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拔叉式升降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20629发布日期:2020-09-15 19:11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拔叉式升降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拔叉式升降台。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纸板加工设备前的上纸板方式一般以人力为主,通过人工将纸板放置到板材加工设备的加工工位上。在送纸板的时,人力会跟不上设备加工的速度,或者送板人员体力疲乏的时候,难免跟不上送板的节奏,所以需要换班操作,因此,造成纸板加工的成本高,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拔叉式升降台,其具有的优点是提高了纸板生产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消耗和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拔叉式升降台,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第一翻转架,所述第一翻转架内设置有第二翻转架,第一翻转架通过转动轴可翻转的安装在机架上,第二翻转架也通过转动轴可翻转的安装在第一翻转架上,第一翻转架和机架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一油缸,且第一翻转架和第二翻转架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二油缸,第二翻转架上设置有带动纸板移动的推动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工作人员对纸板加工设备进行上料时,可将纸板放置在第二翻转架的推动装置上,随后工作人员可开启第一油缸,在第一油缸的顶持作用力向将第一翻转架和第二翻转架整体推出机架,在第一油缸将第一翻转架和第二翻转架推出机架后,开启第二油缸,随后在第二油缸的顶持作用力下将第二翻转架推离第一翻转架,直至第二翻转架上将纸板抬升至水平方向上,随后通过推动装置推动纸板实现纸板的自动上料,从而实现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消耗和生产成本,提高纸板生产效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推动装置包括用以放置纸板的若干提升副以及驱动提升副沿第二翻转架长度进行滑移的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动装置在推动纸板沿第二翻转架进行移动时,工作人员可通过开启驱动机构,驱动提升副推动纸板进行移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翻转架下侧的主动辊、设置在第二翻转机上侧的从动辊、中心固接在主动辊和从动辊周面上的并与提升副一一对应的若干第一链轮、用以将相对同面的两个第一链轮相互连接的第一链条以及用以驱动主动辊转动的动力组件,所述提升副的侧壁与第一链条的侧壁相互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机构工作时,工作人员可开启动力组件,使得主动辊在动力组件的驱动下进行转动,由于主动辊和从动辊之间通过第一链条和第一链轮相互连接,故而主动辊和从动辊的转动,会使得第一链条绕主动辊和从动辊上的两个第一链轮进行转动,进而通过第一链条和第一链轮的相互配合带动提升副进行移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二翻转架上的第一电机、固接在第一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链轮、设置在主动辊上的从动链轮以及用以连接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的第二链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力组件工作时,工作人员可开启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转动会带动主动链轮进行转动,主动链轮的转动会通过第二链条带动从动链轮进行转动,从动链轮的转动进而带动主动辊进行转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若干所述提升副沿第二翻转架的宽度间隔设置,且在相邻的提升副间隙之间设置有用以将纸板转运至提升副上侧的转运皮带,且提升副的极限位置低于转运皮带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间隔设置的提升副,不仅能对纸板进行稳定的支撑的同时降低提升副对第一链条的压力,同时方便工作人员将转运皮带穿插进相邻的提升副之间,从而便与工作人员将纸板通过转运皮带输送至提升副的上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机架的两侧设置皆设置有用以辅助转运皮带转运纸板的辅助轨道,所述辅助轨道内转动连接有若干用以支撑纸板的转动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辅助轨道的设置,增宽了转运皮带对纸板的支撑面积,转动辊的设置,使得纸板在辅助轨道上的滑移更加顺畅。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翻转架上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供提升副滑移的让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的设置,在第二翻转架将纸板反转至接近水平状态时,支撑板可将纸板的侧壁稳定支撑在第二翻转架上。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链条上侧壁设置有若干用以辅助支撑纸板的支撑片,所述支撑片与支撑板位于同一平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升了第二翻转架对纸板的稳定支撑,同时将第一链条保护在支撑片内,从而减少了异物进入第一链条的可能性,提升第一链条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拔叉式升降台有益技术效果:

1.第二翻转架在第二油缸的顶持作用力下,可绕转动轴翻转至水平状态,随后通过推动装置推动纸板实现纸板的自动上料,从而实现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消耗和生产成本,提高纸板生产效率的目的;

2.设置转运皮带以及将转运皮带穿插进相邻的提升副之间,从而便与工作人员将纸板通过转运皮带输送至提升副的上侧壁上;

3.通过设置支撑片,进一步提升了第二翻转架对纸板的稳定支撑,同时将第一链条保护在支撑片内,从而减少了异物进入第一链条的可能性,提升第一链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体现机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体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的工作结构示意图。

图4是体现提升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11、第一油缸;2、第一翻转架;21、支撑杆;211、第二油缸;3、第二翻转架;31、支撑板;311、让位孔;3111、限位块;312、耳板;4、推动装置;41、提升副;411、减重孔;412、负压吸孔;42、驱动机构;421、主动辊;422、从动辊;423、第一链轮;424、第一链条;4241、支撑片;425、动力组件;4251、第一电机;4252、主动链轮;4253、从动链轮;4254、第二链条;5、安装块;51、紧固轴;6、转运皮带;7、辅助轨道;71、转动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拔叉式升降台,包括立设于地面的机架1,在机架1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一翻转架2,在第一翻转架2内转动连接有第二翻转架3,且第一翻转架2一机架1的转动轴与第二翻转架3和第一翻转架2上的转动轴相互平行设置,第二翻转架3上设置有带动纸板移动的推动装置4。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翻转架2和机架1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一油缸11,两个第一油缸11平行设置,且第一油缸11的底部与机架1的内侧壁相互铰接,第一油缸11活塞杆的端部与第一翻转架2的侧壁相互铰接,在第一油缸11未工作时,第一油缸11与水平面倾斜设置且其最低点为第一油缸11与机架1的铰接点。第一翻转架2内水平设置有支撑杆21,支撑杆21上设置有两个第二油缸211,第二油缸211的缸身与支撑杆21转动连接,第二油缸211活塞杆的端部铰接与第二翻转架3的背侧,在第二油缸211未工作时,第二油缸211与水平面倾斜设置且其最低点为第二油缸211与支撑杆21的铰接点。当第一翻转架2和第二翻转架3工作时,工作人员首先开启第一油缸11,带动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同时转动,由于第一油缸11的行程有限,当第一油缸11到达最大行程后,第二油缸211工作,带动第二翻转架3继续转动,第二油缸211将第二翻转架3翻转至水平状态后还可将第二翻转架3翻转一定的角度,从而使得纸板翻转至下一设备上。

如图2和图3所示,推动装置4包括用以放置纸板的三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提升副41以及驱动提升副41沿第二翻转架3长度进行滑移的驱动机构42;提升副41沿第二翻转架3的宽度方向均匀排布,提升副41上侧壁开设有减重孔411,减重孔411为腰形长孔并沿提升副41的长度方向进行排布,用以减少提升副41的自重,提神副的上侧壁还开设有四个负压吸孔412,用以吸附最后一张纸板废料,提升装置的实用性。

如图2和图3所示,驱动机构42包括设置在第二翻转架3下侧的主动辊421、设置在第二翻转机上侧的从动辊422、中心固接在主动辊421和从动辊422周面上的并与提升副41一一对应的六个第一链轮423、用以将相对同面的两个第一链轮423相互连接的第一链条424以及用以驱动主动辊421转动的动力组件425;第二翻转架3远离第一翻转架2的上侧壁上设置有支撑板31,支撑板31上开设有供提升副41滑移的让位孔311,让位孔311沿支撑板31的长度方向进行排布且在让位孔311的底部固接有限制提升副41向下滑移的限位块3111,支撑板31的两侧壁固接在第二翻转架3的侧壁上;同时第一链条424背离第一翻转架2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用以辅助支撑纸板的支撑片4241,若干支撑片4241沿第一链条424的长度方向进行排布且支撑片4241与支撑板31位于同一平面,支撑片4241可将第一链条424保护在支撑片4241内,从而减少了异物进入第一链条424的可能性,提升第一链条424的使用寿命。支撑板31和支撑片4241的相互配合,从而在第二翻转架3将纸板反转至接近水平状态时,可将纸板的侧壁稳定支撑在第二翻转架3上。

主动辊421和从动辊422相互平行设置,主动辊421的两端与第二翻转架3的相对侧壁转动连接;从动辊422的两端通过两个耳板312与支撑板31的上侧壁转动连接,提升副41的侧壁与第一链条424的上侧壁通过安装块5(见图4)相互连接,安装块5截面为t形设置,安装块5的底壁与第一链条424的上侧壁固定连接,安装块5的上端嵌设在提升副41的端部并与提升副41通过紧固轴51相互连接;动力组件425包括设置在第二翻转架3上的第一电机4251、固接在第一电机4251输出轴上的主动链轮4252、设置在主动辊421上的从动链轮4253以及用以连接主动链轮4252和从动链轮4253的第二链条4254;第一电机4251通过固定块固定在第二翻转架3上支撑板31的下侧壁上,且第一电机4251的输出轴与主动链轮4252中部侧壁垂直固接。

动力组件425工作时,工作人员可开启第一电机4251,第一电机4251的转动会带动主动链轮4252进行转动,主动链轮4252的转动会通过第二链条4254带动从动链轮4253进行转动,从动链轮4253的转动进而带动主动辊421进行转动,由于主动辊421和从动辊422之间通过第一链条424和第一链轮423相互连接,故而主动辊421和从动辊422的转动,会使得第一链条424绕主动辊421和从动辊422上的两个第一链轮423进行转动,进而通过第一链条424和第一链轮423的相互配合带动提升副41进行移动,提升副41的移动进而实现纸板的自动上料。

如图1所示,在相邻的提升副41间隙之间设置有用以将纸板转运至提升副41上侧的转运皮带6,且提升副41的下降的极限位置低于转运皮带6设置,两个转运皮带6间隔设置,机架1的两侧设置皆设置有用以辅助转运皮带6转运纸板的辅助轨道7,辅助轨道7内转动连接有若干用以支撑纸板的转动辊71,以使纸板的运输更佳稳定。工作人员将堆叠好的纸板堆放在转运皮带6上侧,使得纸板稳定的通过转运皮带6输送至提升副41上。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第一翻转架2和第二翻转架3位于初始状态时,其两者与水平面竖直设置,而三个提升副41位于装运皮带的下侧并与水平面平行设置。在工作人员对纸板加工设备进行上料时,将放置在转运皮带6上方的纸板传送至转运皮带6的末端时,使得纸板位于三个提升副41正上方,此时开启第一电机4251,第一电机4251的转动会带动主动链轮4252进行转动,主动链轮4252的转动会通过第二链条4254带动从动链轮4253进行转动,从动链轮4253的转动进而带动主动辊421进行转动,由于主动辊421和从动辊422之间通过第一链条424和第一链轮423相互连接,故而主动辊421和从动辊422的转动,会使得第一链条424绕主动辊421和从动辊422上的两个第一链轮423进行转动,进而通过第一链条424和第一链轮423的相互配合带动提升副41进行沿第二翻转架3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从而使得堆叠的纸板堆叠在三个提升副41的上侧壁上,此时工作人员开启第一油缸11,带动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同时转动,由于第一油缸11的行程有限,当第一油缸11到达最大行程后,第二油缸211工作,带动第二翻转架3继续转动,第二油缸211将第二翻转架3翻转至水平状态后还可将第二翻转架3翻转一定的角度,从而使得纸板翻转至下一设备上,随后三个提升副41持续的移动直至将纸板输送完毕,实现纸板的自动上料。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