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7002发布日期:2019-03-02 03:13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顶撑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顶撑器。



背景技术:

当欲迫使相邻两间隔的物件相互远离时,若物件的重量较轻,通常人们会直接通过手部深入间隔缝隙直接扳动;若物件的重量较重时,则会配合工具插入间隔缝隙内,将工具的一端抵住一物件、工作的部分定位抵靠于另一物件,通过杠杆原理来推动物件。

然而,在上述通过工具抵靠于一物件来顶撑另一物件的杠杆作动容易使得物件及工具产生磨耗、损毁。并且,使用者无法精准控制两物件的间隔距离。此外,两物件无法相对平行移动,存在亟待改善的缺弊。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颖且具有进步性的顶撑器,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撑器,可将间隔相邻的两物件抵撑开而平稳地相互远离,且移动过程中两物件保持平行移动,能准确控制间隔距离及确保物件结构完整。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顶撑器,包括:一基座、一顶撑组件及一驱动组件。该基座包含有相互连通的一内室、一第一通道及一第二通道,该第一通道横向于该第二通道;该顶撑组件包含有一第一撑板、一第二撑板及一连动件,该第一撑板定位于该基座,该连动件可活动地插设于该第二通道,该第二撑板连接于该连动件而呈连动关系,该第二撑板位于该第一撑板的对面;该驱动组件包含有一管体、一驱动杆及一驱动块,该管体围构出一驱动空间,该驱动块可移动地容设于该驱动空间,该管体的一端设于该第一通道而使该驱动空间连通该内室,该驱动杆可移动地螺接插设于该管体的另端,该驱动杆的一抵顶端于该驱动空间抵靠该驱动块;其中,该驱动块、该第一通道、该内室、该第二通道及该连动件共同界定出一流动空间,该流动空间供容置一液体。

更进一步地,该连动件设有一螺接孔,在该第二撑板凸设有一螺接部,该第二撑板通过该螺接部螺入该螺接孔而连接于该连动件。

更进一步地,该基座设有一凸部,该第二通道贯通该凸部且形成有一圆形的第一贯口,该连动件设有相连接的一呈圆形的头部及一呈非圆形的身部,该头部的径向尺寸大于该身部的径向尺寸,该第一贯口的口径、该第二通道的径向尺寸及该头部的径向尺寸相等;该顶撑组件另包含有一套设定位于该凸部的限位件,该限位件设有一呈非圆形的第二贯口,该第二贯口的轮廓对应该身部的轮廓,进而该限位件限制该连动件仅能沿该第二通道移动而无法相对转动;其中,该第二贯口的口径小于该第一贯口的口径,在该第一贯口的开口方向上,该限位件与该头部呈干涉关系。

更进一步地,另包含有一第一中介块及一第二中介块,该第一中介块设于该驱动块,该第二中介块设于该连动件,该第一中介块凹设有一第一容槽,该第一容槽室的开口面向该内室,该第二中介块凹设有一第二容槽,该第二容槽室的开口面向该内室,该第一容槽及该第二容槽分别供容设该液体。

更进一步地,该顶撑组件另包含有一第三撑板及一第四撑板,该第三撑板可拆卸地设于该第一撑板,该第四撑板可拆卸地设于该第二撑板。

更进一步地,在该第一撑板设有复数第一插接孔,在该第三撑板设有复数第一插接柱,该复数第一插接柱分别插接于该复数第一插接孔而使该第三撑板设于该第一撑板;在该第二撑板设有复数第二插接孔,在该第四撑板设有复数第二插接柱,该复数第二插接柱分别插接于该复数第二插接孔而使该第四撑板设于该第二撑板。

更进一步地,各该第一插接柱套设有一第一弹性环,当该第一插接柱插接于该第一插接孔时,该第一弹性环夹设于该第一插接柱及该第一插接孔的孔壁之间;各该第二插接柱套设有一第二弹性环,当该第二插接柱插接于该第二插接孔时,该第二弹性环夹设于该第二插接柱及该第二插接孔的孔壁之间。

更进一步地,该驱动杆另设有一驱动头,该驱动头及该抵顶端分别位于该驱动杆的相对两端,该驱动头供与转动工具相互组接。

更进一步地,在该驱动头径向贯设有一组接孔,该组接孔供销件穿设连接,进而通过销件带动该组接孔转动。

更进一步地,该连动件设有一螺接孔,在该第二撑板凸设有一螺接部,该第二撑板通过该螺接部螺入该螺接孔而连接于该连动件;该基座设有一凸部,该第二通道贯通该凸部且形成有一圆形的第一贯口,该连动件设有相连接的一呈圆形的头部及一呈非圆形的身部,该头部的径向尺寸大于该身部的径向尺寸,该第一贯口的口径、该第二通道的径向尺寸及该头部的径向尺寸相等;该顶撑组件另包含有一套设定位于该凸部的限位件,该限位件设有一呈非圆形的第二贯口,该第二贯口的轮廓对应该身部的轮廓,进而该限位件限制该连动件仅能沿该第二通道移动而无法相对转动;其中,该第二贯口的口径小于该第一贯口的口径,在该第一贯口的开口方向上,该限位件与该头部呈干涉关系;该顶撑器另包含有一第一中介块及一第二中介块,该第一中介块设于该驱动块,该第二中介块设于该连动件,该第一中介块凹设有一第一容槽,该第一容槽室的开口面向该内室,该第二中介块凹设有一第二容槽,该第二容槽室的开口面向该内室,该第一容槽及该第二容槽分别供容设该液体;该驱动杆另设有一驱动头,该驱动头及该抵顶端分别位于该驱动杆的相对两端,该驱动头供与转动工具相互组接;在该驱动头径向贯设有一组接孔,该组接孔供销件穿设连接,进而通过销件带动该组接孔转动;该第一撑板可拆卸地设于该基座,该第一撑板及该第二撑板结构相同,该第三撑板及该第四撑板结构相同,该第三撑板的面积尺寸大于该第一撑板的面积尺寸;在该第三撑板的长度方向上,该驱动杆凸出于该第三撑板;该抵顶端呈锥形;该基座呈矩形体;该第二贯口的轮廓呈长条椭圆孔;该螺接孔设于该身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顶撑器,该顶撑器能够伸入狭小空间内迫使间隔相邻的两物件相互平行远离;并且,使用者能确实调整两物件的间隔距离;此外,撑板可拆卸的设计,能够配合使用需求更换、加装,十分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分解图。

图3及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

图5及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另一视角的作动示意图。

1:基座;11:内室;12:凸部;13:第一通道;14:第二通道;141:第一贯口;2:顶撑组件;21:第一撑板;211:第一插接孔;22:第二撑板;221:第二插接孔;222:螺接部;23:第三撑板;231:第一插接柱;232:第一弹性环;24:第四撑板;241:第二插接柱;242:第二弹性环;25:限位件;251:第二贯口;3:连动件;31:头部;32:身部;321:螺接孔;4:驱动组件;41:管体;411:驱动空间;42:驱动杆;43:驱动头;431:组接孔;44:抵顶端; 45:驱动块;51:第一中介块;511:第一容槽;52:第二中介块;522:第二容槽;6:流动空间;7:物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仅以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可能的实施态样,然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欲保护的范畴,合先叙明。

请参考图1至图6,其显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顶撑器包括一基座1、一顶撑组件2及一驱动组件4。

较详细地说,该基座1包含有相互连通的一内室11、一第一通道13及一第二通道14,该第一通道13横向于该第二通道14。该顶撑组件2包含有一第一撑板21、一第二撑板22及一连动件3,该第一撑板21定位于该基座1,该连动件3可活动地插设于该第二通道14,该第二撑板22连接于该连动件3而呈连动关系,该第二撑板22位于该第一撑板21的对面。在本实施例中,该连动件3设有一螺接孔321,在该第二撑板22凸设有一螺接部222,该第二撑板22通过该螺接部222螺入该螺接孔321而连接于该连动件3,螺接结合的方式便于使用者组装/拆卸,且易于加工生产。

更详细地说,该驱动组件4包含有一管体41、一驱动杆42及一驱动块45,该管体41围构出一驱动空间411,该驱动块45可移动地容设于该驱动空间411,该管体41的一端设于该第一通道13而使该驱动空间411连通该内室11,该驱动杆42 可移动地螺接插设于该管体41的另端,该驱动杆42的一抵顶端44在该驱动空间 411抵靠该驱动块45。

其中,该驱动块45、该第一通道13、该内室11、该第二通道14及该连动件3 共同界定出一流动空间6,该流动空间6供容置一液体。当该驱动杆42旋动而抵迫该驱动块45朝向该基座1靠近时,由于该液体具有无法压缩的特性,该流动空间6会产生变化,该液体会推抵该连动件3移动进而带动该第二撑板22朝向远离该基座1的方向移动,亦即该第二撑板22相对该第一撑板21远离。值得一提的是,该驱动杆42通过螺动前进的方式来推动该驱动块45,易于控制该驱动块45前进距离,进而间接精准地控制该第二撑板22相对该第一撑板21远离的距离。

故欲将相邻两物件7的间隔距离变大时,仅需要将该顶撑件插入该两物件7 之间,调整让该第一撑板21抵靠住一该物件7、该第二撑板22抵靠住另一该物件 7,并旋动该驱动杆42即可让该两物件7稳定地相互远离。由于只要该顶撑器能伸入该两物件7之间即可顶撑使用,因此,该顶撑器十分适合应用于狭小空间内使用。

较佳地,该顶撑器另包含有一第一中介块51及一第二中介块52,该第一中介块51设于该驱动块45,该第二中介块52设于该连动件3,该第一中介块51凹设有一第一容槽511,该第一容槽511室的开口面向该内室11,该第二中介块52凹设有一第二容槽522,该第二容槽522室的开口面向该内室11,该第一容槽511 及该第二容槽522分别供容设该液体。其中,该第一中介块51、该第二中介块52 能够将该液体流动时产生的作用力均匀地传递予该驱动块45、该连动件3,以使得该驱动块45、该连动件3能较平稳地移动。

另一较佳地,该第一撑板21可拆卸地设于该基座1,当不使用时该第一撑板 21能够单独摆设收纳以节省空间;并且,当该第一撑板21产生磨耗而需要更换时,可拆卸的设计便于使用者自行更换新品。

该基座1概呈矩形体,以便于调整该第一撑板21与该第二撑板22能确实地平行配置,进而使该两物件7能确实地平行移动。较进一步地说,该基座1设有一凸部12,该第二通道14贯通该凸部12且形成有一圆形的第一贯口141,该连动件 3设有相连接的一呈圆形的头部31及一呈非圆形的身部32,该头部31的径向尺寸大于该身部32的径向尺寸,该第一贯口141的口径、该第二通道14的径向尺寸及该头部31的径向尺寸相等;其中,该螺接孔321设于该身部32。

更进一步地说,该顶撑组件2另包含有一套设定位于该凸部12的限位件25,该限位件25设有一呈非圆形的第二贯口251,该第二贯口251的轮廓对应该身部 32的轮廓,进而该限位件25限制该连动件3仅能沿该第二通道14移动而无法相对转动。其中,该第二贯口251的口径小于该第一贯口141的口径,在该第一贯口 141的开口方向上,该限位件25与该头部31呈干涉关系,以将该头部31确实地限位于该第二通道14内避免该连动件3非预期地脱离该基座1。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贯口251的轮廓概呈长条椭圆孔。

较佳地,该顶撑组件2另包含有一第三撑板23及一第四撑板24,该第三撑板 23可拆卸地设于该第一撑板21,该第四撑板24可拆卸地设于该第二撑板22。使用者可以依据使用需求,在使用时选择性加装该第三撑板23、该第四撑板24,以改变抵靠于该物件7的接触面积、或是抵靠厚度。

较具体地说,在该第一撑板21设有复数第一插接孔211,在该第三撑板23 设有复数第一插接柱231,该复数第一插接柱231分别插接于该复数第一插接孔 211而使该第三撑板23设于该第一撑板21,通过插设的方式易于使用者快速插拔。同理地,在该第二撑板22设有复数第二插接孔221,在该第四撑板24设有复数第二插接柱241,该复数第二插接柱241分别插接于该复数第二插接孔221而使该第四撑板24设于该第二撑板22。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撑板21及该第二撑板22结构相同,该第三撑板23及该第四撑板24结构相同,该第三撑板23的面积尺寸大于该第一撑板21的面积尺寸,故该第三撑板23能够提供较广泛的面积来与该物件7接触。其中,在该第三撑板23的长度方向上,该驱动杆42凸出于该第三撑板23。

更具体地说,各该第一插接柱231套设有一第一弹性环232,当该第一插接柱231插接于该第一插接孔211时,该第一弹性环232夹设于该第一插接柱231及该第一插接孔211的孔壁之间,通过该第一弹性环232能够大幅提升该第一插接柱231与该第一插接孔211的结合紧密度,使得二者能够确实抵抗非预期的外力作用而不易松脱。同理地,各该第二插接柱241套设有一第二弹性环242,当该第二插接柱241插接于该第二插接孔221时,该第二弹性环242夹设于该第二插接柱241及该第二插接孔221的孔壁之间。其中,该第一弹性环232及该第二弹性环 242由橡胶、硅胶或是其他具有可弹性的材料所构成。

要补充地是,该驱动杆42较佳另设有一驱动头43,该驱动头43及该抵顶端 44分别位于该驱动杆42的相对两端,该驱动头43供与转动工具相互组接,以便在使用者通过转动工具即可轻松快速地旋动该驱动杆42。其中,该抵顶端44呈锥形,该驱动头43呈多边柱状。

或是,可进一步在该驱动头43径向贯设有一组接孔431,该组接孔431供销件穿设连接,进而使用者可通过销件带动该组接孔431转动。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顶撑器能够伸入狭小空间内迫使间隔相邻的两物件相互平行远离;并且,使用者能确实调整两物件的间隔距离;此外,撑板可拆卸的设计,能够配合使用需求更换、加装,十分便于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