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球机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0125发布日期:2019-01-08 22:03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球机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渣球生产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球机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铝渣球中有一定含量的金属铝和大量的三氧化二铝成分,这部分三氧化二铝具有较强的活性度,极易与氧化钙结合,形成铝酸钙渣系。符合钢水脱氧、脱硫、除杂要求,铝渣球在国内炼钢生产中以其优质的净化钢液效果,廉价的供应条件,成为钢厂高性价比炼钢辅料添加剂。铝渣球的制作是将一定成分的粉末状金属混合均匀后通过上料装置投入压球机中压实成球,普遍的上料装置多为传送带。

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5221917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传送带装置,包括传送带、支架、设置于支架两侧的固定杆、架设于固定杆上并用于托住传送带的托辊组件,所述托辊组件包括V形托杆、滚筒以及轴承,所述V形托杆内设有空腔;所述V形托杆圆周表面设有若干与空腔连通的通气孔,V形托杆一端设有与空腔连通的通气嘴。可以通过通气嘴打气,气流从空腔进入,并从通气孔流出,气流带动轴承间隙中的粉末,这样就不会因为粉末而堵塞轴承。

上述传送带装置具有能够防止粉末进入轴承中,进而影响滚筒转动的特点,但是在传送过程中,由于机器自身的振动以及其他外部影响因素,物料很容易从传送带边缘掉落,造成浪费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球机上料装置,达到降低物料浪费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压球机上料装置,包括支架、架设于支架上的托板、固定在托板上的第一驱动组件以及由第一驱动组件带动的上料传送带,托板倾斜设置,上料传送带沿着倾斜的托板自下往上传动上料,所述上料传送带的下方设置有回收传送带,托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二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带动回收传送带沿着倾斜的托板自上往下传动,回收传送带的宽度大于上料传送带的宽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物料在上料传送带的带动自下往上运动进行物料输送,由于在对物料进行输送的过程中,机器自身的振动会带动上料传送带抖动,从而使得上料传送带上方的物料抖动,物料极易从上料传送带的两侧边缘掉落,在上料传送带的下方设置有回收传送带,且回收传送带的宽度大于上料传送带的宽度,因此掉落的物料会被回收传送带接住并自上往下运输回收,使得抖落的物料得以回收,降低了物料浪费。

较佳的,所述回收传送带的两侧固定设置有挡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回收传送带在运动过程中也存在抖动,因此在回收传送带的两侧设置挡板,可以使得掉落在回收传送带上的物料集中保留,而不会从回收传送带的两侧掉落,使得物料的回收效果大大提高,进一步降低了物料浪费现象的发生。

较佳的,所述托板的上方设置有隔离罩,隔离罩与托板铰接相连,二者将上料传送带和回收传送带完全包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隔离罩和托板将上料传送带和回收传送带完全包裹,因此物料不论是在上料过程还是回收过程都是在密闭的空间内进行的,少量未被回收传送带接住的物料也会沿着倾斜的托板向下滚落回收;同时,密闭的空间使得物料与外界环境隔绝,降低了物料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对周围空气的影响和污染。

较佳的,所述隔离罩为由透明的亚克力板制成的隔离罩。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亚克力板即俗称的有机玻璃,其耐酸碱性好、质量轻、抗冲击性能好、透光性好,因此使用透明的亚克力板制成的隔离罩既能有效地隔绝物料运输与外界环境,又能通过隔离罩随时观察内部情况。

较佳的,所述隔离罩沿着托板设置有若干个,每个隔离罩上均与托板铰接相连,隔离罩远离铰接点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卡套,托板上与卡套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卡环,卡钩与卡环之间插设有固定柱。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多个隔离罩与托板铰接相连,当观察到物料运输过程在某个位置出现意外情况时,可以选择打开对应的隔离罩进行调整修理,方便快捷;当隔离罩内无特殊情况发生时,则可以将卡钩套在卡环上,并在二者之间插设固定柱,使得隔离罩与托板相对固定,提高隔绝效果。

较佳的,所述托板倾斜的底端设置有上料口,托板倾斜的顶端设置有出料口,上料口处固定设置有上料引导板,上料引导板向着远离出料口的方向倾斜且与上料传送带抵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上料引导板倾斜设置,因此可以将物料沿着上料引导板顺利引导至上料传送带上,同时上料引导板与上料传送带之间抵接相连,因此在引导物料的同时,一些物料由于自重顺着上料传送带向下滚落时会被上料引导板挡住,再继续随着上料传送带上传送料,减少了上料过程中的物料滑落量,提高了上料的效率。

较佳的,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出料引导板,出料引导板向着远离上料口的方向向下倾斜,出料引导板的顶端与上料传送带抵接,出料引导板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压球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物料在出料口处沿着出料引导板进入压球组件中,出料引导板可以减少出料过程中出现的物料洒落现象,提高了出料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物料的浪费。

较佳的,所述托板靠近上料口的一端底部开设有回收口,回收口的下方设置有回收箱。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回收传送带回收的物料以及一部分从托板上自上往下滚落的物料均从回收口滚落至回收箱中,使得物料的回收效果更佳,同时减少后续的人工整理回收物料的时间。

较佳的,所述回收箱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回收箱内的物料集满时,可以通过移动轮快速地将回收的物料运输至合适工位,并换上新的回收箱继续收集回收物料,提高了物料回收处理的效率。

较佳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以及与第一电机转动连接的第一主动辊筒,托板上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转动设置有第一从动辊筒,上料传送带套设于第一主动辊筒和第一从动辊筒上,第一主动辊筒和第一从动辊筒之间设置有若干V形架,V形架与托板固定连接,V形架上转动设置有V形托杆,上料传送带的上料面位于V形托杆的上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一电机带动第一主动辊筒转动,从而带动上料传送带传动上料,在第一主动辊筒和第一从动辊筒之间固定设置有若干V形架,因此当上料传送带上的物料足够时,物料压着上料传送带贴合在V形托杆上,而呈V形的上料传送带可以减少从两侧抖落的物料数量,既能提高上料的效率,同时也减少了物料浪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回收传送带可以将抖落的物料进行回收,减少物料的浪费;

2、通过在回收传送带的两侧设置挡板,可以提高物料的回收效果,进一步降低物料浪费;

3、通过设置进料口引导板和出料口引导板,使得物料的上料和出料过程更加顺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隐去托板以及隔离罩后突出上料传送带和回收传送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突出V形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突出回收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支架;2、托板;21、上料传送带;22、回收传送带;221、挡板;23、V形架;231、固定杆;2311、长杆;2312、短杆;2313、连接杆;232、固定架;233、V形托杆;24、卡环;25、第一固定部;26、第二固定部;3、第一电机;31、第一主动辊筒;32、第一从动辊筒;4、第二电机;41、第二主动辊筒;42、第二从动辊筒;5、隔离罩;51、卡套;52、固定柱;6、上料口;61、上料引导板;7、出料口;71、出料引导板;72、压球组件;8、回收口;81、回收箱;811、移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压球机上料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支架1、架设在支架1上托板2、位于托板2上方的上料传送带21、位于上料传送带21和托板2之间的回收传送带22以及带动上料传送带21运动的第一驱动组件和带动回收传送带22运动的第二驱动组件,回收传送带22的宽度大于上料传送带21的宽度(结合图2),托板2倾斜设置,上料传送带21沿着倾斜的托板2将物料自下往上运输送料,回收传送带22沿着倾斜的托板2自上往下运动。在进行上料时,由于机器振动,上料传送带21上的部分物料会从上料传送带21的两侧抖落,被回收传送带22接住从而回收物料。

结合图2和图3,托板2截面形状为内凹的槽体,托板2倾斜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固定部25,托板2倾斜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部26,第一固定部25上安装有第一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部25上表面的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转动连接有第一主动辊筒31,第一电机3通过皮带传动与第一主动辊筒31连接。第二固定部26上转动连接有第一从动辊筒32,第一主动辊筒31和第一从动辊筒32之间连接有上料传送带21,通过上料传送带21对物料进行运输上料。

结合图2和图3,第一主动辊筒31和第一从动辊筒32之间设置有若干V形架23,V形架23包括平行于托板2底面的固定架232,固定架232两端与托板2固接,以固定架232的中间为分界,其两端各固定设置有一组固定杆231,固定杆231包括竖直设置的长杆2311和短杆2312,长杆2311长度较长且位于外侧,相邻的长杆2311与短杆2312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313,连接杆2313上转动设置有V形托杆233,因此,同一V形架23上有两根V形托杆233,两根V形托杆233相对形成V字形,上料传送带21与物料直接接触的面位于V形托杆233的上方。当进行上料时,上料传送带21上的物料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压住上料传送带21,使得上料传送带21搭在V形托板2上,截面形成内凹的V字形,其好处是在上料过程中,V字形的上料传送带21可以有效地减少物料的洒落,提高了上料效率,同时也减少了浪费现象。

回看图1,第二固定部26上还设置有第二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二固定部26的上表面的第二电机4,第二电机4上转动连接有第二主动辊筒41(参见图2),第二电机4通过皮带传动与第二主动辊筒41连接,第二主动辊筒41位于第一从动辊筒32的下方,同时,第一固定部25上转动连接有第二从动辊筒42,第二从动辊筒42位于第一主动辊筒31的下方。第二主动辊筒41和第二从动辊筒42之间连接有回收传送带22,回收传送带22的宽度大于上料传送带21的宽度。当机器自身振动使得上料传送带21的物料从两侧抖落时,回收传送带22可以收集掉落的物料,并通过第二驱动组件带动回收传送带22将物料输送至底部进行回收。

如图2所示,回收传送带22的两侧固定设置有挡板221,挡板221竖直设置。挡板221可以挡住掉落在回收传送带22上的物料,保障了物料的回收收集效率,进一步降低了物料的浪费。

如图4所示,托板2上方盖设有隔离罩5,隔离罩5连接第一固定部25与第二固定部26,并与托板2构成封闭的空间,其配合的截面为正八边形,隔离罩5顺着倾斜的托板2依次设置有多个,每个隔离罩5均与托板2铰接相连,。结合图5,隔离罩5远离铰接点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卡套51,托板2的对应位置固定设置有卡环24,当闭合隔离罩5时,卡套51插设在卡环24内,且通过固定柱52将二者固定。隔离罩5和托板2构成密闭的空间,将物料的上料输送与外界环境隔离开来,既能减少上料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弥漫到空气中对工作人员形成干扰,又能更进一步减少物料洒落到地面上,降低物料的浪费。

隔离罩5为由透明的亚克力板制成的隔离罩5,亚克力板即俗称的有机玻璃,其耐酸碱性好、质量轻、抗冲击性能好、透光性好,因此使用透明的亚克力板制成的隔离罩5既能有效地隔绝物料运输与外界环境,又能通过隔离罩5随时观察内部情况。

回看图1,托板2与隔离罩5构成的密闭空间靠近第一固定部25的端头位置处开设有出料口7,第二固定部26的上表面开设有上料口6,上料口6处设置有上料引导板61,上料引导板61向着远离出料口7的方向倾斜向上设置,上料引导板61的底部与上料传送带21抵接;出料口7处设置有出料引导板71,出料引导板71向着远离出料口7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出料引导板71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压球组件72,且出料引导板71将物料引向压球组件72的进料口,出料引导板71的顶端与上料传送带21抵接。物料从上料口6处开始上料,并且通过上料引导板61可以将物料顺利地引导至上料传送带21上,通过出料引导板71可以将物料顺利地引导至压球组件72中,减少了在上料和出料过程中出现的物料洒落,进一步降低了物料浪费。

如图4所示,托板2上靠近第二固定部26的位置处开设有回收口8,回收口8的底部放置有回收箱81,回收箱81为矩形箱体,回收箱81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轮811。从上料传送带21上洒落的物料一部分落在回收传送带22上,顺着回收传送带22往下输送,并从回收口8掉落至回收箱81中,另一部分未被回收传送带22收集,直接掉落在托板2上,顺着倾斜的托板2向下,最终在底部的回收口8掉落至回收箱81中,当回收箱81中的物料集满时,可以通过移动轮811快速地将物料转移走,并换上新的回收箱81继续收集,大大提高了物料的回收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物料在上料口6处顺着上料引导板61的引导作用送至上料传送带21上,第一电机3带动第一主动辊筒31转动从而带动上料传送带21开始上料,物料在上料传送带21上由于自身重力作用,会将上料传送带21压住贴合在V形托杆233上,使得物料在输送过程中减少洒落量,物料最终在出料口7随着出料引导板71的引导作用进入到压球组件72中进行压实成球。中途部分洒落的物料一部分落在回收传送带22上,顺着回收传送带22往下输送,并从回收口8掉落至回收箱81中,另一部分未被回收传送带22收集,直接掉落在托板2上,顺着倾斜的托板2向下,最终在底部的回收口8掉落至回收箱81中,当回收箱81中的物料集满时,可以通过移动轮811快速地将物料转移走,并换上新的回收箱81继续收集;同时,上料传送带21和回收传送带22均被托板2和隔离罩5封闭在内,减少粉尘扩散的同时也降低了物料浪费。综上,回收传送带22可以将洒落的物料及时收集回收,大大降低了物料在运输过程中的浪费。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