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矿料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3132发布日期:2019-05-15 23:12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冷矿料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矿料输送装置,属于散状物料输送装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碎矿料输送时,常会用到输送带式物料输送装置。物料输送装置可输送热矿料和冷矿料的物料。现有的冷矿型输送装置在输送诸如碎石、水泥、煤炭、冶金原矿等冷矿料时,由于冷矿料直接倾倒在输送带上,粒度较大的硬物料卡在挡板与托辊之间过不去,会造成冷矿料颗粒飞溅,增加了输送带更换的频度,提高了企业经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冷矿料输送装置存在的冷矿料颗粒飞溅及输送带异常磨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矿料输送装置,可以有效防止冷矿料颗粒飞溅,并降低输送带异常磨损,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冷矿料输送装置,包括:

机架;

固定在机架上的一对呈倒八字型的挡板,所述挡板位于下料漏斗正下方,一对所述挡板上沿的间距大于所述下料漏斗下口的直径;

平行于所述挡板并向下延伸的挡皮;

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的沿冷矿料运送方向间隔设置的多组托辊装置,托辊装置包括第一托辊、第二托辊和第三托辊,所述第一托辊水平设置,所述第二托辊与第三托辊呈倒八字分列所述第一托辊两侧;

输送带,设置于所述托辊装置上,并绕过设置于机架两端的驱动滚筒、转向滚筒闭合;

其中,所述挡板下沿记为A点,所述挡皮的下沿记为B点,AB之间的距离为L,所述挡板与垂直面的倾角为α,所述运输带所输送的粒度最大的硬质物料的平均粒度为D,满足L·cosα=(1.5~2.5)D。

进一步,所述第二托辊或第三托辊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为β,β=30°~45°。

进一步,所述挡板延长线与所述第二托辊或第三托辊之间的锐角为δ,δ=15°~30°。

进一步,所述挡板为钢板,所述挡皮为废旧的运输带。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通过设置多组托辊装置,且托辊装置包括第一托辊、第二托辊和第三托辊三个滚筒,使输送带呈上端敞口且上端较大的等腰梯形,两侧的输送带可以使冷矿料堆积一定高度,增大冷矿料的运输量,通过限定挡板下沿与输送带之间的位置关系,与冷矿料颗粒粒径形成一定比例关系,可以防止冷矿料颗粒冲出挡皮溅出,又能防止冷矿料颗粒卡在挡板与输送带之间划伤输送带,也就是说,可有效地防止物料散落,又不能造成输送带的异常磨损,还能避免引发堵料等事故。进一步,通过限定所述第二托辊或第三托辊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为β、所述挡板延长线与所述第二托辊或第三托辊之间的锐角为δ,可以更好地实现冷矿料运输及避免输送带异常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冷矿料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如下:

1-机架;2-挡板;3-挡皮;4-托辊装置;41-第一托辊;42-第二托辊;43-第三托辊;5-输送带;6-下料漏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冷矿料输送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结合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的冷矿料输送装置,包括机架1、挡板2、挡皮3、多组托辊装置4、输送带5。

其中,机架1上设置有一对呈倒八字型的挡板2,挡板2可采用钢板,挡板2位于下料漏斗6正下方,一对挡板2上沿的间距大于下料漏斗6下口的直径,使下料口位于两个挡板2之间。挡皮3固定在挡板2的背部,并沿平行于挡板2方向向下延伸至输送带5处。托辊装置4包括第一托辊41、第二托辊42和第三托辊43,第一托辊41水平设置,第二托辊42与第三托辊43呈倒八字分列第一托辊41两侧,且第二托辊42、第三托辊43的底端上沿口与第一托辊41的上表面平齐,可以使输送带5平顺地支撑于第一托辊41、第二托辊42及第三托辊43上。机架1的两端设置有驱动滚筒和转向滚筒(未示出),输送带5绕过两端的驱动滚筒和转向滚筒后闭合设置。冷矿料由下料口落在输送带5及挡板2上,落在挡板2上的冷矿料滑落至输送带5上,驱动滚筒带动输送带5转动,实现冷矿料的运输。挡皮3可以采用废旧的运输带,防止冷矿料由挡板2下方溅出。

挡皮3具有一定的柔性,为防止冷矿料颗粒冲出挡皮3溅出或卡在挡板2与输送带5之间划伤输送带5,需要对挡板2下沿与输送带5的相对位置作出限定。如图1所示,挡板2下沿记为A点,挡皮3的下沿记为B点,AB之间的距离为L,挡板2与垂直面的倾角为α,运输带5所输送的粒度最大的硬质物料的平均粒度为D,满足L·cosα=(1.5~2.5)D,即L=(1.5~2.5)D/cosα。如此设置,可有效地防止物料散落,又避免了输送带5因冷矿料颗粒卡住而造成的异常磨损,还能避免引发堵料等事故。需要说明的是,输送带5在不同时期可能运送粒度不同的硬质物料,D为运送的颗粒粒度最大的硬质物料的平均粒度。

需要说明的是,挡板2出口处的宽度与挡板2出口处的高度相匹配。作为举例,当运输带5的高度一定时,挡板2出口处抬高,即L·cosα增大,为了防止物料散落,挡板2宽度宜适当收窄,以安息角最小的物料不散落为度;挡板2收窄后,堵料的风险加大,为了减轻这种风险,出口处的挡板2宜适当升高,即L·cosα选择相对较大的值。

本实施例中的冷矿料输送装置,设置有多组托辊装置4,且托辊装置4包括第一托辊41、第二托辊42和第三托辊43三个滚筒,使输送带5呈上端敞口且上端口较大的等腰梯形,两侧的输送带5可以使冷矿料堆积一定高度,增大冷矿料的运输量,通过限定挡板2下沿与输送带5之间的位置关系,使其与冷矿料颗粒粒径形成一定比例关系,可以防止冷矿料颗粒冲出挡皮3后溅出,又能防止冷矿料颗粒卡在挡板2与输送带5之间划伤输送带5,也就是说,可有效地防止物料散落,又避免了输送带5的异常磨损,还能避免引发堵料等事故。

进一步,由于第二托辊42和第三托辊43呈倒八字设置,输送带5在第一托辊41与第二托辊42或第三托辊43的邻接处形成折角(锐角),折角过大将造成输送带5的异常磨损,折角过小,不利于挡皮3阻挡冷矿料颗粒,因此需要对第二托辊42、第三托辊43与水平面的倾角作进一步限定,优选为,第二托辊42或第三托辊43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为β,β=30°~45°。

进一步,挡板2的延长线与输送带5的交点位于第二托辊42或第三托辊43上的输送带5上,应尽量使冷矿料颗粒平顺滑落在位于第一托辊41上的输送带5上,优选为,挡板2延长线与第二托辊42或第三托辊43轴线之间的锐角为δ,δ=15°~30°。

需要说明的是,机架1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只要能够起到支撑挡板2和托辊装置4、驱动滚筒、转向滚筒即可,对其结构不作具体限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