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快捷的物料转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63487发布日期:2019-10-28 22:51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快捷的物料转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生产流水线物料转移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快捷的物料转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自动生产流水线操作工序中,取或放料后运输主要是由产品AGV小车代替的,完成取或放料的具体操作步骤主要依靠人工操作。而依靠人力实现上下料时,自动化生产并不完整,产品容易出现堆积现象,导致生产率底下,生产成本较高。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高效快捷的物料转移装置,旨在实现生产全自动化,代替人工上下料,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快捷的物料转移装置,包括:固定框架、出料结构、放料结构、挡料结构、电控箱和安装板,所述固定框架包括若干相互平行设置的竖杆和从上而下依次与所述竖杆垂直连接的第一安装框、第二安装框以及第三安装框;所述出料结构包括两平行设置的第一滚轮滑轨和第一安装杆,两所述第一滚轮滑轨的一端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框一侧,其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杆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框另一侧的上方;所述放料结构包括两平行设置的第二滚轮滑轨和第二安装杆,两所述第二滚轮滑轨的一端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框的一侧,两所述第二滚轮滑轨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安装杆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框另一侧的上方,且所述第一安装杆和所述第二安装杆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框架对称的两侧;所述挡料结构包括连接杆、第一气缸、支撑杆、支撑架、拨片、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所述支撑杆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框上,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穿设过所述支撑架并滚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框一侧的下方,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框另一侧的上方,且所述连接杆位于两所述第二滚轮滑轨中部位置,所述第一挡块、所述第二挡块和所述拨片均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第一档口位于所述连接杆靠近其滚动连接的一端,所述第二挡块位于所述支撑架靠近所述第一挡块的一侧,所述拨片位于所述支撑架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框上,且位于所述拨片的下方;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第三安装框上,所述电控箱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电控箱与所述第一气缸控制连接。

优选地,每一所述第二滚轮滑轨包括倾斜部分、缓平部分和弯折连接槽,所述倾斜部分和所述缓平部分通过所述弯折连接槽连接,所述倾斜部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杆连接,所述缓平部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框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配重块,所述配重块设置所述连接杆上,且位于所述支撑架和所述拨片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滑轮滑轨与所述第一安装框所在平面呈15°~20°角设置。

优选地,所述倾斜部分与所述第二安装框所在平面呈30°~35°角设置,所述缓平部分与所述第二安装框所在平面呈15°~20°角设置。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框的下方,所述电控箱与所述第二气缸控制连接。

优选地、两所述第一滚轮滑轨的外侧还设置有挡板。

优选地,还包括WIFI发射装置,所述WIFI发射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框的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分段放料结构来配合AGV小车和传送带进行物料的转移和放置,该结构采用来回旋转方式,初始位置时,物料通过第二滚轮滑轨抵达第一挡块处等待,到达规定的时间时,第一气缸得到指令开始上升,推动拨片带动连接杆旋转,第一挡片向下旋转,此位置的物料顺势滑上传输带,此时第一挡片竖起,另一件进入的物料则到达在第一挡片处,防止物料连续进入传输带而出现堆积现象,这一动作完成,第一气缸则开始收缩,配重块下压带动连接杆回转,第二挡片落下,第一挡片竖起,物料则抵达第一挡块处,通过机械结构调整周转箱放入的时间间隔;通过放料结构将在传送带上加工好的物料滑入AGV小车上;全程实现自动化生产,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节省人力物力,还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挡料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高效快捷的物料转移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固定框架、出料结构100、放料结构200、挡料结构、电控箱400和安装板500,固定框架包括若干相互平行设置的竖杆610和从上而下依次与竖杆610垂直连接的第一安装框620、第二安装框630以及第三安装框640;出料结构100包括两平行设置的第一滚轮滑轨110和第一安装杆120,两第一滚轮滑轨110的一端垂直连接在第一安装框620一侧,其另一端通过第一安装杆120固定在第一安装框620另一侧的上方;放料结构200包括两平行设置的第二滚轮滑轨210和第二安装杆220,两第二滚轮滑轨210的一端垂直连接在第二安装框630的一侧,两第二滚轮滑轨210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安装杆220固定在第二安装框630另一侧的上方,且第一安装杆120和第二安装杆220分别位于固定框架对称的两侧;挡料结构包括连接杆310、第一气缸320、支撑杆330、支撑架340、拨片350、第一挡块360和第二挡块370,支撑杆330设置在第二安装框630上,支撑架340设置在支撑杆330上,连接杆310的一端穿设过支撑架340并滚动连接在第二安装框630一侧的下方,连接杆310的另一端位于第二安装框630另一侧的上方,且连接杆310位于两第二滚轮滑轨210中部位置,第一挡块360、第二挡块370和拨片350均固定设置在连接杆310上,第一档口位于连接杆310靠近其滚动连接的一端,第二挡块370位于支撑架340靠近第一挡块360的一侧,拨片350位于支撑架340的另一侧,第一气缸320设置在第二安装框630上,且位于拨片350的下方;安装板500设置在第三安装框640上,电控箱400设置在安装板500上,电控箱400与第一气缸320控制连接。其中,拨片350和第二挡块370相互平行并垂直设置在连接杆310上,第一挡块与360前两者的垂直方向设置。

连接杆310通过支撑架340固定在整体结构上,支撑架340中间通孔呈圆形,方便与连接杆310转动连接,且连接杆310也倾斜放置与第二滚轮轨道的倾斜方向保持一致,拨片350放置在连接杆310较高的一端且与第一气缸320上的运动输出端配合,第二挡块370和第一挡块360分别放置在连接杆310的中段和低段位置,拨片350靠下的位置放置有配重块380;该挡料结构工作的初始位置的第一气缸320是处于收缩状态,配重块380为下垂状态,第二挡块370为平行状态,第一挡块360为竖起状态;工作时第一气缸320向上升带动拨片350与连接杆310转动,此时第二挡块370开始竖起,第一挡块360则落下去,配重块380也竖起,此动作完成之后,第一气缸320收回,配重块380带动连接杆310返回初始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每一第二滚轮滑轨210包括倾斜部分211、缓平部分212和弯折连接槽213,倾斜部分211和缓平部分212通过弯折连接槽213连接,倾斜部分211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杆220连接,缓平部分212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框630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配重块380,配重块380设置连接杆310上,且位于支撑架340和拨片350之间,配重块380与第一挡块360的方向相反地垂直设置在连接杆310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滑轮滑轨110与第一安装框620所在平面呈15°~20°角设置。出料结构100较高的一端与自动传输带的一端抵接,按照一定倾斜角度安装,再利用带有滚轮的第一滑轮滑轨110,使得产品可以平顺的通过。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倾斜部分211与第二安装框630所在平面呈30°~35°角设置,缓平部分212与第二安装框630所在平面呈15°~20°角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气缸700,第二气缸700设置在第一安装框620的下方,电控箱400与第二气缸700控制连接。第二气缸700主要为产品提供一个上升力,主要是在特定的时间推动产品,使其顺着轨道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两第一滚轮滑轨110的外侧还设置有挡板800;防止产品从两侧滑落造成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WIFI发射装置900,WIFI发射装置900设置在第一安装框620的上方。有WIFI发射装置900及电控箱400,可以实现与VGA智能小车相互配合,实现自动取料,放料的目标。该结构在上层出料结构100的前后段都设有感应器,在物料周转箱达到前段位置时,WIFI发射装置900发射信号给VGA智能取料小车,小车到达指定位置时,第二气缸700运作将产品推入轨道并滑入VGA智能小车中;下层放料结构200中,当气缸升起时发出放物料的信号给VGA智能放料小车,放入物料之后则开始下一步操作。全程实现自动化生产,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节省人力物力,还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分段放料结构200来配合AGV小车和传送带进行物料的转移和放置,该结构采用来回旋转方式,初始位置时,物料通过第二滚轮滑轨210抵达第一挡块360处等待,到达规定的时间时,第一气缸320得到指令开始上升,推动拨片350带动连接杆310旋转,第一挡片向下旋转,此位置的物料顺势滑上传输带,此时第一挡片竖起,另一件进入的物料则到达在第一挡片处,防止物料连续进入传输带而出现堆积现象,这一动作完成,第一气缸320则开始收缩,配重块380下压带动连接杆310回转,第二挡片落下,第一挡片竖起,物料则抵达第一挡块360处,通过机械结构调整周转箱放入的时间间隔;通过放料结构200将在传送带上加工好的物料滑入AGV小车上;全程实现自动化生产,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节省人力物力,还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