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61821发布日期:2019-12-10 20:10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分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分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料装置。



背景技术:

料件作为自动化设备中一个常见的装配料件,在电子产品和通信产品中,利用铆钉、螺钉等料件进行装配连接尤为普遍。由于铆钉、螺钉等料件的使用存在以下两个条件:一、其体积较小,无法采用人工上料的方式;二、使用到的个数较多。采用传统的分料装置,分料效率较低,影响装配效率,无法满足装配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分料装置,所述分料装置能够快速的对料件进行分料,分料效率高,装配效率高,满足装配需求。

其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了一种分料装置,包括:分料平台,所述分料平台上设有用于落料的落料口;第一移动件,所述第一移动件上设有用于容纳料件的进料口,所述第一移动件可移动设置于所述分料平台上并用于使所述进料口与所述落料口连通或错开;及承托件,所述承托件的一端设有用于承托所述料件的承托口,且所述承托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移动件移动并使所述承托口与所述进料口连通或错开。

上述分料装置,使用时,由振动盘的分料出口排列而出的料件依次进入第一移动件的进料口内;再利用承托件的承托口对料件进行承托,使得料件不至于从进料口内掉落。当第一移动件相对分料平台发生移动至使得第一移动件的进料口与分料平台上的落料口对应连通,此时,承托件相对第一移动件沿远离第一移动件方向移动,从而使得承托口与进料口错开,使得料件失去承托,进而落入下方的落料口内以完成料件的分料。当第一移动件相对分料平台发生移动至使得第一移动件的进料口与分料平台上的落料口错开时,此时,承托件相对第一移动件沿靠近第一移动件方向移动,从而使得承托口与进料口对应连通,进而能够再次对进入进料口内的料件进行承托以完成料件的取料。如此循环,即可快速的对料件进行分料,分料效率高,装配效率高,满足使用需求。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移动件上设有用于与所述承托件导向配合的第一导向部。如此,使得承托件沿预设的方向相对第一移动件进行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料平台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移动件导向配合的第二导向部。如此,使得第一移动件沿预设的方向相对分料平台进行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分料装置还包括第二移动件,所述第二移动件可移动设置于所述分料平台上,所述第二移动件上设有第三导向部,所述第三导向部与所述承托件的另一端导向配合并用于使所述承托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移动件沿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一移动件方向移动。如此,使得承托件能够相对第一移动件沿远离或靠近第一移动件方向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托件的另一端设有转动体,所述转动体能够相对所述承托件绕所述转动体的轴向转动,且所述转动体能够与所述第三导向部导向配合。如此,减小摩擦力,使得承托件更加顺畅的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导向部设置为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相对所述第二移动件的移动方向倾斜设置,且所述导向斜面能够与所述转动体导向配合并用于使所述承托口与所述进料口错开或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分料装置还包括用于使所述承托件复位的弹性复位件,所述第一移动件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弹性复位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一端与所述承托件连接,所述弹性复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抵接。如此,使得承托件能够快速复位,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分料装置还包括吹气管路,所述吹气管路的出气口与所述落料口连通。如此,使得料件具有足够大的落料冲力,便于后续工序的进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料平台上设有至少两个相对间隔设置的落料口,所述第一移动件上相应设有至少两个相对间隔设置的进料口,所述承托件对应设置为至少两个,每个所述承托件的承托口对应一个所述进料口设置。如此,能够连续的进行分料与落料,进一步提升了工作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分料装置还包括振动盘和直振器,所述直振器的进料端与所述振动盘的分料出口连通,所述直振器的出料端与所述进料口连通。如此,使得料件在进入第一移动件的进料口之前能够有序的进行排列。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分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料装置的分料平台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分料装置的分料平台部分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0、分料平台,111、落料口,112、第二导向部,120、第一移动件,121、进料口,122、第一导向部,123、安装槽,130、承托件,131、承托口,132、转动体,140、第二移动件,141、第三导向部,1411、导向斜面,150、弹性复位件,160、吹气管路,200、振动盘,210、分料出口,300、直振机构,310、直振轨道,320、直振器,400、料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或与另一个元件“固定连接”,它们之间可以是可拆卸固定方式也可以是不可拆卸的固定方式。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转动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约束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等类似用语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分料装置,包括:分料平台110,分料平台110上设有用于落料的落料口111;第一移动件120,第一移动件120上设有用于容纳料件400的进料口121,第一移动件120可移动设置于分料平台110上并用于使进料口121与落料口111连通或错开;及承托件130,承托件130的一端设有用于承托料件400的承托口131,且承托件130能够相对第一移动件120移动并使承托口131与进料口121连通或错开。

上述实施例的分料装置,使用时,由振动盘200的分料出口210排列而出的料件400依次进入第一移动件120的进料口121内;再利用承托件130的承托口131对料件400进行承托,使得料件400不至于从进料口121内掉落。当第一移动件120相对分料平台110发生移动至使得第一移动件120的进料口121与分料平台110上的落料口111对应连通,此时,承托件130相对第一移动件120沿远离第一移动件120方向移动,从而使得承托口131与进料口121错开,使得料件400失去承托,进而落入下方的落料口111内以完成料件400的分料。当第一移动件120相对分料平台110发生移动至使得第一移动件120的进料口121与分料平台110上的落料口111错开时,此时,承托件130相对第一移动件120沿靠近第一移动件120方向移动,从而使得承托口131与进料口121对应连通,进而能够再次对进入进料口121内的料件400进行承托以完成料件400的取料。如此循环,即可快速的对料件400进行分料,分料效率高,装配效率高,满足装配需求。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第一移动件120相对分料平台110的移动,可以利用直线电机、气缸或其他驱动元件进行驱动,只需满足第一移动件120相对分料平台110移动时能够使得进料口121与落料口111在连通和错开之间切换即可,优选为将第一移动件120设置为滑块,利用气缸带动滑块沿伸缩方向往复移动。承托件130的一端设有承托口131,可以采用卡接的形式与料件400进行卡接配合,例如,承托口131与铆钉的头部卡接,如此,能够对料件400进行承托,使得料件400不会掉落,而当承托口131与进料口121错开时,进料口121的内壁限制料件400随承托件130的移动而移动,从而使得料件400能够从承托口131内退出,进而能够顺畅的掉入落料口111内完成卸料。落料口111可以是槽型也可以是孔形,还可以包括与落料口111相连通的落料管。料件400可以是铆钉、螺栓或其他的装配料件,尤其针对铆钉等小型零部件的分料效果更好。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移动件120上设有用于与承托件130导向配合的第一导向部122。如此,能够对承托件130相对第一移动件120的移动进行导向,使得承托件130沿预设的轨迹移动,保证承托口131能够顺畅的与进料口121连通或错开。第一导向部122可以是导向槽、导轨或其他具有导向作用的结构;优选为导向槽,便于加工,也能够对承托件130的安装进行定位。

如图3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分料平台110上设有用于与第一移动件120导向配合的第二导向部112。如此,能够对第一移动件120相对分料平台110的移动进行导向,使得第一移动件120沿预设的轨迹移动,保证进料口121能够顺畅的与落料口111连通或错开。第二导向部112可以是导向槽、导轨或其他具有导向作用的结构;优选为导向槽,便于加工,也能够对第一移动件120的安装进行定位。

如图3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分料装置还包括第二移动件140,第二移动件140可移动设置于分料平台110上,第二移动件140上设有第三导向部141,第三导向部141与承托件130的另一端导向配合并用于使承托件130能够在第二移动件140的带动下相对第一移动件120移动。如此,第二移动件140相对分料平台110移动时,利用第三导向部141与承托件130的另一端的导向配合,从而使得承托件130相对第一移动件120沿远离或靠近第一移动件120方向往复移动,从而使得承托口131与进料口121错开或对应连通,进而使得料件400掉落或对料件400进行承托。第二移动件140相对分料平台110的移动,可以利用直线电机、气缸或其他驱动元件进行驱动,只需满足第二移动件140相对分料平台110移动时能够利用第三导向部141与承托件130的另一端的导向配合使得承托件130相对第一移动件120沿远离或靠近第一移动件120方向往复移动即可。第三导向部141与承托件130的另一端之间的导向配合,可以通过滑槽与滑块的配合实现,也可以通过导向面与导向件之间的配合实现,只需满足使得承托件130能够相对第一移动件120沿远离或靠近第一移动件120方向往复移动即可。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承托件130的另一端设有转动体132,转动体132能够相对承托件130绕转动体132的轴向转动,且转动体132能够与第三导向部导向配合。如此,利用转动体132与导向斜面1411的导向配合,使得承托件130相对第一移动件120移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不至于过大,方便移动。转动体132可以设置为轴承,也可以设置为滚珠。

进一步地,第三导向部141设置为导向斜面1411,导向斜面1411相对第二移动件140的移动方向倾斜设置,且导向斜面1411能够与转动体132导向配合并用于使承托口131与进料口121错开或连通。如此,当第二移动件140相对分料平台110移动时,利用导向斜面1411与转动体132之间的导向配合,从而带动承托件130相对第一移动件120朝向远离第一移动件120方向移动,进而使得承托口131与进料口121相互错开,从而使得料件400能够顺利的落入落料口111内。导向斜面1411可以设置于第二移动件140背对第一移动件120的侧面上,导向斜面1411可以设置为倾斜平面,也可以设置为倾斜弧面。

如图3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分料装置还包括用于使承托件130复位的弹性复位件150,第一移动件120上设有安装槽123,弹性复位件150设置于安装槽123内,且弹性复位件150的一端与承托件130连接,弹性复位件150的另一端与安装槽123的内侧壁抵接。如此,利用弹性复位件150能够使得承托件130完成一次料件400的落料后能够快速的复位,从而能够快速的进行下一次料件400的分料,缩短了工序之间的时差,提高了工作效率。将弹性复位件150设置于安装槽123内,当承托件130朝向远离第一移动件120方向移动时,弹性复位件150被压缩;当承托件130朝向靠近第一移动件120方向移动时,在弹性复位件150的弹性复位力的作用下,使得承托件130能够快速的朝向靠近第一移动件120方向移动,从而使得承托口131能够快速的与进料口121对应连通。弹性复位件150可以设置为弹簧或簧片,只需能够对承托件130的复位提供弹性作用力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移动件120上的第一导向部122设置为与进料口121连通的导向槽,在导向槽的底壁上设置安装槽123,弹性复位件150设置于安装槽123内,承托件130设有朝向安装槽123延伸的凸起,弹性复位件150的一端与凸起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槽123的内侧壁抵接。如此,承托件130不仅能够与导向槽导向配合,还能利用安装槽123进一步对承托件130的移动进行导向。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分料装置还包括吹气管路160,吹气管路160的出气口与落料口111连通。如此,当第一移动件120移动至使进料口121与落料口111相连通,承托口131与进料口121相错开时,利用吹气管路160能够进行吹气,从而使得料件400能够顺利的从落料口111中落下,也使得料件400受到足够大的推力,使得料件400能够顺利的达到下一工序的进料口121。吹气管路160的出气口设置于第一移动件120的上方,且出气口与落料口111对应设置,如此,当第一移动件120移动至使得进料口121与落料口111相连通时,吹气管路160吹出的气体经进料口121后进入落料口111内。

如图3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分料平台110上设有至少两个相对间隔设置的落料口111,第一移动件120上相应设有至少两个相对间隔设置的进料口121,承托件130对应设置为至少两个,每个承托件130的承托口131对应一个进料口121设置。如此,利用至少两个落料口111、至少两个进料口121以及至少两个承托件130的承托口131的交替连通与错开,从而能够连续的对料件400进行分料与落料,使得各个工序衔接的更加紧密,进一步提升了工作效率。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分料平台110上设有两个相对间隔设置的落料口111,第一移动件120上相应设有两个相对间隔设置的进料口121,承托件130对应设置为两个,每个承托件130的承托口131对应一个进料口121设置。当第一个进料口121内有料件400进入,对应的承托件130的承托口131对料件400进行承托,第一移动件120移动至使第一个进料口121与相应的落料口111连通时,第二个进料口121内有料件400进入,当第一个进料口121内的料件400落料至相应的落料口111内,第一移动件120复位时,第二个进料口121移动至与相应的落料口111连通,而第一个进料口121移动至进料位置。如此,利用两个进料口121交替的进料并交替的与相应的落料口111连通,从而能够连续的进行分料与落料,提升了工作效率。

如图1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分料装置还包括振动盘200和直振器300,直振器300的进料端与振动盘200的分料出口210连通,直振器300的出料端与进料口121连通。如此,利用振动盘200对料件400进行初步的分拣与排列,使得料件400能够有序的从分料出口210出来,再利用直振机构300进一步对从振动盘200的分料出口210出来的料件400进行分料排列,使得料件400能够更加有序的进入第一移动件120的进料口121内,能够保证后续的分料更加有序和规律。直振器300可以包括直振轨道310和设置于直振轨道310下方的直振件320,直振轨道310连通振动盘200的分料出口210与第一移动件120的进料口121,如此,使得料件400在直振轨道310上充分、有序的进行排列,方便进料。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约束。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