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收集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73811发布日期:2019-08-31 01:34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垃圾收集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慧社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收集容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社区住房的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

由于目前社区涵盖的范围和空间越来越大,垃圾桶或垃圾箱的数量越来越多,但不同位置的垃圾桶或垃圾箱的垃圾量不相同,目前是人工按照预定路线对垃圾桶或垃圾箱进行清理,这样,会出现部分垃圾桶垃圾量过多未及时清理,以及部分其他垃圾桶垃圾量过少而浪费人工。

因此,目前迫切需要一种有效的社区垃圾处理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现自动监测的垃圾收集容器和社区垃圾处理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垃圾收集容器,包括:气味检测装置、垃圾量检测装置、定位装置和信息发送装置;

所述气味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垃圾收集容器的外侧;

所述垃圾量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垃圾收集容器的内侧;

所述信息发送装置用于发送来自所述气味检测装置和所述垃圾量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以及来自所述定位装置的位置相关信息。

根据一个实施例,在上述的垃圾收集容器中,所述垃圾量检测装置包括体积检测装置和/或重量检测装置。

根据一个实施例,在上述的垃圾收集容器中,所述重量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垃圾收集容器的底部。

根据一个实施例,在上述的垃圾收集容器中,所述体积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垃圾收集容器内的深度方向上的预定位置。

根据一个实施例,在上述的垃圾收集容器中,所述体积检测装置为红外传感器。

根据一个实施例,在上述的垃圾收集容器中,所述气味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垃圾收集容器的盖顶部。

根据一个实施例,在上述的垃圾收集容器中,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垃圾收集容器上的GPS定位器或北斗定位器。

根据一个实施例,在上述的垃圾收集容器中,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射频标签和射频标签读取器;

所述射频标签设置在所述垃圾收集容器的放置位置,用于存储所述位置相关信息;

所述射频标签读取器设置在所述垃圾收集容器上,用于读取所述位置相关信息。

根据一个实施例,在上述的垃圾收集容器中,在所述垃圾收集容器上设置有提醒装置,用于在至少一种所述检测结果超标时发出提醒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垃圾收集容器可实现对社区垃圾桶处理的优化,提高社区居民的舒适度和体验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在各个附图中,类似的构成部分采用类似的编号。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垃圾收集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社区垃圾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社区垃圾处理系统的示意性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文中,可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具有”及其同源词仅意在表示特定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首先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可能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表述“A或/和B”包括同时列出的文字的任何组合或所有组合,可包括A、可包括B或可包括A和B二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横向”、“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除非另有限定,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所述术语(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 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语境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的含义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被清楚地限定。

实施例1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垃圾收集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 中的垃圾收集容器10包括气味检测装置110、垃圾量检测装置120、定位装置130和信息发送装置140。气味检测装置110可设置在垃圾收集容器 10的外侧;垃圾量检测装置120可设置在垃圾收集容器10的内侧;信息发送装置140可用于发送来自气味检测装置110和垃圾量检测装置120的检测结果以及来自定位装置130的位置相关信息。

垃圾收集容器10可以为例如垃圾桶、垃圾箱等。气味检测装置110可用于检测气味指标。气味检测装置优选设置在垃圾收集容器10的盖顶部。

由于气味的扩散对于住户的居住体验影响很大,所以将气味指标可优先作为第一判断指标。气味检测装置110可以是设置在垃圾收集容器10的气味传感器(气敏传感器),用于检测垃圾收集容器10的气味信息,将化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判断其是否超过一预设气味阈值。气味传感器可以设置在垃圾收集容器10的外侧,例如盖顶部、外周壁等处。

气味传感器可以是检测刺激性气味的氨气传感器,其预设阈值可设定为人体能够闻到的浓度,例如4-7ppm,例如5ppm。由于氨气比空气轻,所以氨气传感器优选设置在盖顶部。

垃圾量检测装置120可包括用于检测体积指标的体积检测装置和/或用于检测垃圾量指标的重量检测装置。重量检测装置可设置在垃圾收集容器 10的底部。体积检测装置可设置在垃圾收集容器10内的深度方向上的预定位置。体积检测装置可为例如红外传感器。

体积指标可以作为第二判断指标,可采用体积值或者体积百分比。例如,可以在垃圾收集容器10内的深度方向上安装多个红外传感器来检测不同的体积,当垃圾收集容器10内物体切断红外信号时,则获得相应的体积数据。在采用体积百分比作为判断指标时,判断垃圾存量达到最大体积的一预设百分比值,例如可以将红外传感器设置在占总体积的预设百分比所对应的高度位置,当垃圾收集容器10内物体切断红外信号时,红外传感器检测不到红外信号,则可判断垃圾的体积超过预定体积。体积阈值可以根据垃圾收集容器10的容积大小进行设置,在采用体积百分数作为阈值时,可设置为例如75~90%,例如80%、85%等,这样,在垃圾收集容器10未完全装满之前,提前进行预警,提高住户体验。优选采用体积百分数,这样可以减少传感器的数量,降低成本。

重量指标可以作为第三判断指标,可采用重量值或者重量百分比。例如,可以在垃圾收集容器10底部设置重量传感器。可以根据垃圾收集容器 10可承受的重量设置具体的重量值或重量百分比作为预定的重量阈值。用于存量检测的重量百分比可为重量传感器检测到的重量与垃圾收集容器10 的最大存量值的百分比。在采用重量百分数作为阈值时,可设置为例如 75~90%,例如80%、85%等,这样,在垃圾收集容器10达到其最大承受能力之前,提前进行预警、垃圾处理,防止垃圾收集容器10由于超重而遭到破坏。

定位装置130可包括设置在垃圾收集容器10上的GPS定位器或北斗定位器等。

在垃圾收集位置是固定的情况下,定位装置130也可以不采用GPS定位器。定位装置130也可包括射频标签和射频标签读取器;射频标签设置在垃圾收集容器10的放置位置,用于存储所述位置相关信息;所述射频标签读取器设置在垃圾收集容器10上,用于读取所述位置相关信息。

例如,在垃圾收集容器10与该固定放置位置一一对应时,即垃圾收集容器10始终在该位置,不进行更换时,可以在垃圾收集容器10设置存储器,预先存储其位置信息;或者可以存储垃圾收集容器10的编号或标识符等,由此,可以发送更为精确的位置信息。

在垃圾收集位置是固定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垃圾收集容器10的放置位置(比如靠近垃圾收集容器10的墙面、地面等位置)设置包含位置信息的射频标签等,在垃圾收集容器10上可以设置射频标签读取器,读取相应位置信息,这样,可以将垃圾收集容器10直接装入垃圾搬运车,无需将垃圾收集容器10内的垃圾倒入垃圾搬运车,防止在此过程中的臭味扩散。而且由于可更换垃圾收集容器10,所以可对垃圾收集容器10及时清洁。此外,通过射频标签等也可获得更为精确的位置信息。

此外,垃圾收集容器10上还可设置提醒装置,用于在至少一种所述检测结果超标时发出提醒信息。例如,在垃圾收集容器上可设置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可以简单的数显屏,可与气味检测装置110和垃圾量检测装置 120相连,显示检测到的相关数据和/或判断结果。而且,垃圾收集容器10 上可以设置音频提醒装置和/或灯光提醒装置。音频装置可以是语音提示器或蜂鸣器。语音提示器可根据报警信息播放语音提示信息,所述语音提示信息可为例如“气味超标”、“体积超标”等语音。蜂鸣器可以以不同的声音大小、频率发出不同的提醒信息。此外,音频装置和显示装置可以同时发出相关的提醒信息。当然,显示装置和音频装置可以是一体的。垃圾相关指标超标的提醒装置也可以包括警示灯,可以根据不同的超标项目,采用不同的点亮模式,比如以不同的灯光颜色、灯光强度、频率组合进行点亮。

由此,在垃圾相关指标超标时,清洁人员或物业管理人员在巡查过程中可以直观地获知垃圾收集容器10的状态,由此,可以灵活地采取应对措施。

上述的垃圾收集容器10可应用到社区垃圾处理系统中,所述社区垃圾处理系统可包括上述的垃圾收集容器10和显示模块。

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位置相关信息在社区地图上以不同的形式显示气味检测装置110的检测结果和垃圾量检测装置120的检测结果。显示模块中可以包括存储器,预先存储社区地图,社区地图上可预先标注有相应的垃圾收集容器10,在监测到垃圾收集容器10超标时,根据获取的位置相关信息,将相应位置的超标垃圾收集容器10进行突出显示,例如,对于气味超标的超标垃圾收集容器10可以红色垃圾桶图标显示,而对于垃圾量超标的超标垃圾收集容器10以黄色垃圾桶图标显示。当然,在垃圾量指标包括体积指标和重量指标,可以进一步以不同的图标区分体积指标和重量指标超标的垃圾收集容器10。当然,并不限于颜色上的区分,还可以单独或组合以图标放大、闪烁等方式进行区分显示。

此外,社区地图上也可不预先标注相应的垃圾收集容器10,而是在收到超标的垃圾收集容器10的位置相关信息后进行标注显示。

实施例2

图2中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社区垃圾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中的社区垃圾处理系统包括检测装置100、控制装置200和物业管理装置300。

检测装置100设置于垃圾收集容器10,主要用于检测垃圾收集容器10 内垃圾的相关指标。垃圾相关指标可包括气味指标和垃圾量指标。因此,检测装置100可包括用于检测气味指标的气味检测装置110和用于检测垃圾量指标的垃圾量检测装置120。垃圾量指标用于衡量垃圾收集容器10内垃圾数量。垃圾量指标可以包括体积指标和/或重量指标。

在垃圾收集容器10上可以设置上述的定位装置130,定位装置130可以是例如GPS定位器、北斗定位器等。在检测装置100向控制装置200发送关于垃圾相关指标的信息的同时,可以向控制装置200发送定位信息。

如上文所述,在垃圾收集位置是固定的情况下,定位装置130也可采用射频标签和射频标签读取器。射频标签可预先存储垃圾收集容器10的位置信息;或者可以存储垃圾收集容器10的编号或标识符等,此时,控制装置200根据相应的标号确定其位置信息,由此,可以获得更为精确的位置信息。

控制装置200与检测装置100相连以监测垃圾收集容器10的垃圾相关指标是否超标。

例如,检测装置100可以仅采集垃圾相关指标,将该垃圾相关指标与垃圾收集容器10的位置信息一起上传至控制装置200,由控制装置200与相应的预定阈值进行比较以确定相关指标是否超标。比如,气味传感器、体积传感器、重量传感器可以将各自检测到的气味浓度、垃圾体积(或体积百分比)和垃圾重量(或重量百分比)以预定周期定期发送至控制装置 200。

此外,检测装置100也可以采集垃圾相关指标并判断垃圾相关指标是否超标,在相应的指标超标后,将该指标超标的信息与垃圾收集容器10的位置相关信息一起上传至控制装置200,由此,控制装置200可监测到各个垃圾收集容器10的垃圾相关指标是否超标。例如,某个垃圾收集容器10 的气味检测装置110在气味传感器检测到氨气浓度后,判断该氨气浓度是否超过5ppm,若超过5ppm,则向控制装置200发送气味超标信息以及该垃圾收集容器10的位置相关信息。位置相关信息可以是垃圾收集容器10 的具体位置(例如位置坐标,位置名称),也可以是垃圾收集容器10的编号或标识符等。某个垃圾收集容器10内垃圾的体积超过预设阈值位置的红外传感器的高度(例如80%体积的高度位置)时,切断红外信号,由此,可以确定垃圾体积容量超过80%,从而向控制装置200发送体积超标信息以及该垃圾收集容器10的位置相关信息。若设置多个红外传感器,比如设置检测是否超过60%和80%体积的两个红外传感器,可以在检测到垃圾超过60%和80%体积时,分别发送相应的信息。

控制装置200在监测到社区的垃圾收集容器10的垃圾相关指标超标时,根据垃圾相关指标的超标情况,对超标的垃圾收集容器10进行分类标记,例如,将气味指标超标的垃圾收集容器10标记为第一类待处理对象,将气味指标未超标但垃圾量指标超标的垃圾收集容器10标记为第二类待处理对象,根据垃圾收集容器10的位置相关信息在社区地图上以不同的形式标识所述第一类待处理对象和所述第二类待处理对象,形成超标垃圾收集容器10的分布图。

控制装置200可以将生成的垃圾处理路线发送给物业管理装置300,这样,物业相关人员可以根据生成的垃圾处理路线,依照相应的优先顺序进行处理。由此,不仅可以及时清理垃圾收集容器10,而且可以跳过垃圾量少的垃圾收集容器10,提高了清理效率。而且,对于气味超标的垃圾收集容器10优先处理,提高了居民的体验度。

此外,控制装置200可以利用社区地图信息和超标的垃圾收集容器10 的位置相关信息生成垃圾处理路线。为不同分类标记的垃圾收集容器10生成垃圾处理路线,由于气味对于社区舒适度的体验感影响最为明显,所以将气味超标的垃圾收集容器10优先处理对象,即气味超标的垃圾收集容器 10的处理路线为优先处理路线。垃圾量指标可包括体积指标和重量指标。在气味指标不超标的前提下,若体积指标超标则,体积超标的垃圾收集容器10的处理路线为次优处理路线,若体积指标未超标但重量指标超标,则重量指标超标的垃圾收集容器10的处理路线为最后的处理路线。

当然,控制装置200也可以将生成的垃圾处理路线发送给物业管理装置300,这样,物业相关人员可以根据生成的垃圾处理路线,依照相应的优先顺序进行处理。由此,不仅可以及时清理垃圾收集容器10,而且可以跳过垃圾量少的垃圾收集容器10,提高了清理效率。而且,对于气味超标的垃圾收集容器10优先处理,提高了居民的体验度。

尽管在图2的社区垃圾处理系统中包括了物业管理装置300,但是也可以不用设置物业管理装置300,也可由控制装置200完成为用户提供超标垃圾收集容器10的分布图等工作。

当然,上面的垃圾量指标也可仅为体积指标或重量指标,优先处理气味超标的路线,然后处理体积指标或重量指标超标的路线。

实施例3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社区垃圾处理系统的示意性工作流程图。

在步骤S110中,监测社区的垃圾收集容器10的垃圾相关指标是否超标,所述垃圾相关指标包括气味指标和垃圾量指标,垃圾量指标可以为体积指标或重量指标。

例如,通过上述的检测装置100检测各个垃圾收集容器10的垃圾相关指标。然后,检测装置100可将垃圾相关指标发送给控制装置200。检测装置100在发送垃圾相关指标时,可以同时发送垃圾收集容器10的位置相关数据,比如直接发送检测装置100的位置信息,或者发送相关的符号标识,由控制装置200根据相关的符号标识确定垃圾相关指标超标的垃圾收集容器10所在位置。

例如,控制装置200接收到的某个垃圾收集容器10的气味指标为 9ppm,将其与预设阈值(例如5ppm)比较,由于超过预设阈值,判定气味指标超标。当然,也可以由气味检测装置确定气味传感器获得的气味浓度是否超过了预设阈值,在判定气味指标超标时,将气味指标超标的信息发送给控制装置100。

在步骤S120中,在监测到所述气味指标和/或垃圾量指标时,将所述气味指标超标的垃圾收集容器10标记为第一类待处理对象,将所述气味指标未超标但所述垃圾量指标超标的垃圾收集容器10标记为第二类待处理对象。

例如,在控制装置200根据检测装置100发送的信息,确定某个垃圾收集容器10的气味超标时,控制装置200将其标记为第一类待处理对象;若该垃圾收集容器10的气味不超标,体积指标或重量指标超标,则将该垃圾收集容器10的标记为第二类待处理对象。

在步骤S130中,利用社区地图信息和超标的垃圾收集容器10的位置相关信息生成垃圾处理路线,所述垃圾处理路线包括用于优先处理的第一类待处理对象的第一路线和/或用于第二类待处理对象的第二路线。

例如,在控制装置200可以获取相应社区的地图信息。在地图信息中可以预先包括所有垃圾收集容器10的分布信息。当然,该地图信息也可以不预先包括垃圾收集容器10的分布信息,可在获取到垃圾收集容器10的位置相关信息后,再在社区地图上提供相应垃圾收集容器10的分布情况。

控制装置200可利用社区地图信息和超标的垃圾收集容器10的位置相关信息生成垃圾处理路线,所述垃圾处理路线包括用于优先处理的气味指标超标的垃圾收集容器10的第一路线,以及处理优先级低于第一路线的体积指标或重量指标超标的垃圾收集容器10的第二路线。当然,在没有检测到气味超标或垃圾量超标时,也不会生成相应的路线。此外,优选第一路线的终点作为第二路线的起点。

如上所述,控制装置200可以将生成的垃圾处理路线发送给物业管理装置300,物业相关人员可以根据生成的垃圾处理路线,依照相应的优先顺序进行处理。

在以上的实施例中控制装置200和物业管理装置300是两个独立的设备。然而,两个设备也可以合二为一,由一个计算机设备执行控制装置200 和物业管理装置300两者的功能。该计算机设备在确定超标并且需要通知物业人员时,可以在其显示屏上显示路线相关信息。当然,物业管理装置 300除了可以为设置在诸如物管中心的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等,还可以包括移动终端,例如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由此,物业相关人员可以及时掌握垃圾状况,并且可以参照移动终端上显示的路线相关信息进行垃圾处理。

此外,在生成垃圾处理路线时,若在气味超标的垃圾收集容器10的第一路线上包括第二类待处理对象,例如体积指标或重量指标超标的垃圾收集容器10,则将体积指标或重量指标超标的垃圾收集容器10纳入所述第一路线内,并根据余下的体积指标或重量指标超标的垃圾收集容器10的位置相关信息生成所述第二路线。由于,在气味超标的垃圾收集容器10的第一路线中包括了第二类待处理对象,因此,在收集气味超标的垃圾收集容器10的同时,可以顺路收集第二类待处理对象,由此,减少了第一路线和第二路线的重叠情况,可以缩短总的收集路线的长度,进一步提高收集效率。

此外,在一些大型社区中,如果在整个社区对待处理对象进行分类,然后按照各个分类的优先级进行垃圾处理,可能会导致各级路线的重叠部分过长。为此,可以预先将社区分为多个区域并作为社区分区信息存储,在生成垃圾处理路线时,可以调用社区地图信息中的社区分区信息,针对各个区域分别生成相应的垃圾处理路线,即,在一个区域的垃圾处理完毕后再处理另一个区域的垃圾,这样可减少工作人员重复行进的路线,有效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比如,在某个区域中,即使没有气味超标的垃圾收集容器10,也针对其它指标超标的垃圾收集容器10进行处理,由此,对于整个社区的处理工作而言,既尽量优先处理气味超标的垃圾收集容器10,同时又保证了较高的垃圾处理效率,提升了整体的用户满意度。

而且,对于大型社区,由于进行了分区路线规划,可以同时派遣多个处理组对不同的分区进行处理,可以为不同的处理组分配不同的区域。在此情况下,还可以对各个区域中的第一类待处理对象数量进行统计,并根据所述第一类待处理对象的数量确定各区域的处理优先级。

例如,根据第一类待处理对象数量的高低,可以派遣至少一个处理组优先处理第一类待处理对象数量高的区域,其余处理组从处理社区入口开始的区域依次正常处理。由此,由于至少一个处理组优先处理气味超标的垃圾收集容器10较多的区域,在提高处理效率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居民的舒适度、满足度。

或者,将所有的处理组都从第一类待处理对象的数量高的区域开始处理。比如有两个处理组时,第一处理组可处理第一类待处理对象的数量最高的区域,第二处理组处理第一类待处理对象的数量次高的区域,各个处理组在一个区域处理完毕后,继续处理剩余区域中第一类待处理对象的数量最高的区域。

此外,在监测到垃圾收集容器10未超标但垃圾量指标超过预设值时,可将超过预设值的垃圾收集容器10标记为第三类待处理对象。由此,垃圾处理路线还可包括用于最后处理的第三类待处理对象的第三路线。比如,在气味指标、垃圾量(比如体积指标或重量指标)指标均未超标的前提下,体积指标超过60%,由于体积已经超过垃圾收集容器10的一大半,将这类容器纳入处理范畴,这样可以降低工作人员进行垃圾处理的频次。

此外,在将超过预设值的垃圾收集容器10标记为第三类待处理对象后,也可以不生成第三路线,而是仅将第三类待处理对象显示在地图信息中,供工作人员参考。比如,若第三类待处理对象在上述的第一路线、第二路线中时,工作人员可以在处理第一、第二类待处理对象时,顺路处理第三类待处理对象。

各个路线以及各类待处理对象可以在社区地图上以不同的颜色或形状显示,以方便工作人员区分。

实施例4

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在步骤S110中,垃圾量指标为体积指标和重量指标。

在步骤S120中,将气味指标未超标但垃圾量指标超标的垃圾收集容器10标记为第二类待处理对象包括:将体积指标超标的垃圾收集容器10标记为第一子类待处理对象,将体积指标未超标但重量指标超标的垃圾收集容器10标记为第二子类待处理对象;第二路线包括用于优先处理第一子类待处理对象的第一子路线和/或用于第二子类待处理对象的第二子路线。在相应指标未超标时,则不生成相应的路线,比如,若体积指标未超标,则不生成第一子路线。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工作人员可以最先沿第一路线处理气味超标的垃圾收集容器10,然后沿第一子路线处理体积超标的垃圾收集容器10,最后沿第二子路线处理重量超标的垃圾收集容器10。

当然,实施例1中的其他可选或优选特征,也可应用到本实施例中。例如,在优先级高的垃圾处理路线中包含优先级低的处理对象时,可以将优先级低的处理对象纳入到优先级高的垃圾处理路线中,这样,可以减少不同路线之间的重叠度,进一步提高垃圾处理效率。

本文中的社区是广义的概念,可以是例如居民小区、公园、商业区等,只要涉及多处垃圾收集容器的回收,均可应用本实用新型。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社区垃圾处理系统,包括检测装置和控制装置;

所述检测装置设置在垃圾收集容器上,用于将垃圾指标检测结果和位置相关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检测气味指标的气味检测装置和用于检测垃圾量指标的垃圾量检测装置;

控制装置,在监测到所述气味指标和/或所述垃圾量指标超标时,将所述气味指标超标的垃圾收集容器标记为第一类待处理对象,将所述气味指标未超标但所述垃圾量指标超标的垃圾收集容器标记为第二类待处理对象;并且根据所述位置相关信息在社区地图上以不同的形式标识所述第一类待处理对象和所述第二类待处理对象,形成超标垃圾收集容器的分布图。

在上述的社区垃圾处理系统中,还包括物业管理装置,用于从所述控制装置接收所述分布图并呈现给物业管理人员。

在上述的社区垃圾处理系统中,所述垃圾量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检测体积指标的体积检测装置和用于检测重量指标的重量检测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在标记所述第二类待处理对象时,将所述体积指标超标的垃圾收集容器标记为第一子类待处理对象,将所述体积指标未超标但所述重量指标超标的垃圾收集容器标记为第二子类待处理对象;并且根据所述位置相关信息在社区地图上以不同的形式标识所述第一类待处理对象、所述第一子类待处理对象和所述第二子类待处理对象,形成所述分布图。

在上述的社区垃圾处理系统中,所述垃圾量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检测体积指标的体积检测装置或用于检测重量指标的重量检测装置。

在上述的社区垃圾处理系统中,所述控制装置还利用所述社区地图和所述位置相关信息生成垃圾处理路线,所述垃圾处理路线包括用于所述第一类待处理对象的第一路线和/或用于所述第二类待处理对象的第二路线。

在上述的社区垃圾处理系统中,所述气味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垃圾收集容器的盖顶部。

在上述的社区垃圾处理系统中,所述体积检测装置为设置在所述垃圾收集容器内的深度方向上的预定位置的红外传感器;所述重量检测装置为设置在所述垃圾收集容器底部的重量传感器。

在上述的社区垃圾处理系统中,包括设置在所述垃圾收集容器上的 GPS定位器或北斗定位器以获取所述位置相关信息。

在上述的社区垃圾处理系统中,在所述垃圾收集容器的放置位置设置有包含所述位置相关信息的射频标签,并且在所述垃圾收集容器上设置有用于读取所述位置相关信息的射频标签读取器。

在上述的社区垃圾处理系统中,在所述垃圾收集容器上设置有提醒装置,用于在垃圾指标超标时发出提醒信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