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式电梯轿厢参数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10067发布日期:2021-05-28 14:04阅读: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升降式电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升降式电梯轿厢参数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升降式电梯,是一种通过人工操作,使人员或者货物起重升降,完成上下层安全运输的设备。升降式电梯根据类型可分为:剪叉式升降式电梯和导轨式升降式电梯。升降式电梯的起升高度从1米至20米不等,并可根据用户要求定做特殊规格的升降式电梯。主要用于工厂流水线、货物仓库、停车场、码头、建筑、物流等的高空货物上下运输。升降式电梯升降系统,是靠液压泵站驱动,故也被称作液压升降式电梯。

升降式电梯是一种起重升降机械设备,升降式电梯升降系统,靠液压泵站驱动,故也被称作液压升降式电梯。升降式电梯用于建筑物层高间运送人员或者货物的专用液压升降式电梯产品,主要用各种工作层间人员或者货物上下运送;立体车库和地下车库层高间汽车举升等。产品液压系统设置防坠、超载安全保护装置,各楼层和升降台工作台面均可设置操作按钮,实现多点控制。产品结构坚固,承载量大,升降平稳,安装维护简单方便,是经济实用的低楼层间替代人员或者电梯的理想输送设备。

当前,对于升降式电梯而言,当其轿厢内部人员不多时,由于人员重量有限,人员在左侧或右侧对轿厢的稳定性虽然存在一定的影响,但影响不够大,如果轿厢内部的人员过多时,当人员过多集中在轿厢的左侧或右侧时,将严重影响升降式电梯的运行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两个重要的发明点:

(1)对升降式电梯轿厢内左右两侧人体分布数量进行智能化分析,基于分析结果自适应调节升降式电梯轿厢的左右侧配重的重量,从而保证升降式电梯轿厢稳定运行;

(2)采用针对性的视觉检测机制对升降式电梯轿厢内的人体分布状态进行实时分析。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升降式电梯轿厢参数调节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配重调节机构,用于基于接收到的第二现场数量和第三现场数量之差调节升降式电梯的轿厢的配重调节策略。

更具体地,本发明的升降式电梯轿厢参数调节系统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半球式成像机构,设置在升降式电梯的轿厢的顶部,用于对轿厢内部场景执行现场成像动作,以获得对应的轿厢内部图像。

更具体地,本发明的升降式电梯轿厢参数调节系统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几何校正设备,设置在所述轿厢的上方的控制板上,与所述半球式成像机构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轿厢内部图像执行几何校正处理,以获得对应的即时校正图像;

色阶调整设备,与所述几何校正设备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即时校正图像执行多次色彩指数提升处理,以获得并输出相应的色阶调整图像;

组合滤波设备,与所述色阶调整设备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色阶调整图像执行组合滤波处理,以获得并输出相应的组合滤波图像;

内容丰富设备,与所述组合滤波设备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组合滤波图像执行双线性插值处理,以获得并输出相应的内容处理图像;

亮度鉴定机构,与所述内容丰富设备连接,用于将所述内容处理图像中亮度值在人体成像亮度范围内的像素点作为参考像素点;

内容组合设备,与所述亮度鉴定机构连接,用于将所述内容处理图像中的所有参考像素点组合成各个人体对象分别占据的各个成像图案;

数据检测设备,与所述内容组合设备连接,用于对每一个成像图案执行以下动作:将所述内容处理图像中距离所述成像图案对应的几何外形的中心最近的像素点作为代表性像素点;

位置分析机构,与所述数据检测设备连接,用于基于所述代表性像素点在所述内容处理图像中所在的像素列相对于所述内容处理图像的中心像素列的位置确定所述代表性像素点是在所述内容处理图像的左侧还是右侧;

所述位置分析机构将在所述内容处理图像的左侧的代表性像素点对应的人体对象作为左侧人体对象,并将在所述内容处理图像的右侧的代表性像素点对应的人体对象作为右侧人体对象;

内容转换设备,分别与所述配重调节机构和所述位置分析机构连接,用于将所述内容处理图像中各个人体对象的总数作为第一现场数量,将所述内容处理图像中各个右侧人体对象的总数作为第二现场数量,将所述内容处理图像中各个左侧人体对象的总数作为第三现场数量,

其中,基于接收到的第二现场数量和第三现场数量之差调节升降式电梯的轿厢的配重调节策略包括:当所述第二现场数量大于所述第三现场数量时,基于所述第二现场数量和所述第三现场数量之差确定为所述升降式电梯的轿厢的左侧增加的配重机构的重量;

其中,基于所述第二现场数量和所述第三现场数量之差确定为所述升降式电梯的轿厢的左侧增加的配重机构的重量包括:所述重量与所述差的数值成单调正相关的关系;

其中,在所述位置分析机构中,所述内容处理图像的中心像素列为所述内容处理图像中各个像素列的中央位置的像素列。

本发明的升降式电梯轿厢参数调节系统运行智能、安全可靠。由于能够对升降式电梯轿厢内左右两侧人体分布数量进行智能化分析,并基于分析结果自适应调节升降式电梯轿厢的左右侧配重的重量,从而保证了升降式电梯轿厢的稳定运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的升降式电梯轿厢参数调节系统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智能控制是具有智能信息处理、智能信息反馈和智能控制决策的控制方式,是控制理论发展的高级阶段,主要用来解决那些用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复杂系统的控制问题。智能控制研究对象的主要特点是具有不确定性的数学模型、高度的非线性和复杂的任务要求。

智能控制的思想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学习控制的研究十分活跃,并获得较好的应用。如自学习和自适应方法被开发出来,用于解决控制系统的随机特性问题和模型未知问题;1965年美国普渡大学傅京孙教授首先把ai的启发式推理规则用于学习控制系统;1966年美国门德尔首先主张将ai用于飞船控制系统的设计。

当前,对于升降式电梯而言,当其轿厢内部人员不多时,由于人员重量有限,人员在左侧或右侧对轿厢的稳定性虽然存在一定的影响,但影响不够大,如果轿厢内部的人员过多时,当人员过多集中在轿厢的左侧或右侧时,将严重影响升降式电梯的运行稳定性。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搭建了一种升降式电梯轿厢参数调节系统,能够应用智能控制以有效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示出的升降式电梯轿厢参数调节系统包括:

配重调节机构,用于基于接收到的第二现场数量和第三现场数量之差调节升降式电梯的轿厢的配重调节策略。

接着,继续对本发明的升降式电梯轿厢参数调节系统的具体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在所述升降式电梯轿厢参数调节系统中,还包括:

半球式成像机构,设置在升降式电梯的轿厢的顶部,用于对轿厢内部场景执行现场成像动作,以获得对应的轿厢内部图像。

在所述升降式电梯轿厢参数调节系统中,还包括:

几何校正设备,设置在所述轿厢的上方的控制板上,与所述半球式成像机构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轿厢内部图像执行几何校正处理,以获得对应的即时校正图像;

色阶调整设备,与所述几何校正设备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即时校正图像执行多次色彩指数提升处理,以获得并输出相应的色阶调整图像;

组合滤波设备,与所述色阶调整设备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色阶调整图像执行组合滤波处理,以获得并输出相应的组合滤波图像;

内容丰富设备,与所述组合滤波设备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组合滤波图像执行双线性插值处理,以获得并输出相应的内容处理图像;

亮度鉴定机构,与所述内容丰富设备连接,用于将所述内容处理图像中亮度值在人体成像亮度范围内的像素点作为参考像素点;

内容组合设备,与所述亮度鉴定机构连接,用于将所述内容处理图像中的所有参考像素点组合成各个人体对象分别占据的各个成像图案;

数据检测设备,与所述内容组合设备连接,用于对每一个成像图案执行以下动作:将所述内容处理图像中距离所述成像图案对应的几何外形的中心最近的像素点作为代表性像素点;

位置分析机构,与所述数据检测设备连接,用于基于所述代表性像素点在所述内容处理图像中所在的像素列相对于所述内容处理图像的中心像素列的位置确定所述代表性像素点是在所述内容处理图像的左侧还是右侧;

所述位置分析机构将在所述内容处理图像的左侧的代表性像素点对应的人体对象作为左侧人体对象,并将在所述内容处理图像的右侧的代表性像素点对应的人体对象作为右侧人体对象;

内容转换设备,分别与所述配重调节机构和所述位置分析机构连接,用于将所述内容处理图像中各个人体对象的总数作为第一现场数量,将所述内容处理图像中各个右侧人体对象的总数作为第二现场数量,将所述内容处理图像中各个左侧人体对象的总数作为第三现场数量,

其中,基于接收到的第二现场数量和第三现场数量之差调节升降式电梯的轿厢的配重调节策略包括:当所述第二现场数量大于所述第三现场数量时,基于所述第二现场数量和所述第三现场数量之差确定为所述升降式电梯的轿厢的左侧增加的配重机构的重量;

其中,基于所述第二现场数量和所述第三现场数量之差确定为所述升降式电梯的轿厢的左侧增加的配重机构的重量包括:所述重量与所述差的数值成单调正相关的关系;

其中,在所述位置分析机构中,所述内容处理图像的中心像素列为所述内容处理图像中各个像素列的中央位置的像素列。

在所述升降式电梯轿厢参数调节系统中:

基于接收到的第二现场数量和第三现场数量之差调节升降式电梯的轿厢的配重调节策略还包括:当所述第三现场数量大于所述第二现场数量时,基于所述第三现场数量和所述第二现场数量之差确定为所述升降式电梯的轿厢的右侧增加的配重机构的重量。

在所述升降式电梯轿厢参数调节系统中:

基于所述第三现场数量和所述第二现场数量之差确定为所述升降式电梯的轿厢的右侧增加的配重机构的重量包括:所述重量与所述差的数值成单调正相关的关系;

其中,在所述内容转换设备中,所述第二现场数量和所述第三现场数量的和小于等于所述第一现场数量。

在所述升降式电梯轿厢参数调节系统中,还包括:

温度调控设备,设置在所述位置分析机构内部,用于根据所述位置分析机构的内部温度数值执行对所述位置分析机构的内部温度的调控;

其中,所述位置分析机构还包括温度测量子设备,与所述温度调控设备连接,用于提供所述位置分析机构的内部温度数值。

在所述升降式电梯轿厢参数调节系统中:

所述数据检测设备被设置在集成电路板上,在所述集成电路板上靠近所述数据检测设备的位置设置有电压转换设备。

在所述升降式电梯轿厢参数调节系统中,还包括:

湿度测量设备,设置在所述数据检测设备的外壳上,用于测量所述数据检测设备的外壳位置上的湿度;

即时加湿设备,与所述湿度测量设备连接,用于基于接收到的湿度实现相应的加湿动作。

在所述升降式电梯轿厢参数调节系统中:

所述内容转换设备与所述数据检测设备、所述位置分析机构共用同一用户控制接口,所述用户控制接口由soc芯片来实现;

其中,所述内容转换设备内置有计数器,用于实时累计所述内容转换设备的加法级别的运算次数。

在所述升降式电梯轿厢参数调节系统中,还包括:

金属散热片,设置在所述位置分析机构的附近,用于与所述位置分析机构的外壳连接,用于实现对所述位置分析机构的散热处理。

另外,systemonchip,简称soc,也即片上系统。从狭义角度讲,它是信息系统核心的芯片集成,是将系统关键部件集成在一块芯片上;从广义角度讲,soc是一个微小型系统,如果说中央处理器是大脑,那么soc就是包括大脑、心脏、眼睛和手的系统。国内外学术界一般倾向将soc定义为将微处理器、模拟ip核、数字ip核和存储器(或片外存储控制接口)集成在单一芯片上,它通常是客户定制的,或是面向特定用途的标准产品。

soc定义的基本内容主要在两方面:其一是它的构成,其二是它形成过程。系统级芯片的构成可以是系统级芯片控制逻辑模块、微处理器/微控制器cpu内核模块、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模块、嵌入的存储器模块、和外部进行通讯的接口模块、含有adc/dac的模拟前端模块、电源提供和功耗管理模块,对于一个无线soc还有射频前端模块、用户定义逻辑(它可以由fpga或asic实现)以及微电子机械模块,更重要的是一个soc芯片内嵌有基本软件(rdos或cos以及其他应用软件)模块或可载入的用户软件等。

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上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对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