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管成品缠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14174发布日期:2020-06-23 21:30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管成品缠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管生产领域,特别是一种塑料管成品缠膜装置。



背景技术:

在塑料管材生产和流通过程中,为保护管材的外表不受损坏,使其美观实用,并使包装后的管材密封、防潮、防污,传统方法采用的是人工套膜方式,即由人工用筒装透明薄膜套在塑料管材上,存在的问题是:由于人工套膜包装其薄膜叠压部分比较松散、容易脱落,其防污、防潮效果差,而且工作效率低,整个包装过程既费时费力,还难以保证管材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塑料管成品缠膜装置,能够实现自动化的缠膜作业,保证塑料管缠膜质量,并提高缠膜作业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塑料管成品缠膜装置,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顶面上设有箱体,箱体内设有隔板,隔板将箱体内部分隔为三个隔间,三个隔间由箱体一端向另一端分别为清洗室、擦拭室和缠膜室;

所述的清洗室顶部设有清洗水管;

所述的擦拭室内设有擦拭机构;

所述的缠膜室顶部设有薄膜筒,薄膜筒上的薄膜倾斜穿过缠膜室顶面上的通孔后缠绕设置在塑料管外壁上;

所述的箱体一端设有送进机构,另一端设有轴向旋转机构;

所述的隔板以及箱体两端的面板上均设有轴承,多个轴承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清洗室下方的底座上设有集水腔,集水腔顶面上设有连通集水腔与清洗室的透水孔,集水腔侧壁上设有出水管。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擦拭机构包括外筒,外筒内设有内擦拭层,外筒上通过轴承连接设有连板,擦拭机构通过连板吊挂固定在擦拭室内。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擦拭室顶部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转轴与外筒之间通过第二传动带传动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薄膜筒设置在转轴上,转轴通过支腿支撑,转轴与支腿的连接位置上设有扭转弹簧。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送进机构主体采用两端开口的中空矩形体框架结构,送进机构中包括一上一下两个送进辊,送进辊设置在送进辊轴上,两根送进辊轴的一端上均设有齿轮,两个齿轮之间啮合连接,位于上方的送进辊轴与设置在送进机构顶部的第一电机的转轴之间通过第一传动带传动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轴向旋转机构包括第一环形件和第二环形件,第一环形件的内壁上设有环形的连接凹槽,第二环形件包括两端截面直径不同的环形柱,直径较小的环形柱的外径与第一环形件的内径相同,且直径较小的环形柱的外壁上设有连接凸环。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二环形件通过传动带与设置在箱体顶部的第三电机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塑料管成品缠膜装置,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进行缠膜之前能够对塑料管外壁上的灰尘进行清理,从而保证薄膜缠绕之后的稳定,避免薄膜错位导致塑料管露出而造成无法达到保护目的的情况;

(2)通过轴向旋转机构能够带动塑料管的轴向旋转,从而实现自动缠膜目的;

(3)通过送进机构实现塑料管的匀速送入,使缠绕的薄膜更加均匀,避免人工缠绕导致缠绕量不好确定造成薄膜浪费或薄膜覆盖不完全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送进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擦拭机构结构示意图。(省略了其中一个连板)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轴向旋转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座1,箱体2,清洗室201,擦拭室202,缠膜室203,隔板3,清洗水管4,擦拭机构5,外筒501,内擦拭层502,轴承6,送进机构7,薄膜筒8,转轴9,支腿10,通孔11,薄膜12,集水腔13,透水孔14,出水管15,送进辊16,送进辊轴17,齿轮18,第一传动带19,第一电机20,第二电机21,第三电机22,连板23,第二传动带24,轴向旋转机构25,第一环形件251,第二环形件252,连接凹槽26,连接凸环2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中,一种塑料管成品缠膜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的底座1顶面上设有箱体2,箱体2内设有隔板3,隔板3将箱体2内部分隔为三个隔间,三个隔间由箱体2一端向另一端分别为清洗室201、擦拭室202和缠膜室203;

所述的清洗室201顶部设有清洗水管4;

所述的擦拭室202内设有擦拭机构5;

所述的缠膜室203顶部设有薄膜筒8,薄膜筒8上的薄膜12倾斜穿过缠膜室203顶面上的通孔11后缠绕设置在塑料管外壁上;

所述的箱体2一端设有送进机构7,另一端设有轴向旋转机构25;

所述的隔板3以及箱体2两端的面板上均设有轴承6,多个轴承6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清洗室201下方的底座1上设有集水腔13,集水腔13顶面上设有连通集水腔13与清洗室201的透水孔14,集水腔13侧壁上设有出水管15。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擦拭机构5包括外筒501,外筒501内设有内擦拭层502,外筒501上通过轴承连接设有连板23,擦拭机构5通过连板23吊挂固定在擦拭室202内。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擦拭室202顶部设有第二电机21,第二电机21的转轴与外筒501之间通过第二传动带24传动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薄膜筒8设置在转轴9上,转轴9通过支腿10支撑,转轴9与支腿10的连接位置上设有扭转弹簧。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送进机构7主体采用两端开口的中空矩形体框架结构,送进机构7中包括一上一下两个送进辊16,送进辊16设置在送进辊轴17上,两根送进辊轴17的一端上均设有齿轮18,两个齿轮18之间啮合连接,位于上方的送进辊轴17与设置在送进机构7顶部的第一电机20的转轴之间通过第一传动带19传动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轴向旋转机构25包括第一环形件251和第二环形件252,第一环形件251的内壁上设有环形的连接凹槽26,第二环形件252包括两端截面直径不同的环形柱,直径较小的环形柱的外径与第一环形件251的内径相同,且直径较小的环形柱的外壁上设有连接凸环27。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二环形件252通过传动带与设置在箱体2顶部的第三电机22传动连接。

本装置的原理如下:

将塑料管由送进机构7送入,启动第一电机20,两个送进辊16夹着塑料管并将塑料管向缠膜室203方向输入,进入箱体2内的塑料管部分先在清洗室201内经清洗水管4输出的清洗水清洗之后,进入擦拭室202内,穿过擦拭机构5的塑料管部分上的水渍由擦拭机构5擦拭干净之后,塑料管进入缠膜室203内,然后手动将薄膜12一端拉下并缠绕在塑料管端部,此后进入送进塑料管,当塑料管穿过轴向旋转机构25之后,开启第三电机22实现塑料管的轴向旋转,配合送进机构7,塑料管上被缠绕上薄膜12。

在上述过程中,第二电机21也保持运行状态,第二电机21的电机轴转向与第三电机22的电机轴转向相反,能够提高水渍擦拭的效率。

采用上述结构,进行缠膜之前能够对塑料管外壁上的灰尘进行清理,从而保证薄膜缠绕之后的稳定,避免薄膜错位导致塑料管露出而造成无法达到保护目的的情况;通过轴向旋转机构能够带动塑料管的轴向旋转,从而实现自动缠膜目的;通过送进机构实现塑料管的匀速送入,使缠绕的薄膜更加均匀,避免人工缠绕导致缠绕量不好确定造成薄膜浪费或薄膜覆盖不完全的情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