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梯的反绳轮组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6291发布日期:2020-05-22 21:12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电梯的反绳轮组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绳轮组件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电梯的反绳轮组件结构。



背景技术:

反绳轮是指通常设置在轿厢架和对重框架上部的动滑轮,根据需要曳引绳绕过反绳轮可以构成不同的曳引比,反绳轮与曳引轮和导向轮不同,它不是所有的电梯中都一定有安装,它不会出现在曳引比1:1的电梯中,其作用是减小曳引机的输出功率和力矩。但是,参考公告号“cn207511643u”一种电梯反绳轮组件,包括绳轮防护罩、绳轮、绳轮轴、旋转支架和减震托架,得出目前用于电梯的反绳轮组件结构,当其中一个减震弹性件变形之后,容易使整个反绳轮组件出现倾斜的现象,而且通过拆卸螺栓进行调节反绳轮组件过于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目前当其中一个减震弹性件变形之后,容易使整个反绳轮组件出现倾斜的现象,而且通过拆卸螺栓进行调节反绳轮组件过于麻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梯的反绳轮组件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梯的反绳轮组件结构,所述用于电梯的反绳轮组件结构包括:转台和减震底座,所述转台包括轴承、转轴、转板、支架、绳轮轴、绳轮、固定环、转环和螺环,所述转台上端开有圆形槽,所述轴承相接在圆形槽槽底的中部,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轴承内部,所述转板固定连接在转轴上端,所述转板下端外侧均匀开有至少十个滚动槽,每个所述滚动槽内部均滚动连接有钢珠,所述支架共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架呈左右对称固定连接在转板上端,所述绳轮轴转动连接在支架之间,所述绳轮穿插固定在绳轮轴外部,所述固定环位于圆形槽周围固定在转台上端,所述固定环上端开有环形槽,所述螺环转动连接在环形槽内部,所述螺环上端延伸出环形槽,所述转环固定连接在螺环上端,所述转环与转板卡接;所述减震底座活动连接在转台下方,所述减震底座包括钢管,所述减震底座上端四角均开有限位槽,每个所述限位槽槽底均嵌接固定有弹簧,每根所述弹簧上端均相接有末端与转台固定的限位杆,所述钢管至少有十根,所述钢管均匀嵌入固定在减震底座上端中部,每根所述钢管内部底端均布置有橡胶套,每个所述橡胶套上端均紧密贴合有压板,每块所述压板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末端与转台焊接的连接杆。

具体的,所述钢珠与滚动槽滚动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环形槽内壁布置有螺纹,所述环形槽与螺环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环的内径为50cm-80cm,所述固定环的内径为60cm-90cm,所述固定环的内径比转环的内径长。

更佳的,所述转板上部分的直径为55cm-85cm,所述转板上部分的直径比转环的内径长。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套内部装有缓冲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当需要进行转动调节转板的时候,通过转动转环,随着转环一边转动一边往上移动,而使转环不再压住转板,随后通过转动转板就可进行调节,然后再反向转动转环,使得转环一边转动一边往下移动进行夹住卡接转板,从而便于调节转板;当转台往下压的时候,通过限位杆往弹簧压起到第一步减震的作用,而当连接杆往橡胶套压的时候,则可以起到第二步减震的作用,从而当弹簧变形之后,可以防止转台出现倾斜的现象。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图2为图1减震底座的a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环示意图。

图中:100-转台、101-轴承、102-滚动槽、103-钢珠、104-转轴、105-圆形槽、106-转板、107-支架、108-绳轮轴、109-绳轮、110-固定环、111-转环、112-环形槽、113-螺环、200-减震底座、201-钢管、202-压板、203-连接杆、204-橡胶套、205-限位槽、206-弹簧、207-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用于电梯的反绳轮组件结构,所述用于电梯的反绳轮组件结构包括:转台100和减震底座200,所述转台100包括轴承101、转轴104、转板106、支架107、绳轮轴108、绳轮109、固定环110、转环111和螺环113,所述转台100上端开有圆形槽105,所述轴承101相接在圆形槽105槽底的中部,所述转轴104转动连接在轴承101内部,所述转板106固定连接在转轴104上端,所述转板106下端外侧均匀开有至少十个滚动槽102,每个所述滚动槽102内部均滚动连接有钢珠103,所述支架107共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架107呈左右对称固定连接在转板106上端,所述绳轮轴108转动连接在支架107之间,所述绳轮109穿插固定在绳轮轴108外部,所述固定环110位于圆形槽105周围固定在转台100上端,所述固定环110上端开有环形槽112,所述螺环113转动连接在环形槽112内部,所述螺环113上端延伸出环形槽112,所述转环111固定连接在螺环113上端,所述转环111与转板106卡接,所述钢珠103与滚动槽102滚动连接,所述环形槽112内壁布置有螺纹,所述环形槽112与螺环113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转环111的内径为50cm-80cm,所述固定环110的内径为60cm-90cm,所述固定环110的内径比转环111的内径长,所述转板106上部分的直径为55cm-85cm,所述转板106上部分的直径比转环111的内径长,首先,通过顺时针转动转环111,随着转环111带动螺环113在环形槽112内通过螺纹顺时针转动,而使螺环113带动转环111往上移动,从而使转环111不再压住卡接转板106。

当转环111松开转板106的时候,通过轴承101的转动和钢珠103滚动,可以便于使用者进行转动转板106,从而可以带动转板106上的绳轮109转动进行调节方向。

当需要固定转板106的时候,通过逆时针转动转环111,随着螺环113在环形槽112内通过螺纹逆时针转动,而使螺环113带动转环111往下移动,从而使转环111压住卡接转板106,进而便于调节转板106。

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减震底座200活动连接在转台100下方,所述减震底座200包括钢管201,所述减震底座200上端四角均开有限位槽205,每个所述限位槽205槽底均嵌接固定有弹簧206,每根所述弹簧206上端均相接有末端与转台100固定的限位杆207,所述钢管201至少有十根,所述钢管201均匀嵌入固定在减震底座200上端中部,每根所述钢管201内部底端均布置有橡胶套204,每个所述橡胶套204上端均紧密贴合有压板202,每块所述压板202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末端与转台100焊接的连接杆203,所述橡胶套204内部装有缓冲油,当转台100往下压的时候,通过限位杆207插在限位槽205内往弹簧206压,可以起到第一步减震的作用。

当连接杆203带动往压板202橡胶套204压的时候,随着橡胶套204挤压内部的缓冲油和自身的缓冲性,则可以起到第二步减震的作用,从而当弹簧206变形之后,可以防止转台100出现倾斜的现象。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及“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