱动装置20和第二驱动装置40作用下具有在标签位置吸附标签的第一状态和在输送线与工件1的配合释放标签的第一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所称吸附结构51可以为负压吸附结构51,其上开设有气孔,与负压管道连接,通过负压管道形成负压,吸附标签,具体的,负压结构可以包括负压吸附件,以及负压开关,负压开关可以为电磁开关,通过负压开关的开闭控制负压吸附件吸附和释放标签,在负压开关打开时,负压吸附件表面存在负压,可以吸附标签,在负压开关关闭时,负压消失,释放吸附件。

为进一步精确的控制贴标设备执行贴标签动作,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还包括:光电触发装置80,分别于第一驱动装置20和第二驱动装置40连接,在工件1行进至光电触发装置80覆盖范围时,光电触发装置80被触发,进而控制第一驱动装置20和第二驱动装置40动作,具体的第一驱动装置20绕底座10轴线旋转预设角度,例如,在初始位置为作用杆50平行于输送线,在光电触发装置80被触发时,第一驱动装置20旋转90°,旋转至工件1行进线路上,第二旋转装置旋转,具体的,旋转角度为旋转至吸附结构51吸附的标签与工件1的贴标面平行的角度,在工件1行进的过程中,实现贴标动作。贴标完成后,第一驱动装置20继续旋转至吸附位置81,吸附标签,预备下一次贴标动作。

在实际生产中,输送线上可能会包括多种类型的工件1,为避免贴标混淆,提高不同种类的工件1的贴标效率,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识别装置70,用于识别工件1信息,具体的,识别装置70可以为扫码器,工件1可以贴装有上一工序的识别码,扫描器通过扫描识别码可以确定工件1信息;识别装置70还可以为图像采集器,通过采集工件1的图像信息识别工件1信息。标签打印装置90,与待识别装置70连接,用于打印与工件1信息对应的标签。具体的,标签打印装置90接收到工件1信息后,可以根据工件1信息调取对应的标签信息,并将对应的标签打印出来,输出至标签吸附位置,等待吸附结构51吸附。在本实施例中,在输出标签时,还可以通过光电传感器控制标签的形成,以使标签较为准确的停止在吸附位置81。

为防止贴标不合格的产品流向市场,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贴标设备还可以包括:标签检测装置,设置在输送线的至少一侧,具有采集标签贴装区域的图像信息的第二图像采集器。第二图像采集器可以为视觉相机,可以安装在输送线旁边,镜头对准工件1贴标签的位置。当工件1流过时,镜头会自动拍照读取标签,并会对读取的标签与预设标签进行配对,可以比对粘贴位置及标签图像等信息,如配对失败,则产生不合格信号,如配对成功则产生合格信号。剔除装置100,设置于输送线一侧输送通道101、用于将贴装不合格的工件1推入输送通道的推板102,以及用于驱动推板102运动的第三驱动装置103。在配对失败时,产生的不合格信号控制第三驱动装置103驱动推板102运动将贴装不合格的工件1推入输送通道101,进行返工,合格工件1输送至下一工序。

下面将详细介绍贴标设备的工作原理:工件1在输送线上按顺序依次流过,在工件1上有产品识别码。当经过识别装置70时,通过扫描识别码,将识别码包含的数据即工件1信息传送到标签打印装置90,标签打印装置90打印与识别码一一对应的标签,并输出吸附位置81,作用杆50上的吸附结构51正对标签,对标签进行吸附,当工件1流到该岗位时,光电感应触发装置被触发,控制第一旋转装置将作用杆50旋转到输送线上,通过第二旋转装置将吸附结构51旋转至与工件1的标签贴装面平行的位置,当工件1流过时工件1贴装面碰到吸附结构51吸附的标签的有胶的一面。标签直接粘到了工件1标签贴装面上,工件1流过继续给光电触发装置80触发信号,使第一驱动装置20和第二驱动装置40共同作用,使吸附结构51在标签打印装置90处吸附下一张标签,同样方法对标签进行贴装。

具体的,光电触发装置80被工件1触发后,吸附结构51吸附标签后,控制第一驱动装置20先旋转,再控制第二驱动装置40旋转,等待工件1被输送过来,完成侧面第一张条码粘贴后,第一驱动装置20和第二驱动装置40以及吸附结构51执行同样方法配合粘贴正面第二张条码。

在完成标签贴装后,可能会存在有标签贴错、贴偏、标签打印不良等情况,需要对其进行质检,检测识别标签是否贴装正确。

具体的,在输送线线旁边安装有两个视觉相机,镜头对准工件1贴标签的位置。当工件1流过时,镜头会自动拍照读取标签,并会对读取的标签与预设标签进行配对,可以比对粘贴位置及标签图像等信息,如配对失败,则产生不合格信号,如配对成功则产生合格信号。剔除装置,设置于输送线一侧输送通道、用于将贴装不合格的工件1推入输送通道的推板,以及用于驱动推板运动的第三驱动装置。在配对失败时,产生的不合格信号控制第三驱动装置驱动推板运动将贴装不合格的工件1推入输送通道,进行返工,合格工件1输送至下一工序。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对贴装数据进行存储,例如,可以将打印标签的数据进行存储,质检数据进行存储方便后期质量反查追溯。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作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