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仓室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71562发布日期:2018-10-26 21:21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产品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二仓室包装盒。



背景技术:

包装盒是常用的用于承装产品的盒体,在灯具包装领域,传统的用于包装两只灯泡的包装盒通常采用常规纸盒与独立内衬组合的结构,该独立内衬可以是一体成型的与灯泡形状匹配的塑料件,或者是具有两个定位孔洞的固定纸板等等。这种包装盒存在以下缺陷:1、由于内衬占用较大体积,对盒内空间的利用率较低,使得包装盒的有效利用空间较小,内衬本身以及盒体物料消耗较大,物料成本及管理成本高;2、制盒时需要将独立内衬和盒体组装在一起,制盒效率低;3、采用组合式的包装结构,灯泡装盒时,需要大量人工操作将灯泡至于内衬中,再将内衬至于盒内,包装效率不理想,进而导致生产效率低。由于上述缺陷,导致包装盒的供应端制盒成本高,效率低,不易机械化制盒作业,同时导致包装盒的应用端装盒效率低,也难以实现机械化装盒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仓室包装盒,旨在解决传统包装盒制造成本高,制盒及装盒效率低,难以机械化生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二仓室包装盒,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片材、第二片材、第三片材和第四片材,所述第三片材的一端连接第五片材,所述第三片材的另一端连接第六片材,所述第一片材、第二片材、第三片材、第四片材、第五片材和第六片材折叠后构成所述二仓室包装盒的六面,所述六面围合成腔体,所述第五片材和第六片材构成所述二仓室包装盒两端的活动端盖;

所述第一片材的一端连接第七片材,所述第七片材还连接第八片材,所述第七片材与所述第一片材位于所述腔体内的表面贴合,所述第八片材相对所述第七片材折叠形成隔挡部,所述隔挡部将所述腔体分隔为两个仓室。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片材不与所述第一片材和第三片材连接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二延伸片材,所述第四片材不与所述第三片材和第一片材连接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四延伸片材,一个所述第二延伸片材和一个所述第四延伸片材分设于所述第五片材的两侧,另一个所述第二延伸片材和另一个所述第四延伸片材分设于所述第六片材的两侧;

一个所述第二延伸片材和一个所述第四延伸片材相向折叠并由所述第五片材覆盖,以封闭所述二仓室包装盒的一端开口;另一个所述第二延伸片材和另一个所述第四延伸片材相向折叠并由所述第六片材覆盖,以封闭所述二仓室包装盒的另一端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七片材和所述第一片材之间设有第一公共边,所述第七片材延所述第一公共边折叠并与所述第一片材黏贴;所述第七片材与所述第八片材之间设有第二公共边,所述第八片材延所述第二公共边折叠,折叠后的第八片材远离所述第七片材的边与所述第三片材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之间设有第三公共边,所述第二公共边相对所述第三公共边倾斜,使所述仓室由一开口端向另一开口端渐扩或渐缩。

进一步地,所述第七片材为五边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第四边和第五边,所述第一边与所述第一公共边重合,所述第四边与所述第二公共边重合;所述第二边连接于所述第一边的一端且垂直于所述第一边,所述第三边平行于所述第一边,所述第四边与所述第一边的夹角大于所述第五边与所述第一边的夹角,所述第五边连接于所述第一边的另一端并与所述第一边成小于45°的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边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边的长度的一半。

进一步地,所述第八片材为四边形,包括依次连接的所述第六边、第七边、第八边和第九边,所述第六边与所述第四边重合,所述第七边与所述第三边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八边与所述第六边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片材远离所述第二片材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延伸片材,所述第一延伸片材与所述第四片材粘接,形成所述二仓室包装盒的闭合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片材和所述第一延伸片材之间设有第四公共边,所述第四公共边与所述第二边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四公共边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边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五片材连接有第五延伸片材,所述第六片材连接有第六延伸片材,所述第五延伸片材于所述第五片材盖合所述二仓室包装盒的开口时折叠并嵌入所述腔体内部,所述第六延伸片材于所述第六片材盖合所述二仓室包装盒的开口时折叠并嵌入所述腔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二仓室包装盒的技术效果如下:将第一片材、第二片材、第三片材、第四片材、第五片材和第六片材折叠成盒体后,第七片材与第一片材内表面贴合,并将第八片材折叠成与第一片材成一定角度,使得第八片材形成了腔体的隔挡部,将腔体一分为二,进而形成两个仓室,该包装盒是通过相互连接的一块原材料折叠制成,具有如下效果:

1.采用一块材料制盒,可有效节约原材料,降低材料成本;

2.盒体和隔挡部一体,不需要单独设置内衬,空间利用率较大,相同体积的包装盒可承装更大的产品,相应地,在放置相同体积的产品时,可以将盒体做的更小,还可以进一步节约材料;

3.采用一块材料折叠成盒,制盒效率高,便于物料管理,可进行机械化制盒,提高效率;

4.采用一块材料折叠成盒,形成一体式包装盒,在产品装盒时,方便操作,利于机械化装盒,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二仓室包装盒折叠前平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二仓室包装盒折叠前平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二仓室包装盒折叠步骤一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二仓室包装盒折叠步骤二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二仓室包装盒折叠步骤三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二仓室包装盒折叠步骤四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二仓室包装盒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二仓室包装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二仓室包装盒装有灯泡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二仓室包装盒装有灯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连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至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二仓室包装盒的结构示意图和制盒流程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二仓室包装盒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8至图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二仓室包装盒,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片材01、第二片材02、第三片材03和第四片材04,第三片材03的一端连接第五片材05,具体是第三片材03不与第一片材01和第四片材04连接的一端连接第五片材05,第三片材03的另一端连接第六片材06,具体是第三片材03不与第一片材01和第四片材04连接的另一端连接第六片材06。第一片材01、第二片材02、第三片材03、第四片材04、第五片材05和第六片材06可以为矩形结构,折叠后构成二仓室包装盒的六面,六面围合成腔体,该腔体为立方体结构,第五片材05和第六片材06位于腔体的两端,构成二仓室包装盒两端的活动端盖,用于将待包装的产品经过活动端盖对应的开口处放入包装盒。另外,第一片材01的一端连接第七片材07,具体是第一片材01不与第二片材02连接且又靠近第二片材02的一边连接第七片材07,第七片材07的另外一边还连接第八片材08,也即第八片材08是第七片材07延伸而出的结构,其中,在二仓室包装盒折叠成盒体后,第七片材07与第一片材01的内表面(即位于腔体内的表面)贴合,第八片材08则相对第七片材07折叠成一定角度而形成隔挡部,该隔挡部将腔体分隔为两个仓室,即第一仓室C1和第二仓室C2。该折叠角度以60°~120°为宜,以90°为较佳选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二仓室包装盒包括上述第一片材01、第二片材02、第三片材03、第四片材04、第五片材05和第六片材06,且第一片材01还依次连接有第七片材07和第八片材08,将第一片材01、第二片材02、第三片材03、第四片材04、第五片材05和第六片材06折叠成盒体后,第七片材07与第一片材01内表面贴合,并将第八片材08折叠成与第一片材01成一定角度,使得第八片材08形成了腔体的隔挡部,将腔体一分为二,进而形成两个仓室,该包装盒是通过相互连接的一块原材料折叠制成,具有如下效果:

1.采用一块材料制盒,可有效节约原材料,降低材料成本;

2.盒体和隔挡部一体,不需要单独设置内衬,空间利用率较大,相同体积的包装盒可承装更大的产品,相应地,在放置相同体积的产品时,可以将盒体做的更小,还可以进一步节约材料;

3.采用一块材料折叠成盒,制盒效率高,便于物料管理,可进行机械化制盒,提高效率;

4.采用一块材料折叠成盒,形成一体式包装盒,在产品装盒时,方便操作,利于机械化装盒,提高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片材02不与第一片材01和第三片材03连接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第二延伸片材09,第四片材04不与第三片材03和第一片材01连接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第四延伸片材10,一个第二延伸片材09和一个第四延伸片材10分设于第五片材05的两侧,另一个第二延伸片材09和另一个第四延伸片材10分设于第六片材06的两侧。制盒时,一个第二延伸片材09和一个第四延伸片材10相向折叠90°,将盒体开口部分盖合,再由第五片材05覆盖,以封闭二仓室包装盒的一端开口;另一个第二延伸片材09和另一个第四延伸片材10相向折叠90°,将另一盒体开口部分盖合,再由第六片材06覆盖,以封闭二仓室包装盒的另一端开口。

进一步参考1和图2,第一片材01、第二片材02、第三片材03、第四片材04依次共边连接且均为矩形,其中,第一片材01和第三片材03结构相同,对应盒体侧面的两个较大表面,第二片材02和第四片材04结构相同,对应盒体侧面的两个较小表面,第五片材05和第六片材06的结构相同,均为矩形,分别对应盒体的两个可开合的端盖。第一片材01和第七片材07之间为第一公共边11,第七片材07和第八片材08之间为第二公共边12,第一片材01和第二片材02之间为第三公共边13,第一延伸片材和第一片材01之间为第四公共边14,第二片材02和第三片材03之间为第五公共边15,第三片材03和第四片材04之间为第六公共边16,第三片材03和第五片材05之间为第七公共边17,第三片材03和第六片材06之间为第八公共边18。第一片材01远离第二片材02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延伸片材19,第一延伸片材19与第四片材04粘接,形成二仓室包装盒的闭合侧面。

参考图3至图7,上述二仓室包装盒的折叠步骤如下:第一步,将第七片材07沿着第一公共边11向第一片材01折叠并固定贴合;第二步,将第八片材08沿着第二公共边12向第七片材07折叠但不进行固定连接;第三步,将第一片材01沿着第三公共边13向第二片材02折叠;第四步,将第四片材04沿着第六公共边16向第三片材03折叠,使第一延伸片材19和第四片材04的边部对接并固定贴合,具体可以是粘接或者其他固定连接方式。经过上述四步,使第一片材01、第二片材02、第三片材03和第四片材04形成了盒体的闭合侧面,第一片材01和第四片材04处于同一面,第二片材02和第三片材03以及第五片材05和第六片材06处于同一面,这两面结构依然保持延展状态,以便于管理和运输,待装盒端使用时再行折叠成盒状。

第一片材01与第七片材07之间的贴合可以通过在第七片材07表面设置黏贴层,或者在第一片材01内表面设置与第七片材07形状对应的黏贴层20,待二者贴合时进行粘接,该黏贴层20具体可以是双面胶。在另一实施例中,该黏贴层20也可以是在折叠第七片材07之前向第七片材07或者第一片材01表面涂覆的黏贴胶水。同样,第一延伸片材19和第四片材04的贴合方式可参照第七片材07和第一片材01的贴合方式。

进一步参考图8至图10,在装盒端,将第一片材01、第二片材02、第三片材03和第四片材04延第三公共边13、第四公共边14、第五公共边15和第六公共边16折起,形成矩形的侧面,将第五片材05和第六片材06分别延第七公共边17和第八公共边18折起,待产品21入盒后,将第五片材05和第六片材06折叠90°后覆盖在矩形盒体的两端封口。在折起第一片材01、第二片材02、第三片材03和第四片材04时,需将第八片材08的折叠角度进行调整,使第八片材08的第八边(与第二公共边12平行的边)靠近或者抵接第三片材03,进而形成盒体内部的隔挡部,以将包装盒的腔体分区。

进一步地参考图1和图2,上述第七片材07和第八片材08之间的第二公共边12相对第一片材01和第二片材02之间的第三公共边13倾斜,该倾斜角度可以为30°至45°,使两个仓室均由一开口端向另一开口端渐扩或渐缩。用于装入两端直径不同的产品21,例如灯泡,其一端为直径较小的灯头,另一端为直径较大的泡壳,该类产品21具有截面尺寸不一致的特征,第二公共边12和第三公共边13相对倾斜,可以形成两个口径渐变的仓室,以适用该类产品21。该倾斜角度随产品21直径大小变化趋势而适当改变,当产品21的口直径变化不大时,该倾斜角度较小,当产品21直径变化较大时,该倾斜角度较大,当产品21的直径一致时,例如柱状产品21,该倾斜角度可以为零或者接近零,即不倾斜。

进一步参考图1和图2,第七片材07为五边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边23、第二边24、第三边25、第四边26和第五边27,第一边23与第一公共边11重合,第四边26与第二公共边12重合;第二边24连接于第一边23的一端且垂直于第一边23,具体是连接于第一边23靠近第一延伸片材19的一端,第三边25平行于第一边23,第四边26与第一边23的夹角大于第五边27与第一边23的夹角,第五边27连接于第一边23的另一端并与第一边23成小于45°的夹角,具体是连接于第一边23靠近第二片材02的一端。上述第五边27与第一边23成小于45°的夹角,第四边26与第一边23的夹角α大于第五边27与第一边23的夹角β,并且第三边25的长度和第五边27在第一公共边11上的投影长度相同或相近似,目的是使折叠后的两个仓室容积相同或近似,且保证两个仓室的端口面积相同或近似,保证两个产品21能够顺利装盒,并均匀分配盒体的空间。具体地,当第五边27与第一边23成大于45°或者更大时,或者当第四边26与第一边23的夹角α小于第五边27与第一边23的夹角β时,会使得一个仓室过小,另一个仓室过大。另外,在折叠后,第三边25和第五边27对应仓室的较小端口,与产品21的较小一端对应,其长度与产品21较小一端的直径配合设置,其具体尺寸范围以成盒后的较小端口能够容纳产品21较小一端为参考,以保证产品21的较小一端能够顺利装入盒体。

进一步参考图1和图2,第一片材01和第一延伸片材19之间的第四公共边14与第七片材07的第二边24在同一直线上,该第四公共边14的长度大于第二边24的长度。第四公共边14与第二边24在同一直线上,目的是便于在一块材料上制作片材,第四公共边14的长度大于第二边24的长度,目的是使成盒后的隔挡部不会过长而伸出盒体,具体地,该第二边24的长度大于第四公共边14的长度的三分之二。

进一步参考图1和图2,第八片材08为四边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六边28、第七边29、第八边30和第九边31,第六边28与第四边26(即第二公共边12)重合,第七边29与第七片材07的第三边25在同一直线上,第八边30与第六边28(即第二公共边12)平行,第九边31与第六边28垂直。第八边30与第六边28(即第二公共边12)平行,目的是成盒后,由第八片材08形成的隔挡部朝向第三片材03的一边和第三片材03表面平行,以能够和第三片材03较好的抵接,提升隔挡部的稳定性。第九边31与第六边28垂直,一方面便于片材剪切设计,另一方面使成盒后的隔挡部的一个底边与端盖平行,以利于盒体美观和装盒。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盒体较好密封,第五片材05连接有第五延伸片材32,第六片材06连接有第六延伸片材33,第五延伸片材32和第三片材03之间设有第九公共边34,第六延伸片材33和第三片材03之间设有第十公共边35,第五延伸片材32于第五片材05盖合二仓室包装盒的开口时,延第九公共边34折叠90°,使第五延伸片材32从第一片材01的一端嵌入腔体内部,第六延伸片材33于第六片材06盖合二仓室包装盒的开口时,延第十公共边35折叠90°,使第六延伸片材33从第一片材01的另一端嵌入腔体内部,进而将盒体密闭。

该二仓室包装盒采用一块材料折叠制盒,极大地提高了制盒与装盒效率,节约了制盒材料和人力物力资源,降低了成本,适合用于多种产品包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