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底电缆线芯固化流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42646发布日期:2019-03-19 21:52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底电缆线芯固化流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底电缆线芯固化流转装置,适用于10kV~500kV电压等级海缆导体、绝缘和护套线芯的连续生产流转中使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海洋电力传输系统的迅速发展,带动了海底电缆工程项目的日益增加。海缆生产厂家订单增多的同时,也对工厂的生产效率提出了挑战,传统的生产流转装置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海缆线芯的生产,电缆的流转效率亟待提高。

与电力电缆生产特点不同,海底电缆连续生产长度较长(一般大于5km),收放线一般采用固定地转盘的方式,当进行下一道工序生产时,由于空间跨度较大,只能从地转盘中引出缆芯通过导轮装置传输到下一道生产线上,最后再收到其他地转盘中,实现整个缆芯的生产流转。

现有导体、绝缘或护套线芯一般采用单层导轮架的流转方式,当遇到多条生产线同时生产时就需要多个导轮架装置,既占用车间空间资源,工装成本增加,同时多条流转缆芯交叉生产,存在生产安全隐患,多条生产线的流转准备导致生产效率也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海底电缆线芯固化流转装置,通过固化流转通道,整个装置配备多层位置可调的防锈井字轮结构,可实现多条海缆线芯同时进行生产流转,节约了空间资源和工装成本,提升了装置的使用寿命,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海底电缆线芯固化流转装置,包括支架、滚轮、轴杆、滚轮安装框架,所述支架上固定安装有滚轮安装框架,所述滚轮安装框架上连接有至少两个滚轮,所述的至少两个滚轮形成滚轮机构,所述滚轮机构中的滚轮围成容纳缆芯穿过的中间区域,所述滚轮两端部通过轴杆连接至滚轮安装框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采用倒“T”型结构,支架的底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的底座两侧焊接有支撑板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框架至少安装一个。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两端部套接有滚轴,所述滚轴通过轴杆连接至滚轮安装框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安装框架上连接有四个滚轮,且四个滚轮形成“井”字型排布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安装框架上连接有三个滚轮,且三个滚轮形成三角形排布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采用防锈镀镍铸铁或聚氨酯橡胶包覆铸铁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框架的周边侧部设有滑槽,所述轴杆两端部放置在滑槽内,并通过螺栓固定或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的高度能够调整。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缆芯通过多个可拆卸的滚轮组成“井”字型或三角形结构,生产流转过程中海缆缆芯可从井字轮内部空间通过,限定了缆芯的行进路线,同时缆芯过任一滚轮具为滚动摩擦,可保证缆芯正常通过无损伤;

(2)滚轮采用防锈镀镍铸铁或聚氨酯橡胶包覆铸铁材料,可显著提升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对于重量较大的缆芯采用橡胶滚轮可起到良好的缓冲保护作用;

(3)与现有单一流转装置相比,本装置两侧竖向对称排列2~4层结构,可实现4~8条缆芯的同时流转通过,特别适用于多条生产线缆芯同时流转的交叉口区域,可有效节约空间资源和装置成本,生产效率显著提升;

(4)每个滚轮安装轮框架侧边都有滑槽结构,通过滑槽可方便调节滚轮位置,调整井字轮内部空间大小,使其适应不同规格尺寸的海缆线芯通过;

(5)为了便于调整整个装置的高度,支架可以采用可升降的结构,采用可升降的支架结构可以对缆芯的大概位置进行一个大范围的调整;随后可以根据缆芯的位置通过滑槽进行微调即可;

(6)本装置结构简单,适用于10kV~500kV电压等级海缆导体、绝缘和护套线芯的连续生产流转,配合车间的流转固化,可有效节省空间,同时保证流转线路不受外部环境影响,保障了生产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海底电缆线芯固化流转装置,包括支架1、滚轮2、滚轴3、轴杆4、滚轮安装框架5,所述支架1上固定安装有至少一个滚轮安装框架5,所述滚轮安装框架5上连接有至少两个滚轮2,所述的至少两个滚轮2形成滚轮机构,所述滚轮机构中的滚轮围成容纳缆芯穿过的中间区域,所述滚轮2两端部设有滚轴3,所述滚轴3通过轴杆4连接至滚轮安装框架5上。

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装置整体的稳固性,所述支架1采用倒“T”型结构,且底座两侧焊接的支撑板结构7。为了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支撑板结构7优选采用对称的结构焊接在底座上,但是也可以采用非对称结构焊接在底座上。支撑板结构7可以进一步强化支架1的稳固性,底座通过地脚螺栓固定。

本实施例中,为了有效减少缆芯流转的空间需求和装置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在支架1的其中一侧或者两侧同时、竖向对称或不对称排列有至少一层的滚轮安装框架5,优选设置2~4层滚轮安装框架5,每个框架内部放置一个滚轮机构,形成集束结构,这样的话就可实现4~8条缆芯的同时流转通过,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施例中,滚轮机构优选采用四个可拆卸连接的滚轮2构成,且四个滚轮2组成“井”字型结构,两两错开垂直安装。

滚轮2两侧边装有滚轴3,滚轮2的中心通过轴杆4连接到滚轮安装框架5上。生产流转过程中海缆缆芯从滚轮机构内部空间的中心区域处通过,缆芯过滚轮2时为滚动摩擦,因此对缆芯没有损伤。

本实施例中,滚轮2优选采用防锈镀镍铸铁或聚氨酯橡胶包覆铸铁材料制成,根据缆芯结构可选择合适材料。采用镀镍铸铁滚轮可提升装置的使用寿命,对于重量较大的缆芯选用橡胶包覆滚轮可起到良好的缓冲保护作用。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1相同,一种海底电缆线芯固化流转装置,包括支架1、滚轮2、滚轴3、轴杆4、滚轮安装框架5,所述支架1上固定安装有至少一个滚轮安装框架5,所述滚轮安装框架5上拆卸连接有多个滚轮2,所述的多个滚轮2形成滚轮机构,所述滚轮机构的中心具有容纳缆芯穿过的通孔,所述滚轮2两端部设有滚轴3,所述滚轴3通过轴杆4连接至滚轮安装框架5上。

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装置整体的稳固性,所述支架1采用倒“T”型结构,且底座两侧焊接对称的支撑板结构7。为了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支撑板结构7优选采用对称的结构焊接在底座上,但是也可以采用非对称结构焊接在底座上。支撑板结构7可以进一步强化支架1的稳固性,底座通过地脚螺栓固定。

本实施例中,为了有效减少缆芯流转的空间需求和装置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在支架1的其中一侧或者两侧同时、竖向对称或不对称排列有至少一层的滚轮安装框架5,优选设置2~4层滚轮安装框架5,每个框架内部放置一个滚轮机构,形成集束结构,这样的话就可实现4~8条缆芯的同时流转通过,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滚轮2两侧边装有滚轴3,滚轮2的中心通过轴杆4连接到滚轮安装框架5上。生产流转过程中海缆缆芯从井字轮内部空间的通孔处通过,缆芯过滚轮2时为滚动摩擦,因此对缆芯没有损伤。

本实施例中,滚轮2优选采用防锈镀镍铸铁或聚氨酯橡胶包覆铸铁材料制成,根据缆芯结构可选择合适材料。采用镀镍铸铁滚轮可提升装置的使用寿命,对于重量较大的缆芯选用橡胶包覆滚轮可起到良好的缓冲保护作用。

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滚轮机构选择采用三个呈三角形结构的滚轮2的结构形式,该结构形式中三角结构的滚轮与采用四个滚轮时一样,中心形成容纳缆芯穿过的区域就行。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了滑槽6,滚轮安装框架5的每个周边侧部的上下侧面都有两个滑槽6结构,滚轮边缘通过轴杆4放置在滑槽6中,轴杆4外部使用螺栓连接固定。通过松掉螺栓,可使滚轮在滑槽中来回移动,滚轮位置可根据不同缆芯外径进行调节,使井字轮内部空间适于缆芯通过。

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调整整个装置的高度,支架1可以采用可升降的结构,采用可升降的支架结构可以对缆芯的大概位置进行一个大范围的调整;随后可以根据缆芯的位置通过滑槽6进行微调即可。

上述两个实施例中,滚轮机构也可以采用大于两个的其余的任何数量的导轮构成,其多个导轮中心构成容纳缆芯穿过的中间区域,导轮可以采用凹轮结构,可以同样实现流转的作用。

上述两个实施例中,滚轮2还可以采用其他金属或特性相似的材料制成,可以根据缆芯结构可选择合适的材料。

上述两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海底电缆线芯固化流转装置,可以适用于10kV~500kV电压等级海缆导体、绝缘和护套线芯的连续生产流转中使用;但不仅限于10kV~500kV电压等级海缆导体、绝缘和护套线芯的连续生产流转中使用,也可以适用于其他电压等级的其他电缆线芯的连续生产流转中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流转装置结构简单,配合车间的流转固化,可有效节省空间,同时保证流转线路不受外部环境影响,保障了生产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