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盘式永磁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7812发布日期:2019-01-14 17:42阅读:1224来源:国知局
电梯盘式永磁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梯制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盘式永磁制动器。



背景技术:

电梯制动器是保证电梯正常、安全运行的关键部件,当电梯轿厢停止运行时,制动器抱闸制动,使电梯轿厢保持在平层或所需的位置。

传统的电梯制动器包括盘式制动器、块式制动器和蝶式制动器,其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即电磁铁得电时,通过电磁力克服弹簧的弹力将制动瓦与制动轮脱开(松闸),当电磁铁失电时,制动瓦在弹簧的作用下与制动轮贴合实现制动(抱闸)。

由于上述传统的电梯制动器依靠弹簧推动闸瓦复位制动,因此存在的问题包括:弹簧弹力失效会造成制动力不足或丧失、闸瓦磨损造成制动力不足、存在机械运动卡阻影响制动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梯盘式永磁制动器,该电梯盘式永磁制动器去除了弹簧、闸瓦等机械部件,可明显降低制动器的故障率,增强制动器的安全性。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梯盘式永磁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组相互独立的制动组件,每组所述制动组件均包括第一永磁体、第二永磁体和电磁体;

每组所述制动组件中所述第二永磁体均与曳引机轴固联,且随所述曳引机轴旋转;

每组所述制动组件中所述第一永磁体均提供第一磁场,所述第二永磁体均提供第二磁场,所述第一磁场吸引所述第二磁场以提供使所述第二永磁体停止旋转的制动力;

每组所述制动组件中所述电磁体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永磁体和所述第二永磁体之间,且所述电磁体选择性地提供第三磁场,所述第三磁场控制所述第一磁场对所述第二磁场的影响以控制所述制动力;

相邻两组所述制动组件之间设置有用于阻隔磁场的隔磁体。

优选地,所述电磁体包括铁芯和线圈,且通过所述线圈的电流与所述制动力的大小之间存在大致线性对应关系。

优选地,所述第三磁场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磁场和第二磁场合作,以选择性地增大所述制动力。

优选地,包括磁回路,所述磁回路包括铁磁材料,用于使所述第一磁场、所述第二磁场和所述第三磁场传播通过。

优选地,包括固定于所述曳引机轴且相对于所述曳引机轴沿径向延伸的转子,且所述转子的外周固定有若干相互平行的所述第二永磁体。

优选地,包括环绕所述转子的固定架,且所述第一永磁体、所述电磁体和所述隔磁体均固定于所述固定架。

优选地,所述第一永磁体与所述第二永磁体的极性反向设置,即所述第一永磁体的n(或s)极对应所述第二永磁体的s(或n)极。

优选地,每组所述制动组件中的各所述第二永磁体分离为若干个,且环绕均布于所述转子外周。

优选地,每组所述制动组件中的各所述第一永磁体分离为若干个且均布环绕于所述转子外周,且分离出的数量与所述第二永磁体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隔磁体包括具有阻隔或屏蔽磁场功能的物质或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制动力由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之间的吸引力提供,由于永磁体可提供稳定的磁力,避免了弹簧失效的问题,且不存在类似闸瓦的物质接触,亦不会造成磨损;松闸和抱闸过程中只存在磁场的变化,不存在传统制动器中的机械动作,不会出现机械卡阻故障,且反应速度更快;此外,通过控制电磁体中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可对制动力实现精准控制,增强制动器适应电梯不同工况的能力;采用了若干组相互独立的制动组件,若一组出现故障,其他组仍可完成制动,增强了安全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梯盘式永磁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与图1对应的抱闸状态下的磁场示意图。

图3为与图1对应的松闸状态下的磁场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转子和第二永磁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转子和第二永磁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制动组件:q

第一永磁体:1

第二永磁体:2

电磁体:3转子:4

曳引机轴:5键:51

固定架:6

隔磁体: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电梯盘式永磁制动器。如图1中虚线所示,该电梯盘式永磁制动器包括三组制动组件q,每组制动组件q均包括第一永磁体1、第二永磁体2和电磁体3。三组制动组件q之间相互独立工作,即每组制动组件q均可独立实现对转子4的制动,一个制动组件q出现故障,不会影响其他制动组件q工作。

转子4套设在曳引机轴5上,且转子4与曳引机轴5之间通过键51固定联接实现同步转动。转子4相对于曳引机轴5沿径向延伸,其延伸处被固定架6环绕一圈。

如图1所示,转子4和第二永磁体2是组合固联的,转子4由非永磁性材料制成,三个第二永磁体2固定安装于转子4的外周,且三个第二永磁体2之间相互平行。第一永磁体1、电磁体3和隔磁体7均固定于固定架6,固定架6由铁磁材料制作,以利于磁感线的穿过并形成磁回路。

每组制动组件q中,第一永磁体1与第二永磁体2的极性均反向设置,即第一永磁体1的n极对应第二永磁体2的s极,或者是第一永磁体1的s极对应第二永磁体2的n极,其作用是实现第一永磁体1与第二永磁体2之间的相互磁力吸引,即第一永磁体1可产生第一磁场,第二永磁体2可产生第二磁场,通过第一次磁场与第二磁场之间的磁力吸引起到制动的作用。

每组制动组件q中,电磁体3均设置于第一永磁体1和第二永磁体2之间,且电磁体3固定于固定架6上,电磁体3由铁芯和线圈环绕转子4形成。通过对电磁体3通以不同方向和大小的电流,电磁体3将能够产生磁场方向和磁力大小不同的第三磁场,且通过线圈的电流与制动力的大小之间存在大致的线性对应关系,选择性地提供第三磁场能够控制第一磁场对第二磁场的影响,最终实现对制动力的控制。

第三磁场的具体控制方式如图2、3所示,当电磁体3中没有电流通过时,第一永磁体1的n极与第二永磁体2的s极相互吸引,磁感线穿过固定架6、电磁体3形成磁回路。转子4在第一永磁体1对第二永磁体2的磁吸力的作用下被制动,进而实现对曳引机轴5的制动。当电磁体3的线圈中选择性地通以电流时,电磁体3产生的第三磁场能够以磁方式偏移第一磁场和第二磁场,从而使第一磁场与第二磁场之间相互吸引的磁场减弱,甚至减小至零,此时对应的制动力逐渐减弱甚至消失,转子4由被制动状态变为非制动状态。

此外,第三磁场能够选择性地与第一磁场、第二磁场合作,从而选择性地增大制动力。例如,当第一磁场与第二磁场间的磁吸力所产生的制动力不足时,可通过改变第三磁场的方向和大小,使第三磁场产生能够增强第一磁场与第二磁场间磁吸力的辅助磁场。

如图4所示,每组制动组件q中的第二永磁体2均可分离为若干个相互独立的个体,且各分离个体可环绕转子4的外周均匀分布。此时,与上述第二永磁体2的排布形式相对应,每组制动组件q中的第一永磁体1也可分离为若干个且均布环绕于转子4外周的独立的个体,且分离出的数量与第二永磁体2的数量应相互对应。

此外,如图5所示,每组制动组件q中的第二永磁体2也可为一整体式的环绕固定于转子4外周的圆环,此时,与第二永磁体2对应的第一永磁体1也可为一整体式的环绕于转子4的圆环。

为了保证相邻两组制动组件q间的磁场不会相互影响,在相邻两组制动组件q之间设置有隔磁体7,隔磁体7用于阻隔磁场,隔磁体7可以是具有阻隔磁场功能的物质或组件,也可以是具有屏蔽磁场功能的物质或组件。若隔磁体7是通过屏蔽的方式阻隔磁场,则隔磁体7也可设计成将各个制动组件q包裹在内的形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电梯盘式永磁制动器的制动力由每组制动组件q中的第一永磁体1和第二永磁体2之间的吸引力提供,由于永磁体可提供稳定的磁力,避免了弹簧失效的问题,且不存在类似闸瓦的物质接触,亦不会造成磨损。此外,松闸和抱闸过程中只存在磁场的变化,不存在传统制动器中的机械动作,不会出现机械卡阻故障,且反应速度更快。同时,通过控制电磁体3中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可对制动力的大小实现精准控制,增强制动器适应电梯不同工况的能力。另外,由于采用了三组相互独立的制动组件q,若一组出现故障,其他组仍可完成制动,增强了制动器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