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轨装置及物料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4917发布日期:2020-05-26 17:26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换轨装置及物料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配送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换轨装置及物料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生产基地一般根据工序划分为不同车间,不同车间之间的物料周转基本采用地面物流配送、传统悬挂链、皮带线配送、空中物流线/隧道线等几种模式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

其中,多种物流配送模式需要架设输送轨道,并且,大部分的物料输送轨道输送系统需要构建支路轨道以使物料能够达到最接近工作区域的下料点,为了达成此目的,则需要设置换轨装置及物料输送系统,通过物料输送系统控制换轨装置及时切换轨道以满足物料配送的需求。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人特别研发了一种换轨装置及物料输送系统,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物料输送轨道输送系统需要构建支路轨道以使物料能够达到最接近工作区域的下料点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轨装置及物料输送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换轨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的安装座上连接有输入轨道、第一输出轨道、第二输出轨道,所述的输入轨道设于安装座一侧,所述的第一输出轨道、第二输出轨道同侧设置于安装座的另一侧;还包括过渡轨道、驱动装置,所述的过渡轨道一端与输入轨道转动连接,另一端受驱动装置驱动绕过渡轨道与输入轨道的连接处摆动,进而切换连接第一输出轨道、第二输出轨道。

进一步的,输入轨道、过渡轨道、第一输出轨道、第二输出轨道同水平设置。

进一步的,过渡轨道与输入轨道的连接处设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用于实现过渡轨道与输入轨道之间的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转动组件包括设于输入轨道上的第一旋转部、设于过渡轨道上与第一旋转部相配合的第二旋转部、连接第一旋转部、第二旋转部的转轴。

进一步的,第一旋转部、第二旋转部上分别开设有转轴让位孔,所述转轴让位孔与转轴相适配。

进一步的,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气缸、摆动臂,所述的驱动气缸通过摆动臂与过渡轨道连接,所述的驱动气缸伸缩带动摆动臂摆动进而带动过渡轨道一端摆动。

进一步的,第一输出轨道、第二输出轨道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用于限制过渡轨道的摆动幅度以使过渡轨道与第一输出轨道、第二输出轨道对接。

一种物料输送系统,包括主输送轨道及若干支路输送轨道,所述的主输送轨道与支路输送轨道之间设有如上述的换轨装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检测装置,所述的检测装置设于主输送轨道上的预设换轨位置,用于检测被输送的物料是否到达预设换轨位置。

进一步的,预设换轨位置位于主输送轨道上且与支路输送轨道输入端之间设有预留间距。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的控制装置与换轨装置连接,且与检测装置通信连接,用于根据检测装置反馈的检测信息控制换轨装置工作。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换轨装置及物料输送系统,通过设置过渡轨道及驱动装置,可以自由实现物料传输过程中的轨道切换,可以适用于广泛的使用场景,可以满足企业内部生产物料配送到位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物料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换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换轨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物料输送系统的电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换轨装置及物料输送系统,通过设置过渡轨道及驱动装置,可以自由实现物料传输过程中的轨道切换。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物料输送系统,包括主输送轨道1及第一支路输送轨道2、第二支路输送轨道3,所述的主输送轨道1与第一支路输送轨道2、第二支路输送轨道3之间设有换轨装置4。

所述的主输送轨道1作为换轨装置4的输入轨道,所述的第一支路输送轨道2作为换轨装置4的第一输出轨道,所述的第二支路输送轨道3作为换轨装置4的第二输出轨道,所述的输入轨道1、第一输出轨道2、第二输出轨道3同水平设置。

所述的物料输送系统还包括检测装置5、控制装置6,所述的检测装置5为红外线感应传感器,所述的红外线感应传感器设于主输送轨道1上的预设换轨位置,用于检测被输送的物料是否到达预设换轨位置;所述的预设换轨位置位于主输送轨道1上且与第一支路输送轨道2、第二支路输送轨道3的输入端之间设有预留间距,所述预留间距根据主输送轨道1的输送速度及换轨装置4的换轨速度设置,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所述的控制装置6与换轨装置4连接,且与检测装置5信号连接,用于根据检测装置5反馈的检测信息控制换轨装置4进行换轨工作。

所述的换轨装置4,包括安装座41,所述的安装座41上连接有输入轨道1、第一输出轨道2、第二输出轨道3,所述的输入轨道1设于安装座41一侧,所述的第一输出轨道2、第二输出轨道3同侧设置于安装座41的另一侧;还包括过渡轨道42、驱动装置43,所述的过渡轨道42与输入轨道1、第一输出轨道2、第二输出轨道3同水平设置,所述的过渡轨道42一端与输入轨道1转动连接,另一端受驱动装置43驱动绕过渡轨道42与输入轨道1之间的连接处摆动,进而切换连接第一输出轨道2、第二输出轨道3。

所述的过渡轨道42与输入轨道1的连接处设有转动组件7,所述转动组件7用于实现过渡轨道42与输入轨道1之间的转动连接。所述的转动组件7包括设于输入轨道1上的第一旋转部71、设于过渡轨道42上与第一旋转部71相配合的第二旋转部72、连接第一旋转部71、第二旋转部72的转轴73。所述的第一旋转部71、第二旋转部72上分别开设有转轴让位孔74,所述转轴让位孔74与转轴73相适配。

所述的驱动装置43包括驱动气缸431、摆动臂432,所述的驱动气缸431通过摆动臂432与过渡轨道42连接,所述的驱动气缸431与控制装置6电连接,所述的驱动气缸431受控制装置6控制进行伸缩带动摆动臂432摆动进而带动过渡轨道42的一端摆动。

所述的第一输出轨道2、第二输出轨道2上设置有限位块8,所述限位块8用于限制过渡轨道42的摆动幅度以使过渡轨道42与第一输出轨道2、第二输出轨道3完成对接。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换轨装置及物料输送系统,通过设置过渡轨道及驱动装置,可以自由实现物料传输过程中的轨道切换,可以适用于广泛的使用场景,可以满足企业内部生产物料配送到位的需求。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