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斜式升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2039发布日期:2019-10-19 03:41阅读:1096来源:国知局
倾斜式升降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楼道升降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倾斜式升降机。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一些老旧小区或者较低的楼层中没有电梯的配置,对于人们尤其是行动不便的人们,步行上下楼多有不便。

公开号为CN106395563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楼道电梯,在现有楼梯顶板上安装轨道,在轨道上安装悬挂装置,悬挂装置内分别安装了驱动装置和自垂吊杆,自垂吊杆下端固定连接了座椅,由驱动装置驱动,使悬挂装置沿着轨道的延伸方向运动,从而带动自垂吊杆及座椅在层间运动。公开号为 CN107324184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低成本楼道代步器,由楼梯顶部模块、轨道底座、爬升模块、载人框架和楼梯底部模块组成的,所述楼梯顶部模块后面连接多个轨道底座,所述最下面一个轨道底座连接楼梯底部模块,所述爬升模块在轨道底座上行走,所述载人框架安装在爬升模块上。

上述发明中涉及的楼道升降机,结构复杂,造价高昂,安全系数低,且不适用于行动不便尤其是坐轮椅的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倾斜式升降机,解决了现有楼道升降机结构复杂,造价高昂,安全系数低,且不适用于行动不便尤其是坐轮椅的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倾斜式升降机,所述升降机设置在楼梯上,所述楼梯包括上楼板和下楼板,所述升降机包括升降机组件,所述升降机组件包括升降车、导轨和驱动装置;所述导轨铺设在楼梯上;所述升降车与导轨滑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控制升降车沿导轨上下滑动;所述下楼板上开有凹槽;所述倾斜式升降机设有安全防护装置,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挡板缝、安全挡板、导槽、固定栏板、配重滑轮组和升降车滑轮组;所述挡板缝开设在楼梯上;所述导槽设置在挡板缝内;所述安全挡板与导槽滑动连接;所述配重滑轮组与安全挡板连接;所述升降车滑轮组与安全挡板连接;所述固定栏板安装在下楼板上。

可选地,所述配重滑轮组包括配重块、配重拉绳和多个定滑轮;所述配重拉绳跨过多个定滑轮,其一端连接在安全挡板上,另一端连接在配重块上;所述升降车滑轮组包括固定桩、活动桩、双钩、双钩拉绳和多个定滑轮;固定桩固定在楼梯中部;活动桩固定在升降车侧面上;双钩拉绳跨过多个定滑轮,其一端连接在安全挡板上,另一端连接在双钩上。

可选地,所述双钩上设有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当所述升降车在楼梯底部时,双钩的第一挂钩钩在所述活动桩上;当所述升降车爬升经过楼梯中部时,双钩的第二挂钩钩住所述固定桩,同时钩在活动桩上的第一挂钩脱离;当所述升降车下降经过楼梯时,双钩的第一挂钩重新钩在活动桩上,第二挂钩脱离固定桩。

可选地,所述升降车底部设有车轮,所述车轮与导轨滑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绞车和钢丝绳,所述钢丝绳一端固定在绞车的滚筒上,另一端固定在升降车上。

可选地,所述升降车四周还设有栏杆,栏杆上开设有栅栏门和折叠门,所述栅栏门可伸缩开关,所述折叠门可折叠并可向外打开。

可选地,所述升降车前端边缘处铰接有一块护脚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倾斜式升降机,所述升降机设置在楼梯上,所述楼梯包括上楼板和下楼板,所述升降机包括升降机组件,所述升降机组件包括升降车、导轨和驱动装置;所述导轨铺设在楼梯上;所述升降车与导轨滑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控制升降车沿导轨上下滑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倾斜式升降机,不需要拆除楼梯,保留了楼梯的消防功能,各楼层独立运作,比其他楼道升降机结构简单、造价低、安全系数高,实现了人们尤其是行动不便如坐轮椅的人们能不须消耗体力就自由方便的上下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倾斜式升降机升降车在下楼板处示意图;

图2为倾斜式升降机升降车在上楼板处示意图;

图3为倾斜式升降机侧视图;

图4为倾斜式升降机升降车结构示意图;

图5为倾斜式升降机折叠门示意图;

图6为倾斜式升降机升降车在下楼板处截面图;

图7为倾斜式升降机升降车在楼梯中部处截面图;

图8为图7中A处的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楼梯、11-上楼板、12-下楼板、13-凹槽、14-挡板缝、15-固定栏板、16- 固定桩、2-升降车、21-车轮、22-导轨、23-活动桩、24-栏杆、25-栅栏门、26- 折叠门、27-护脚板、3-安全挡板、31-导槽、4-绞车、41-钢丝绳、5-双钩、51- 双钩拉绳、6-配重块、61-配重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倾斜式升降机,包括升降车2、导轨22和驱动装置;所述导轨22铺设在楼梯1上;所述升降车2与导轨22滑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控制升降车2沿导轨22上下滑动。当所述升降车2滑动到楼梯1顶部时,升降车2上表面与上楼板11上表面平齐;当所述升降车2滑动到楼梯1底部时,升降车2上表面与下楼板12上表面平齐。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楼板12上开有凹槽13;所述倾斜式升降机设有安全防护装置,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挡板缝14、安全挡板3、导槽31、固定栏板15、配重滑轮组和升降车滑轮组;所述挡板缝14开设在楼梯1上;所述导槽31设置在挡板缝14内;所述安全挡板3与导槽31滑动连接;所述配重滑轮组与安全挡板3连接;所述升降车滑轮组与安全挡板3连接;所述固定栏板15安装在下楼板12上。当升降机2停在下楼板12处时,安全挡板 3隐藏在楼梯1内部;当升降机2离开下楼板12时,安全挡板3从楼梯1内部沿导槽31滑出,当安全挡板3滑动到最大位置时,安全挡板3、固定栏板15 和楼道墙面在凹槽13外面形成围墙,不让后面的住户进入凹槽13而发生安全事故。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配重滑轮组包括配重块6、配重拉绳61和多个定滑轮;所述配重拉绳61跨过多个定滑轮,其一端连接在安全挡板3上,另一端连接在配重块6上;所述升降车滑轮组包括固定桩16、活动桩23、双钩5、双钩拉绳51和多个定滑轮;固定桩16固定在楼梯1中部;活动桩23固定在升降车2侧面上;双钩拉绳51跨过多个定滑轮,其一端连接在安全挡板3上,另一端连接在双钩5上。所述双钩5上设有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当所述升降车2在楼梯1底部时,双钩5的第一挂钩钩在所述活动桩23 上;当所述升降车2爬升经过楼梯1中部时,双钩5的第二挂钩钩住所述固定桩16,同时钩在活动桩23上的第一挂钩脱离;当所述升降车2下降经过楼梯1 时,双钩5的第一挂钩重新钩在活动桩23上,第二挂钩脱离固定桩16。具体地,升降机2在下楼板12处时,双钩5的下挂钩钩住活动桩23,双钩拉绳51 将安全挡板3拉住停在楼梯1内部,配重块6处于最上端;升降机2开始爬升时,双钩拉绳51趋向松弛,配重块6开始下滑,拉动安全挡板3向外滑动,使双钩拉绳51始终处于张紧状态;升降机2继续爬升,当升降车2上的活动桩 23经过楼梯1上固定桩16时,双钩5的上挂钩钩住固定桩16;升降机2继续爬升,则双钩5的下挂钩脱离活动桩23,此时,安全挡板3移动到与固定栏板 15接触,安全挡板3和固定栏板15在凹槽13外面形成围墙,不让后面的住户进入凹槽13而发生安全事故;升降机2下楼且活动桩23经过固定桩16时,活动桩23套在双钩5的下挂钩上,随着升降机2的持续下行,双钩5被向下拉动,从而使安全挡板3向楼梯1内部移动,配重块6上升。当升降机2在下楼板12 处时,活动桩23与固定桩16的距离就是安全挡板3的行程。安全挡板3的滑动是在升降车2的上下移动和配重块6的上下移动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车2两侧底部各设有两个车轮21,车轮21与导轨22滑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绞车4和钢丝绳41,钢丝绳41一端固定在绞车4的滚筒上,另一端固定在升降车2上。具体地,所述钢丝绳41共有四根,升降车2底部两侧各有两根钢丝绳41,同一侧的两根钢丝绳41中一根拉紧,另一根不拉紧。拉紧的钢丝绳41做拉绳用,不拉紧的钢丝绳41做保险绳,当拉绳断裂时,保险绳即拉住升降车2防止其下坠发生安全事故。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车2四周还设有栏杆24,栏杆24上开设有栅栏门25和折叠门26,所述栅栏门25可伸缩开关,所述折叠门26可折叠并可向外打开。所述折叠门26下边还设有斜边,其斜度与楼梯1 斜度相同。方便当升降机2上下楼发生故障时,仍可以打开折叠门26。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车2前端边缘处铰接有一块护脚板27。升降车2上下楼时,护脚板27落在导轨22上,防止脚尖与楼梯1 的台阶棱角碰撞;当升降车2爬升到与上楼板11上表面平齐时,护脚板27自动落在上楼板11上表面,让住户顺利进出升降车2。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楼梯1中间还设有隔离板,将升降车及其轨道与楼道彻底隔开,以免住户进入升降车轨道发生安全事故。

实施例二,请参阅图10,所述挡板缝14为上下两层楼梯间的自然夹缝。当升降机2停在下楼板12处时,安全挡板3隐藏在楼梯1内部;当升降机2 离开下楼板12时,安全挡板3从楼梯1内部沿导槽31滑出,当安全挡板3滑动到最大位置时,安全挡板3和固定栏板15在凹槽13外面形成围墙,不让后面的住户进入凹槽13而发生安全事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