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相多用滑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0684发布日期:2018-11-09 20:16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相多用滑轮。



背景技术:

由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在各种施工建设中使用现代化施工机具越来越普遍,提高施工工程效率,减少人身伤亡事故发生,有效保护人们财产和生命安全,做到和谐发展,为小康生活做出更大地贡献。电网建设施工中,导线架设是电力施工的重要环节,对建设工期影响较大,特别是高空作业,安全风险也较大,不慎作业就有可能造成高空坠落人身伤亡事故,给国家财产和家庭生活造成重大损失。传统放线滑车存在以下问题:1、穿牵引绳时,必须登杆作业才能完成;2、单个滑轮只能单个使用,用处单一;3、固定装置有断裂的现象;4.较重,浪费人员体力。因此线路架设中使用滑轮已不适应现代化施工技术的要求,需进行完善,研制新型放线滑轮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采取措施完善功能,研制能用小直升机放牵引线的单相滑轮,设计合理,结构紧凑。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单相多用滑轮,包括滚轮、下部固定装置和上部负重提架;所述下部固定装置包括下固定支架和夹紧调节机构,所述下固定支架的一侧底部固定钩与线路横担角钢一端卡接,并通过另一侧的夹紧调节机构与所述线路横担角钢的另一端相对应地移动,以此实现所述下固定支架与线路横担角钢的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滚轮通过转轴二设在所述下固定支架开口槽内;所述上部负重提架与所述下固定支架同轴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夹紧调节机构包括螺栓、夹紧部和固定在所述下固定支架底座上的固定螺母;所述螺栓的螺杆端部穿过所述夹紧部,并向外延伸与所述固定螺母螺纹连接;所述夹紧部上的直角边与所述线路横担角钢的直角边对应设置;以此实现通过对螺栓与固定螺母连接深度的调节来实现对夹紧部与固定钩夹持空间的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上部负重提架包括上提升支架、挂钩和转轴一;所述上提升支架为开口槽型框架结构,且开口内端部通过转轴二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下固定支架上,实现所述上部负重提架相对下固定支架左、右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挂钩上设置自锁装置,所述自锁装置包括封闭板和扭簧,所述封闭板的一端与所述挂钩尾部通过转轴三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挂钩头部内侧壁抵接;所述扭簧套设在所述转轴三上,且所述扭簧的扭臂分别与所述挂钩和封闭板的内侧壁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滚轮包括转轴二和滚筒;所述滚筒套设在所述转轴二上。

进一步地,所述滚筒与转轴二之间还设有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螺栓的螺帽上设置短柄,且另一端穿设有开口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不用登杆,使用直升机就可牵引绳放在滑轮槽内,通过采用纯机械结构,更加安全可靠,设计合理,结构紧凑。

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可有效提高牵引绳展放效率,操作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工程进度,且使用灵活,便于携带和管理,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下部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部悬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滚轮;11、转轴二;12、滚筒;2、下部固定装置;21、下固定支架;211、固定钩;22、夹紧调节机构;221、螺栓;222、夹紧部;223、固定螺母;3、上部负重提架;31、上提升支架;32、挂钩;321、封闭板;322、扭簧;323、转轴三;33、转轴一;4、线路横担角钢;5、轴承;6、加强筋;7、短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结合附图1,单相多用滑轮,包括滚轮1、下部固定装置2和上部负重提架3;所述下部固定装置2包括下固定支架21和夹紧调节机构22,所述下固定支架21的一侧底部固定钩211与线路横担角钢4一端卡接,并通过另一侧的夹紧调节机构22与所述线路横担角钢4的另一端相对应地移动,以此实现所述下固定支架21与线路横担角钢 4的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滚轮1通过转轴二11设在所述下固定支架21开口槽内;所述上部负重提架3与所述下固定支架21同轴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不需要登杆操作,更加安全可靠。

所述下固定支架21为开口槽型框架结构,且开口端设有与滚轮1的转轴二11匹配的固定圆孔,以此实现所述滚轮1在所述下固定支架21内转动,滚轮1固定结构简单。

所述下固定支架21的框架连接处还设有加强筋6,加固固定支架,结构更加牢靠。

结合附图5,所述夹紧调节机构22包括螺栓221、夹紧部222和固定在所述下固定支架21底座上的固定螺母223;所述螺栓221的螺杆端部穿过所述夹紧部222,并向外延伸与所述固定螺母223螺纹连接;所述夹紧部222上的直角边与所述线路横担角钢4 的直角边对应设置;以此实现通过对螺栓221与固定螺母223连接深度的调节来实现对夹紧部222与固定钩211夹持空间的调节,同时结合所述下固定支架21上的固定钩211 来实现整个装置与线路横担角钢4的可拆卸固定连接,结构简单,经济实用,固定操作简单快捷,固定牢靠,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结合附图3和图4,所述上部负重提架3包括上提升支架31、挂钩32和转轴一33;所述上提升支架31为开口槽型框架结构,且开口内端部通过转轴二11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下固定支架21上,实现所述上部负重提架3相对下固定支架21左、右转动,当装在横担上使用时,上半部分向下转动,容易使放线牵引绳进入滚轮1槽内,提高了牵引绳展放效率,加快了工程进度;所述上提升支架31的外端部通过转轴三323与所述挂钩32 连接。

所述挂钩32上设置自锁装置,所述自锁装置包括封闭板321和扭簧322,所述封闭板321的一端与所述挂钩32尾部通过转轴三323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挂钩32 头部内侧壁抵接;所述扭簧322套设在所述转轴三323上,且所述扭簧322的扭臂分别与所述挂钩32和封闭板321的内侧壁抵接,实现封闭板321与所述挂钩32的弹性抵接,同时实现封闭板321的自动复位,可以有效放置脱钩。

结合附图2,所述滚轮1包括转轴二11和滚筒12;所述滚筒12套设在所述转轴二 11上;所述滚筒12与转轴二11之间还设有轴承5;通过滚轮1用钢材或有机塑料制成;滚筒12设有圆弧形凹槽,凹槽宽度为50-60毫米,深度为60毫米,直径140-150毫米,两侧厚度为3-4毫米,可有效防止导线出槽。

所述转轴二11上设有定位槽,且通过在一侧设置锁定销;转动时可以打开,防止受力时转轴脱落。

作为优先的实施方案,滚轮1内部两端均设有一个轴承5,轴承5内外直径的大小根据承受导线重量确定;转轴由钢材加工而成,直径与轴承5内圆直径相配合,根据滚轮1的宽度和支架的厚度确定轴的长度,一端固定在所述下固定支架21上,另一端用螺母固定,组装成型后丝扣铆死,防止螺母脱落;所述螺栓221上还设有短柄7,通过在螺栓221的螺帽上设置短柄7,方便直接通过短柄7来旋拧螺栓221,不需要扳手,操作更加便捷,且另一端设有开口销的穿入圆孔,对螺栓221进行限位并有效防止螺栓 221丢失,同时螺栓221起到固定滑轮的作用,不会造成固定支撑架断裂。

在线材架设的工程中,单相多用滑轮使用原理和安装使用方法:把单相滑轮安装在电杆横担角钢上,使上部负重提架向下转动,滚轮槽露出,使放线牵引绳进入槽内,牵引导线开展导线展放工作;如用悬挂的方式,把挂钩挂在悬挂点上即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不用登杆,使用直升机就可牵引绳放在滑轮槽内,通过采用纯机械结构,更加安全可靠;且整个滑轮固定简单,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可采用多种安装方式,安装更加方便快捷,适用范围更广;同时可有效提高牵引绳展放效率,大大加快工程进度,成本低廉,经济实用,使用灵活,便于携带和管理,大大节约了资源,适合广泛推广。

需要说明的是文中转轴上设置锁定销来对转轴限位自锁是现有常见技术手段,例如可采用CN201636199U-自锁型转轴或穿设开口销来实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