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螺杆多层住宅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8160发布日期:2019-08-09 21:28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螺杆多层住宅电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民用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螺杆多层住宅电梯。



背景技术:

普通多层住宅楼是没有电梯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造了大量多层住宅楼,现住户中老年人居多。随着人口老龄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腿脚不方便,加上其他行动不便者,老旧住宅楼加装电梯的呼声越来越高,特别需要无障碍电梯。因此,随着社会进步,给多层住宅楼加装电梯成了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按常规技术、给多层住宅楼加装目前市场上的主流形式客梯,造价较高,让老旧小区居民承担还有不小的困难。

目前市场上的主流客梯,在井道顶上建机房,井道内安装轿厢与配重及导轨,机房内设置曳引机和控制柜,钢丝绳绕过曳引轮、两端分别系着轿厢与配重块作对重升降运动。此类电梯存在造价昂贵且后期维保费用高的缺陷。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低成本的住宅电梯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多螺杆多层住宅电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多螺杆多层住宅电梯,其中,所述多螺杆多层住宅电梯包括:井架、轿厢、多根螺杆和驱动装置;

所述井架设置为电梯井道;

每根螺杆的一端悬挂于所述井架的井架顶板上,每根螺杆的另一端均与所述井架的井架底板接触;

所述轿厢位于所述井架内,所述轿厢的轿厢顶板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爬升座总成,所述轿厢的轿厢底板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握杆座总成,所述轿厢通过所述爬升座总成和所述握杆座总成与每根螺杆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轿厢顶板的外表面上,且与所述爬升座总成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爬升座总成沿所述螺杆旋转以带动所述轿厢沿所述螺杆作升降运动。

优选地,所述爬升座总成包括从动轮和与所述从动轮连接的爬升螺母,所述爬升螺母啮合于所述螺杆上,所述从动轮和所述爬升螺母均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从动轮和所述爬升螺母能够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同时、同向且等速度旋转。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机和传动机构,所述电动机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传动机构分别与所述从动轮和所述爬升螺母连接,所述电动机运转的动力能够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传递给所述从动轮和所述爬升螺母。

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链轮、至少一个传动链环和转向链轮总成,或者,主动同步带轮、至少一个同步带环和同步带张紧轮总成。

优选地,所述电动机包括两台电动机,或者,一台电动机和一台变频器。

优选地,每根螺杆均贯穿所述爬升座总成和所述握杆座总成设置,且所述螺杆与所述爬升座总成以及所述握杆座总成一一对应。

优选地,多根螺杆包括两根螺杆、三根螺杆和四根螺杆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轿厢顶板与所述轿厢底板之间通过四个角柱连接形成轿厢框架,且每个角柱均垂直于所述轿厢顶板与所述轿厢底板设置,每根螺杆贯穿所述轿厢的部分均能够隐蔽在所述角柱的背面,所述轿厢框架垂直于所述轿厢顶板与所述轿厢底板的立面设置为轿厢壁,至少一个所述轿厢壁设置成为轿厢门。

优选地,所述井架包括角钢桁架结构或者方钢管框架结构,且所述井架设置防雷接地,并与近旁楼栋的外墙圈梁之间设置扶墙钢臂。

优选地,所述井架的任一立面上与楼层面等高处均设置电梯厅门,所述电梯厅门的厅门框固定在所述井架的井架主杆上,所述电梯厅门的厅门扇能够对外平开,且所述电梯厅门的厅门槛与目标楼层面或目标住户门之间跨步衔接或用钢栈桥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螺杆多层住宅电梯,通过在住宅楼近旁设置井架作为电梯的井道,并设置多根螺杆与井架连接,将轿厢通过爬升座总成与握杆座总成与螺杆连接,驱动装置与爬升座总成连接,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爬升座总成,爬升座总成带动轿厢沿螺杆做升降运动,这种多螺杆多层住宅电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且与现有技术中的电梯相比,成本低廉,适用于多层老小区住宅楼安装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螺杆多层住宅电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螺杆多层住宅电梯的轿厢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螺杆多层住宅电梯的爬升座总成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螺杆多层住宅电梯的握杆座总成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螺杆多层住宅电梯的轿厢顶上驱动装置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螺杆多层住宅电梯的驱动装置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螺杆多层住宅电梯的驱动装置的左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螺杆多层住宅电梯的转向链轮总成主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螺杆多层住宅电梯的螺杆上端悬挂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螺杆多层住宅电梯的螺杆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螺杆多层住宅电梯的井架的第一基础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螺杆多层住宅电梯的厅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螺杆多层住宅电梯的井架的第二基础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螺杆多层住宅电梯的轿厢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螺杆多层住宅电梯的轿厢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螺杆多层住宅电梯的挂篮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螺杆多层住宅电梯的井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规定,住宅建筑按层数划分为: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层以上为高层。历史的原因,各地绝大多数居民住宅小区都是上世纪70~90年代建造的多层住宅,以6层楼居多,但也不乏7层住宅。多层住宅通常都不设电梯。本实用新型所要提出的电梯泛指能够安装在上文提及的多层住宅中,并通常设置在多层住宅的外部,并与多层住宅的外立面连接安装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多螺杆多层住宅电梯,其中,如图1所示,所述多螺杆多层住宅电梯包括:井架1、轿厢2、多根螺杆3和驱动装置4;

所述井架1设置为电梯井道;

每根螺杆3的一端悬挂于所述井架1的井架顶板191上,每根螺杆3的另一端均与所述井架1的井架底板接触;

所述轿厢2位于所述井架1内,所述轿厢2的轿厢顶板2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爬升座总成60,所述轿厢2的轿厢底板3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握杆座总成70,所述轿厢2通过所述爬升座总成60和所述握杆座总成70与每根螺杆3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4设置在所述轿厢顶板20的外表面上,且与所述爬升座总成60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4能够驱动所述爬升座总成60沿所述螺杆3旋转以带动所述轿厢2沿所述螺杆3作升降运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螺杆多层住宅电梯,通过在住宅楼近旁设置井架作为电梯的井道,并设置多根螺杆与井架连接,将轿厢通过爬升座总成与握杆座总成与螺杆连接,驱动装置与爬升座总成连接,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爬升座总成,爬升座总成带动轿厢沿螺杆做升降运动,这种多螺杆多层住宅电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且与现有技术中的电梯相比,成本低廉,适用于多层老小区住宅楼安装使用。

具体地,如图1所示,螺杆3悬挂在井架1顶部钢板191上;螺杆3贯穿轿厢2,并被爬升座60及握杆座70所夹持。

具体地,为了实现爬升座总成的工作,如图3所示,所述爬升座总成60包括从动轮407和与所述从动轮407连接的爬升螺母427,所述爬升螺母427啮合于所述螺杆3上,所述从动轮407和所述爬升螺母427均与所述驱动装置4连接,所述从动轮407和所述爬升螺母427能够在所述驱动装置4的驱动下同时、同向且等速度旋转。

进一步具体地,所述爬升座总成60由上轴承座421和下轴承座423夹持着从动轮407及一体的爬升螺母427,夹持的手段是三根在轴承座上三等分穿过的长丝螺栓428,夹持的结果使得从动轮407及与之连接一体的爬升螺母427具有了在上下轴承座之间旋转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爬升螺母427旋转是由于与之连接一体的从动轮407驱使,即接受了主动轮传递过来的水平动力,因而围绕着螺杆3的螺纹斜面作爬升或者下滑运动,其过程中产生了驱使轿厢2上升或者下降的垂直分力,由此实现了动力方向的转换功能,同时利用了“斜面运动节省拖拽力”的力学原理。

还需要说明的是,与螺杆3数量相等的爬升座总成60的构造相同,但形体高度不同,差别在于各自的从动同步带轮与下轴承座之间的距离不等,多个爬升座总成60的该距离值形成等差级数,其差额就是主动轮总成中心轴上各主动同步带轮的中心距值。

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长丝螺栓428的下部穿过轿厢顶板20上三个预留孔,然后穿过承重弹簧424 和弹簧座425,再用两只螺母426锁死;所述承重弹簧将轿厢2的重力传递给螺母426,即传递给长丝螺栓428,即传递给爬升螺母427,即传递给螺杆3,也就传递给了井架顶板191,最终传递给了井架1。

具体地,为了实现轿厢的防超载功能,所述承重弹簧424在轿厢2的重力压迫下产生压缩,调整螺母426的位置就能改变轿厢顶板20与下轴承座423之间的间隙Δ,轿厢2空载时的间隙为Δ1,轿厢2加载时Δ1变大,在轿厢顶板20向上“Δ1限”高度处安装“超载限位开关”,当Δ1 = Δ1限时,就是轿厢2超载了,“超载限位开关”就被触动而发信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切断电动机的电源回路,轿厢2无法启动,同时响起警笛声,实现“轿厢防超载功能”。

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长丝螺栓428的上部穿过减震弹簧420、再穿过机座板41上三个预留孔,机座板41及驱动装置4的重力压在减震弹簧420上、传递给上轴承座421,即传递给了爬升螺母427;减震弹簧420被压缩,实现了对机座板41及整个驱动装置的减震、降噪音功能。

进一步具体地,为了实现轿厢防冲顶功能,所述机座板41获得减震效果的同时,减震弹簧420获得压缩量Δ2,如果另加外力压迫机座板41,Δ2就会增大;在上轴承座421向上“Δ2限”高度位置安装“冲顶限位开关”;当机座板41随轿厢2一起上升时,机座板41的上表面首先接近置于螺杆3近顶端位置的“上限螺母”;当电梯的控制电路失灵、轿厢向上不停地运动、趋向冲顶时,机座板41接触到“上限螺母”、被向下压迫,Δ2马上加大,当Δ2 =Δ2限时,“冲顶限位开关”就触动接通“急停电路”,切断总电回路,实现“轿厢防冲顶功能”。

应当理解的是,通过承重弹簧压缩传力,属于柔性配合,可以避免刚性连接出现的多个爬升螺母407旋转中的憋劲的问题。

具体地,在所述长丝螺栓428的上端,锁死两只螺母,便于抓住机座板41上的吊装耳板4111,就能吊起整台轿厢2。

具体地,所述握杆座总成70的主视图如图4所示,所述握杆座总成70外有壳体、内有尼龙轴套(图中未示出),轴套宽松地握着螺杆3起滑动定心作用,壳体用三颗螺栓固定在轿厢底板30的下面。

需要说明的是,握杆座总成70在螺杆3悬挂后还没有定位前,这三颗螺栓只能松松地拧着,对握杆座暂不固定。当多根螺杆3悬挂完毕后,轿厢2降到离井架底板1m左右处停下,用内六角扳手将这三颗螺栓拧紧,将握杆座固定。

为了拧紧该处螺丝,井架1根部四周的井道墙板只能留后安装,否则板手拧不到该螺丝;当然也可以在轿厢2内、在轿厢角柱50的根部预留操作孔,用来拧紧该处螺丝。

作为所述驱动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电动机和传动机构,所述电动机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传动机构分别与所述从动轮407和所述爬升螺母427连接,所述电动机运转的动力能够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传递给所述从动轮407和所述爬升螺母427。

应当理解的是,所述从动轮407和所述爬升螺母427均属于爬升座总成的组成件,安装在轿厢顶板20的上表面。

具体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链轮、至少一个传动链环和转向链轮总成,或者,主动同步带轮、至少一个同步带环和同步带张紧轮总成。

具体地,所述传动链环包括用套筒滚子链的传动链环。

具体地,所述电动机包括两台电动机,或者,一台电动机和一台变频器。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两台电动机可以实现轮流运转,以为轿厢2提供两种升降速度的动力。另外,还可以通过设置一台电动机和一台变频器的形式为轿厢2提供无级变速动力。

下面以双电动机和套筒滚子链传动机构为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驱动装置4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具体地,螺杆3的数量以四根为例。

如图2和5所示,驱动机构4安装于轿厢2的顶板上方,包括机座板41、安装着主动链轮401的主电动机411、安装着辅动链轮402的副电动机412、两只转向链轮总成403、以及套筒滚子传动链413等。

具体地,如图5所示,传动链413将主电动机411上的主动链轮401,与副电动机上的辅动链轮402,经由两只转向链轮4031的转折换向,与四个爬升座总成60上的从动链轮407缠绕联结成环状。

驱动是由主电动机411与副电动机412依次但不同时运转,主动链轮401或者辅动链轮402将电动机动力通过传动链环带动四个从动链轮407同步等速旋转,与从动链轮407一体的四只爬升螺母427就在四根螺杆3上同步爬升或下滑,从而带动轿厢2作升降运动。

链传动转速比n具体为,副电动机412运转时轿厢2的升降速度是主电动机运转所提供速度的1/2,副电动机412运转于轿厢2起步阶段的5秒钟和轿厢2平层停止前的5秒时段,轿厢2运行的中间时段由主电动机411运转。

两台电动机的控制电路连锁并自动切换,起步阶段的运转切换由时间电路控制,平层停止前的运转切换遵循平层位置开关的指令。

当电梯轿厢2的设计升(降)速度为 V、螺杆3的螺距为t、爬升螺母427的设计转速为R、电动机的额定转速为r 时,主动链轮401带着从动链轮407及爬升螺母427旋转的转速比为n,它们之间关系如下式:

(1)R = V / S;(2)n = R / r;

假设:轿厢的升降速度为0.25m/S,电动机采用4极异步电动机,螺杆采用T50×8,从动链轮采用3/4吋×21牙。

计算: R=250/8=31.25转/S =1875转/min;n=1875/1450=1.3。即主动链轮采用3/4吋×(21×1.3=28)牙;辅动链轮采用 3/4吋×(28/2 = 14)牙;转向链轮参照从动链轮采用3/4吋×21牙。

关于主、副电动机功率计算。

具体以螺杆3为T50×8为例。

a)已知:①、螺杆规格为T50×8 ,它的螺旋角=3.17度;

②、电动机采用4极异步电动机,转速1450转/分钟;

③、轿厢的升速为0.25m/s

④、n = 1.3;主副电动机的链轮牙数比用2:1

⑤、轿厢自重加荷载为8KN

⑥、爬升螺母随从动链轮一体旋转

b)四个爬升螺母带着轿厢上升时,在顺螺纹方向需要牵引力P,

P = 8×Sin(180 º- 3.17º) = 0.442KN;

还需要克服螺母与螺杆吻合面的滑动摩擦力 F,

F = 8×Sin(90 º+3.17º)×0.1 = 0.798KN,

因此需要给予四个螺母的法向合力 = 0.442+0.798 = 1.24KN。

c)此合力体现为螺母的旋转力矩 = 1.24×23 = 28.52KNmm。

d)主电动机转轴上需要输出的扭矩 = 28.52×1.3 = 37.1KNmm。

e)需要主电动机功率 = 37.1×1450/9549 = 5.6 KW,取5.5KW。

f)副电动机功率 = 5.5/2 = 2.75KW,取3KW。

g)此功率计算为理论值,还需实验修正。

h)为了减轻电动机负荷、少做无用功,采取改进措施:

①在轿厢顶板20上割减轻孔,用透气的天花板掩饰;

②轿厢顶板20上的人孔盖子用木板制作;

③轿厢底板30四周200mm宽度内用δ10钢板,其余部位用δ3钢板;

④轿厢拉闸门用质量较小的不锈钢管拉闸门;

⑤轿厢壁采用透明或不透明的硬塑板封闭。

具体地,所述机座板41,呈工字形,是为了避开轿厢顶板上的“人孔”位置、及自身减轻等需要。

机座板41上要布置驱动装置4的全部零部件,如图5所示。在主电动机411和副电动机412的安装位置开设电动机嵌入孔,电动机的半身及主(辅)动链轮探至孔下,电动机在第一推移件431与第二推移件436的作用下,可以在孔中平移,从而张紧传动链环413,如图6所示。两电动机采用立式电动机,其法兰盘分别连结第一电动机座板和第二电动机座板。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采用一台可调速的立式电动机安装在机座板41的中心位置,电动机轴通过机座板,使用联轴器连接主动轮总成的中心轴,所述主动轮总成固定于机座板下表面,其中心轴上端连接联轴器、中段用平键固定与螺杆3数量相等、且齿数相同的主动同步带轮,每个主动同步带轮由一条环形同步皮带缠绕连接对应爬升座总成60上的从动同步带轮。主动同步带轮齿数与从动同步带轮齿数形成设定的速比。每个从动同步带轮都与一个爬升螺母联结为一体,一体旋转。

如图5和图6所示,电动机座板与机座板41之间用组合螺栓挂装,每台电动机用4套组合螺栓。每套组合螺栓由4根长丝螺栓430和第一推移件431或第二推移件436、以及方形垫片、螺母、弹垫等组成。组合螺栓的功能是,通过调节8套组合螺栓上部螺母的位置,可以使主动链轮401和辅动链轮402与四个从动链轮407处于同一运转平面,调节完毕后拧紧8套“组合螺栓”的螺母。

机座板41上按需安装两只转向链轮总成403,如图5、图7和图8所示。转向链轮总成403由3 颗长丝螺栓44夹持上轴承座444、下轴承座445和中间的转向链轮4031组成,挂装在机座板41上;调节长丝螺栓44上端螺母就能调节到转向链轮4031与四个从动链轮407处于同一运转平面。

每个转向链轮座固定于机座板41上的孔位设计,不可以让长丝螺栓44与传动链环的运转轨迹发生冲突。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采用同步带传动装置替换套筒滚子链传动装置,使用一台可调速的立式电机安装在机座板41的中心位置,电机轴通过机座板,使用联轴器连接主动轮总成的中心轴,所述主动轮总成固定于机座板下表面,其中心轴上端连接联轴器、中段用平键固定与螺杆3数量相等、且齿数相同的主动同步带轮,每个主动同步带轮由一个同步皮带传动环缠绕连接对应爬升座总成60上的从动同步带轮。主动同步带轮的齿数与从动同步带轮的齿数形成设定的速比。每个从动同步带轮都与一个爬升螺母联结为一体,一体旋转。

还需要说明的是,使用同步带传动装置时,与螺杆3数量相等的爬升座总成60的构造相同,但形体高度不同,差别在于各自的从动同步带轮与下轴承座之间的距离不等,多个爬升座总成60的该距离值形成等差级数,其差额就是主动轮总成中心轴上各主动同步带轮的中心距值;使用同步带传动装置时,需要为每个同步带传动环设置张紧轮。

具体地,每根螺杆3均贯穿所述爬升座总成60和所述握杆座总成70设置,且所述螺杆3与所述爬升座总成60以及所述握杆座总成70一一对应。

可以理解的是,多根螺杆3包括两根螺杆3、三根螺杆3和四根螺杆3中的任意一种。

如图9所示,螺杆3在井架顶部的悬挂装置示意图,其中,螺杆3以T50*8为例进行说明。

1)螺杆3的上端穿过井架顶板191上预留孔,预留孔径80mm。

2)球碗支座192底面抹黄油后套到螺杆3上,与顶板191滑动接触。

3)将球形螺母410拧到螺杆3上、拧紧、敲入止退锥形销。

4)在四根螺杆3安装过程中,球碗支座192的自由滑移能自动找准着力点。安装完毕后,测量轿厢2四周与井架1的间隙是否均匀并对球碗支座给予定位调整,然后对球碗支座周围留5mm间隙、三等分焊上止动挡块,取消球碗支座的滑动自由。

5)螺杆3上必须经常保持黄油润滑。因此需要定期给螺杆清洁和抹黄油。为使其免受灰尘玷污,可以安装护杆防尘套。平时轿厢2自动在首层待命,防尘套将整根螺杆3给予笼罩着;当轿厢2上升时,护杆套自动折叠收拢。

6)本实用新型的多层电梯以6层电梯为例,6层楼电梯的螺杆长度约18m,这在工厂整根制造是不现实的,本实用新型人用简单办法,可以轻易并廉价获得所需要的长螺杆3。

具体地,以某台多螺杆多层住宅电梯需要4根长螺杆、单根长度18m为例对螺杆3的制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货源:市购T50x8x1000螺杆,以下将此1m短螺杆称为1节。

采购:单根18m长螺杆需要19节1m长的短螺杆、经二次加工后连接而成。因此采购19x4=76节短螺杆。

车制:对每节短螺杆按图10车制雌雄头。当采购量大时,厂家也许会按照所提供图纸代加工后售给。

编组:每19节短螺杆编为一组,每组短螺杆自雄头开始依次编号为1#节、2#节......19#节。

区分:76节短螺杆分4组分别接长。接长时用4种颜色的油漆分别给4组螺杆点缀色标、以资区分,每组自1#节开始、逐节标记连接序号。电梯安装时,全部短螺杆的连接顺序不能混。

准备好材料后可以按照下述流程进行螺杆3的制作。

a1、车床夹持住1#节螺杆的雄头,准备切削它雌头的端面。

a2、将2#节的雄头拧入1#节雌头,此时两节的T50螺牙必然是衔接不通的。测量尺寸后车削1#节雌头端面;然后把2#节雄头再次的拧入1#节,看两节螺牙是否已接通;如果还没有接通,就再次切削1#节雌头端面,直到两节螺杆拧紧时螺牙正好接通。检验的标准是用 T50x8螺母能够顺畅地拧过接缝线。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在用工具拧紧接头的情况下检验,且每次车削宁少勿多。

a3、在此两节拧紧并且螺牙已接顺的状态下,在接头处钻Ф5通孔,如图9所示。

a4、用色漆给1#节和2#节点上序号标记。

a5、按以上方法连接2#节与3#节。

a6、照此方法完成一组19节的连接。

a7、照上述方法完成其他三组以及各19节的连接。

a8、将4个钢球螺母,拧上4根1#节的雄头端、拧紧、钻Ф5通孔,如图9所示,螺母上点色标。

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轿厢顶板20与所述轿厢底板30之间通过四个角柱50连接形成轿厢框架,且每个角柱50均垂直于所述轿厢顶板20与所述轿厢底板30设置,每根螺杆3贯穿所述轿厢2的部分均能够隐蔽在所述角柱50的背面,所述轿厢框架垂直于所述轿厢顶板20与所述轿厢底板30的立面设置为轿厢壁,至少一个所述轿厢壁设置成为轿厢门。

具体地,所述井架1包括角钢桁架结构或者方钢管框架结构,且所述井架1设置防雷接地,并与近旁楼栋的外墙圈梁之间设置扶墙钢臂。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螺杆多层住宅电梯所用的井道,采用角钢桁架结构井架,只需整板浅基础,占地面积小,便于建梯选址;井架采用分段吊装,吊装时间短,减少施工扰民因素。

优选地,如图17所示,井架1用四根8#角钢做主杆11,用6#角钢做水平腹杆12和斜腹杆12,腹杆贴焊于主杆外表面,形成钢桁架结构,井架1独立于楼栋外安装。

在井架1的四个角落悬挂四根螺杆3。螺杆3悬挂在井架顶板191上,下端距离井架基础表面60mm~70mm 。

具体地,所述井架1的任一立面上与楼层面等高处均设置电梯厅门,所述电梯厅门的厅门框101固定在所述井架1的井架主杆11上,所述电梯厅门的厅门扇102能够对外平开,且所述电梯厅门的厅门槛与目标楼层面或目标住户门之间跨步衔接或用钢栈桥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井架1的高度 = 住宅楼层高×层数 + 0.7m;如图17所示,井架1的顶部设防雨的顶棚13,井架根部按规范进行避雷接地。

优选地,为了实现井架1的制作,井架1在工厂内按6m一段制成标准段,不同楼栋需要不同高度的井架时,由最上部那段的高度尺寸予以调节。段与段连接在端部平腹杆上钻孔成法兰形式,用M16螺栓连接。

为多层住宅楼加装电梯要面对现实情况:楼栋之间空间狭窄、楼梯间外地下管线密布、各楼栋户型不尽相同、楼栋主体上没有可供安装厅门的现成洞口;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井架上附带厅门的做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首先是电梯的厅门不用常规电梯的平移双开门,而采用普通家庭防盗门,其门框101直接安装在井架主杆11上,如图11和图12所示。

厅门由厅门框101、门扇102和雨篷14组成。厅门槛与楼层面、或住户门之间跨步衔接、或者用钢结构栈桥连接,实现无障碍联通。

钢栈桥请建筑设计院量体设计、建筑安装公司予以施工安装。

从楼栋的三层开始,在各楼层外墙圈梁表面锚固两块贴墙钢板,每块钢板用四颗M16植筋螺栓锚固,钢板尺寸300×300×δ16 。

除首层外,各层厅门框101下方、相对贴墙钢板位置的井架主杆11上,焊装300×200×δ16扶墙臂座板180,如图12和图13所示。

在扶墙臂座板180和贴墙钢板之间焊装扶墙钢臂,每层两根。扶墙钢臂的规格根据井架1离墙距离而定,可与钢栈桥的承重梁结合设计。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实现井架的安装,本实用新型以六层楼电梯的安装为例,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螺杆多层住宅电梯,建成六层楼电梯的总重量约4吨(含荷载),设置1.6m×1.6m面积的整板基础,对地压强为0.016MPa ;而一个成年男性站立时对地压强约0.02Mpa,因此,按照图12和图13所示的构筑整板浅基即可。

图13是在小区砼路面等硬地坪条件下的筑基示意,井架1的主杆下端部设置M24脚底调平螺栓,螺栓站立在基础钢板104上,钢板规格1600mm×1600mm×δ20mm,钢板下面铺20mm水泥砂浆坐实,砂浆层下边就是硬地坪106。所谓硬地坪就是小区的砼道路地坪。然后,在首层厅门的门槛外浇筑10% 的无障碍坡道108衔接道路。

图12是在绿化带等软地坪条件下的筑基示意,从地面下挖25cm土坑,坑底土层夯实后浇筑1800mm×1800mm×150mm砼底板105,砼底板内设置规格为∮12×@100mm×@100mm下层钢筋1051,底板砼表面对准井架主杆11位置设置四块200mm×200mm×δ16mm预埋钢板1052。井架1周边现浇填充砼107与原地坪衔接。基础设排水、下雨也不得积水。

下面详细说明井架1的安装过程。

首先是井架1的制作过程:

b1)在工厂完成各井架1的分段制造;

b2)制造和组装完成“轿厢总成”,包括:轿厢框架和轿厢门及轿厢壁,全部爬升座总成60、握杆座总成70、及驱动机构4;需要说明的是,在“轿厢总成”组装完成后,需要将四只爬升座总成60的下轴承座423之下表面与轿厢顶板20之间的间隙Δ统一调整为10mm;具体方法是,在车间里桥式起重机吊起“轿厢总成”,吊索的扣索位置是机座板41上的吊耳4111,“轿厢总成”吊离地面后,在轿厢内放置平衡重物,使得轿厢顶板20呈水平状态;然后调整四个爬升座总成60的十二根长丝螺栓428的下端螺母426,改变下端螺母426的位置,就能改变Δ的实测值,直到四角的Δ都等于10mm、而且轿厢顶板20还是水平的为止,最后锁死每根长丝螺栓428的下端螺母426。

b3)在工厂把组装完毕的“轿厢总成”吊放进首段井架;

b4)在工厂制备完成多根螺杆3,此时呈短螺杆形状,到现场连接。

应当理解的是,此时,在住宅楼旁选定位置已经完成井架的基础构筑。

然后是现场吊装,经试验大约需要两小时时间。

c1)将上述b1/b2/b3/b4物件运输到安装现场,用一台16吨级汽车吊负责卸车和吊装各段井架;

c2)先将首段井架吊放到基础上,然后依次吊装第二段、第三段……;段与段之间法兰螺栓及时连接;

c3)吊装连接第二段后、在12m高度给井架带设临时揽风钢丝绳;调整主杆的脚底螺栓、初步校调井架的垂直度。

最后,固定井架1,经试验大约需要两个工作日时间。

d1)在住宅楼外墙各楼层圈梁位置钻孔植筋、锚固贴墙钢板;

d2)在贴墙钢板和井架上的扶墙臂座板180之间,焊装扶墙钢臂;

d3)焊装扶墙钢臂前必须使用经纬仪精确测量、调节井架主杆11的脚底螺栓以调整井架1的多方位垂直度;焊装扶墙钢臂过程中还需跟踪测量,确保焊装完钢臂后井架1垂直度不变。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井架1如果不做观光电梯,则井架1的四面用抽芯铝铆钉封闭不透明的3mm 厚 PVC板,PVC板墙板紧贴腹杆12内表面,铆钉生根于腹杆;如做观光电梯,就以井架1为骨架,安装透明玻璃幕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螺杆多层住宅电梯中的轿厢顶板20和轿厢底板30具体可以采用1360mm×1360mm×δ10mm钢板,井架1的四根主杆11外包尺寸1.4m×1.4m;制作大样见图14和图15所示。

轿厢顶板20与轿厢底板30上开有人孔、配以向上开启的活门,用作应急援助通道。

轿厢门安装于两根角柱50之间,轿厢四面都能够设置轿厢门,以适应不同楼栋、多方向设置厅门及连接通道之需要,轿厢门采用平移伸缩的拉闸门。

关于拉闸式轿厢门和防盗门做厅门的安全问题简述如下:

①厅门和轿厢门旁都设置“门开关”,当所有门中有一扇门未关严时电梯无法启动;

②厅门设电子锁,当轿厢到达目的层时,该层厅门的电子锁自动解锁;

③所有厅门装有安全锁,电梯在非运行时段安全锁给厅门自动上栓,厅门无法打开,呼梯后安全栓自动打开。

④拉闸门内面设软帆布帘子,帘子不挡拉闸门的开闭,人在轿厢内手能触摸帘子但摸不到、也看不到井道壁。

⑤轿厢运行到某层面需要下客时,对应该层厅门的轿厢门上方会亮起绿灯给予提示。

以上功能均由电梯的控制电路给予实现。

关于轿厢壁的具体实施方式,轿厢2的角柱50与角柱50之间如果不设轿厢门,就要封闭墙壁。如果电梯不需要观光效果,轿厢壁就封闭δ2mm钢板;如要需要观光效果,轿厢壁就镶嵌钢化玻璃。

经过工程计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螺杆多层住宅电梯的相同运载规模的前提下,其制造成本是现有技术中传统电梯的三分之一。更重要的是,其不需要设置轿厢轨道,或者轿厢依托滑动的滑槽和滑轮,无需配重块,无需复杂的门机系统,更无需规模庞大的电梯井。轿厢的四个面均可设置打开或者闭合的门体。井架1可在结构件工厂中预先组装,并在现场拼装。因此,具有安装简便,施工方便的优点。

下面对螺杆3的具体安装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首先要把“轿厢总成”预先吊放进首段井架1,在此之前必须先在井架主杆11的内侧、距离下端2m处、冲对角线方向焊装四块“临时搁头”;“搁头”的尺寸为120mm×120mm×δ10mm,当首段井架1吊起直立时,轿厢就站在“临时搁头”上、轿厢底板30距离井架1底面约2m。

螺杆3安装步骤如下:

(1)汽吊将井架吊装完毕,扶墙钢臂安装完毕;

(2)工人自首层厅门进入井架1,在轿厢底板下面挂装“临时吊篮”80,见图16。将76节短螺杆放到轿厢内。轿厢内放张梯子,便于操作人员上到轿厢顶上去。为了进入轿厢,首层厅门雨篷上方的井架墙板暂时不安装。

(3)由起重作业班进行以下操作:

在井架近旁布置一台“1吨卷扬机”;

在井架内顶部横梁上挂装一只“3吨3门铁滑车”,作为定滑轮;

在轿厢的吊装耳板4111上扣装一只“2门铁滑车,作为动滑轮;

在动滑轮和定滑轮之间用Ф10钢丝绳穿绕4道工作绳、形成1:4的滑轮组。钢丝绳的动支头穿绕过井架顶部外侧的单片转向铁滑车和井架根部的单片转向铁滑车、引到卷扬机上。此乃提升轿厢的临时动力机构。

(4)接长螺杆3:

1)轿厢内站一人传递器材;轿厢顶上站二人进行操作;

2)轿厢顶上的预备工作:

e1)轿厢顶上接通220V单相临时用电和380V三相临时用电;

e2)拿一只与从动链轮同模数的小链轮装到一台500W的小电动机上,用倒顺开关控制其正反转;

e3)给四个爬升座总成分别兜一个临时链条环,直径约40cm,与从动链轮吻合;当需要某只从动链轮旋转时,就把小电动机的链轮套入此环,操作倒顺开关就可以驱动该从动链轮及爬升螺母旋转。

3)将第一组 T50 螺杆的5#节雌头朝下插入任意一个“爬升座总成”,启动此爬升座的从动链轮正向旋转,该5#节螺杆就向下伸入轿厢,当5#节在爬升座总成上方还留有20cm时停止下伸,拧上一只T50螺母,此螺母在螺杆3接长过程中用以检验接缝处螺纹是否顺畅,最后留在螺杆3上部距离轿厢顶板191约50cm处作“轿厢运行上限挡头”。

4)在5#节上端拧接 4#节、用扳手拧紧,检验接头处螺纹衔接是否顺畅,如果顺畅了、那么用眼光瞄准接头处的定位销孔(这时还只是一个Ф5 的基孔)此孔必然也是畅通的。

5)用1:50×5mm锥形铰刀进行手工扩孔为了插入1:50×5mm×35mm锥形定位销。扩孔过程必须细心,将定位销多次试插,直到用榔头将其敲紧、敲死,此时定位销之两端都不得妨碍 T50 螺母的旋转,最后用2.5mm电焊条伸入定位销孔,用电焊点死定位销。

6)二次使用小电动机正向旋转从动链轮,把4#节及5#节螺杆向下伸,直到4#节在爬升座总成上方还留有20cm时停止下伸。螺杆下伸时,那只T50螺母需要用手抓住、不让它随螺杆一起向下运动。

7)按照以上4)~6)步骤重复操作、依次连接3#节、2#节和1#节,完成1#节连接时,将1#节的上端调整到距离机座板上方约 1.7 m 处,那只T50厘米旋放到距离1#节上端50cm处。

8)当连接完3#节与4#节的接头、螺杆开始下伸时,必须另有工人站到轿厢2下方、瞄着并导引5#节的雌头通过握杆座总成,此时握杆座总成的定位螺丝还是松松的,握杆座总成在轿厢底板上能够稍微移动,以便螺杆伸过去。

9)按照以上3)~8)步骤、重复操作、依次完成其他三组5#节~1#节的连接操作,拆除四个临时链条环。

10)由起重工操作:启动卷扬机,将轿厢向井架顶部提升,使四根螺杆的1#节雄头穿过井架顶板上的预留孔,并冒过顶板20cm。

11)把四块“球碗支座板”套上螺杆,球座板的底面抹上黄油。

12)将四个“钢球螺母”对照色标拧上四个1#节雄头、拧紧。此时用眼光瞄准钢球上的定位销孔(这时还只是一个Ф5 的基孔)此孔必然也是畅通的,然后手工扩孔,敲入定位销,电焊点死定位销。

13)卷扬机缓慢放绳、轿厢慢慢下降,四个球头落实到球碗座内,轿厢的重量由四只钢球螺母及球碗支座传递给井架顶板,卷扬机上钢丝绳放松、撤掉滑轮组。

14)手动旋转四只从动链轮,调整到四个爬升座总成60的上轴承座表面在同一水平面;

15)检查轿厢顶板20及底板30之四边与井架腹杆12之间的间隙,设计间隙为20mm,以四周数值一致为目标。如果不一致,就调整球碗支座位置;

16)调整机座板41上主动链轮401、辅动链轮402、及两只转向链轮4031的高度,使它们与四只从动链轮407处于同一平面。然后安装链条413,旋动第一推移件431和第一推移件436张紧链条环、紧定8套组合螺栓。

17)给副电动机接通临时用电,操作倒顺开关可以临时升降轿厢。

18)安装人员通过轿厢顶板上的人孔和底板上的人孔下到临时吊篮内。人在吊篮内继续接长向下的螺杆

19)按照以上4)~ 6)步骤、重复操作、依次连接6#节、7#节、8#节 ......19#节,其过程具体如下:

f1)四组螺杆必须同步接长,每接长一节,就给副电动机通电反转,轿厢就下降;

f2)当轿厢下降到原先焊装的“轿厢临时搁头”时,去除这四块“临时搁头”,磨去焊疤。

f3)当轿厢下降到距离井架底板1.8m时,拆除临时吊篮。

f4)当接长到第19#节螺杆时,螺杆将触底。此时测量19#节的实际需要长度、将19#节的多余尺寸从雌头端截去;

f5)19#节截短后连接到18#节,此时螺杆下端距离井架底板应该还有60mm~70mm 。

f6)在19#节拧到18#节之前,给19#节套一只弹簧,四根螺杆需要四只,弹簧,内径略大于螺杆3;此四只弹簧自然地坐落在井架基础表面,当轿厢降到首层平层时,此弹簧应该压缩约50mm 。弹簧的规格由试验确定。这四只弹簧在轿厢座底时有缓冲保护作用。

20)测量轿厢四周与井架之间的间隙,看有无变化,如果发现不合适,就需要查找原因,给予消除。

21)对轿厢进行多次升降试验,反复观察间隙情况,确认无误。

22)在每只球碗支座192三等分之外围5mm处换装50mm×50mm×δ10mm小钢板,小钢板竖着焊在井架顶板191上,给球碗支座定位。

23)拆除临时用电,电梯进行电缆布设和控制系统安装。

24)电梯静态检查,电梯动态空载试验与调整。

25)电梯重载300kg×1.2倍 =360KG 试验。

26)电梯额定荷载试验,精确调整平层。

27)交付专业单位检测、检验。

对于上述安装过程的用时估计,经过试验,吊装井架用时约2小时,井架扶墙约2个工作日,螺杆3安装约1个工作日,安装电气结构约7个工作日,调试约2个工作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螺杆多层住宅电梯的电力需要三相动力电10KVA,可以预先向电力部门预先申请供电到位。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螺杆多层住宅电梯还考虑了应急解困措施,具体如下:

(1)轿厢内设有报警按钮,按下按钮即在电梯旁的楼道内响起警笛声,提示有人被困。

(2)轿厢的顶板和底板上设有“人孔活门”,两活门上下对齐,均可向上开启。地板上的活门平时被塑料地毯遮盖。

(3)井架顶部、对准活门中心的副横梁上挂装一只300KG电动葫芦。其吊钩上有一口袋、内装绳络。此绳络能够将人从两大腿根部络起、前胸与后背由皮带绑定,从而能够将人直立着吊起、或下放。

(4)电动葫芦属遥控操作,遥控器一式两只:

1)一只遥控器置于井架外某处,可从电梯外部获取。是为检修人员预备;也便于援助人员从上部某层厅门进入井架,遥控吊钩下放,将自己吊入轿厢,对轿厢内人员施以援助;

2)另一只置于轿厢内的储物盒内,以备轿厢内人获取。

(5)解困的方法:

由援助人员遥控电动葫芦,操作吊钩(吊着绳络),通过两活门,将被困人员下放到井架1底面,从首层厅门走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螺杆多层住宅电梯安全性高,具体关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螺杆多层住宅电梯的安全性分析如下:

A、防坠梯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螺杆多层住宅电梯的额定载荷300KG,升降速度0.25m/S,对于老式住宅楼内居民而言已足够使用。

(2)以此为设计目标,轿厢2自重加额定荷载共约8KN。

(3)当选用T50×8 短螺杆连接成长螺杆、并按M30×2车制两端雌雄头时,单根长螺杆的允许承载拉力为180KN。四螺杆机构,则180×4 / 8 = 90(倍安全系数)

(4)轿厢自重300kg及载人荷载300kg是通过12支长丝螺栓428传力给爬升螺母及螺杆的。该428采用M16 / 8.8级螺栓,其单支允许承载拉力为35KN。则35×12 /(3+3)= 70(倍安全系数)。

因此,轿厢绝对不可能因多根螺杆3断掉或滑丝,或者因12支长丝螺栓428断掉或滑丝而自由坠落,因此本实用新型电梯不存在坠梯的可能。

B、防冲顶

在每根螺杆3上部距离井架顶板50cm处设有T50限位螺母,当轿厢失控向井架顶板接近时,此螺母首先压迫机座板41及减震弹簧420,弹簧压缩、触动上行限位开关,四只限位开关中任何一只被触动即对电动机实施强制断电,警告指示灯亮起。

因此,由强制断电停机和限位螺母阻断上行这双重保障,本实用新型电梯不可能冲顶。由于强制停机信号来自减震弹簧420压缩,因此轿厢内人员毫无冲击感觉。

C、防降速

(1)驱动电动机采用4极电动机,其转速不可能超过额定转速,因此它不可能牵引着螺母超过设计转速而旋转。因此,电动机通电状态下轿厢只能匀速上升或匀速下降运动。

(2)当电动机带着轿厢匀速下降时,如果意外断电而电动机停转,或者意外断链而从动链轮自由了,此时轿厢就会因惯性而继续下滑。此时的惯性力 = 前述电动机功率计算中的 P = 0.442KN,而因惯性下滑需要克服滑动摩擦力 = 前述 F = 0.798KN,由于惯性力0.442KN < 滑动摩擦力0.798KN ,轿厢下降过程中如果遭遇这两项意外时,轿厢会很快地减速停止。

D、防蹲底

根据上述A和C的分析,轿厢不可能因失控而高速蹲底,因此无需设置高高的蹲底缓冲弹簧,即无需设置基坑。(在轿厢底板与井架基础表面之间有15cm距离的空间,用以容纳悬挂于轿厢底部的电缆。)

为了防备轿厢下降到首层、因平层电器失灵,还是会造成小小的“蹲底”。为此采用上述套在19#节端部的四只“缓冲弹簧”起缓冲作用,此时设在螺杆末端近旁的“下限位开关”会及时切断总电,电机停转,轿厢就在“缓冲弹簧”的弹性托举下无冲击地停止。

E、动力故障

当驱动系统在运转中损坏时,只会发生轿厢停止升降的故障现象,不会酿成任何恶性事故。

综上分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螺杆多层住宅电梯的设计是安全的。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螺杆多层住宅电梯,其中使用到的电控系统及呼梯显示盒等可以通过专业厂家订购。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螺杆多层住宅电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显著的简化了电梯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

(2)提高了对老旧多层住宅在安装及使用过程中的适应性,并能够适应不同层数的多层住宅的安装与使用;

(3)通过在井架的四个角落处设置导引轿厢升降运动的螺杆,提高电梯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