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具堆叠自动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20186发布日期:2018-10-09 22:01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治具堆叠自动供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械自动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结合人工的机械化加工手段已无法满足生产需要,例如对于治具加工工序中,需要将治具依次送入工作区域,现有技术中的对于治具的加工,往往需要先进行一定数量的治具的堆叠,再对堆叠好的治具进行一一的输送,这样的操作方式无法实现治具的堆叠和治具的输送一体化同步进行。

因此设计具备能够将治具堆叠和输送供料的一体化装置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具堆叠自动供料装置,以解决治具的一体化堆叠和输送供料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治具堆叠自动供料装置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治具堆叠自动供料装置,包括:

夹持机构,包括一组对称设置的适于分别从治具的一相对的两侧端夹持治具的夹持架;所述夹持架上设有适于插入所述治具的插槽中的插块和适于驱动插块插入或退出治具插槽的夹持驱动组件;

升降机构,包括适于从治具的底端面支承治具的支承板,以及设于所述支承板底部的适于带动支承板纵向升降的升降驱动组件;以及

传输机构,包括一组对称设置的适于承接治具的传送带,以及适于驱动所述传送带转动的传输驱动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传送带采用环形传输带;

所述传输驱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环形传输带的环形腔的两端转动轮、位于一组所述环形传输带的环形腔中相对应设置的转动轮之间的传动轴,以及与一组所述环形传输带中任一环形传输带的其一所述转动轮相连的以适于驱动转动轮转动的驱动电机。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环形传输带的外侧端间隔等距地设有若干个限位卡件;每相邻的两个限位卡件适于卡住治具的相对的两侧端。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卡件采用“⊥”形结构,且包括与所述环形传输带的外侧端相连的横向部和垂直设于所述横向部的中部的纵向部;

所述横向部适于支承治具的底端面,以及所述纵向部适于抵靠治具的侧端面。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卡件通过U形连接件与所述环形传输带的外侧端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支承板底部的第一伸缩单元、设于所述第一伸缩单元底部的第二伸缩单元,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伸缩单元和第二伸缩单元之间的连接板;

所述第二伸缩单元的底部设有一固定板。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伸缩单元包括设于所述支承板底部与连接板的顶部之间的第一伸缩气缸和位于该第一伸缩气缸外周四端角的四根第一伸缩导向柱;所述第一伸缩气缸的驱动杆与所述支承板底部相连;

所述第一伸缩导向柱包括设于所述连接板上的第一固定柱,以及滑动套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柱内且适于沿着该第一固定柱内腔滑动的第一伸缩柱;所述第一伸缩柱的顶端与支承板底部相连,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适于第一伸缩柱穿过的穿孔;以及

所述第二伸缩单元包括设于所述连接板底部与固定板的顶部之间的第二伸缩气缸和位于该第二伸缩气缸外周四端角的四根第二伸缩导向柱;所述第二伸缩气缸的驱动杆与所述连接板底部相连;

所述第二伸缩导向柱包括设于所述固定板上的第二固定柱,以及滑动套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柱内且适于沿着该第二固定柱内腔滑动的第二伸缩柱;所述第二伸缩柱的顶端与连接板底部相连,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适于第二伸缩柱穿过的穿孔。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架包括垂直相连的立式架和横式架;

一组所述夹持架的横式架相向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夹持驱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横式架上端面的与所述插块一体相连的“Π”形支架,以及适于驱动所述“Π”形支架沿着横式架横向往复移动的驱动器;

所述“Π”形支架包括与所述插块相连的基部以及与所述基部的两端分别相连的一组翼部;一对所述翼部对称设置;

所述横式架上端面设有对应一对所述翼部的一对滑轨;一对所述翼部的底部设有适于与所述滑轨适配的滑槽;以及

所述基部的底部设有一推动块;所述驱动器采用驱动气缸,该驱动气缸的驱动杆与所述推动块相连,即驱动气缸驱动推动块的横向往复移动带动插块插入或退出治具的插槽。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横式架的顶部还设有分别位于一对翼部的外侧的一对限位块;

所述限位块具有伸出所述横式架以抵靠治具侧端的伸出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治具堆叠自动供料装置,结构设计巧妙,通过升降机构、夹持机构和传输机构的协调配合,可以实现对于治具在不断堆叠过程中的不间断输送供料,机械自动化的操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治具堆叠自动供料装置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治具堆叠自动供料装置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治具堆叠自动供料装置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治具堆叠自动供料装置的传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治具101、第二治具102、插槽103、插块201、基部203、翼部205、推动块207、驱动器209、传送带301、转动轮302、传动轴303、支承板401、连接板402、固定板403、第一伸缩气缸405、第一固定柱406、第一伸缩柱407、穿孔408、第二伸缩气缸411、第二固定柱412、第二伸缩柱415、横向部501、纵向部502、U形连接件503、立式架601、横式架602、滑轨605、限位块607、伸出部608。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治具堆叠自动供料装置,包括:夹持机构、升降机构和传输机构。

夹持机构,包括一组对称设置的适于分别从治具的一相对的两侧端夹持治具的夹持架;夹持架上设有适于插入治具的插槽103中的插块201和适于驱动插块201插入或退出治具插槽103的夹持驱动组件。本实施例中的治具的宽度侧端分别具有一插槽103,即夹持架是用于夹持治具的宽度侧端。

传输机构,包括一组对称设置的适于承接治具的传送带301,以及适于驱动传送带301转动的传输驱动组件。

升降机构,包括适于从治具的底端面支承治具的支承板401,以及设于支承板401底部的适于带动支承板401纵向升降的升降驱动组件。本实施例的升降机构位于一组传送带301形成的区间中。

为了实现传送带301的循环传输,本实施例中的传送带301采用环形传输带,以及环形传输带采用例如但不限于带状结构或链条状结构。具体的,传输驱动组件包括设于环形传输带的环形腔的两端转动轮302、位于一组环形传输带的环形腔中相对应设置的转动轮302之间的传动轴303,以及与一组环形传输带中任一环形传输带的其一转动轮302相连的以适于驱动转动轮302转动的驱动电机(图中未标示)。

为了避免环形传输带上的治具在随着环形传输带转动过程中出现偏移的现象,环形传输带的外侧端间隔等距地设有若干个限位卡件;每相邻的两个限位卡件适于卡住治具的相对的两侧端。本实施例中,限位卡件用于抵靠在治具的长度侧端。

请参阅图5所示,具体的,限位卡件采用“⊥”形结构,且包括与环形传输带的外侧端相连的横向部501和垂直设于横向部501的中部的纵向部502;横向部501适于支承治具的底端面,以及纵向部502适于抵靠治具的侧端面。即,当升降机构的支承板401带动治具下降至环形传输带上的限位卡件时,每相邻的两个限位卡件的横向部501从底部承接治具。

可选的,为了便于限位卡件与环形传输带的装配,限位卡件通过U形连接件503与环形传输带的外侧端相连。U形连接件503的槽口套装载环形传输带上。

又具体的,升降驱动组件包括设于支承板401底部的第一伸缩单元、设于第一伸缩单元底部的第二伸缩单元,以及位于第一伸缩单元和第二伸缩单元之间的连接板402;第二伸缩单元的底部设有一固定板403。

本实施例中涉及的第一伸缩单元主要用于使得支承板401承载治具后带动支承在支承板401上的第一治具101下降至第一治具101上的第二治具102的插槽103最准夹持架的插块201的高度。第二伸缩单元用于使得第一治具101继续下降至环形传输带上的限位卡件上。并且为了避免支承板401对治具随着环形传输带移动的过程的影响,即避免支承板401的阻碍性,在第一治具101承接于限位卡件上后,通过第二伸缩单元带动连接板402下降,同步地带动支承板401的下降,使得支承板401与治具的底端面之间留出一定的空隙,即治具在随着环形传输带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再接触到支承板401。

具体的,第一伸缩单元包括设于支承板401底部与连接板402的顶部之间的第一伸缩气缸405和位于该第一伸缩气缸405外周四端角的四根第一伸缩导向柱;第一伸缩气缸405的驱动杆与支承板401底部相连。

第一伸缩导向柱包括设于连接板402上的第一固定柱406,以及滑动套接于第一固定柱406内且适于沿着该第一固定柱406内腔滑动的第一伸缩柱407;第一伸缩柱407的顶端与支承板401底部相连,连接板402上开设有适于第一伸缩柱407穿过的穿孔408。

第二伸缩单元包括设于连接板402底部与固定板403的顶部之间的第二伸缩气缸411和位于该第二伸缩气缸411外周四端角的四根第二伸缩导向柱;第二伸缩气缸411的驱动杆与连接板402底部相连。

第二伸缩导向柱包括设于固定板403上的第二固定柱412,以及滑动套接于第二固定柱412内且适于沿着该第二固定柱412内腔滑动的第二伸缩柱415;第二伸缩柱415的顶端与连接板402底部相连,固定板403上开设有适于第二伸缩柱415穿过的穿孔408。

本实施例中的夹持架包括垂直相连的立式架601和横式架602;一组夹持架的横式架602相向设置。

具体的,夹持驱动组件包括设于横式架602上端面的与插块201一体相连的“Π”形支架,以及适于驱动“Π”形支架沿着横式架602横向往复移动的驱动器209。“Π”形支架包括与插块201相连的基部203以及与基部203的两端分别相连的一组翼部205;一对翼部205对称设置;横式架602上端面设有对应一对翼部205的一对滑轨605;一对翼部205的底部设有适于与滑轨605适配的滑槽。

基部203的底部设有一推动块207;驱动器209采用驱动气缸,该驱动气缸的驱动杆与推动块207相连,即驱动气缸驱动推动块207的横向往复移动带动插块201插入或退出治具的插槽103。

横式架602的顶部还设有分别位于一对翼部205的外侧的一对限位块607;限位块607具有伸出横式架602以抵靠治具侧端的伸出部608。伸出部608的设计主要用于当治具随着支承板401下降的过的过程中,防止治具发送偏移。

本实施例的治具堆叠自动供料装置具体的实施例方式如下:

由夹取装置不断将治具依次堆叠,对于堆叠状态下的若干治具,从紧靠支承板401的治具开始依次纪录为第一治具101、第二治具102,以此类推。初始状态下,夹持架的插块201位于第一治具101的插槽103的中,即夹持架的插块201会造成第一治具101升降的阻碍。以及,第一伸缩单元的第一伸缩气缸405和第二伸缩单元的第二伸缩气缸411均处于伸出状态,夹持驱动组件的驱动气缸的驱动杆也处于伸出状态。

首先,夹持驱动组件的驱动气缸的驱动杆回缩以驱动推动块207向治具的相反方向平移从而使得插块201退出治具的插槽103,即夹持架的插块201不会造成第一治具101升降的阻碍。

其次,升降机构的第一伸缩单元的第一伸缩气缸405的驱动杆回缩以带动支承板401下降,第一治具101随着支承板401下降。当第二治具102的插槽103对准夹持架的差块时,第一伸缩气缸405停止运作。

再次,夹持驱动组件的驱动气缸的驱动杆伸出以驱动推动块207向治具侧平移,同时带动插块201插入第二治具102的插槽103,使得夹持架的插块201分别从第二治具102的宽度侧端进行夹持,避免当第一治具101继续下降时跟随下降。

最后,第二伸缩单元的第二伸缩气缸411的驱动杆回缩,带动连接板402的下降,使得第一治具101得以继续下降,直至下降至承接于环形传输带上的限位卡件上。并且,当第一治具101承接于限位卡件后,第二伸缩气缸411的驱动杆继续回缩,使得支承板401继续下降,在第一治具101与支承板401之间留出一定空隙,便于第一治具101随着环形传输带传送至下一工序。待第一治具101随着环形传输带的传输离开升降机构的活动区间时,第二伸缩单元和第二伸缩单元复位,支承板401升高至第二治具102的底端部,开始对第二治具102的下降和传输过程,以此类推,由夹取装置不断将治具依次堆叠的同时,本实施例的治具堆叠自动供料装置不断将治具进行传输至下一工序进行供料,不间断的操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