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体输送线的输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3497发布日期:2019-03-22 20:07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线体输送线的输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体输送线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为线体输送线的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线体输送线,由于直线排布有多个工位,需要将工装座直线输送行进,现有的结构在工装座运行直线轨道的一侧安装另一条回复轨道,使得回复轨道和工装座直线运行轨道水平向平行布置,其需要设置驱动工装座抬升和侧移的机构、其结构复杂,且由于两侧平行布置,使得整个产线的占地面积大、土地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线体输送线的输送机构,其使得回复轨道和运行轨道垂直向布置,且只需要设置工装座升降机构即可完成整个产线的工装座的循环利用,其确保整个线性输送线的结构简单、且占地面积小。

线体输送线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输送基板,所述输送基板上设置有等间距布置的若干个工位,所述输送基板的上端面设置有直线运行轨道,所述输送基板对应于起始工位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避让空缺,所述输送基板对应于所述末端工位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避让空缺,所述直线运行轨道的正下方设置有直线回复轨道,所述直线回复轨道的一侧设置有循环皮带搬运机构,所述循环皮带搬运机构的上部设置有对应于所述直线回复轨道布置的输送带结构,所述第一避让空缺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二避让空缺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均对应设置有垂直向驱动结构、工装座支承板,所述工装座支承板对应于所述直线运行轨道位置处设置有补充直线轨道,所述补充直线轨道位于垂直向的上部位置时无缝连接、并平齐所述直线运行轨道的长度方向对应端布置,所述补充直线轨道位于垂直向的下部位置时无缝连接、并平齐所述直线回复轨道的长度方向对应端布置,所述工装座支承板的下降位置时、工装座的底部分别支承于所述直线回复轨道、输送带结构,所述直线运行轨道的一侧设置有等间距直线搬送机构,所述等间距直线搬送机构包括水平循环输送结构,所述水平循环输送结构的输出端连接有平行所述直线运行轨道布置的连接板组件,所述连接板组件的底部设置有直线导轨运动副,所述连接板组件对应于除去末端工位的每个工位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横向锁位机构,所述横向锁位机构用于锁附运行状态下的工装座,所述水平循环输送结构每次前进或后退的长度为相邻的工位之间的间隔距离。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水平循环输送结构包括伺服电机、水平直线轨道安装座,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上连接有导向安装座,所述导向安装座的底部支承于所述水平直线轨道安装座的水平直线轨道上,所述丝杆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水平直线轨道,所述水平直线轨道平行于所述直线运行轨道布置,所述导向安装座的朝向所述直线运行轨道的一侧设置有长条装的连接板组件,所述连接板组件上端设置有导向轨道,所述导向轨道垂直于连接板组件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横向锁位机构包括长条的夹持安装板、夹持凸起,每块所述夹持安装板的长度方向的底部分别配合支承于对应的所述导向轨道,每块所述夹持安装板的对应于对应的工位的位置设置有夹持凸起,所述连接板组件对应于每块所述夹持安装板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置有驱动连接板,每块所述夹持安装板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置有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端固接连接对应位置的所述驱动连接板,所述驱动气缸驱动所述夹持凸起夹持/或松脱所述工装座的上凸定位;

所述水平循环输送结构位于所述连接板组件的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布置,所述连接板组件的长度方向两端的远离所述直线运行轨道的一侧设置有对应的侧凸支承板,所述侧凸支承板的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长条状的支承链,所述支承链布置于所述输送基板的对应位置的上端面;

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均包括垂直向驱动结构、工装座支承板,所述垂直向驱动结构包括垂直向框架,所述垂直向框架上的朝向所述直线运行轨道的立面上布置有垂直向轨道,所述工装座支承板的内端通过导轨副配合安装于所述垂直向轨道,所述垂直向框架内设置有垂直向驱动结构,所述垂直向驱动结构的输出端丝杆螺纹连接所述工装座支承板的内部的升入所述垂直向框架的螺母连接部分;

所述垂直向框架的朝向所述直线运行轨道的立面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上止挡、下止挡,确保工装座的定位准确可靠;

所述工装座支承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对应的弹性工装座定位凸起,所述弹性工装座定位凸起的上端面沿着直线运行轨道的边为圆弧面,该结构确保可以在不受平行于直线运行轨道的力时的工装座的定位稳固可靠;

所述输送带结构包括设置于长度方向中部的驱动输送轮,所述输送轮的两侧分别啮合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分别通过若干导向轮布置成上端面可直线输送的整体直线输送结构,所述工装座的下端面对应于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的外凸凹凸槽的位置设置有对应的凹凸槽;

所述直线回复轨道对应于所述补充直线轨道的长度方向两外端分别设置有止挡结构,确保工装座支承板的两端定位位置可靠准确。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后,第一升降机构驱动工装座支承板(带有工装座)、上升第二升降机构驱动工装座支承板(没有工装座)上升,使得补充直线轨道、直线运行轨道组合形成N个工位所对应的直线轨道,通过外部机构将工件放置于起始工位所对应的工装座,工装座通过等间距直线搬送机构沿着直线运行轨道等间距向前输送,通过外部机构取出末端工位上的工件后,第一升降机构的工装座支承板上没有工装座,第二升降机构的工装座支承板上有工装座,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均下降,使得两个升降机构所对应的工装座支承板下降,并使得补充直线轨道、直线回复轨道组成完成的直线轨道,循环皮带搬运机构的输送带结构驱动工装座沿着直线回复轨道被输送定位至第一升降机构,第一升降机构驱动工装座支承板上升、第二升降机构驱动工装座支承板上升,使得补充直线轨道、直线运行轨道再次组合形成N 个工位所对应的直线轨道,之后依次循环工作,其使得回复轨道和运行轨道垂直向布置,且只需要设置工装座升降机构即可完成整个产线的工装座的循环利用,其确保整个线性输送线的结构简单、且占地面积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图中示意出位于高度方向的两个工装座支承板的位置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等间距直线搬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输送基板1、直线运行轨道2、第一避让空缺3、第二避让空缺4、直线回复轨道5、循环皮带搬运机构6、输送带结构7、驱动输送轮71、第一输送带72、第二输送带73、外凸凹凸槽74

第一升降机构8、第二升降机构9、垂直向驱动结构10、垂直向框架101、垂直向轨道102、垂直向驱动结构103、丝杆104、上止挡105、下止挡106

工装座支承板11、弹性工装座定位凸起111、圆弧面112、内端纵向连接板113

补充直线轨道12、工装座13、上凸定位131、凹凸槽132

等间距直线搬送机构14、水平循环输送结构15、伺服电机151、水平直线轨道安装座152、丝杆153、导向安装座154、水平直线轨道155

连接板组件16、导向轨道161、驱动连接板162、侧凸支承板163

直线导轨运动副17、横向锁位机构18、夹持安装板181、夹持凸起182、驱动气缸183、活塞端184

支承链19、止挡结构20。

具体实施方式

线体输送线的输送机构,见图1-图4:其包括输送基板1,输送基板1上设置有等间距布置的若干个工位,输送基板1的上端面设置有直线运行轨道2,输送基板1对应于起始工位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避让空缺3,输送基板1对应于末端工位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避让空缺4,直线运行轨道2的正下方设置有直线回复轨道5,直线回复轨道5的一侧设置有循环皮带搬运机构6,循环皮带搬运机构6的上部设置有对应于直线回复轨道布置的输送带结构7,第一避让空缺3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升降机构8,第二避让空缺4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升降机构9,第一升降机构8、第二升降机构9均对应设置有垂直向驱动结构10、工装座支承板11,工装座支承板11对应于直线运行轨道2位置处设置有补充直线轨道12,补充直线轨道12位于垂直向的上部位置时无缝连接、并平齐直线运行轨道2的长度方向对应端布置,补充直线轨道12位于垂直向的下部位置时无缝连接、并平齐直线回复轨道5的长度方向对应端布置,工装座支承板11的下降位置时、工装座13的底部分别支承于直线回复轨道5、输送带结构7,直线运行轨道2的一侧设置有等间距直线搬送机构14,等间距直线搬送机构14包括水平循环输送结构15,水平循环输送结构15的输出端连接有平行直线运行轨道布置的连接板组件16,连接板组件16的底部设置有直线导轨运动副17,连接板组件16对应于除去末端工位的每个工位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横向锁位机构18,横向锁位机构18用于锁附运行状态下的工装座13,水平循环输送结构15每次前进或后退的长度为相邻的工位之间的间隔距离。

水平循环输送结构15包括伺服电机151、水平直线轨道安装座152,伺服电机151的输出端设置有丝杆153,丝杆153上连接有导向安装座154,导向安装座154的底部支承于水平直线轨道安装座152的水平直线轨道155上,丝杆153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水平直线轨道155,水平直线轨道155平行于直线运行轨道2布置,导向安装座154的朝向直线运行轨道2的一侧设置有长条装的连接板组件16,连接板组件16上端设置有导向轨道161,导向轨道161 垂直于连接板组件16的长度方向布置,横向锁位机构18包括长条的夹持安装板181、夹持凸起182,每块夹持安装板181的长度方向的底部分别配合支承于对应的导向轨道161,每块夹持安装板181的对应于对应的工位的位置设置有夹持凸起182,连接板组件16对应于每块夹持安装板181的长度方向的区域分别设置有至少一块驱动连接板162,每块夹持安装板181的长度方向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驱动气缸183,驱动气缸183的活塞端184固接连接对应位置的驱动连接板162,驱动气缸183驱动夹持凸起182夹持/或松脱工装座 13的上凸定位131;

所有的驱动气缸183的活塞端184同步伸出或缩回,同步伸出时,除去末端工位所对应的其他工位上的对应位置的夹持凸起182夹持住对应的工装座的上凸定位131,然后水平循环输送结构15直线行进单个进程,确保所有的工件被同步输送至下一工位,之后活塞端184同步缩回,水平循环输送结构15直线回退单个进程,等待下一次等间距同步输送;

水平循环输送结构15位于连接板组件16的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布置,连接板组件16的长度方向两端的远离直线运行轨道的一侧设置有对应的侧凸支承板163,侧凸支承板163的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长条状的支承链19,支承链19布置于输送基板1的对应位置的上端面;

第一升降机构8、第二升降机构9均包括垂直向驱动结构10、工装座支承板11,垂直向驱动结构10包括垂直向框架101,垂直向框架101上的朝向直线运行轨道2的立面上布置有垂直向轨道102,工装座支承板11的内端纵向连接板113通过导轨副配合安装于垂直向轨道102,垂直向框架101内设置有垂直向驱动结构103,垂直向驱动结构103的输出端丝杆104螺纹连接工装座支承板11的内部的升入垂直向框架的螺母连接部分(图中未画出、属于现有成熟结构);

垂直向框架101的朝向直线运行轨道2的立面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上止挡105、下止挡106,确保工装座支承板11的定位准确可靠;

工装座支承板11的上端面设置有对应的弹性工装座定位凸起111,弹性工装座定位凸起111的上端面沿着直线运行轨道的边为圆弧面112,该结构确保可以在不受平行于直线运行轨道的力时的工装座13的定位稳固可靠;

输送带结构7包括设置于长度方向中部的驱动输送轮71,输送轮71的两侧分别啮合第一输送带72、第二输送带73,第一输送带72、第二输送带73 分别通过若干导向轮布置成上端面可直线输送的整体直线输送结构,工装座 13的下端面对应于第一输送带72、第二输送带73的外凸凹凸槽74的位置设置有对应的凹凸槽132;凹凸槽132啮合外凸凹凸槽74,之后输送轮71驱动第一输送带72、第二输送带73带动工装座13沿着直线回复轨道5运行至第一升降机构8所对应的工装座支承板11的对应位置,确保工装座长度方向的顺利复位;

直线回复轨道5对应于补充直线轨道12的长度方向两外端分别设置有止挡结构20,确保工装座13的两端定位位置可靠准确。

其工作原理如下:第一升降机构驱动工装座支承板(带有工装座)、上升第二升降机构驱动工装座支承板(没有工装座)上升,使得补充直线轨道、直线运行轨道组合形成N个工位所对应的直线轨道,通过外部机构将工件放置于起始工位所对应的工装座,工装座通过等间距直线搬送机构沿着直线运行轨道等间距向前输送,通过外部机构取出末端工位上的工件后,第一升降机构的工装座支承板上没有工装座,第二升降机构的工装座支承板上有工装座,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均下降,使得两个升降机构所对应的工装座支承板下降,并使得补充直线轨道、直线回复轨道组成完成的直线轨道,循环皮带搬运机构的输送带结构驱动工装座沿着直线回复轨道被输送定位至第一升降机构,第一升降机构驱动工装座支承板上升、第二升降机构驱动工装座支承板上升,使得补充直线轨道、直线运行轨道再次组合形成N个工位所对应的直线轨道,之后依次循环工作,其使得回复轨道和运行轨道垂直向布置,且只需要设置工装座升降机构即可完成整个产线的工装座的循环利用,其确保整个线性输送线的结构简单、且占地面积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