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22778发布日期:2020-06-16 23:26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弹簧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装置,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弹簧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自动化设备运作的过程中,对于一些物料的上料一般都是采用振动盘进行上料的,而对于弹簧的上料自然也不例外,但是通过振动盘进行弹簧上料的方式,一方面安装位置有较大局限性,同时还需额外配置电机和电源用于打散弹簧,最后即使进行了打散,弹簧之间仍有互相勾连,大大的降低了弹簧的输送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簧输送效率高的弹簧输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弹簧输送装置,包括储料罐、开设在储料罐上的进气口和出料口,弹簧存放在储料罐内,所述进气口通过气管与外部气源连接,所述出料口通过管道与下一个工位连接,输送弹簧时,气体从外部气源进入到进气口内,将储料罐的弹簧吹入到出料口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气口设置在储料罐的下端面上,所述出料口设置在储料罐的上端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气口包括进气盘和进气接头,所述进气盘固定在储料罐的下端上,所述进气接头固定在进气盘的下端面上,并通过气管与外部气源连接,所述进气盘的上端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出气孔,若干个所述出气孔与进气接头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气盘的上端面开设有弧面槽,若干个出气孔均开设在弧面槽上,并且呈十字形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料口包括出料底盘和出料块,所述出料底盘同轴嵌合固定在储料罐的上端,所述出料块固定在出料底盘的上端面上,所述出料底盘圆心的位置上开设有贯穿出料底盘和出料块且与储料罐内连通的出料通道,所述出料块的上端设有出料接口,所述出料接口与出料通道连通,并通过管道连接至下个工位,所述出料块的侧面设有回吹接头,所述回吹接头与出料通道连通,所述出料接口与下个工位连接的管道上套接有传感器,所述回吹接头接外部气源,以在传感器检测到弹簧堆积时,朝向出料通道吹入回吹气体,将堆积的弹簧吹入到储料罐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料底盘的上端面固定有长条状的安装板,所述出料底盘固定在安装板的中部上,所述安装板的侧边靠近其两端的位置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储料罐上端的上端面上靠近圆周边的位置上螺纹连接有两根安装螺杆,所述安装板上的安装槽分别套在两根安装螺杆上,以将出料底盘同轴安装到储料罐的上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二次送料机构,该二次送料机构包括送料块和中空的送料柱,所述送料柱的上端通过管道与出料口连接,下端设有下料口,该下料口通过管道连接至下一个工位,所述送料柱的侧壁上开设有定料孔,所述送料块可滑移的设置在送料柱附近的位置上,其朝向送料柱的一侧固定有定料杆,所述定料杆可滑移的插入到定料孔内,以对送料柱内的弹簧进行定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料杆包括上杆和下杆,所述上杆和下杆的一端均固定在送料块上,并呈上下分布,以与上杆和下杆一一对应,所述定料孔包括呈上下分布的上孔和下孔,所述上杆呈圆柱状,所述下杆呈长条棱柱状,所述上孔呈与上杆断面相适配的圆形,下孔呈与下杆断面相适配的长方形,所述上孔和下孔均贯穿送料柱的侧面,所述下杆靠近背向送料块的一端的位置上开设有供弹簧通过的通孔,通孔与下杆的端部之间留有富余段,当送料块朝向送料柱滑移时,上杆插入到上孔内,下杆插入到下孔内,并且通孔与送料柱同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送料柱相对于上孔和下孔之间的位置上开设有长条状的观察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储料罐、进气口和出料口的组合设置,便实现通过气体输送弹簧的效果,避免额外的振动和外接电源,而将气体通入储料罐内,弹簧便会在气体作用下得以散开,以达到避免勾连的目的,如此有效的实现高效率输送弹簧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弹簧输送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图1中储料罐的整体结构图;

图3为图1中二次送料机构的整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

参照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弹簧输送装置,包括储料罐31、开设在储料罐31上的进气口32和出料口33,弹簧存放在储料罐31内,所述进气口32通过气管与外部气源连接,所述出料口33通过管道与下一个工位连接,输送弹簧时,气体从外部气源进入到进气口32内,将储料罐31的弹簧吹入到出料口33内,在使用本实施例的弹簧输送装置的过程中,先把大量弹簧放置到储料罐31内,然后将进气口32与外部气源连接,出料口33与下一个工位连接,例如保护门输送装置,通过外部气源的作用,将高压气体吹入到储料罐31内,气体便会将储料罐31内的弹簧进行打散,然后再吹入到出料口33内,如此便可简单有效的实现对于弹簧的送料,同时送料过程不需要设置额外的振动盘和外接电源,且本实施例中的储料罐31使用透明亚克力圆管制作,便可方便工作人员的观察,且得益于管道式物料输出,该弹簧输送装置还有安装位置自由的优点,其中管道图中并未示出。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进气口32设置在储料罐31的下端面上,所述出料口33设置在储料罐31的上端面上,储料罐31的下端设置进气口32,用于将高压气体通入储料罐内,弹簧在气体作用下得以散开,以达到避免勾连的目的,且采用了上冲的方式,便可结合气体的冲力和弹簧本身的重力使得弹簧的运动产生涡流效果,如此弹簧的打散效果更好,其中气体的流量直接决定出料的效率和打散的效果;上方开口用于出料口33,经过反复验证出料口33的内径尺寸、料嘴进出口的倒角角度、以及内壁粗糙度等参数,找出最优参数以达到较高的出料效率。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进气口32包括进气盘321和进气接头322,所述进气盘321固定在储料罐31的下端上,所述进气接头322固定在进气盘321的下端面上,并通过气管与外部气源连接,所述进气盘321的上端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出气孔323,若干个所述出气孔323与进气接头322连通,通过进气盘321上多个出气孔323的设置,便可实现充入到储料罐31内的气体为多股,如此便能够更好的产生涡流运动,使得弹簧的打散效果更好。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进气盘321的上端面开设有弧面槽324,若干个出气孔323均开设在弧面槽324上,并且呈十字形分布,通过弧面槽324的设置,便可实现气体有一种四周向中间聚拢的趋势,如此便能够更好的将弹簧送入到出料口33内了。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出料口33包括出料底盘331和出料块332,所述出料底盘331同轴嵌合固定在储料罐31的上端,所述出料块332固定在出料底盘331的上端面上,所述出料底盘331圆心的位置上开设有贯穿出料底盘331和出料块332且与储料罐31内连通的出料通道,所述出料块332的上端设有出料接口3321,所述出料接口3321与出料通道连通,并通过管道连接至下个工位,所述出料块332的侧面设有回吹接头3322,所述回吹接头3322与出料通道连通,所述出料接口3321与下个工位连接的管道上套接有传感器,所述回吹接头3322接外部气源,以在传感器检测到弹簧堆积时,朝向出料通道吹入回吹气体,将堆积的弹簧吹入到储料罐31内,通过传感器的设置,可检测到弹簧的堆积,然后与回吹接头3322的配合作用,实现将堆积的弹簧吹回到储料罐31内,避免因为弹簧堆积导致的卡住无法送料的问题,其中本实施例中的传感器为套在管道上的压力传感器,当弹簧堆积在管道内的时候,便会挤压管道的管道壁,而压力传感器便能够有效的检测到这个挤压力,如此很好的实现检测弹簧是否堆积的效果了。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出料底盘331的上端面固定有长条状的安装板3311,所述出料底盘331固定在安装板3311的中部上,所述安装板3311的侧边靠近其两端的位置上开设有安装槽3312,所述储料罐31上端的上端面上靠近圆周边的位置上螺纹连接有两根安装螺杆311,所述安装板3311上的安装槽3312分别套在两根安装螺杆311上,以将出料底盘331同轴安装到储料罐31的上端,通过安装板3311的设置,便可简单有效的带着出料底盘331安装到储料罐31的上端了,且拆卸和安装十分的方便,只需要拧动安装螺杆311即可。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二次送料机构34,该二次送料机构34包括送料块342和中空的送料柱341,所述送料柱341的上端通过管道与出料口33连接,下端设有下料口343,该下料口343通过管道连接至下一个工位,所述送料柱341的侧壁上开设有定料孔344,所述送料块342可滑移的设置在送料柱341附近的位置上,其朝向送料柱341的一侧固定有定料杆345,所述定料杆345可滑移的插入到定料孔344内,以对送料柱341内的弹簧进行定位,由于弹簧输送的管道长度一般都会设置较长,因此在弹簧输送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弹簧堆积卡在管道内的问题,而通过送料柱341和送料块342的配合作用,便可实现对于弹簧进行定位然后再输送的效果,实现将弹簧有序的输送出去,进而避免出现因为弹簧堆积卡在管道内的问题。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定料杆345包括上杆3451和下杆3452,所述上杆3451和下杆3452的一端均固定在送料块342上,并呈上下分布,以与上杆3451和下杆3452一一对应,所述定料孔344包括呈上下分布的上孔3441和下孔3442,所述上杆3451呈圆柱状,所述下杆3452呈长条棱柱状,所述上孔3441呈与上杆3451断面相适配的圆形,下孔3442呈与下杆3452断面相适配的长方形,所述上孔3441和下孔3442均贯穿送料柱341的侧面,所述下杆3452靠近背向送料块342的一端的位置上开设有供弹簧通过的通孔,通孔与下杆3452的端部之间留有富余段,当送料块342朝向送料柱341滑移时,上杆3451插入到上孔3441内,下杆3442插入到下孔3442内,并且通孔与送料柱341同轴,同时在下料口343处设有二次吹气孔,通过上杆3451和下杆3452以及上孔3441和下孔3442的配合设置,在下料的过程中,即送料块342朝向送料柱341滑移之后,上杆3451插入到上一个弹簧内,将该弹簧固定,下杆3452上的通孔与送料柱341同轴即与下一个弹簧相对,下一个弹簧通过圆孔掉落到下料口343处,然后通过二次吹气送出,然后送料块342远离送料柱341滑移之后,上杆3451从弹簧内拔出,弹簧掉落,而下杆3452的通孔转移,改为富余段堵住送料柱341,弹簧掉落到富余段上,接着再重复上述送料块342朝向送料柱341滑移,如此通过上述结构的配合作用,便可实现弹簧逐个输送的效果,如此便能够更好的配合后续的下个工位进行弹簧安装了。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送料柱341相对于上孔3441和下孔3442之间的位置上开设有长条状的观察孔,通过观察孔的设置,便可有效的观察到送料柱341内的弹簧情况。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弹簧输送装置,通过将弹簧装置3设置成储料罐31、进气口32和出料口33的方式,便可实现通过高压气体进行弹簧送料,将勾连的弹簧能够有效的打散,进而避免出现弹簧勾连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