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推式移动岸电电缆绞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10736发布日期:2020-05-20 02:01阅读:548来源:国知局
手推式移动岸电电缆绞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岸电使用技术领域,具体为手推式移动岸电电缆绞车。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船舶停靠在码头岸边,为了满足船舶上通讯、照明、空调等用电要求。传统方式下是依靠船上的柴油发电机持续发电来维持,其产生的噪音和排放的大量硫氧化合物等废烟、废气会给周围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有了岸电系统,就可以通过岸基电源向靠港船舶输送电力,从而关闭船舶辅机,有效解决船舶靠港期间采用柴油机发电引发的噪声和大量硫氧化物排放等环境污染问题,既节能又环保,是建设绿色港口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对打造绿色生态港口,实现港口运营与城市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带来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是,现有的岸电系统在收放线缆时容易造成线缆放出时脱落以及线缆收回时凌乱的现象,为使用者带来一定的困扰。

为此,提出手推式移动岸电电缆绞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手推式移动岸电电缆绞车,能够在收放线缆时避免造成线缆放出时脱落以及线缆收回时凌乱的现象,便于使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手推式移动岸电电缆绞车,包括手推车,所述手推车的下端外表面一侧设置有可制动万向轮,且手推车的下端外表面另一侧设置有固定轮,所述手推车的上端外表面通过支撑架活动连接有卷筒,且卷筒的环形外表面缠绕线缆,所述卷筒的后端外表面靠近上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电缆插座,所述卷筒的前端外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可带动卷筒相对支撑架旋转的手摇减速机,且卷筒靠近固定轮的一侧设置有排缆机构,所述线缆的一端穿过排缆机构固定连接有电缆插头;

所述排缆机构包括与手推车固定连接的支撑座以及位于两个支撑座之间的第一横杆与第二横杆。

通过设置的排缆机构能够在收放线缆时避免造成线缆脱落以及线缆凌乱的现象,使用时,握住把手摇动手轮,通过手摇减速机带动卷筒进行放线,线缆被放出后,使用者将电缆插头向外拉即可,而线缆放出过程中,线缆始终从线槽中走过,且线缆的截面直径大于线盘到第二横杆的距离,从而避免了线缆从线槽中脱落,使用结束后,再通过手摇减速机收回线缆,手摇减速机相对于传统的手摇式收放线缆更加省力,而回收线缆的过程中,线缆与线槽接触带动线盘转动,从而避免线缆在线槽中拉动造成磨损,同时,使用者可调节线盘在第一横杆上的位置,从而改变线缆在卷筒的上线位置,以此避免线缆集中缠绕在卷筒上的某一位置造成凌乱。

优选的,所述第一横杆位于第二横杆的下方,且二者均与支撑座之间固定连接。

第一横杆位于第二横杆起到辅助限定线缆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第一横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可活动的线盘。

线盘用来为线缆导向。

优选的,所述线盘的外圆上开设有与线缆相匹配的线槽。

线槽用来限定线缆。

优选的,一端连接所述电缆插头的线缆穿过线槽。

电缆插头用来与外界电源连接。

优选的,所述线缆的截面直径大于线盘到第二横杆的距离。

该设置避免线缆从线槽中脱落。

优选的,所述手摇减速机的前端活动连接有手轮,手轮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手摇减速机能够减小转动卷筒所需的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排缆机构能够在收放线缆时避免造成线缆脱落以及线缆凌乱的现象,使用时,握住把手摇动手轮,通过手摇减速机带动卷筒进行放线,线缆被放出后,使用者将电缆插头向外拉即可,而线缆放出过程中,线缆始终从线槽中走过,且线缆的截面直径大于线盘到第二横杆的距离,从而避免了线缆从线槽中脱落,使用结束后,再通过手摇减速机收回线缆,手摇减速机相对于传统的手摇式收放线缆更加省力,而回收线缆的过程中,线缆与线槽接触带动线盘转动,从而避免线缆在线槽中拉动造成磨损,同时,使用者可调节线盘在第一横杆上的位置,从而改变线缆在卷筒的上线位置,以此避免线缆集中缠绕在卷筒上的某一位置造成凌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横杆与线盘相结合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缆插座与卷筒结合视图。

图中:1、手推车;2、可制动万向轮;3、固定轮;4、卷筒;5、线缆;6、排缆机构;61、支撑座;62、第一横杆;63、第二横杆;64、线盘;7、电缆插头;8、电缆插座;9、手摇减速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手推式移动岸电电缆绞车,如图1与图4所示,包括手推车1,所述手推车1的下端外表面一侧设置有可制动万向轮2,且手推车1的下端外表面另一侧设置有固定轮3,所述手推车1的上端外表面通过支撑架活动连接有卷筒4,且卷筒4的环形外表面缠绕线缆5,所述卷筒4的后端外表面靠近上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电缆插座8,所述卷筒4的前端外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可带动卷筒4相对支撑架旋转的手摇减速机9,且卷筒4靠近固定轮3的一侧设置有排缆机构6,所述线缆5的一端穿过排缆机构6固定连接有电缆插头7,所述排缆机构6包括与手推车1固定连接的支撑座61以及位于两个支撑座61之间的第一横杆62与第二横杆6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握住把手摇动手轮,通过手摇减速机9带动卷筒4进行放线,线缆5被放出后,使用者将电缆插头7向外拉即可,而线缆5放出过程中,线缆5始终从线槽中走过,且线缆5的截面直径大于线盘64到第二横杆63的距离,从而避免了线缆5从线槽中脱落,使用结束后,再通过手摇减速机9收回线缆5,手摇减速机9相对于传统的手摇式收放线缆5更加省力,而回收线缆5的过程中,线缆5与线槽接触带动线盘64转动,从而避免线缆5在线槽中拉动造成磨损,同时,使用者可调节线盘64在第一横杆62上的位置,从而改变线缆5在卷筒4的上线位置,以此避免线缆5集中缠绕在卷筒4上的某一位置造成凌乱。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横杆62位于第二横杆63的下方,且二者均与支撑座61之间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横杆62位于第二横杆63起到辅助限定线缆5的作用。

具体的,如图1与图2所示,所述第一横杆62的外表面套接有可活动的线盘6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线盘64用来为线缆5导向。

具体的,如图1与图2所示,所述线盘64的外圆上开设有与线缆5相匹配的线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线槽用来限定线缆5。

具体的,如图1所示,一端连接所述电缆插头7的线缆5穿过线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缆插头7用来与外界电源连接。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线缆5的截面直径大于线盘64到第二横杆63的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设置避免线缆5从线槽中脱落。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手摇减速机9的前端活动连接有手轮,手轮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摇减速机9能够减小转动卷筒4所需的力。

工作原理:通过设置的排缆机构6能够在收放线缆5时避免造成线缆5脱落以及线缆5凌乱的现象,使用时,握住把手摇动手轮,手轮与手摇减速机9的输入端连接,手摇减速机9的输出端与卷筒4连接,通过手摇减速机9带动卷筒4进行放线,线缆5被放出后,使用者将电缆插头7向外拉即可,而线缆5放出过程中,线缆5始终从线槽中走过,且线缆5的截面直径大于线盘64到第二横杆63的距离,从而避免了线缆5从线槽中脱落,使用结束后,再通过手摇减速机9收回线缆5,手摇减速机9相对于传统的手摇式收放线缆5更加省力,而回收线缆5的过程中,线缆5与线槽接触带动线盘64转动,从而避免线缆5在线槽中拉动造成磨损,同时,使用者可调节线盘64在第一横杆62上的位置,从而改变线缆5在卷筒4的上线位置,以此避免线缆5集中缠绕在卷筒4上的某一位置造成凌乱。

使用方法:使用时,首先,通过可制动万向轮2与固定轮3将手推车1推动到使用地点,然后,通过可制动万向轮2将手推车1位置固定,最后,握住把手摇动手轮,通过手摇减速机9带动卷筒4进行放线,线缆5被放出后,使用者将电缆插头7向外拉即可,电缆插头7到达指定的外界电源处时,停止放线,将电缆插头7与外界电源连接,此时的电缆插座8导电可进行使用,使用者可通过电缆插座8补充电能,使用结束后,再通过手摇减速机9收回线缆5即可,手摇减速机9相对于传统的手摇式收放线缆5更加省力,较为实用,手摇减速机9为行星减速机,其型号为伟斯特fkf60-l1-(3-10比)-p2。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产品型号只是为本技术方案依据产品的结构特征进行的使用,其产品会在购买后进行调整与改造,使之更加匹配和符合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方案,其为本技术方案一个最佳应用的技术方案,其产品的型号可以依据其需要的技术参数进行替换和改造,其为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因此,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得到对应的使用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