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垃圾处理装置中的吸风式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07361发布日期:2020-05-20 01:43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垃圾处理装置中的吸风式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垃圾处理装置中的吸风式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垃圾,尤其是生活垃圾,随着经济生活的发展,其产生量也越发的增加,并日益成为城市化的障碍。现在垃圾已经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填埋和焚烧处理,而是会首先分类,再根据不同的类别进行相应的处理。

垃圾处理的第一步通常是在垃圾处理场中进行的,垃圾处理场上通常会有大型的垃圾处理装置,生活垃圾被投放至垃圾处理装置中后,会被进行简单的过滤、粉碎、打包等操作。

故而,在垃圾处理装置中,就需要一输运部件,用于在垃圾处理装置中移动垃圾,包括平移垃圾和提升垃圾。在现有技术中,所述输运部件通常由带式输送装置和板式输送装置构成,两者都是通过其承载面与垃圾之间的静摩擦力,在基本同一水平面内,或较小高度差下,转运垃圾。

生活垃圾,大部分属于湿垃圾,如餐厨垃圾,通常含有较多的油水,而油水在现有输运部件的承载面上会随处滴落,污染工作环境乃至生态环境,故非常不方便通过现有的输运部件对生活垃圾进行转运。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垃圾处理装置中的吸风式上料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垃圾在垃圾处理装置中输运时,容易造成油水滴落,不方便输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垃圾处理装置中的吸风式上料机构,包括设有可开闭的投料口的投料箱,所述投料箱内设有过滤系统,所述过滤系统用于分离固体垃圾和液体垃圾,其中:所述液体垃圾通过排污管排出至所述投料箱的外部,所述固体垃圾送入位于所述投料箱下方的低位储料斗;所述低位储料斗的底部通过一吸料管连通位于所述低位储料斗上方的一高位储料斗的上部;所述高位储料斗还连通一负压机构,并由所述负压机构驱动从所述吸料管吸提所述固体垃圾。

优选地,还包括一粉碎机,连通于所述投料箱与所述低位储料斗之间,所述固体垃圾经过所述粉碎机粉碎后送入所述低位储料斗。

优选地,所述负压机构包括一吸料风机,所述吸料风机的进风口通过第一吸气管连通所述高位储料斗的上部。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吸气管在所述高位储料斗内的开口处设有过滤装置。

或更优选地,所述负压机构还包括一空气过滤罐,所述第一吸气管连通所述高位储料斗的上端面和所述空气过滤罐的下部;所述空气过滤罐的上部通过一第二吸气管连通所述吸料风机的进风口。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空气过滤罐内,在所述第一吸气管的开口与所述第二吸气管的开口之间,设有空气滤清器。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空气过滤罐内还设有除味装置、和/或消毒装置。

优选地,所述低位储料斗为封闭的上宽下窄的倒锥形。

优选地,所述过滤系统包括一开口向下倒置的锥形过滤网兜,所述过滤网兜的表面开设有过滤通孔。

优选地,所述投料箱的内部底部还设置有用于存放所述固体垃圾的可上下翻转的垃圾斗,所述垃圾斗连接一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上下翻转所述垃圾斗,向所述低位储料斗中倾倒所述固体垃圾。

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垃圾处理装置中的吸风式上料机构,从投料口投放入投料箱中的垃圾,首先被投料箱内的过滤系统过滤,分离为固体垃圾和液体垃圾。其中,液体垃圾通过排污管排出至投料箱外,集中处理;固体垃圾送入位于投料箱下方的低位储料斗,暂时收集。而低位储料斗通过吸料管连通高位储料斗,高位储料斗上还连通一负压机构,由负压机构驱动从吸料管中吸提固体垃圾。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上料机构,在下游通过负压装置,以吸风式抽吸垃圾,用在垃圾处理装置中,可以方便地平稳输送生活垃圾,尤其是用在需要提升高度的垃圾输运中。并且固体垃圾在输送过程中分布相对均匀,更具有餐厨垃圾油水过滤功能。全程封闭运行,防止在垃圾转运过程中,生活垃圾中的油水滴落,污染环境。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用于垃圾处理装置中的上料机构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用于垃圾处理装置中的上料机构的正视图。

图中:1.空气过滤罐、2.投料箱、3.粉碎机、4.低位储料斗、5.高位储料斗、6.吸料风机、7.第二吸气管、8.第一吸气管、9.吸料管、10.排污管、11.垃圾斗、21.投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说明书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多个优选实施例,使其技术内容更加清楚和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形式的实施例来得以体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文中提到的实施例。

在附图中,结构相同的部件以相同数字标号表示,各处结构或功能相似的组件以相似数字标号表示。附图所示的每一组件的尺寸和厚度是任意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并没有限定每个组件的尺寸和厚度。为了使图示更清晰,附图中有些地方适当夸大了部件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用于垃圾处理装置中的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的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投料箱2,投料箱2的壁面上,通常为侧面,设置可开闭的投料口21,供使用者投放垃圾。在投料箱2内,设有一过滤系统,用于分离固体垃圾和液体垃圾,例如,设置至少一个开口向下倒置的锥形过滤网兜,所述过滤网兜的表面开设有过滤通孔,垃圾中的液体就从所述过滤通孔中滴落,从而将初步垃圾干湿分离为液体垃圾和固体垃圾。分离后,所述液体垃圾通过排污管10排出至所述投料箱2的外部,再汇聚集中处理。而所述固体垃圾则聚集于投料箱2内部底部的一垃圾斗11中。

垃圾斗11可上下翻转地固定在投料箱2的内部底部,并且连接一驱动机构,例如一电机,所述驱动机构可上下翻转垃圾斗11,将其中的所述固体垃圾倾倒入低于投料箱2位置的低位储料斗4中,暂时存放。

在一个更佳的实施例中,在投料箱2与低位储料斗4之间,在所述固体垃圾的经过路径上,还可设置一粉碎机3,所述固体垃圾被粉碎机3粉碎后再送入低位储料斗4中存放。既方便了所述固体垃圾的移动,又节约了所述固体垃圾的存放空间,更有利于后续的通过抽吸作用移动所述固体垃圾。低位储料斗4优选为封闭的上宽下窄的倒锥形结构,从而方便从底部送出内部所暂存的固体垃圾。

如图2的正视图所示,低位储料斗4的底部,连通一吸料管9的一端,吸料管9的另一端开口于一高位储料斗5的上部。高位储料斗5还连通一负压机构,所述负压机构工作时产生负压吸力,例如可以为一台吸料风机6,工作时,风机叶片旋转产生负压吸力,从进风口抽吸外部的气体,所述进风口向外连接一第一吸气管8的一端,第一吸气管8的另一端则开口于高位储料斗5的上部,尤其是上端面,以防止吸入高位储料斗5内存放的固体垃圾。因此,在所述负压机构的负压抽吸驱动作用下,高位储料斗5的内部产生负压,所述负压再作用于吸料管9,吸料管9就在负压驱动下,从低位储料斗4中进行抽吸,而因为吸料管9连通低位储料斗4的下端,故所述固体垃圾就在抽吸下沿吸料管9,从低位储料斗4上行至高位储料斗5内,即在抽吸下,完成了所述固体垃圾的输运。

可见,所述固体垃圾就在位于下游的所述负压机构的抽吸作用下移动,且整个输运过程是全程密封的,不会因为滴漏而造成污染。

当然,在一个更佳的实施例中,第一吸气管8在高位储料斗5上的开口处,还设有过滤装置,例如滤网,或者塞入第一吸气管8的开口起始段的过滤球,以防止固体垃圾被吸入第一吸气管8中,乃至被吸入所述负压机构内,产生事故。

但是在第一吸气管8与高位储料斗5上的开口处设置过滤转置,容易造成空气流通不畅,影响负压装置的抽吸效果,故在一个更佳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高位储料斗5和负压装置之间,还设有空气过滤罐1,而第一吸气管8改为连通在高位储料斗5的上端面和空气过滤罐1的下部之间。同时,空气过滤罐1的上部通过一第二吸气管7连通吸料风机6的进风口,因此,当吸料风机6工作时,通过第二吸气管7从空气过滤罐1中抽吸气体,而空气过滤罐1再进一步通过第一吸气管8从高位储料斗5中抽吸气体,从而最终在气压差的驱动下,从低位储料斗4中抽提所述固体垃圾至高位储料斗5内。

在一个更佳的实施例中,空气过滤罐1内,在第一吸气管8的开口与所述第二吸气管9的开口之间,设有空气滤清器,从而保证气流中可能含有的任何固体垃圾等杂物,都不能被抽吸至负压装置中,进一步保证所述上料机构的安全运行。还可以增加除味装置、和/或消毒装置等结构,以保证从所述负压结构中吹出的气体排放环保。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垃圾处理装置中的吸风式上料机构,从投料口投放入投料箱2中的垃圾,首先被投料箱2内的过滤系统过滤,分离为固体垃圾和液体垃圾。其中,液体垃圾通过排污管10排出至投料箱2外,集中处理;固体垃圾送入位于投料箱2下方的低位储料斗4,暂时收集。而低位储料斗4通过吸料管9连通高位储料斗5,高位储料斗5上还连通一负压机构,由负压机构驱动从吸料管9中吸提固体垃圾。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上料机构,在下游通过负压装置,以吸风式抽吸垃圾,用在垃圾处理装置中,可以方便地平稳输送生活垃圾,尤其是用在需要提升高度的垃圾输运中。并且固体垃圾在输送过程中分布相对均匀,更具有餐厨垃圾油水过滤功能。全程封闭运行,防止在垃圾转运过程中,生活垃圾中的油水滴落,污染环境。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