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汽车装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8912发布日期:2018-11-20 22:09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汽车装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散状物料的装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汽车装车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散装物料的汽车装车,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1)先计量、后装车:即先对散装物料进行称量,在称量获得所需重量的物料后,再进行装车。具体做法时在储料仓下部设置定量仓,定量仓配设称重装置实现对物料的称重,称重完成后,由定量仓将物料装填至汽车。类似于火车的定量装车系统,可适应各种不同尺寸的车辆,具有较高的效率,但该方式存在造价高、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2)先装车、后计量:即汽车装车前,首先经由汽车衡进行计量,获得皮重,再驶到储料仓下进行装车,通过人工目测或者目前较先进的采用设置皮带秤进行粗略计量装车,然后再将汽车驶回汽车衡计量毛重。该方式造价相对较低,但装车过程繁琐,装车效率较低。

值得指出的是,以上两种汽车装车方式,均需要汽车边移动边装载,存在劳动强度高、操作难度大、效率低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汽车装车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难度小、装车效率高的快速汽车装车系统,以解决汽车边移动边装载的问题,从而降低驾驶员的劳动强度,实现全自动装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速汽车装车系统,包括在地面上设置的汽车衡、在汽车衡的上方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给料装置和料仓以及控制装置,所述给料装置为移动式,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入端与汽车衡的信号输出端电性相连,由控制装置驱动给料装置沿汽车衡的长度方向水平移动,并将料仓内下落的物料通过给料装置给至汽车衡上停放的汽车车厢内。

进一步,所述给料装置设置在汽车衡与料仓之间的平台上,所述平台上设置有轨道和驱动器,轨道的延伸方向与汽车衡的长度方向相一致,给料装置上设置有走行于轨道上的行走机构,驱动器通过齿轮齿条机构驱使给料装置移动,齿轮齿条机构由与驱动器输出端连接的齿轮和设置在给料装置上的齿条组成,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出端与驱动器的信号输入端电性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汽车衡为固定式电子汽车衡;所述的给料装置为带式给料机;所述的轨道为双导轨结构;所述的驱动器为电机。

进一步,所述的料仓底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闸门和底部溜槽,闸门具有可调节开口度结构,底部溜槽位于给料装置的上方;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入端与闸门的信号输出端电性相连。

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车辆信息识别器,用于识别车辆信息;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入端与车辆信息识别器的信号输出端电性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给料装置上还设置有头部溜槽,所述头部溜槽为可伸缩式结构。

进一步,所述的头部溜槽上设置料位计,用于动态识别汽车车厢内物料料位;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入端与车辆信息识别器的信号输出端电性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给料装置设置为两个,呈前后并排布置,且两个给料装置的头部溜槽朝向相同或相悖。

进一步,在给料装置上设置计量传感器,用于定量给料;在料仓上设置仓量传感器,用于计量料仓内物料料位;围绕汽车衡设置车辆定位传感器,用于车辆定位;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入端与计量传感器、仓量传感器和车辆定位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电性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汽车装车过程中,汽车需要移动装载的问题,降低了驾驶员的劳动强度,真正实现全自动装车。

2、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散装物料在料仓的装车过程中,动态装车和静态计量的同步进行,提高了定量装车的精度和效率,降低了工程投资,达到汽车快速定量装载的目的。

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两台移动给料装置并列布置的方式进行装车的技术方案,效率更高,且解决了由于汽车车厢长度较长导致仅一台移动给料装置进行装车场地要求较高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具有工程投资低、装车效率高、装车精度高、场地要求低、人员劳动强度低、易操作等优点,极具工程应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A-A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主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8,附图中的元件标号分别为:给料装置1、料仓2、闸门3、底部溜槽4、汽车衡5、头部溜槽6、轨道7、行走机构8、齿轮齿条机构9、驱动器10、车辆信息识别器11、料位计12。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3所示的一种快速汽车装车系统,包括在地面上设置的汽车衡5、在汽车衡5的上方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给料装置1和料仓2以及控制装置,该给料装置1为移动式,设置在汽车衡5与料仓2之间的平台(未标记)上,该平台可支撑于地面上,也可悬挂于汽车衡的上方,其上设置有轨道7和驱动器10,轨道7的延伸方向与汽车衡5的长度方向相一致,给料装置1上设置有走行于轨道7上的行走机构8,驱动器10通过齿轮齿条机构9驱使给料装置1移动,齿轮齿条机构9由与驱动器10输出端连接的齿轮和设置在给料装置1上的齿条组成,该控制装置可在汽车衡5的上方通过悬挂机构设置,且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出端与驱动器10的信号输入端电性相连,用于控制给料装置的水平移动,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入端与汽车衡5的信号输出端电性相连,用于根据其对汽车车辆的称重向控制装置反馈实时数据,即由控制装置驱动给料装置沿汽车衡的长度方向水平移动,并将料仓内下落的物料通过给料装置给至汽车衡上停放的汽车车厢内。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汽车装车过程中,汽车需要移动装载的问题,降低了驾驶员的劳动强度,真正实现全自动装车;具有工程投资低、装车效率高、装车精度高、场地要求低、人员劳动强度低、易操作等优点,极具工程应用价值。

本实施例中的汽车衡5采用固定式电子汽车衡;给料装置1采用带式给料机;轨道7采用双导轨结构;驱动器10采用电机。

本实施例中的料仓2底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闸门3和底部溜槽4,闸门3具有可调节开口度结构,底部溜槽4位于给料装置1上方;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入端与闸门3的信号输出端电性相连;还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车辆信息识别器11,用于识别车辆信息,包括车辆尺寸信息、车辆额定载重量等信息;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入端与车辆信息识别器的信号输出端电性相连;而在给料装置上设置计量传感器(未画出),用于定量给料;在料仓上设置仓量传感器(未画出),用于计量料仓内物料料位;围绕汽车衡设置车辆定位传感器(未画出),用于车辆定位;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入端与计量传感器、仓量传感器和车辆定位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电性相连。采用上述方案,可实现散装物料在料仓的装车过程中,动态装车和静态计量的同步进行,提高了定量装车的精度和效率,降低了工程投资,达到汽车快速定量装载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的给料装置1输出料侧设置头部溜槽6,物料通过该头部溜槽6装入汽车车厢,优选的,头部溜槽6采用可伸缩式结构,进而减少物料装车时扬尘的产生。

应用本实施例1的具体装车过程为:

1、待装车驶入料仓2下方指定位置,汽车衡5计量空车皮重;

2、控制装置接收车辆信息识别器11发出的车辆信息,并根据信息控制给料装置1移动至指定初始位置,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给料装置1的移动采用驱动器10驱动齿轮齿条机构9,从而带动行走机构8沿轨道7精确移动。对于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根据具体应用环境,直接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给料装置的行走机构沿轨道移动;

3、给料装置1根据控制装置通过车辆信息识别器11识别的车辆信息,将头部溜槽6伸长至预定位置,以减少装车过程中扬尘的产生;

4、给料装置1开始一边装料,一边在行走范围内移动,具体地,本实施例给料装置朝右侧边移动边装料,并最终移动至极限位。控制装置接受车辆信息识别器11发出的车辆信息,从而按预定设置调整闸门3的开口度或(和)给料装置1的给料速度,以合理匹配,避免装车过程中物料外溢出撒落或装料高度不够。除此之外,给料装置1还可以对给料量进行实时动态统计。

5、在汽车装料过程中,汽车衡5对汽车毛重进行实时计量,当汽车车厢内物料装入量接近预定装料量时,控制装置控制给料装置1逐步调整闸门3开口度或(和)降低给料速度,从而减少给料流量,直至汽车装料量达到预定装料量,控制装置控制给料装置停止工作,完成汽车装车,给料装置的头部溜槽6收缩抬起。

实施例二:

如图4、图5、图6所示的一种快速汽车装车系统,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给料装置数量为两个,一前一后并列设置于上述料仓的底部;本实施例在装车过程中,左右两侧的给料装置1一边装料,一边在各自的行走范围内移动,具体地,本实施例左侧带式给料装置朝右侧边移动边装料,并最终移动至极限位,右侧带式给料装置朝左侧边移动边装料,并最终移动至极限位,从而共同完成整个车厢长度范围的装料工作。本实施例解决了由于汽车车厢长度较长导致仅一台移动给料装置进行装车场地要求较高的问题。此时的,两个给料装置的头部溜槽朝向相悖。

实施例三:

如图7所示的一种快速汽车装车系统,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头部溜槽6设置有料位计12,料位计12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装置相连。本实施例在装车过程中依靠料位计实时计量装入车厢内物料高度,控制装置接受料位信息,从而实时调整给料装置1的给料速度,以合理匹配,避免装车过程中物料外溢出撒落或装料高度不够。

实施例四:

如图8所示的一种快速汽车装车系统,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两台带式给料装置的头部溜槽朝向相同。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