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料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54457发布日期:2020-05-08 13:19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料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物料分配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分料输送机。



背景技术:

在产品加工过程中,经常需要将某一工序所制得的有间隔的物料和半成品进行二路或多路分流,以分散物料从而便于生产排配,或对分流后的半成品分别进行不同的加工工序。如一种传统的分料机,采用传送带输送半成品,该传送带的末端形成两条分料带,该两条分料带与传送带一同形成y形结构。分料时,操作人员站在靠近传送带末端处,手动将输送至传送带末端的半成品交替放置于两条分料带上,从而实现物料分流。这种传统的人工分料方式容易导致操作人员疲劳,容易出错,且工作效率低、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物料传送的过程平稳可靠的分料输送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分料输送机,包括输出端可移动至不同位置的输入传送带、多个输出传送带,在所述输入传送带输出端的每个移动位置处分别设置一个所述输出传送带的输入端。

进一步,所述输入传送带的一端与机架铰接,另一端可上下摆动。

进一步,多个所述输出传送带叠层设置。

进一步,还包括过渡传送带,所述过渡传送带设置多层物料传送带,在所述输入传送带输出端的每个摆动位置处分别连接一层所述物料传送带,每层所述物料传送带的输出端连接一个所述输出传送带的输入端。

进一步,所述过渡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与输入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垂直。

进一步,在所述过渡传送带的侧面设置有用于防止物料掉落的挡板。

进一步,所述过渡传送带每层的物料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一致或不一致。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输入传送带上下摆动的自动摆动系统,所述自动摆动系统包括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物料是否已靠近输入传送带的输出端;

升降动作装置,用于带动输入传送带向上摆或向下摆;

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检测装置发送的信号,发送控制信号至升降动作装置。

进一步,所述检测装置为光电开关。

进一步,所述升降动作装置可以是设置在所述输入传送带底部、带动输入传送带上下摆动的气缸、油缸、凸轮、丝杠传动、齿轮齿条。

综上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分料输送机,具有如下优点:

1、采用上下摆动抛料的方式将物料分为多路,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便于拆卸、调整和维修,并且占地面积小,有利于生产加工,成本低。

2、采用上下摆动的方式分料,物料被分至不同层的过渡传送带或不同层的输出传送带继续传输,效率高,并且在输入传送带摆动的同时,其自身传送带仍然运输物料,进一步的提高效率。

3、通过设置自动摆动系统,实现了分料输送机的自动化。

4、采用检测装置检测物料是否已靠近输入传送带的输出端,物料在靠近输入传送带的输出端时,输入传送带才开始摆动,进而物料在输入传送带输出端抛出时,输入传送带已摆动完毕,停止摆动等待物料抛出,使物料传送的过程平稳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自动摆动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如图1至图6所示,输入传送带1、输出传送带2、凸轮机构3、过渡传送带4、丝杠机构5、光电开关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一种分料输送机,包括输入传送带1和多个输出传送带2,输入传送带1和多个输出传送带2均设置在机架上。输入传送带1的输出端可移动至不同位置,在输入传送带1输出端的每个移动位置处分别设置一个输出传送带2的输入端。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输入传送带1的输出端的移动方式为上下摆动,输入传送带1的一端与机架铰接,另一端即为输出端,可上下摆动。

输出传送带2设置三条,上下叠层设置,三条输出传送带2的传送方向与输入传送带1的传送方向一致。在水平面上,三条输出传送带2的输入端与输入传送带1的输出端对齐;在竖直面上,上层的输出传送带2的高度与输入传送带1向上摆动后停留的高度一致,中层的输出传送带2的高度与输入传送带1水平时的高度一致,下层的输出传送带2的高度与输入传送带1向下摆动后停留的高度一致。

三条输出传送带2的输出端的传送方向可按实际生产需求而设定,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有两条输出传送带2的输出端向两侧弯曲。

如图6所示,为实现了分料输送机的自动化,还设置有自动摆动系统,自动摆动系统用于控制输入传送带1上下摆动,主要包括检测装置、升降动作装置、控制器。其中,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物料是否已靠近输入传送带1的输出端;升降动作装置用于带动输入传送带1向上摆或向下摆;控制器用于接收检测装置发送的信号,发送控制信号至升降动作装置。

检测装置为光电开关6,型号欧姆龙e32-ls61,光电开关6的发射器和接收器设置在输入传送带1两侧靠近输出端的位置,当物料在输入传送带1传送至光电开关6的发射器和接收器所在位置时,光电开关6可进行检测。控制器为西门子s7-200-cn。

升降动作装置可以是设置在输入传送带1底部、带动输入传送带1上下摆动的气缸、油缸、凸轮、丝杠传动、齿轮齿条,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丝杠机构5,具体的丝杠机构5固定在机架上,采用电机进行驱动。

以输入传送带1水平设置为起始位置为例,当物料输送至输入传送带1的输入端时,丝杠机构5不动作。

当物料传送至靠近输入传送带1的输出端时,检测装置检测到物料,待物料离开检测装置检测范围被传送至中层的输出传送带2时,检测装置将信号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接收检测装置发送的信号,发送控制信号至升降动作装置,此时丝杠机构5的电机启动,带动丝杠机构5旋转,输入传送带1的输出端向上摆动,直至输入传送带1的输出端与上层的输出传送带2高度一致,丝杠机构5停止动作,该物料已被传送至中层的输出传送带2,输入传送带1的输出端位于上摆位置,等待下一物料。

当下一物料传送至靠近输入传送带1的输出端时,检测装置检测到物料,待物料离开检测装置检测范围被传送至上层的输出传送带2时,检测装置将信号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接收检测装置发送的信号,发送控制信号至升降动作装置,此时丝杠机构5将会再次动作,带动输入传送带1的输出端向下摆动,直至输入传送带1的输出端与中层的输出传送带2高度一致,丝杠机构5停止动作,该物料已被传送至上层的输出传送带2,输入传送带1的输出端位于水平位置,等待下一物料。

再下一物料传送至靠近输入传送带1的输出端时,检测装置检测到物料,待物料离开检测装置检测范围被传送至中层的输出传送带2时,检测装置将信号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接收检测装置发送的信号,发送控制信号至升降动作装置,此时丝杠机构5将会再次动作,带动输入传送带1的输出端向下摆动,直至输入传送带1的输出端与下层的输出传送带2高度一致,丝杠机构5停止动作,该物料已被传送至中层的输出传送带2,输入传送带1的输出端位于下摆位置,等待下一物料。

输入传送带1由上、中、下摆动,再由下、中、上摆动,如此重复动作,实现三路分料的动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下摆动抛料的方式将物料分为多路,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便于拆卸、调整和维修,并且占地面积小,有利于生产加工。采用上下摆动的方式分料,物料被分至不同层的输出传送带2继续传输,效率高,并且在输入传送带1摆动的同时,其自身传送带仍然运输物料,进一步的提高效率。

采用检测装置检测物料是否已靠近输入传送带的输出端,物料在靠近输入传送带1的输出端时,输入传送带1才开始摆动,进而物料在输入传送带1输出端抛出时,输入传送带1已摆动完毕,停止摆动等待物料抛出,使物料传送的过程平稳可靠。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采用两条输出传送带2,在输入传送带1与两条输出传送带2之间增设有一过渡传送带4。过渡传送带4可使两条输出传送带2在水平面上不必与输入传送带1对齐,便于输出传送带2的安装布置。两条输出传送带2水平面上的间距可通过过渡传送带4的长度调整,便于与下一步工序对接。

如图3所示,过渡传送带4设置多层物料传送带,在输入传送带1输出端的每个摆动位置处分别连接一层物料传送带,每层物料传送带的输出端连接一个输出传送带2的输入端,过渡传送带4的传送方向与输入传送带1的传送方向垂直。在本实施例中,物料传送带的层数与输出传送带2的个数相对应,为两层。

两层物料传送带可分别由单个电机带动或者两个传送带由一个电机带动,过渡传送带4的两层物料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可一致或可不一致,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即为一个电机带动,并且通过改变传送带的缠绕方式,使得两层物料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一致。

两条输出传送带2的传送方向与过渡传送带4的传送方向垂直,使得输出的物料传送方向在水平面上与输入传送带1的传送方向相平行,两条输出传送带2各自的传送方向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在本实施例中,升降动作装置采用凸轮机构3。

以输入传送带1输出端位于下层的物料传送带为起始位置为例,当物料输送至输入传送带1的输入端时,凸轮机构3不转动。

当物料传送至靠近输入传送带1的输出端时,检测装置检测到物料,待物料离开检测装置检测范围被传送至下层的物料传送带时,检测装置将信号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接收检测装置发送的信号,发送控制信号至升降动作装置,此时驱动凸轮机构3的电机启动,凸轮机构3将会旋转,带动输入传送带1的输出端向上摆动,直至输入传送带1的输出端与上层的物料传送带高度一致,凸轮机构3停止转动,该物料已被传送至下层的物料传送带,输入传送带1的输出端位于上摆位置,等待下一物料。下层的物料传送带带动物料至一条输出传送带2。

当下一物料传送至靠近输入传送带1的输出端时,检测装置检测到物料,待物料离开检测装置检测范围被传送至上层的物料传送带时,检测装置将信号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接收检测装置发送的信号,发送控制信号至升降动作装置,此时凸轮机构3将会再次旋转,带动输入传送带1的输出端向下摆动,直至输入传送带1的输出端与下层的物料传送带高度一致,凸轮机构3停止转动,该物料已被传送至上层的物料传送带,输入传送带1的输出端位于下摆位置,等待下一物料,上层的物料传送带带动物料至另一条输出传送带2。

输入传送带1的输出端由上往下摆动,再由下往上摆动,如此重复动作,实现两路分料的动作。

为防止物料掉落,在过渡传送带4的侧面设置有挡板。若物料不慎卡在过渡传送带4中。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不同之处在于,两层物料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不一致。通过改变传送带的缠绕方式,使两层物料传送带的方向不同,两条输出传送带2设置在过渡传送带4两侧,便于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安排后续加工。

其他如输入传送带1摆动方式、结构,自动摆动系统等均与实施例二相同。

实施例四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不同之处在于,两层物料传送带由两个电机驱动,两层物料传送带的传输方向不同。

其他如输入传送带1摆动方式、结构,自动摆动系统等均与实施例二相同。

如上所述,结合附图所给出的方案内容,可以衍生出类似的技术方案。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