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皮带增面滚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62762发布日期:2019-10-28 22:47阅读:17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皮带增面滚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面滚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皮带增面滚筒。



背景技术:

增面滚筒安装在皮带主驱动滚筒的后下部或尾部从动滚筒的前下部,其作用是增加主驱动滚筒及尾部从动滚筒的皮带20度包角,提高皮带的主驱动滚筒、从动滚筒接触面积,增加皮带的摩擦力,以提高皮带的传动能力。

目前的增面滚筒如图5所示,轴承设置在主轴的外伸部分,并在底部放置有瓦座,工作时,筒体转动主轴跟随转动,主轴的两端在轴承内限位转动,轴承保持不动;这种设计占用了主轴外部很大的空间,使得起吊维修时人们的操作空间不足,影响更换效率;并且瓦座与轴承连接为一体,在吊装时还需要连通瓦座一同吊装,增加了吊装重量,提高了吊装难度。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改进型皮带增面滚筒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吊装简便、极大降低滚筒重量的改进型皮带增面滚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进型皮带增面滚筒包括:筒体;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垂直固定于所述筒体的内壁;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垂直固定于所述筒体的内壁,且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二轴承对称设于所述筒体的内部两端;主轴,所述主轴贯穿于所述筒体的中线处,且所述主轴转动贯穿于所述第一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部;第一移动机构,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移动架,且所述移动架内部开有外侧面、两端面均开口的卡槽;所述主轴的端部贴合嵌入于所述卡槽的内部;第二移动机构,所述第二移动机构与所述第一移动机构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二移动机构、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分别套接于所述主轴的两端;牵引机构,所述牵引机构底端套接于所述筒体的外壁,且所述牵引机构的顶端连接手动葫芦;所述牵引机构用以吊起所述筒体;移动导轨,所述移动导轨固定连接所述牵引机构、所述手动葫芦,所述移动导轨用以带动所述筒体位移。

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机构还包括滚轮和限位机构;所述滚轮安装于所述移动架的底面四角处;所述限位机构设于所述卡槽的外侧面开口处;所述限位机构用以支撑所述主轴。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挡板、第一限位旋钮以及橡胶垫,且所述挡板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架的外壁;所述挡板的底端通过所述第一限位旋钮连接所述移动架,且所述挡板的内壁胶合有所述橡胶垫;所述挡板的长度大于所述卡槽的开口宽度;所述橡胶垫的内面与所述主轴的外壁贴合。

优选的,所述牵引机构对称设有两组;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牵引绳、导向轮以及牵引带,且所述牵引带套接于所述筒体的外壁;所述牵引带的扣合连接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且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手动葫芦;所述牵引绳贯穿于所述导向轮的外壁。

优选的,所述主轴的两端底部分别对称设有支撑机构,且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座、支撑管、第二限位旋钮、支撑柱以及托板;所述主轴嵌入于所述托板的内部,且所述托板的底部设有所述支撑柱;所述支撑柱滑动套接于所述支撑管的内部,且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支撑管之间通过所述第二限位旋钮连接。

优选的,所述托板的截面为半圆环状,且所述托板的顶部为开口状。

优选的,所述移动导轨呈工字型,且所述移动导轨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手动葫芦;所述手动葫芦的两侧对称固定有所述导向轮。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进型皮带增面滚筒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型皮带增面滚筒,将原有外置轴承改为内置轴承,筒体转动时带动第一轴承、第二轴承跟随转动,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绕着主轴转动,主轴保持不动;使得主轴的外伸部分无遮挡,维修时,操作空间更大,维修效率更高;并且免除了瓦座的设置,使得增面滚筒的重量更小,吊装时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进型皮带增面滚筒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滚筒吊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第一移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改进前传统增面滚筒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筒体,2、主轴,3、第一轴承,4、第二轴承,5、牵引机构,51、牵引绳,52、导向轮,53、牵引带,6、第一移动机构,61、移动架,611、卡槽,62、滚轮,63、限位机构,631、挡板,632、第一限位旋钮,633、橡胶垫,7、第二移动机构,8、支撑机构,81、底座,82、支撑管,83、第二限位旋钮,84、支撑柱,85、托板,9、手动葫芦,9a、移动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以及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进型皮带增面滚筒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滚筒吊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第一移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的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改进型皮带增面滚筒包括:筒体1、主轴2、第一轴承3、第二轴承4、牵引机构5、第一移动机构6、第二移动机构7、手动葫芦9以及移动导轨9a;所述筒体1的内壁对称焊接有所述第一轴承3和所述第二轴承4;所述主轴2贯穿于所述筒体1、所述第一轴承3以及所述第二轴承4的中心处;所述主轴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轴承3和所述第二轴承4;所述牵引机构5套接于所述筒体1的外壁,所述手动葫芦9、所述牵引机构5用以带动所述筒体1运动。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所示,筒体1;第一轴承3,所述第一轴承3垂直固定于所述筒体1的内壁;第二轴承4,所述第二轴承4垂直固定于所述筒体1的内壁,且所述第一轴承3与所述第二轴承4对称设于所述筒体1的内部两端;主轴2,所述主轴2贯穿于所述筒体1的中线处,且所述主轴2转动贯穿于所述第一轴承3、所述第二轴承4的内部;将原有外置轴承改为内置轴承,第一轴承3、第二轴承4均固定在筒体1的内部,使得主轴2的外伸部分无遮挡,增加了维修人员的操作空间,使得操作时更为方便、省力。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2所示,第一移动机构6,所述第一移动机构6包括移动架61,且所述移动架61内部开有外侧面、两端面均开口的卡槽611;所述主轴2的端部贴合嵌入于所述卡槽611的内部;第二移动机构7,所述第二移动机构7与所述第一移动机构6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二移动机构7、所述第一移动机构6分别套接于所述主轴2的两端;通过牵引机构5能够将筒体1吊起,然后将筒体1移动至卡槽611内,使得吊装时更为方便。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2所示,牵引机构5,所述牵引机构5底端套接于所述筒体1的外壁,且所述牵引机构5的顶端连接手动葫芦9;所述牵引机构5用以吊起所述筒体1;移动导轨9a,所述移动导轨9a固定连接所述牵引机构5、所述手动葫芦9,所述移动导轨9a用以带动所述筒体1位移;所述牵引机构5对称设有两组;所述牵引机构5包括牵引绳51、导向轮52以及牵引带53,且所述牵引带53套接于所述筒体1的外壁;所述牵引带53的扣合连接所述牵引绳51的一端,且所述牵引绳5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手动葫芦9;所述牵引绳51贯穿于所述导向轮52的外壁;在起吊时,先将牵引机构5与筒体1连接,然后通过手动葫芦9便可将筒体1提起;所述移动导轨9a呈工字型,且所述移动导轨9a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手动葫芦9;所述手动葫芦9的两侧对称固定有所述导向轮52;移动导轨9a由横纵两条导轨组成,操作人员沿着移动导轨9a便可实现筒体1的位移。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移动机构6还包括滚轮62和限位机构63;所述滚轮62安装于所述移动架61的底面四角处;所述限位机构63设于所述卡槽611的外侧面开口处;所述限位机构63用以支撑所述主轴2;所述限位机构63包括挡板631、第一限位旋钮632以及橡胶垫633,且所述挡板631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架61的外壁;所述挡板631的底端通过所述第一限位旋钮632连接所述移动架61,且所述挡板631的内壁胶合有所述橡胶垫633;所述挡板631的长度大于所述卡槽611的开口宽度;所述橡胶垫633的内面与所述主轴2的外壁贴合;在筒体1置于卡槽611内后,可转动挡板631使得橡胶垫633抵住主轴2,从而加强对于筒体1的限位效果,避免筒体1在吊装中位移。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4所示,所述主轴2的两端底部分别对称设有支撑机构8,且所述支撑机构8包括底座81、支撑管82、第二限位旋钮83、支撑柱84以及托板85;所述主轴2嵌入于所述托板85的内部,且所述托板85的底部设有所述支撑柱84;所述支撑柱84滑动套接于所述支撑管82的内部,且所述支撑柱84与所述支撑管82之间通过所述第二限位旋钮83连接;所述托板85的截面为半圆环状,且所述托板85的顶部为开口状;通过托板85能够对筒体5进行托起工作,还可调节支撑高度,以适用不同的地形环境。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5所示,图5为改进前传统增面滚筒结构示意图;为了进一步的降低增面滚筒的重量,可对筒体1的尺寸选择进行改变,将原轴承(直径400×1150皮带增面滚筒)型号22220缩小到22210;原(直径400×1150皮带增面滚筒)主轴直径120mm改为50mm;原(直径400×1150皮带增面滚筒)筒壁直径400mm改为200mm;原(直径400×1150皮带增面滚筒)滚筒总重量600kg左右变为70kg左右;实现利用手拉葫芦9便可将滚筒轴端加工面放入卡槽611内,可利用工时1.5小时完成更换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抢修便利,极少影响皮带运行;从成本上降低了材料费用,原增面滚筒材料费6500元左右;改造后增面滚筒材料费1500元左右,相应每只滚筒差价4000元左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进型皮带增面滚筒的工作原理如下:

生产改造时,将原有外置轴承改为内置轴承,第一轴承3、第二轴承4均焊接在筒体1的内壁,使得主轴2的外伸部分无遮挡;选择尺寸较小的主轴2和筒体1;

在正常使用时,主轴2的两端分别置于托板85上,可根据地形环境和加工需要,调节支撑柱84的伸出长度,进而改变托板85的支撑高度,当调节至合适高度后,拧紧第二限位旋钮83;筒体1转动时带动第一轴承3、第二轴承4跟随转动,第一轴承3、第二轴承4绕着主轴2转动,主轴2保持不动;

当增面滚筒出现损坏需要更换时,预先移动两个移动架61至主轴2的两端,将移动导轨9a搬运至筒体1旁,将牵引带53分别绑在筒体1的两端,然后将牵引绳51与牵引带53扣合在一起,然后转动手动葫芦9带动牵引绳51收卷,进而带动筒体1上提离开托板85,随后操作人员将主轴2的两端分别推至对应移动架61的卡槽611内,随后转动挡板631,使得橡胶垫633与主轴2外壁紧密贴合,拧紧第一限位旋钮632,最后取下牵引带53,通过移动架61底部的滚轮62便可带动增面滚筒移动,实现快速维修。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进型皮带增面滚筒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型皮带增面滚筒,将原有外置轴承改为内置轴承,筒体1转动时带动第一轴承3、第二轴承4跟随转动,第一轴承3、第二轴承4绕着主轴2转动,主轴2保持不动;使得主轴2的外伸部分无遮挡,维修时,操作空间更大,维修效率更高;并且免除了瓦座的设置,使得增面滚筒的重量更小,吊装时更为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