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集装箱角件及其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96190发布日期:2019-03-02 01:23阅读:5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体式集装箱角件及其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物流运输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分体式集装箱角件及其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集装箱角件又被成为集装箱箱角,吊角,顾名思义就是安装在集装箱8个角的固定件,主要是集装箱的起吊、搬运、固定、堆码和拴固作业中都起着关键作用,一般来说,箱体所承受的任何作用力也几乎全是通过角件来传递。作为箱体的最外缘,角件还起着保护整个箱体的作用,一旦角件受损或破裂,恐怕集装箱也就没有“用武之地”了。在iso1161标准中还严格规定了它的结构尺寸和定位尺寸,以此为实现集装箱自动化作业提供必要的条件。

目前,集装箱角件均以铸造工艺为主要生产工艺,因为铸造本身的成本比较高,且容易产生材质不均匀,铸造疏松及气眼等局部缺陷,对其自身机械强度影响很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分体式集装箱角件及其制造工艺,本发明采用分体制造工艺,相较于传统铸造工艺,生产成本降低了约10%,有明显的经济优势。并且通过锻造工艺后,消除铸造疏松及气眼等局部缺陷,强度明显提升;在强度要求不变的情况下,角件重量可以进一步降低,从而节约材料,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分体式集装箱角件,包括壳体以及密封板,所述的壳体由顶面以及四个端面组成,壳体顶面上设有顶孔,壳体左端面上设有侧孔,壳体前端面上设有端孔。所述的壳体底面与密封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壳体与密封板通过焊接工艺固定连接。

一种分体式集装箱角件的制造工艺,包含以下步骤:

第一步,配料:将q345b圆钢坯料切断;

第二步,锻造加热:将切断后的坯料通过中频加热,加热至1050℃-1100℃;

第三步,制坯:制坯前将模具预热至300℃,并对模具喷涂润滑剂,将加热的圆钢放至模具里,进行制坯;

第四步,初锻:将上一步制坯后所得到的毛坯放至初锻模具里,进行初锻;

第五步,精锻:将上一步初锻后所得到的毛坯放至精锻模具里,尺寸基本打靠到位;

第六步,切边:将上一步精锻后所得到的毛坯多余的废边切除;

第七步,精整:对上一步所得到的毛坯尺寸进行精整,达到图纸设计要求;

第八步,抛丸:去除上一步所得到的毛坯表面氧化皮,制得壳体;

第九步,制造密封板,选用q345b钢板,利用激光切割制得密封板;

第十步,焊接:将壳体及密封板通过气保焊焊接起来;

第十一步,机加:针对分体式集装箱角件局部的尺寸及毛刺进行机加打磨,保证产品的一致性。

优选的,锻造加热时,将切断后的坯料通过中频直接加热加热至1050℃-1100℃,然后保温2~4个小时。

优选的,初锻时,锻造频率为210~240次/分钟。

优选的,精锻时,锻造频率为90~120次/分钟。

优选的,润滑剂由聚丙烯酰胺、甘油、纤维素钠、多聚磷酸钾、焦磷酸钾、丁二酸、拉开粉、氨水、苯甲酸钠、水组成,各组分重量配比为:聚丙烯酰胺2%、甘油10%、纤维素钠1%、多聚磷酸钾3.5%、焦磷酸钾17%、丁二酸2%、拉开粉1.5%、氨水1%、苯甲酸钠2%、水6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1)采用分体制造工艺,相比于铸造工艺,生产成本降低10%。

(2)壳体采用锻造工艺,消除铸造疏松及气眼等局部缺陷,提高角件强度。

(3)在强度要求不变的情况下,角件重量可以进一步降低,从而节约材料,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分体式集装箱角件外形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分体式集装箱角件分体图。

图中:1-壳体、1a-顶孔、1b-侧孔、1c-端孔;

2-密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该一种分体式集装箱角件及其制造工艺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由附图2所示,一种分体式集装箱角件,包括壳体1以及密封板2。所述的壳体1由顶面以及四个端面组成,壳体1顶面上设有顶孔1a,壳体1左端面上设有侧孔1b,壳体1前端面上设有端孔1c。壳体1尺寸以及顶孔1a、侧孔1b、端孔1c尺寸位置符合iso1161《角件的技术条件》要求。

所述的壳体1底面与密封板2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一种分体式集装箱角件的制造工艺,包含以下步骤:

第一步,配料:将q345b圆钢坯料切断。q345b为低碳合金钢(c<0.2%),综合性能好,低温性能好,冷冲压性能,焊接性能和可切削性能好。同时q345b中主要化学成分c≤0.20、si≤0.50、mn≤1.70、p≤0.035、s≤0.035,q345b屈服强度大于345、抗拉强度450~630。而各船级社对集装箱角件铸钢要求的最高标准为c≤0.20、si≤0.50、mn≤1.50、p≤0.035、s≤0.035,屈服强度大于240、抗拉强度450~600,因此采用q345b完全满足各船级社的要求;

第二步,锻造加热:将切断后的坯料通过中频直接加热,加热至1050℃-1100℃,然后保温2~4个小时,为了确保坯料各个部位温度一致,最佳保温时间为3小时。中频加热即将胚料放置在中频加热炉内部,中频加热炉的控制电源是一种将工频50hz交流电转变为中频(300hz以上至20khz)的电源装置,这种涡流同样具有中频电流的一些性质,即,金属自身的自由电子在有电阻的金属体里流动要产生热量;

第三步,制坯:制坯前将模具预热至300℃,并对模具喷涂润滑剂,将加热的圆钢放至模具里,进行制坯;

第四步,初锻:将上一步制坯后所得到的毛坯放至初锻模具里,进行初锻,锻造频率为210~240次/分钟;

第五步,精锻:将上一步初锻后所得到的毛坯放至精锻模具里,尺寸基本打靠到位,锻造频率为90~120次/分钟;

第六步,切边:将上一步精锻所得到的毛坯多余的废边利用车床切除;

第七步,精整:将上一步所得到的毛坯尺寸进行精整,达到图纸设计要求;

第八步,抛丸:去除上一步所得到的毛坯表面氧化皮,制得壳体1。即可以采用抛丸工艺,也可以采用喷砂工艺去除毛坯表面氧化皮,喷砂后毛坯表面清洁度达到sa2.5级;

第九步,制造密封板2,选用q345b钢板,利用激光切割制得密封板2,然后将制得的密封板2通过磨床进行打磨;

第十步,焊接:将壳体1及密封板2通过气体保护焊焊接起来,焊接后对焊缝进行探伤检测;

第十一步,机加:针对分体式集装箱角件局部的尺寸及毛刺进行机加打磨,保证产品的一致性。

制造工艺中所用到的润滑剂由聚丙烯酰胺、甘油、纤维素钠、多聚磷酸钾、焦磷酸钾、丁二酸、拉开粉、氨水、苯甲酸钠、水组成,各组分重量配比为:

聚丙烯酰胺2%、甘油10%、纤维素钠1%、多聚磷酸钾3.5%、焦磷酸钾17%、丁二酸2%、拉开粉1.5%、氨水1%、苯甲酸钠2%、水60%。

制作润滑剂时,先将2kg聚丙烯酰胺、1kg纤维素钠和60kg水混合均匀,混匀后在加入多聚磷酸钾3.5kg、焦磷酸钾17kg进行混合,混匀后在加入拉干粉1.5kg、甘油10kg、丁二酸2kg,混合均匀后在加入苯甲酸钠2kg、氨水1kg进行混合,然后研磨得到成品。该润滑剂外观为淡黄色半透明液体,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润滑性,一次喷涂可以多次冲击成型,同时对模具具有良好的隔热降温作用,高温下,润滑剂不分解,不明火燃烧,无有害气体、无粉尘。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