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冲压件工序流转工位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11068发布日期:2021-01-01 18:28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冲压件工序流转工位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转运器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冲压件工序流转工位器具。



背景技术:

汽车冲压件在生产时,往往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制作完成,目前,工厂批量生产汽车冲压件时需要通过转运器具将汽车冲压件转运至合适的地方继续加工或者运输发货。

如申请号为:cn201921301401.5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燃油箱转运器具,包括支撑架、数个支撑板和滑轮,数个支撑板相互平行,支撑板活动连接在支撑架内,支撑板上设有凸块,凸块的作用是卡接燃油箱,减少燃油箱活动。支撑架底端设有连接板,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有滑轮座,滑轮座和滑轮连接。工作人员需要转运燃油箱时,将燃油箱放置在支撑板上,通过凸块将燃油箱压紧在支撑板上,推动支撑架使燃油箱转运器具移动。转运过程中会出现转运器具急停的情况,凸块限制了油箱在支撑板上滑动甚至甩出转运器具,提高油箱放置的稳定性。转运过程中,油箱随转运器具一起运动,减少燃油箱滑动造成的磕碰损伤。

现有转运器具的托板一般为水平设置,造成了冲压件在移动时容易因为滚动或者滑动而掉落出准运器具的内部,从而导致冲压件损坏,影响后续的加工和使用,实用性不高。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汽车冲压件工序流转工位器具,以期达到更加实用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冲压件工序流转工位器具,以解决现有转运器具的托板一般为水平设置,造成了冲压件在移动时容易因为滚动或者滑动而掉落出准运器具的内部,从而导致冲压件损坏,影响后续的加工和使用,实用性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汽车冲压件工序流转工位器具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汽车冲压件工序流转工位器具,包括支撑立杆,托板支撑杆,外防护板,移动轮和拖车钩;所述支撑立杆的顶部和底部焊接有支撑横杆;所述托板支撑杆的顶部通过铆钉固定连接有转运托板;所述转运托板插接在支撑立杆和支撑横杆的框架内部;所述外防护板通过螺丝拧接固定在支撑立杆和支撑横杆的外侧;所述移动轮通过螺丝拧接固定在支撑立杆和支撑横杆的底部;所述拖车钩通过螺丝拧接固定在底部一侧的支撑横杆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立杆的前侧设有前挡杆,且支撑立杆的后侧设有后挡杆,同排前挡杆的高度高于后挡杆的高度,所述转运托板的前侧和后侧分别安装在前挡杆和后挡杆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外防护板为钢网设计,且外防护板设置在两侧和背侧支撑立杆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转运托板的顶部设有胶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首先,该装置同排前挡杆的高度高于后挡杆的高度,从而使得转运托板在装置的内部为向内倾斜的状态,能够有效的避免冲压件在跟随装置移动时因为滚动或者滑动掉落出装置内部的现象发生,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和适应性。

其次,该装置的外防护板为钢网设计,减轻了该装置的整体重量,使得该装置移动方便,能够更好的完成对冲压件的转运操作,且转运托板的顶部设有胶皮,能够防止冲压件放入该装置时因为磕碰和撞击造成的损坏,使得良品率大大的提高,提高了该装置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右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支撑立杆;2、支撑横杆;3、托板支撑杆;4、转运托板;5、外防护板;6、移动轮;7、拖车钩;101、前挡杆;102、后挡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冲压件工序流转工位器具,包括支撑立杆1,托板支撑杆3,外防护板5,移动轮6和拖车钩7;支撑立杆1的顶部和底部焊接有支撑横杆2;托板支撑杆3的顶部通过铆钉固定连接有转运托板4;转运托板4插接在支撑立杆1和支撑横杆2的框架内部;外防护板5通过螺丝拧接固定在支撑立杆1和支撑横杆2的外侧;外防护板5为钢网设计,且外防护板5设置在两侧和背侧支撑立杆1的外侧,如附图1所示,该设计减轻了该装置的整体重量,使得该装置移动方便,能够更好的完成对冲压件的转运操作,提高了该装置的灵活性;移动轮6通过螺丝拧接固定在支撑立杆1和支撑横杆2的底部;拖车钩7通过螺丝拧接固定在底部一侧的支撑横杆2外侧。

其中,支撑立杆1的前侧设有前挡杆101,且支撑立杆1的后侧设有后挡杆102,同排前挡杆101的高度高于后挡杆102的高度,转运托板4的前侧和后侧分别安装在前挡杆101和后挡杆102的顶部,如附图1和附图3所示,该设计使得转运托板4在装置的内部为向内倾斜的状态,能够有效的避免冲压件在跟随装置移动时因为滚动或者滑动掉落出装置内部的现象发生,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和适应性。

其中,转运托板4的顶部设有胶皮,该设计能够防止冲压件放入该装置时冲压件因为磕碰和撞击造成的损坏,使得良品率大大的提高,提高了该装置的适应性。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发明中,将冲压件放入该装置的内部即可转运进行下一步工序的加工或者运输,该装置的前挡杆101的高度高于后挡杆102的高度,使得转运托板4在装置的内部为向内倾斜的状态,能够有效的避免冲压件在跟随装置移动时因为滚动或者滑动掉落出装置内部的现象发生,且转运托板4的顶部设有胶皮,该设计能够防止冲压件放入该装置时冲压件因为磕碰和撞击造成的损坏,使得良品率大大的提高,该装置的背侧和两侧设有外防护板5,且外防护板5为钢网设计,减轻了该装置的整体重量,使得该装置移动方便,能够更好的完成对冲压件的转运操作。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