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输送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0664发布日期:2019-04-12 23:49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橡胶输送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橡胶输送带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新型、实用的橡胶输送带。



背景技术:

目前,皮带运输机作为长距离输送矿石、煤炭、线缆等其他固体物料的输送机械,已广泛应用于矿山、煤炭、电厂、码头。橡胶输送带是皮带运输机的载物主体,是拽引和承载物料主构件,其性能和使用寿命直接影响输送效率和输送成本。而现有技术的橡胶输送带主要由承拉力的多层编织层(如尼龙布)和具有弹性、摩擦力和具有保护编织层功能的橡胶组成。但由于编织层的强度不够高、耐疲劳性不好,易发生断裂,不适合大功率的长距离输送。另外,为了固定输送的物体,很多输送带上一体式注塑成型有安装座。但是运输有些物体时,不需要固定,此时安装座就成了累赘;而且一体式注塑成型的加工较为麻烦,结构也不牢固。最终导致输送带的寿命减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了种有效解决输送带抗疲劳、且实现了安装方便的功效,从而可以把输送带的寿命尽可能延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橡胶输送带,它包括本体、编织材料,其特征在于,本体由多层编织材料组成,多层编织材料相互重叠放置,在两外层的编织材料上分别有橡胶层,在编织材料与橡胶层之间有钢丝线,在本体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连接孔,连接孔与螺栓柱对接固定。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编织材料一般为两层较为普遍,既经济也实用。

作为优先,上述一种橡胶输送带在编织层之间安装有加强层,并内置钢丝线,可以有效加强输送带的机械强度,而一般输送带的加强层是在各编织层之间放置,而对于各层的编织层与橡胶层之间较少使用。

作为优先,上述一种橡胶输送带中连接孔设置于长度方向的两侧边,分别为间隔相等各一排。这也是考虑到了产品本身的经济性与实用性等综合因素的结果。

作为优先,上述一种橡胶输送带中连接孔与螺栓柱对接固定时外接一个固定板。

作为优先,上述一种橡胶输送带中螺栓柱的顶端略大于连接孔的内径,螺栓柱的中间位置直径与连接孔内径匹配。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在安装过程中,只有稍加用力即可把螺栓柱压入到连接孔内,而且螺栓柱的顶端略大于连接孔的内径,故也不易滑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加强层的作用是进一步增加输送带本体的强度,而安装座的可拆卸设置可以在需要时安装上去,不需要时可随时拆卸,提供其适用性。未来发展的前景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连接孔分布示意图

1、本体 2、橡胶层 3、钢丝线 4、编织材料 5、加强层 6、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作具体说明:

实施例1

根据附图1、附图2所示结构,制备一种橡胶输送带,它包括本体1、编织材料4,其中本体1由三层编织材料4组成,三层编织材料4相互重叠放置,在两外层的编织材料4上分别有橡胶层2,为了加强橡胶输送带的强度,在编织材料4与橡胶层2之间有钢丝线,在本体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连接孔6,连接孔6与螺栓柱对接,并与固定板固定。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强度更高、耐疲劳性更好,另外安装座可拆卸,且安装方便,结构可靠的新型橡胶输送带。

实施例2

根据附图1、附图2所示结构,制备一种橡胶输送带,它包括本体1、编织材料4,其中本体1由三层编织材料4组成,三层编织材料4相互重叠放置,在两外层的编织材料4上分别有橡胶层2,为了加强橡胶输送带的强度,在编织材料4与橡胶层2之间有钢丝线,在本体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连接孔6,连接孔6与螺栓柱对接时外接一个固定板。在编织层之间安装有加强层5,并内置钢丝线3;连接孔6设置于长度方向的两侧边,分别为间隔相等各一排;螺栓柱的顶端略大于连接孔的内径,螺栓柱的中间位置直径与连接孔内径匹配。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强度更高、耐疲劳性更好,另外安装座可拆卸,且安装方便,结构可靠的新型橡胶输送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