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电缆卸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64437发布日期:2019-10-28 22:57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式电缆卸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设备,具体说是一种可调式电缆卸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缆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电缆进行绕线收纳,现有的绕线装置的结构通常设计的比较简单,通过收线电机安装绕线盘来进行绕线操作,并且收线时首先区域的大小是不能调节的;并且现有设备进行绕线的时候通常是只具备将线缆缠绕的功能,无法达到将绕线轴上的绕线完成的线缆取下的功能,缠绕完成的线缆一直占据在绕线装置上,这样不利于绕线装置以及线缆的使用,产生了很大的弊端;而且即使有可以将线圈从绕线轴上取下的装置,器结构通常也比较的复杂,而且线圈绕在绕线轴上时具有很大的摩擦力的,拆卸时十分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调式电缆卸线装置。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调式电缆卸线装置,包括位于上方的收线电机以及位于下方的升降器;该所述的收线电机和升降器均为竖直设置且上下位置对应;所述的收线电机的电机杆竖直向下设置并在杆端部安装有上框板,该所述的上框板为圆形结构,并且所述的上框板的下端面设置有若干条滑槽,所述的滑槽均指向上框板的圆心并且间隔均匀设置,并且每一滑槽内均安装有一与滑槽平行设置的滑杆;而所述的滑杆上则安装有一滑块,而所述滑块的侧壁与滑槽的内侧壁之间还安装有拉紧弹簧,而每一滑块的下端面还安装有竖直向下设置的收线杆,所有的收线杆构成一环形的收线轮毂结构。

所述的升降器的升降杆则竖直向上设置,并且升降杆的杆端还通过一转动式轴承座安装有与上框板对应的下框板;该所述的下框板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锥形的凸缘结构;该所述的凸缘结构与收线杆构成的收线轮毂结构位置相对应,在升降器的带动下所述上框板的凸缘结构上移插入至收线轮毂的内孔中促使收线杆向外侧移动,并在拉紧弹簧的作用下拉紧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的转动式轴承座设置为旋转轴承或回转支承轴承或转盘轴承;其内盘与升降器连接安装,外盘与下框板的凸缘结构的中心位置处连接安装。

作为优选,所述的凸缘结构的锥形面与竖直线的夹角设置为10-45°;而凸缘结构的高度设置为8-12cm。

作为优选,所述的滑槽至少设置有三个;而所述的收线杆则相对应至少设置有三个;且所述的收线杆设置为金属杆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拉紧弹簧设置在滑杆的外部,拉紧弹簧整体将滑杆包裹住。

作为优选,所述的收线杆的下端部还设置有与凸缘结构锥形面相对应的倾斜面;而所述凸缘结构的锥形面上还设置有与该倾斜面相对应的倾斜卡槽,收线杆的倾斜面相应插入在倾斜卡槽中。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装置中下方设置的升降器的升降杆上安装有下框板,下框板设置有凸缘结构,并且通过转动式轴承座安装,在进行绕线的时候,升降器抬升使凸缘结构插入至绕线轮毂中,锥形结构的凸缘结构插入后,促使绕线杆向外侧滑动,绕线杆是通过滑块和滑杆的结构安装在上框板的滑槽中的,并且在向外侧滑动的同时对应好位置使收线杆的端部卡在倾斜卡槽中,并且一直通过拉紧弹簧拉紧卡紧,这样收线杆的下端也是紧紧卡在凸缘结构的锥面上的,当绕线电机启动后会相应带动下框板转动进行收线的,上下框板对应限制收线区域;而升降器又是通过转动式轴承座安装下框板的,升降器只负责下框板的上下移动,而通过转动式轴承座的设置不妨碍下框板随绕线电机转动;通过上述设置后,升降电机通过带动下框板的凸缘结构上升的高度来控制绕线杆的滑动位置,从而可以调整绕线杆所构成的绕线轮毂的大小,从而可调整绕线区域,具备很好的调整功能;

(2)本装置不仅具备调整绕线区域的功能还具备绕线后方便取下线圈的功能;在绕线完成后,只要控制升降器向下移动,带动凸缘结构从绕线轮毂中退出,绕线杆在拉紧弹簧的作用下回缩,绕线轮毂的内径会大幅度缩小,而缠绕的线缆的线圈内径不变,这样线圈就能直接从绕线轮毂上掉落下来,下框板与绕线杆脱离后取出即可,线圈的取放十分的方便,整体结构设计的十分合理巧妙,而且掉落的线圈直接掉落在凸缘结构外部,一点都不散乱,人工取下后直接包装即可,十分的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可调式电缆卸线装置,包括位于上方的收线电机1以及位于下方的升降器2;该所述的收线电机1和升降器2均为竖直设置且上下位置对应;所述的收线电机1的电机杆3竖直向下设置并在杆端部安装有上框板4,该所述的上框板4为圆形结构,并且所述的上框板4的下端面设置有若干条滑槽 41,所述的滑槽41均指向上框板4的圆心并且间隔均匀设置,并且每一滑槽41 内均安装有一与滑槽41平行设置的滑杆42;而所述的滑杆42上则安装有一滑块43,而所述滑块43的侧壁与滑槽41的内侧壁之间还安装有拉紧弹簧44,而每一滑块43的下端面还安装有竖直向下设置的收线杆5,所有的收线杆5构成一环形的收线轮毂结构。

所述的升降器2的升降杆6则竖直向上设置,并且升降杆6的杆端还通过一转动式轴承座7安装有与上框板4对应的下框板10;该所述的下框板10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锥形的凸缘结构8;该所述的凸缘结构8与收线杆5构成的收线轮毂结构位置相对应,在升降器2的带动下所述上框板10的凸缘结构8上移插入至收线轮毂的内孔中促使收线杆5向外侧移动,并在拉紧弹簧44的作用下拉紧固定。

所述的转动式轴承座7设置为旋转轴承或回转支承轴承或转盘轴承;其内盘与升降器2连接安装,外盘与下框板10的凸缘结构8的中心位置处连接安装;所述的凸缘结构8的锥形面与竖直线的夹角设置为10-45°;而凸缘结构8的高度设置为8-12cm。

所述的滑槽41至少设置有三个;而所述的收线杆5则相对应至少设置有三个;且所述的收线杆5设置为金属杆结构;所述的拉紧弹簧44设置在滑杆42 的外部,拉紧弹簧44整体将滑杆42包裹住。

所述的收线杆5的下端部还设置有与凸缘结构8锥形面相对应的倾斜面9;而所述凸缘结构8的锥形面上还设置有与该倾斜面9相对应的倾斜卡槽11,收线杆5的倾斜面相应插入在倾斜卡槽11中。

本装置中下方设置的升降器的升降杆上安装有下框板,下框板设置有凸缘结构,并且通过转动式轴承座安装,在进行绕线的时候,升降器抬升使凸缘结构插入至绕线轮毂中,锥形结构的凸缘结构插入后,促使绕线杆向外侧滑动,绕线杆是通过滑块和滑杆的结构安装在上框板的滑槽中的,并且在向外侧滑动的同时对应好位置使收线杆的端部卡在倾斜卡槽中,并且一直通过拉紧弹簧拉紧卡紧,这样收线杆的下端也是紧紧卡在凸缘结构的锥面上的,当绕线电机启动后会相应带动下框板转动进行收线的,上下框板对应限制收线区域;而升降器又是通过转动式轴承座安装下框板的,升降器只负责下框板的上下移动,而通过转动式轴承座的设置不妨碍下框板随绕线电机转动;通过上述设置后,升降电机通过带动下框板的凸缘结构上升的高度来控制绕线杆的滑动位置,从而可以调整绕线杆所构成的绕线轮毂的大小,从而可调整绕线区域,具备很好的调整功能。

本装置不仅具备调整绕线区域的功能还具备绕线后方便取下线圈的功能;在绕线完成后,只要控制升降器向下移动,带动凸缘结构从绕线轮毂中退出,绕线杆在拉紧弹簧的作用下回缩,绕线轮毂的内径会大幅度缩小,而缠绕的线缆的线圈内径不变,这样线圈就能直接从绕线轮毂上掉落下来,下框板与绕线杆脱离后取出即可,线圈的取放十分的方便,整体结构设计的十分合理巧妙,而且掉落的线圈直接掉落在凸缘结构外部,一点都不散乱,人工取下后直接包装即可,十分的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并不是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与权利要求范围的,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保护范围所述的内容做出的等效变化和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