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自动化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86409发布日期:2019-11-08 23:27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气自动化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吊装夹具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电气自动化夹具。



背景技术:

钢卷又称卷钢,由钢材热压或冷压成型为卷材,目前钢卷在吊装过程中大多使用C型吊具或起重夹钳,其中C型吊具结构简单,但是在使用时需要工作人员引导辅助C型吊具插入到钢卷的卷心内,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且工作效率低,并且C型吊具在挂住钢卷后需要先提升高度,进而与钢卷卡合后才能限定位置,在起吊卡合的过程中仍然需要工作人员的扶持,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处于非常危险的工作环境,发生意外伤害的概率较大;而起重夹钳是依靠自身重力夹持住起重物件,在起重过程中若在竖直方向上发生较大幅度的震动,则易于导致其中物体脱落,在使用时较为危险,导致钢卷的运输工作危险且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气自动化夹具,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电气自动化夹具,包括横梁,横梁的两端分别开设凹型透槽,凹型透槽的顶面与底面均与外部相通,凹型透槽内均通过铰接柱铰接安装对称分布的L型夹,横梁的两端分别位于对应的L型夹的竖向杆中部,横梁的顶面中部固定安装吊环,吊环能与起重机的吊钩勾接配合,横梁的顶面两侧分别铰接连接电动伸缩杆的固定端,电动伸缩杆分别位于吊环的两侧,电动伸缩杆的活动端分别与对应的L型夹的竖向杆内侧上端铰接连接,横梁的顶面一侧固定安装蓄电池,电动伸缩杆均与蓄电池电路连接,横梁的顶面另一侧固定安装无线控制器,电动伸缩杆均与无线控制器电路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电气自动化夹具,所述的横梁的前面两侧与后面两侧分别固定安装对称分布的弧形杆,弧形杆的凹面均朝下,位于前方的两根弧形杆下端与位于后方的两根弧形杆下端均固定安装横向的且相互平行的定位杆,弧形杆分别位于对应的定位杆的两侧。

如上所述的一种电气自动化夹具,所述的横梁的底面固定安装条形磁铁。

如上所述的一种电气自动化夹具,所述的L型夹的横向杆顶面均固定安装数块均匀分布的锥形块。

如上所述的一种电气自动化夹具,所述的蓄电池为锂电池。

如上所述的一种电气自动化夹具,所述的蓄电池的前面开设充电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使用时,先将起重机的吊钩挂到吊环上,再将本实用新型的夹具吊到钢卷的正上方,此时利用无线开关控制无线控制器,无线控制器控制电动伸缩杆同时收缩,进而电动伸缩杆的活动端能同时拉动对应的 L型夹上端向内侧移动,进而L型夹的上端能分别以对应的铰接点为中心线向内侧翻折,此时L型夹的下端能张开,然后缓慢降下本实用新型的夹具,进而能使L型夹分别移动到钢卷的卷心两端,然后通过无线控制器控制电动伸缩杆同时伸展,进而能使L型夹恢复到初始位置,此时L型夹均能插入到钢卷的卷心内,即本实用新型的夹具能将钢卷夹住,然后将本实用新型的夹具吊起,进而本实用新型的夹具能将钢卷吊起,此时主要由横梁与L型夹受力,电动伸缩杆主要起到限位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夹具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便于使用,在使用时仅需工作人员观察定位,无需工作人员引导推拉,因此能大大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吊运钢卷的工作效率,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夹具能进一步限定钢卷的位置,进而能进一步防止钢卷在吊装过程中脱落,从而能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在使用时更加便利,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图3是图1的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电气自动化夹具,如图所示,包括横梁1,横梁1的两端分别开设凹型透槽2,凹型透槽2的顶面与底面均与外部相通,凹型透槽2内均通过铰接柱铰接安装对称分布的L型夹3,横梁1的两端分别位于对应的L型夹3的竖向杆中部,横梁1的顶面中部固定安装吊环4,吊环4能与起重机的吊钩勾接配合,横梁1的顶面两侧分别铰接连接电动伸缩杆5的固定端,电动伸缩杆5分别位于吊环4的两侧,电动伸缩杆5的活动端分别与对应的L型夹3的竖向杆内侧上端铰接连接,横梁1的顶面一侧固定安装蓄电池6,电动伸缩杆5均与蓄电池6电路连接,横梁1的顶面另一侧固定安装无线控制器7,无线控制器7与控制开关无线连接,电动伸缩杆5均与无线控制器7电路连接。在使用时,先将起重机的吊钩挂到吊环4上,再将本实用新型的夹具吊到钢卷的正上方,此时利用无线开关控制无线控制器7,无线控制器7控制电动伸缩杆5同时收缩,进而电动伸缩杆5的活动端能同时拉动对应的 L型夹3上端向内侧移动,进而L型夹3的上端能分别以对应的铰接点为中心线向内侧翻折,此时L型夹3的下端能张开,然后缓慢降下本实用新型的夹具,进而能使L型夹3分别移动到钢卷的卷心两端,然后通过无线控制器7控制电动伸缩杆5同时伸展,进而能使L型夹3恢复到初始位置,此时L型夹3均能插入到钢卷的卷心内,即本实用新型的夹具能将钢卷夹住,然后将本实用新型的夹具吊起,进而本实用新型的夹具能将钢卷吊起,此时主要由横梁1与L型夹3受力,电动伸缩杆5主要起到限位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夹具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便于使用,在使用时仅需工作人员观察定位,无需工作人员引导推拉,因此能大大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吊运钢卷的工作效率,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夹具能进一步限定钢卷的位置,进而能进一步防止钢卷在吊装过程中脱落,从而能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在使用时更加便利,适合推广使用。

具体而言,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夹具更加易于夹住钢卷,本实施例所述的横梁1的前面两侧与后面两侧分别固定安装对称分布的弧形杆8,弧形杆8的凹面均朝下,位于前方的两根弧形杆8下端与位于后方的两根弧形杆8下端均固定安装横向的且相互平行的定位杆9,弧形杆8分别位于对应的定位杆9的两侧。在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夹具移动到钢卷的上方,然后缓慢下降本实用新型的夹具,当定位杆9落到钢卷上时,定位杆9能在钢卷上发生滑移,进而能使钢卷滑入两根定位杆9之间,即弧形杆8能同时将钢卷拢住,从而能使本实用新型的夹具更加易于夹住钢卷,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具体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夹具在吊装钢卷时的稳定性,本实施例所述的横梁1的底面固定安装条形磁铁10。在使用时,当本实用新型的夹具移动到钢卷的上方后,在条形磁铁10的磁性吸力作用下能将横梁1与钢卷吸住,进而能使本实用新型的夹具更加牢固的夹持住钢卷,从而能进一步防止本实用新型的夹具在起吊钢卷时发生位置偏移,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夹具在吊装钢卷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夹具在使用时的安全性,本实施例所述的L型夹3的横向杆顶面均固定安装数块均匀分布的锥形块11。锥形块11能进一步增大 L型夹3与钢卷之间的摩擦力,进而能进一步防止钢卷在 L型夹3之间脱落,从而能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夹具在使用时的安全性。

更进一步的,为了进一步延长蓄电池6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所述的蓄电池6为锂电池。锂电池的能量高、重量轻,使用寿命长,在使用时更加绿色环保,有利于进一步延长蓄电池6的使用寿命。

更进一步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蓄电池6的前面开设充电口12。在使用时,能通过充电口12给蓄电池6及时充电,进而能进一步保证蓄电池6始终保持良好的供电效率,从而能使本实用新型的夹具始终保持在最佳的工作状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