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贝苗灌装用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16141发布日期:2020-01-07 08:11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贝苗灌装用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料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贝苗灌装用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扇贝等贝类的养殖过程中,随着贝苗在养殖笼内不断长大,需要根据贝苗的大小适时进行分苗工作,确保笼内的每层贝苗在不同的生长期都有一个适合生长的密度。一般是通过人工操作进行分苗,需要两个人配合操作,一人将笼口撑开,另一人通过简单量具定量放入幼苗;一般两个人每小时能够完成20笼左右,且随着操作人员的体力下降,量具中幼苗越装越少,分苗不均。

贝苗养殖采用的养殖笼4上都设有多个并列的养殖腔4-3,养殖笼如图8所示,相邻养殖腔4-3之间设有圆盘形挡板4-1,挡板4-1的外侧围有尼龙网格袋4-2,且尼龙网格袋4-2并不闭合,一侧设有开口,以便于贝苗放入,但是尼龙网格袋4-2的宽度一般大于挡板4-1的周长,便于贝苗放入养殖腔4-3收口,尼龙网格袋沿围在各个挡板的外周以形成所需要的养殖笼,在开口处两侧分别设有尼龙网格袋余量,记为封口袋边4-4,便于养殖腔4-3封口;

申请号为201820616638.1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贝类分苗装置,包括分料机构、灌料机构和拉伸机构,其中分料机构包括滚筒,滚筒上成列排布多个贝苗容腔,滚筒翻转后,每个贝苗容腔对应着灌料机构上的一个灌料斗,每个灌料斗对应着养殖笼上的一个养殖腔,拉伸机构能够将养殖笼拉伸到一定的长度,使得每个养殖腔都达到相等的高度;这样的结构经过试验后存在以下问题:

1)贝类分苗装置一般安装在船的甲板上,由于滚筒上设置的贝苗容腔的个数和养殖笼上养殖腔个数一致,养殖笼的规格一般是13-20个养殖腔,长度在1.2-2.5米之间,这就导致滚筒的长度较长,进而导致整个贝类分苗装置的体积较大,在船上的占地面积较大,且设备的制造成本较高,无法适合中小型的养殖户;

2)由于养殖笼在海上长期日晒,尼龙网格袋的弹性逐步减弱,以20个养殖腔的养殖笼为例,在正常情况下,拉伸机构将其拉伸2.5米,正好20个养殖腔都拉开了,且每个养殖腔的高度一致性比较好,但是在高温暴晒的情况下,尼龙网格袋的弹性减小,尼龙网格袋长度大大增加,拉伸机构将养殖笼拉至2.5米时,才拉开了十几个养殖腔,不能拉开全部养殖腔,且已经拉开的养殖腔的高度不一,养殖腔高度是指拉开后两个挡板之间间隙的距离,这样就会导致灌料斗无法与养殖腔一一对应,20个贝苗容腔内的贝苗就会落至十几个养殖腔内,导致贝苗分苗不均,且贝苗量分配的也不合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尺寸较小的贝苗灌装用下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贝苗灌装用下料装置,包括下料架、设于所述下料架上的分料机构和灌料机构,所述灌料机构位于所述分料机构的下方,所述分料机构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分料组件,所述分料组件包括分料盒和带动所述分料盒移动的分料盒驱动机构;

所述灌料机构包括灌料斗、开合爪和开合机构,所述灌料斗上方设有进料口,下方设有下料口,所述开合机构带动所述开合爪转动,以控制所述下料口的开合;

所述分料盒的上方设有入料口,下方设有出料口,两个所述分料盒的出料口交替对准所述进料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两个并列的分料斗交替工作,能够提高分料效率,分料斗下仅设有一个灌料斗,灌料斗的出口只需要对应一个养殖腔即可,拉伸机构可以将养殖腔逐个拉开,灌料斗间歇下料,能够适用于弹性不同的养殖笼的分苗的需求,且下料装置体积能够大大减小,进而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所述分料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设有装料容腔,所述装料容腔内设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上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用以调节所述装料容腔的容积。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每个不同时期的贝苗灌装的量有所不同,可以根据需求调节每个分料盒内的贝苗容量,使其达到最佳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出料口上设有出料挡板,所述出料挡板的一侧与所述盒体可转动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贝苗到达出料口时,出料挡板翻转,给贝苗一定的缓冲,减少贝苗摔坏的概率。

进一步,所述下料架包括分料架体和下料架体,所述下料架体可上下移动的安装在所述分料架体的下方,两个所述分料盒可在所述分料架体上纵向移动,所述灌料斗可上下移动的安装在所述下料架体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第一个养殖腔呈锥形结构,第一养殖腔的开口一般低于后续的养殖腔的开口,往第一个养殖腔内灌苗时,下料架体和灌料斗均下降,才能将灌料斗的下料口放入第一个养殖腔内,而往后续的养殖腔内灌苗时,只需要灌料斗下降,就能够将灌料斗的下料口放入养殖腔内。

进一步,所述开合爪包括两个分别设于所述下料口两侧的侧开合爪和一个设于所述下料口前侧的前开合爪,且所述前开合爪设于两个侧开合爪中部。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养殖笼上尼龙网格袋的开口处,也就是各个养殖腔的开口,都会留有很长的尼龙网格袋余量,该余量记为封口袋边,以便于灌苗养殖腔封口,当两侧的侧开合爪扒开养殖腔两侧的尼龙网格袋时,难免会扒错位,也就是说左侧的侧开合爪扒到右侧的封口袋边,而右侧的侧开合爪扒到左侧的封口袋边,两侧封口袋边相互交叠完全将养殖腔入口封死,导致灌料斗灌料时,完全将贝苗撒落在养殖腔外,无法实现灌苗操作;

现在两侧的侧开合爪的下部设有前开合爪,前开合爪对应着两侧封口袋边的中间,灌料时,前开合爪先从中间将两侧的封口袋边分开,两侧的侧开合爪再打开,将两侧的封口袋边彻底分开,完全打开养殖腔入口,保证贝苗尽可能的全部落入养殖腔内,保证灌苗的可靠性及效率。

进一步,两个所述侧开合爪和所述前开合爪均呈三角形,当所述下料口闭合时,两个所述侧开合爪闭合,且所述前开合爪设于两个侧开合爪的下部。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前开合爪呈三角形,便于其初步扒开养殖笼两侧的封口袋边;而侧开合爪呈三角形,同样是便于其从两侧分别扒开对应侧的封口袋边。

进一步,所述分料盒驱动机构为纵向设置的分料盒驱动气缸,所述分料盒驱动气缸的缸体安装在所述下料架上,所述分料盒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盒体连接。

进一步,所述开合机构为开合气缸,所述开合气缸的缸体与所述灌料斗铰接,所述开合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开合爪铰接。

进一步,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手轮和丝杆,所述手轮的中部为与所述丝杆相适配的螺母套。

进一步,所述盒体的两侧下部设有纵向滑槽,所述分料架体包括与所述纵向滑槽相适配的纵向滑轨。

进一步,所述灌料斗的后侧设有第一竖向滑槽,所述下料架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竖向滑槽相适配的第一竖向滑轨,所述下料架体和所述灌料斗之间还设有第一升降气缸,所述第一升降气缸带动所述灌料斗上下移动。

进一步,所述分料架体和所述下料架体之间设有第二升降气缸,所述第二升降气缸带动所述下料架体上下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分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灌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灌料机构的主视图;

图5为图4的左视图;

图6为图4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下料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现有技术中养殖笼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各标号所表示的部件名称列表如下:1、下料架,1-1、分料架体,1-11、纵向滑轨,1-12、第二竖向滑轨,1-2、下料架体,1-21、第二竖向滑槽,1-22、第一竖向滑轨,1-3、第二升降气缸;

2、分料组件,2-1、分料盒,2-11、盒体,2-12、装料容腔,2-13、调节板,2-14、纵向滑槽,2-15、出料挡板,2-2、分料盒驱动气缸,2-3、调节机构,2-31、手轮,2-32、丝杆;

3、灌料机构,3-1、灌料斗,3-11、进料口,3-12、下料口,3-2、前开合气缸,3-3、前开合爪,3-4、侧开合气缸,3-5、侧开合爪,3-6、第一升降气缸,3-7、第一竖向滑槽;

4、养殖笼,4-1、挡板,4-2、尼龙网格袋,4-3、养殖腔,4-4、封口袋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7所示,一种贝苗灌装用下料装置,包括下料架1、设于所述下料架1上的分料机构和灌料机构3,所述灌料机构3位于所述分料机构的下方,所述分料机构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分料组件2,所述分料组件2包括分料盒2-1和带动所述分料盒2-1移动的分料盒驱动机构;

所述灌料机构3包括灌料斗3-1、开合爪和开合机构,所述灌料斗3-1上方设有进料口3-11,下方设有下料口3-12,所述开合机构带动所述开合爪转动,以控制所述下料口3-12的开合;

所述分料盒2-1的上方设有入料口2-12,下方设有出料口,两个所述分料盒的出料口交替对准所述进料口3-11。

所述分料盒2-1包括盒体2-11,所述盒体2-11内设有装料容腔2-12,所述装料容腔2-12为矩形容腔,所述装料容腔2-12内设有调节板2-13,所述调节板2-13为倒u型结构,包括前板、上板和后板,所述后板设于所述装料容腔2-12内,形成所述装料容腔2-12的前侧板,所述调节板2-13上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用以调节所述装料容腔2-12的容积。

所述出料口上设有出料挡板2-15,所述出料挡板2-15的一侧与所述盒体2-11可转动连接。

所述下料架1包括分料架体1-1和下料架体1-2,所述下料架体1-2可上下移动的安装在所述分料架体1-1的下方,两个所述分料盒2-1可在所述分料架体1-1上纵向移动,所述灌料斗3-1可上下移动的安装在所述下料架体1-2上。

所述开合爪包括两个分别设于所述下料口3-12两侧的侧开合爪3-5和一个设于所述下料口3-12前侧的前开合爪3-3,且所述前开合爪3-3设于两个侧开合爪3-5中部。

两个所述侧开合爪3-5和所述前开合爪3-3均呈三角形,当所述下料口3-12闭合时,两个所述侧开合爪3-5闭合,两个所述侧开合爪3-5的顶尖相接触,且所述前开合爪3-3设于两个侧开合爪3-5的下部。

所述分料盒驱动机构为纵向设置的分料盒驱动气缸2-2,所述分料盒驱动气缸2-2的缸体安装在所述下料架1-1上,所述分料盒驱动气缸2-2的活塞杆与所述盒体2-11连接。

所述开合机构为开合气缸,所述开合气缸的缸体与所述灌料斗铰接,所述开合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开合爪铰接,所述开合气缸包括驱动侧开合爪3-5的侧开合气缸3-4和驱动前开合爪3-3的前开合气缸3-2。

所述调节机构2-3包括手轮2-31和丝杆2-32,所述手轮2-31的中部为与所述丝杆2-32相适配的螺母套。

所述盒体2-11的两侧下部设有纵向滑槽2-14,所述分料架体1-1包括与所述纵向滑槽2-14相适配的纵向滑轨1-11。

所述灌料斗3-1的后侧设有第一竖向滑槽3-7,所述下料架体1-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竖向滑槽3-7相适配的第一竖向滑轨1-22,所述下料架体1-2和所述灌料斗3-1之间还设有第一升降气缸3-6,所述第一升降气缸3-6带动所述灌料斗3-1上下移动。

所述分料架体1-1和所述下料架体1-2之间设有第二升降气缸1-3,所述第二升降气缸1-3带动所述下料架体1-2上下移动;

所述下料架体1-2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竖向滑槽1-21,所述分料架体1-1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二竖向滑槽1-21相适配的第二竖向滑轨1-1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时,分料盒2-1的上方设有接料斗,两个分料盒2-1的入料口交替与所述接料斗的卸料口对齐,贝苗从接料斗内落入分料盒2-1内,并从分料盒2-1落入灌料斗3-1内,灌料斗3-1在第一升降气缸3-6的带动下向上移动;接着,开合机构动作,将下料口打开,贝苗落入罐笼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