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水线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05127发布日期:2020-05-20 01:30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流水线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传输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流水线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装配流水线上,当成品的体积较大或重量较重时,一般采用叉车或者吊车等设备来运输至存放区并按顺序存放摆好,费时费力,且运转过程中容易出现差错而造成损失。工件在前段工序结束后,流转于传输装置中,需要改变摆放面,假如人工翻转较重工件的话,必须先停止传送带运动,人工翻转工件之后,再开启传送带,这样使得运载工件不连续,并且容易混乱工件摆放顺序,使整个运转显得杂乱无序,另外人工搬运也容易造成工件表面损伤。传统l形翻转件需要反方向翻转90度后再继续进行下一工件的翻转。使得翻转前工件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间距,工件的缓存数量下降,效率降低,且工件翻转后无法实现规则的密集排列。综述,急需一种流水线输送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流水线输送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流水线输送装置用于自动将成品翻转后输送至存放区并可按顺序进行码放,避免人工运输的弊端,提升生产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流水线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单元、翻转单元和附件装配组合单元,翻转单元设于输送单元输送方向的前进端,翻转单元背离输送单元一端设有附件装配组合单元;输送单元包括基座和设于基座承载面的第一传输装置;第一传输装置包括输送电机、驱动轮、从动轮、第一传送带,输送电机输出轴连接驱动轮中轴,带动驱动轮转动;第一传送带张紧于驱动轮和从动轮之间,驱动轮转动带动第一传送带,从而带动从动轮转动;第一传送带用于托载工件;翻转单元用于翻转,包括l型框架,l型框架设于基座承载面第一传送带前进方向的一端,l型框架包括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第一支板背离第二支板一端铰接于基座,第二支板垂直设于第一支板背离基座的一侧;当l型框架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一支板紧贴与基座承载面;第二支板上设有第二传输装置,第二传输装置包括第二传送带,用于托载工件;附件装配组合单元至少设有一个,包括第三传输装置,第三传输装置包括第三传送带,用于传输来自翻转单元的工件;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均为橡胶传送带。优选的,第一支板包括用于承载工件的第一承载面,翻转单元还包括使l型框架翻转的伸缩组件,伸缩组件包括第一伸缩件、传动臂,传动臂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板背离第一承载面的一侧,传动臂的另一端与第一伸缩件的其中一端铰接,第一伸缩件的另一端与基座背离第一承载面一侧固定;当第一伸缩件处于初始伸长状态时,第一支板背离第一承载面的一侧紧贴于基座承载面,当第一伸缩件处于最大压缩状态时,第一伸缩件带动传动臂,传动臂带动第一支板,第一支板的背离第一承载面的一侧紧贴基座靠近l型支架一端的端壁。优选的,第二支板自由端在第一伸缩件最大压缩点时的最低高度不低于第三传输装置的高度。优选的,伸缩组件使l型框架翻转的最大角度为90°。优选的,第一伸缩件的一个伸缩来回时间内,第一传送带移动的距离与第三传送带移动的距离一致。优选的,第二支板包括用于承载工件的第二承载面,第二支板靠近第二承载面的一侧的中部至少设有一个第二伸缩件,整个第二传送带中部设有沿第二传送带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条形开口,第二伸缩件套设于条形开口中;第二伸缩件初始压缩状态时,第二伸缩件自由端高于第二传送带以穿过条形开口;第二伸缩件在非最大压缩状态时,第二伸缩件自由端用于托载工件;l型框架翻转后,第二伸缩件在最大压缩状态时,第二伸缩件自由端低于第二承载面。优选的,第二伸缩件自由端套设有缓冲软垫。优选的,附件装配组合单元还包括机架和滑轮,第三传输装置设置于机架承载面,机架背离第三传输装置的一侧设有至少两组滑轮,每组滑轮数量不少于两个;附件装配组合单元数量至少为一个。优选的,附件装配组合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机架承载面背离翻转单元一端的挡板。优选的,第一支板背离第一承载面靠近第二支板一端的设有流利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流水线输送装置,结构简单,能实现工件的翻转,自动将成品输送至存放区并按顺序进行码放,避免人工运输造成的表面损伤,提升生产效率,节省了测试时间,提高效率。2)本实用新型伸缩组件中包括第一伸缩件和传动臂,能有效承重,有效减缓l型框架的铰接点的长期受重力耗损,有效保护了设备的使用寿命。3)本实用新型l型框架中的第一支板中设有流利条,能有效减缓了工件传送速度,第二支板中设有第二伸缩件,有效释放了体积和重量较大的工件在翻转过程中产生的势能,有效保护了工件和翻转单元,延长翻转单元的使用寿命。4)本实用新型在伸缩件的一个伸缩来回时间内,第一传送带移动的距离与第三传送带移动的距离一致,保证了在设备运输时等间隔排列工件,且实现翻转后工件的达到同样的等间隔排列。5)本实用新型在第三传输装置末端设有挡板,用于阻挡被翻转后的工件实现密集缓存,避免传统工件在附件装配组合单元中缓存数量低,有利于提供效率。6)本实用新型的附件装配组合单元设有滑轮组,便于实现多个附件装配组合单元的移动替换,有效将装满工件的附件装配组合单元移动到存放区,便于工件存放。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流水线输送装置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流水线输送装置一实施例的输送单元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流水线输送装置一实施例的翻转单元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流水线输送装置一实施例的附件装配组合单元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10基座212第二支板120第一传输装置220伸缩组件121输送电机221传动臂122驱动轮222第一伸缩件123从动轮310机架124第一传送带320第三传输装置210l型框架400工件211第一支板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流水线输送装置。请参考附图1-附图4,一种流水线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单元、翻转单元和附件装配组合单元,翻转单元设于输送单元输送方向的前进端,翻转单元背离输送单元一端设有附件装配组合单元;输送单元包括基座110和设于基座110上的第一传输装置120;第一传输装置120包括输送电机121、驱动轮122、从动轮123、第一传送带124,输送电机121输出轴连接驱动轮122中轴,带动驱动轮122转动;第一传送带124张紧于驱动轮122和从动轮123之间,驱动轮122转动带动第一传送带124,从而带动从动轮123转动;第一传送带124用于托载工件400;翻转单元用于翻转,包括l型框架210,l型框架210设于基座110的第一传送带124前进方向的一端,l型框架210包括第一支板211和第二支板212,第一支板211背离第二支板212一端铰接于基座110,第二支板212垂直设于第一支板211背离基座的一侧;当l型框架210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一支板211紧贴与基座承载面;第二支板212上设有第二传输装置,第二传输装置包括第二传送带,用于托载工件;附件装配组合单元至少设有一个,包括第三传输装置320,第三传输装置320包括第三传送带,用于传输来自翻转单元的工件400。第二支板212用来阻止工件继续移动,并且使工件保持稳定,此时工件的重心逐渐移动到l型支架上。参见图3,第一支板211包括用于承载工件的第一承载面,翻转单元还包括使l型框架210翻转的伸缩组件220,伸缩组件220包括第一伸缩件222、传动臂221,传动臂221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板211背离第一承载面的一侧,传动臂221的另一端与第一伸缩件222的其中一端铰接,第一伸缩件222的另一端与基座背离第一承载面一侧固定;当第一伸缩件222处于初始伸长状态时,第一支板211背离第二支板212的一侧紧贴于基座承载面,当第一伸缩件222处于最大压缩状态时,第一伸缩件222带动传动臂221,传动臂221带动第一支板211,第一支板211背离第一承载面的一侧紧贴基座靠近l型支架一端的端壁;当伸缩组件220将l型框架210翻转后,第二传送带用于将l型框架210的工件400输送至附件装配组合单元。第二支板212自由端在第一伸缩件222最大压缩点时的最低高度不低于第三传输装置320的高度,保证了工件400从第二支板212平稳转移到附件装配组合单元。优选的,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均为橡胶传送带。优选的,在工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和翻转装置的共同作用下,l型框架210逐渐倾斜,伸缩组件220使l型框架210翻转90°后,直到l型框架210中第二传送带与第三传送带齐平,保证了工件逐步运向第三传输装置320。第一伸缩件222和传动臂,能有效承重,有效减缓l型框架210的铰接点中轴的受力耗损,有效保护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优选的,第一伸缩件222的一个伸缩来回时间内,第一传送带124移动的距离与第三传送带移动的距离一致,保证了在设备运输时等间隔排列工件400,且实现翻转后工件400的达到同样的等间隔排列,为有效码存工件提前做好准备,提高码存效率。优选的,第一伸缩件222选用伸缩液压缸,用于传力翻转l型框架。优选的,第二支板包括用于承载工件的第二承载面,第二支板212靠近第二承载面的一侧的中部至少设有一个第二伸缩件,用于缓冲工件400和释放势能并保护翻转单元;第二传输装置包括第二传送带,整个第二传送带中部设有条形开口,第二伸缩件套设于条形开口中;第二伸缩件初始压缩状态时,第二伸缩件自由端高于第二传送带,穿过条形开口;第二伸缩件在非最大压缩状态时,第二伸缩件自由端用于接触工件400;第二伸缩件在最大压缩状态时,第二伸缩件自由端低于第二承载面。第二伸缩件自由端套设有缓冲软垫,用于缓冲工件400,释放工件400翻转后的势能。优选的,第二伸缩件选用弹簧,选用两组弹簧,每组两个均匀等间隔放置与第二支板212上,第二传送带套设于所有第二伸缩件外,均等受力保证工件平稳翻转。优选的,附件装配组合单元还包括机架310和滑轮,第三传输装置设置于机架310承载面,机架背离第三传输装置的一侧设有至少两组滑轮,每组滑轮数量不少于两个,选用七个;附件装配组合单元数量至少为一个,选择用两个。优选的,一种流水线输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附件装配组合单元,选用两个,便于实现多个附件装配组合单元的移动和替换,有效将装满工件的附件装配组合单元移动到存放区,便于工件存放。第一支板背离第一承载面靠近第二支板一端的设有流利条,用于保持工件400与第一承载面齐平,减缓工件400运输速度。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