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作用于瓶坯的杀菌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55891发布日期:2022-11-11 23:0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作用于瓶坯的杀菌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输线(16),所述第一传输线(16)用于传输瓶坯(11),配合第一传输线(16)设置有瓶口杀菌装置(20),所述瓶口杀菌装置(20)用于对第一传输线(16)传输的瓶坯(11)的瓶口杀菌;第二传输线(17),所述第二传输线(17)与第一传输线(16)之间设置有转运机构(18),所述转运机构(18)用于将第一传输线(16)上经过瓶口杀菌后的瓶坯(11)转运至第二传输线(17);配合第二传输线(17)设置有加热机构(19)以及瓶身杀菌装置(21),所述加热机构(19)用于对第二传输线(17)传输的瓶坯(11)加热,所述瓶身杀菌装置(21)用于对第二传输线(17)传输的瓶坯(11)的瓶身作杀菌加工;所述瓶身杀菌装置(21)包括第一杀菌灯组(2)和第二杀菌灯组(3),所述第一杀菌灯组(2)用于对瓶坯(11)的周侧杀菌,所述第二杀菌灯组(3)用于对瓶坯(11)的底部杀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作用于瓶坯的杀菌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19)以及瓶身杀菌装置的数量分别为两个,并且两个瓶身杀菌装置设置于两个加热机构(19)之间的第二传输线(17)上,位于瓶身杀菌装置前端传输线上的一个加热机构(19)用于对转运机构(18)至第二传输线(17)上的瓶坯(11)初步加热,位于瓶身杀菌装置后端传输线上的一个杀菌机构用于对经过瓶身杀菌后的瓶坯(11)再次加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作用于瓶坯的杀菌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身杀菌装置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设置有供传输瓶坯(11)的传输线穿过的配合间隙;第一风腔(1.1),所述第一风腔(1.1)设置于配合间隙两侧的外壳(1)内;第二风腔(1.2),所述第二风腔(1.2)设置于配合间隙下侧的外壳(1)内;所述第一杀菌灯组(2)设置于第一风腔(1.1)内,用于对瓶坯(11)的周侧杀菌;第二杀菌灯组(3),所述第二杀菌灯组(3)设置于第二风腔(1.2)内,用于对瓶坯(11)的底部杀菌;进风口(1.3),所述进风口(1.3)设置在外壳(1)下端;出风口(1.4),所述出风口(1.4)设置在外壳(1)两侧,并且第二风腔(1.2)通过出风通道与第二风腔(1.2)连通;挡风座(4),所述挡风座(4)设置于第二风腔(1.2)与进风口(1.3)之间,所述挡风座(4)设置有连通进风口(1.3)以及第二风腔(1.2)的开口(4.1),并且开口(4.1)两侧设置有第一导流面(4.2);挡风板(5),所述挡风板(5)设置在第二风腔(1.2)的外侧,所述挡风板(5)内侧与第二风腔(1.2)之间形成导风间隙(5.1),所述第二风腔(1.2)与导风间隙(5.1)连通设置;通过进风口(1.3)进入的气流部分通过开口(4.1)进入第一风腔(1.1),部分通过第一导流面(4.2)导流至导流间隙,导流间隙内的气流进入第二风腔(1.2),第二风腔(1.2)的气流由出风通道进入出风口(1.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作用于瓶坯的杀菌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包括第二壳体(1.6)、以及连接在第二壳体(1.6)上部两端的第一壳体(1.5),所述第一风腔(1.1)设置于第一壳体(1.5)内,所述第二风腔(1.2)设置于第二壳体(1.6)内,所述第一壳体(1.5)与第二壳体(1.6)之间连通设置有通风口(6),所述通风口(6)与导风间隙(5.1)的进
口相对的设置;所述通风口(6)供第一导流面(4.2)导流的气流以及通过第一风腔(1.1)的气流进入导风间隙(5.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作用于瓶坯的杀菌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杀菌灯组(3)外侧罩设有第二灯罩(7),所述第二灯罩(7)包括水平段(7.1)以及设置在水平段(7.1)两端并且向上延伸延伸段(8.2),所述水平段(7.1)两端呈倾斜角度向外延伸设置,所述水平段(7.1)的中间位置对应开口(4.1)设置有透气孔(7.11),并且水平段(7.1)上侧构成所述第二风腔(1.2)。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作用于瓶坯的杀菌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座(4)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第一挡板(4.3),两个第一挡板(4.3)的下端逐渐向内倾斜的延伸,并且在端部弯折形成垂直于进风口(1.3)的口部的延伸部(4.31),两个延伸部(4.31)之间构成所述开口(4.1),两个第一挡板(4.3)的上端与延伸段(8.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流面(4.2)由第一挡板(4.3)上倾斜部位的外侧表面构成。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作用于瓶坯的杀菌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杀菌灯组(3)包括两个第二杀菌灯(3.1),两个第二杀菌灯(3.1)横向的排列设置,所述透气孔(7.11)对应两个第二杀菌灯(3.1)之间的间隙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作用于瓶坯的杀菌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杀菌灯组(2)外侧罩设有第一灯罩(8),所述第一灯罩(8)包括第二挡板(8.1),所述第二挡板(8.1)竖向设置并且第二挡板(8.1)的上下两端分别向外延伸设置有延伸段(8.2),所述延伸段(8.2)内侧与第二挡板(8.1)内侧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第一风腔(1.1)。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作用于瓶坯的杀菌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杀菌灯组(2)包括竖向排列设置的若干个第一杀菌灯(2.1),所述第二挡板(8.1)上对应每相邻两个第一杀菌灯(2.1)之间的位置设置有通孔(8.11),并且由第二挡板(8.1)上端至第二挡板(8.1)下端的通孔(8.11)的直径为逐渐减小的结构设置。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作用于瓶坯的杀菌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5)设置在第二挡板(8.1)的外侧,所述挡风板(5)上端与第二挡板(8.1)上端的延伸段(8.2)相接,下端远离第二挡板(8.1)的设置以使第二挡板(8.1)与挡风板(5)相对的面为斜面,斜面与第二挡板(8.1)板面之间形成由上至下横截面逐渐增加的所述导风间隙(5.1)。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作用于瓶坯的杀菌线,旨在提供一种提升对瓶坯的杀菌效果,另外优化的生产流程,两个杀菌步骤之间衔接时间短,减少二次转运带来的污染,提升杀菌合格率的作用于瓶坯的杀菌线,包括:第一传输线,所述第一传输线用于传输瓶坯,配合第一传输线设置有瓶口杀菌装置,所述瓶口杀菌装置用于对第一传输线传输的瓶坯的瓶口杀菌;第二传输线,所述第二传输线与第一传输线之间设置有转运机构,所述转运机构用于将第一传输线上经过瓶口杀菌后的瓶坯转运至第二传输线;配合第二传输线设置有加热机构以及瓶身杀菌装置,所述加热机构用于对第二传输线传输的瓶坯加热;本发明涉及瓶坯杀菌技术领域。杀菌技术领域。杀菌技术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王盛 杨天晗 刘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中物光电杀菌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9
技术公布日:2022/11/1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