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柔性吊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25701发布日期:2018-11-30 23:43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无人机领域,涉及一种无人机吊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无人机柔性吊具。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无人机在军用和民用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于中小型无人机,因其执行任务具有多样性,无人机转场运输频繁。无人机转场运输一般采用铁路、公路等运输形式。运输前的装箱和运输后的组装环节均需对无人机进行吊挂操作。对于不依赖于跑道起飞和降落的无人机(如弹射起飞、伞降着陆型无人机),在发射时和回收时也需采用吊车对无人机进行吊挂操作。

对无人机进行吊挂操作需依赖于无人机吊具。当前国内外无人机吊具多采用吊杆吊具或吊索吊具。吊杆吊具主体一般用钢管制成,长度与机身长度接近,在吊杆中部连接起吊点,在吊杆两端连接柔性钢索与机身连接。此类型吊具重量大、体积大、使用操作不便。吊索吊具采用钢索或链条制成,一般为单根,由吊车吊钩直接连接至无人机重心附近结构,无人机在吊挂时晃动幅度大,需多人辅助操作。

对于钩挂点的设计,一般将上挂钩点设计成钢丝绳环,使用时套于吊车吊钩上。下钩挂点,也就是与无人机的连接点多采用螺纹连接,小型无人机也有采用柔性包裹捆绑的连接形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重量轻、便于携行、操作简便、可靠性高的无人机柔性吊具,满足无人机吊挂使用的需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人机柔性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卡环、若干吊绳和若干自锁吊钩,其中若干吊绳的数量和若干自锁吊钩的数量相同;若干吊绳一端共同连接在卡环上,另一端与自锁吊钩连接;若干自锁吊钩分别与无人机机身连接,卡环与吊车吊钩连接,实现柔性吊具对无人机的吊挂操作。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无人机机身前部沿轴线对称设有两个凸起圆环作为吊挂点,在靠近机身尾部处设有条形槽,且槽轴线与机身轴线相互垂直,同时条形槽内设置有吊挂点。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若干吊绳与若干自锁吊钩或卡环连接时,首先吊绳穿过自锁吊钩或卡环内部并绕行一圈,然后绳头与绳身采用纤维编织法或缝纫法进行融合,最终吊绳形成封闭的圆环与自锁吊钩或卡环完成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吊绳拉紧后,保证卡环位于无人机重心上方,可保证无人机吊起时姿态水平。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采用本发明无人机柔性吊具的有益效果是:

1、操作简单,自动锁定:吊装操作免工具,连接挂点时将吊钩对准吊挂点一扣则自动锁定,起吊过程中无需人工辅助吊具姿态。

2、可靠性高、安全性高:吊具与无人机的连接状态可目视检查以确保安全,连接点无螺纹松动隐患,无细钢丝等锐利结构,不会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3、体积小,重量轻:将本发明绳索折叠后体积小,易于携行及存放;重量轻,经实测,重量约为常规钢制吊杆类无人机吊具重量的1/10。

4、吊具免维护:吊具构成简单,部件寿命长,作为无人机的地面辅助设备,实现无人机全寿命周期内的免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机构的安装效果图;

图2是本发明机构的构成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机构的吊挂点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无人机、2—柔性吊具、3—吊车吊钩、4—前自锁吊钩、5—前吊绳、6—卡环、7—后吊绳、8—后自锁吊钩、9—前吊挂点、10—后吊挂点。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本发明无人机柔性吊具主要由三个构成元素组成:

1、卡环:柔性吊具的上连接点。用于悬挂在吊车吊钩上,卡环本身具备可自锁的开口结构,必要时可对封闭吊环进行钩挂;

2、自锁吊钩:吊具的下连接点。用于对无人机吊挂点进行钩挂连接,自锁后确保连接点可靠钩挂;

3、吊绳:吊具的中间柔性连接。选用具备三防性能的高性能绳索,易于收纳、耐磨且重量轻。多吊点布置,根据吊点不同,吊绳选用不同颜色区分,使吊具具备防错功能。

前后吊绳长度的确定应考虑无人机上吊挂点的布置和无人机重心位置,柔性吊具连接无人机后,拉紧吊绳,卡环的前后位置应在无人机重心位置前后的一定容差内,这样可确保吊起无人机后,无人机基本保持水平姿态。

根据无人机重量不同和吊点布置不同,对柔性吊具各部件的强度要求也不同,选用的卡环、自锁吊钩和吊绳的抗拉强度应提供足够的安全系数。

所述若干吊绳与若干自锁吊钩或卡环连接时,首先吊绳穿过自锁吊钩或卡环内部并绕行一圈,然后绳头与绳身采用纤维编织法或缝纫法进行融合,最终吊绳形成封闭的圆环与自锁吊钩或卡环完成连接。

无人机的吊挂点设计应采用具备一定开敞性的自封闭挂点结构,使自锁吊钩易于钩挂,且钩挂后不会脱落。

图1中无人机正处于吊挂作业状态中,柔性吊具2连接了吊车吊钩3和无人机1,无人机姿态平稳,吊点状态清晰可辨。如图2所示,柔性吊具包含:前自锁吊钩4、前吊绳5、卡环6、后吊绳7、后自锁吊钩8。柔性吊具2的主要构成均可选用成品件以提高产品技术成熟度和降低成本。图3展示了一种适用柔性吊具2的无人机吊挂点的设计细节,前吊挂点9在无人机左右对称布置,为金属圆环结构;后吊挂点10采用机身开槽式设计,在槽内设置吊挂点。前后吊绳拉紧后应保证卡环6位于无人机重心上方,可保证无人机吊起时姿态水平。

吊挂时首先将前自锁吊钩4钩挂在前吊挂点9上,然后将后自锁吊钩8钩挂在后吊挂点10上,最后将卡环6钩挂在吊车吊钩3上,完成钩挂后即可进行吊挂操作,无人机吊挂到位后依次解除各钩挂点连接,去除柔性吊具,即完成吊挂作业。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不能认为是对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限制,如果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通过本发明的启发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做出相应的变化,都应该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人机柔性吊具,包括卡环、若干吊绳和若干自锁吊钩,其中若干吊绳的数量和若干自锁吊钩的数量相同;若干吊绳一端共同连接在卡环上,另一端与自锁吊钩连接;若干自锁吊钩分别与无人机机身连接,卡环与吊车吊钩连接,实现柔性吊具对无人机的吊挂操作。本发明操作简单,自动锁定,可靠性高、安全性高,体积小,重量轻,同时实现吊具在无人机全寿命周期内的免维护。

技术研发人员:王力;石磊;刘斌;介苏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爱生技术集团公司;西北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07.06
技术公布日:2018.11.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