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流体物质包装容器的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407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制造流体物质包装容器的机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关于制造流体物质包装容器的机器,这种容器里面是一个灌装袋,外面是一个保护层。
大家早已知道了制造盛装流体物质即液体的容器的机器。这些机器连续操作,把一条涂有塑料的纸卷制成管筒、灌装进液体、切割成单个容器,然后熔接。
迄今,制造里面是灌装袋外面是保护层的容器一直是非常困难。首先在一台机器中将厚纸板折成盒形(这台机器的费用与上述类型的液体包装机的费用相同),把液体灌进管筒内并且切割管筒(甚至可以不安装任何灌装装置)。装着液体的袋子是在另外一台费用相同的机器上制成的,然后被放进这台机器第三部分中折叠好并在上边开着口的纸板盒内。这时,纸盒才能被密封、输送走。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制造盛装流体物质的上述类型的容器的一种机器。这种机器必须简化生产、能大量生产并确保可靠地密封液体容器,而且容器还必须比一般带内袋的容器更好打开。
根据本发明,这一目的之所以能达到,这是因为装有两个隔开的供料卷筒,以把两条薄膜材料拉向一个接着一个排列的加工工位中,在第一加工工位中,装着把第一条薄膜材料制成一根管筒作为外保护层的成形装置、以及接受管筒的第一个传送装置;在第二加工工位中,装着把第二条薄膜材料制成一连串灌装了液体的、相连的单个袋的装置;在第三加工工位中,装着把装满液体的袋子同管筒连接起来装置和传送装置,包括一个心轴轮;在第四加工工位中,装着密封保护层的装置和卸载传送装置。
这样,在本发明的生产机器中,有隔开但又相邻的供料装置一个是第一条薄膜材料使用,最好是一个卷筒;另一个是第二条薄膜材料使用,最好是折成Z字形的叠片,仅用于制造成圆筒形的保护层。在第三加工工位中,特殊制造的灌装袋被放入保护层内,并同保护层固定、密封在一起,最后一道工序是把保护层的每一边都封闭,一部分是在第三加工工位完成,一部分是在第四加工工位完成。在现有技术中,大量纸板被制成几乎折好了的盒子(即使这个盒子仍然只是)面开口,与此相比,本发明中的机器仅仅只是恰当地把第一条薄膜材料连续不断地制成管筒,作为一个两边开口的保护层。这种管筒能顺利地被一条传送带和/或者几个心轴轮拿起来,被传送走并被恰当地加工。根据本发明上述的进一步的特征,如果用第二条薄膜材料同样连续不断地制成一连串相连的盛装了液体的袋子,另外一些心轴轮就能更简单地把这些袋子同管筒连接起来,因为管筒的两头还未封闭。最后,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以把未封口的管筒密封,这是由与心轴轮配合工作的密封装置完成的。
若能达到以下效果那将是十分令人满意的把有待连续加工的两条薄膜材料准备好,将其放在一起并联接起来以致一台高效率、高产量的机器能将其制成这种盛装流动物质的容器,而且这种容器还要容易打开,如下面将要解释的那样。
根据本发明,第一条薄膜材料需要安装在作为贮存部位的一个卷筒上,它由至少一面涂有塑料的纸条构成;第二条薄膜材料是以Z字形叠片形式作为供料部位而贮存的,它包括双层塑料薄膜,至少一端或者可能的话,相对的两端都密封着端部。这样,代替已知的纸板在本发明中连续加工使用的第一条薄膜材料就是一种刚才叙述的类型容器制造机器一直使用的包装材料,这种机器把包装材料制成管筒、灌装液体、然后经过横向熔接和切割,制成单个容器。如果按照本发明的方法操作,一种涂有非常薄的塑料的纸条就完全可以满足需要了,因为液体是要灌装在这种袋子内,再由纸制容器加以保护。
上述塑料薄膜管筒躺在折叠好的外盒内,两者不需要任何特殊的连接物。在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中,盖部至少要密封在单个盛装液体的袋的一端,最好是两端,以用于封闭支撑和保护管筒。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装着液体的袋子是固定在两头封闭的成品保护层内。这令人惊奇地开辟了顺利进行大规模生产、以及提供一种改进的开盖装置的可能性。上述方法使人能把一个开启盖密封在密封了的端部,或者密封在相对两个端部中的任意一个上,这样,在往上拉开容器盖时,同时会在内装袋子上撕开一个洞,以致开启条一旦被拉掉,就能向外倾倒液体。把双层的薄膜条与盖部密封在一起可以进一步便利袋子能夠充分灌入流动物质,特别是液体,而不必担心在开启时液体会溅出。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相对两端的盖部被密封在薄膜条中相当大一块面积上,在密封处形成一个环形密封缝,在开启条被拉开时就能撕开。这样,即使袋子被撕开,它也联在盖部,因此在开启过程中就能防止溢溅。在从上述密封盖上的洞中倒出液体时,空气可以进入保护层和袋子的中间。它的理想之处不仅仅只是因为这是一种顺利的开启方法,而且也是因为使用这种容器,倾倒液体的过程也简单方便。
根据本发明,特别有利于生产包装容器的前提是第一加工工位中的成形装置包括与一个心轴环绕相接的成形折叶板以及它上面的一个密封装置和两个翻边装置;如果轮子上的心轴是外心轴。心轴是外心轴,这一事实将惊人地简化用于把装有液体的袋子放进位于心轴上的保护管内的装置,这还能折叠管筒的活边,以致上述同薄膜部分密封在一起的盖部就能以简单的方式熔接起来。
在第一加工工位中,第一条平展的薄膜材料,即涂有塑料的薄纸条被制作成管筒,方法是把薄纸条分成包层,然后送进一个带有成形折叶板的成形模子,然后用成形模子中的纵长的缝焊将管子熔接起来,以制造出合乎需要的外层管筒。
根据本发明,特别需要的是,如在第一条薄膜的输送方向中所见,分割平展的薄膜条的切割机应安装在紧靠着第一个位置Ⅰ中的成形折叶板,折叶板装在一个滑动装置并能夠至少移动到第二个位置上,然后移回原先位置,最好是使用热气的密封装置应安装在下流侧的第二个位置,一个活动翻边工具应装置在下流侧的另一个位置,心轴应当固定安装并至少要从密封装置延伸到翻边工具。
在每个位置上,两个相邻的成形折叶板最好同步工作,它俩是能绕一个转轴式的共用轴转动的两个部件,在合在一起时,就直接与心轴接合,将第一条薄膜中被切割开的薄膜片包在心轴上。在每个位置上,连接两个成形折叶板的转轴或者轴都需要固定在一个滑座上;两个滑座能夠同时移动到第一个位置或者第二个位置,然后回复到原先位置。第一个位置最好能垂直位于第二个位置之上。在第一个位置上,平展、切割开的薄膜片被送进环绕心轴的、所需的环形模子里。在这个模子里的纸片被送到下面的第二个位置上,在这里,管筒的纵边受到热气预处理,并用压力活塞使之形成纵长的焊缝。诸如夹子、滑板或传动夹板这样的适当传送工具把成品管筒垂直地放到下面一个位置中,在这里,翻边工具把管筒的一端翻起,这一端最好是下端。这就形成了能把一个合适形状的盖部密封其上的一个环形边。
在本发明中另一个较理想的实施例中,同活塞上的凸出部配合工作的凹口是安装在心轴后端周边的一点上,以制作容器的倾倒边。心轴的后端就是从薄膜材料流动的方向见到的一端,在该实施例中如垂直排列的下端。前面提到的翻边工具最好也安装在这一点上,这样,就能在翻边的同时在管子的环形边壁的边上造成一个凹口。这个缺口最好造在盖(上端部分)上的开启装置的撕开条所在的位置上。这种液体包装容器最好从外向里撕开。在用真正盖子材料制成(通过切口)的向上打开的开启条部位的下面的部位,有一形成倾倒孔的内盖条,袋子是以前面描述的方式环绕着倾倒孔密封的。此后,如果倾倒液体,倾倒边的喷嘴即刻离开倾倒边下面的侧壁,因为上述凹口阻止了液体粘着在外层边壁上,这可能是因为粘着力的结果,并防止液体流下外层边壁。
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特征是接受管筒的第一个传送机是第一个心轴轮。另一种装着环形带作为传送机的实施例将在后面加以叙述。
本发明的一大特色是,第一个心轴轮有两个外心轴、最好有四个可移动的外心轴,装在轴的每一个工作面上的一个能轴向滑动的心轴滑座上。这样,成对的成形折叶板第一步就能将制造外层管筒的薄膜片包在两个心轴上(在滑座的轴向移动之后)第一步再把薄片包在另外两个空着的心轴上,以致从这第一个心轴轮起,就一直能同时加工四件产品。这样就能大大提高机器的生产率。
到目前为止,一直是讲述第一加工工位,以及适当的成形装置和第一个心轴轮。在这一工作台中,第一条薄膜材料(纸)被制成四个管筒,一端被翻起,然后被放在第一个心轴轮上。
在前面提到的第二个加工工位中,灌装了液体的单个袋子是用第二条薄膜材料制成的。然后在第三个加工工位中把袋子同管筒联接起来,这道工序的一部分是在下一加工工位中完成的。第二个加工工位中的设备用薄膜片制成密封有盖部的装满了液体的袋子,下面就详细讲述第二个加工工位中的设备。
第二个加工工位中制造袋子的设备包括至少两个以约30度至60度角、最好是45度角相对安装的两个方向转换滚筒;
还有一个纵向密封装置;
一根灌装管;
灌装管下面的成形和熔接链;
横向分配传送机;
分割装置以及卸载装置。
准备用于制造袋子的第二条薄膜材料并不是从卷筒上获取的,而是从一种以Z字形叠片形式贮存的供料位置中获取的。其原因是,由于有密封在一起的盖部。盖部同薄膜材料熔接在一起的地方其材料要比只有两层叠加的相邻部分厚得多。这种情况使得将材料卷绕在一个卷筒上变得困难,或者将损坏这两种材料。特别需要使用(在纵向熔接和灌装位置之前)与折缝相对一端的两边没有连接起来并盖有盖的薄膜材料,每个盖部都放置在薄膜平展部分相对两半的外部表面的边上。这样,上述形状的第二条薄膜就能经过方向转换滚筒输送走,并也能转换角度,就像盖部没有粘连在薄膜上一样。
用按照前面提到的相互角度安装的方向转换滚筒改变第二条薄膜的方向,其目的是使下一台机器能正确地放置两个端部以便把袋子和管筒组合起来。早已提到的是,在处于平展状态的薄膜上,端部仍旧是放置在平展的表面上,并且是在两半薄膜相对的两边上。方向转换滚筒的任务是把第二条薄膜,即薄膜条,输入与整台机器的纵向和加工方向相应角度的管筒内,因而使这一特殊袋子相应地转向与薄膜模子平放的位置,以致使两个端部的连接线与机器的纵向和加工方向一致。
这条薄膜的旋转可以用图解方式加以解释,譬如说,假如一个人切割开一条薄膜,例如用两个或者三个相连的盖部放在薄膜上,然后把它看作是已纵向地密封在与折边相对的一边。如果这时再将两手平放在薄膜中,这样其外边就翻起来,与折叠线和熔接缝相接,那么一个人很容易地就会想象到两手以相同的角度,例如40度角,朝着同一方向旋转。这使折缝以及相对的熔接缝从边上横向地自动移动一定的距离,而盖部则被旋转从先前平展的部分带到边部。现在将详细解释机器中完成等量旋转的技术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大特色是,两个方向转换滚筒的心轴都是位于水平面上;灌装管以及相对的成形和熔接链(它们成对地形成一连串的管形空腔),在心轴轮的轴的水平面上面沿着大体上垂直的方向延伸。这种构造使得薄膜条(盖部仍然平展和平行)能夠从机器下部的供料位置上转向机器的上部。在这里,垂直安装的灌装管的输入部位就插进塑料管筒的开口,从这起,塑料管筒环绕灌装管垂直向下,经过灌装管后,进入熔接并分割袋子的一个装置,也就是进入前面提到的两个成形和熔接链那样的装置内。已提到的第一个心轴轮轴的位置是与装满液体的袋子(原文如此)的纵向平行和横切;而且还与引导成形和熔接链的旋转轴横切。由于机器的传送和加工工序的总方向,即纵向,与心轴轮的轴向的方向横切,刚刚生产出的每个袋子上的两个端部的连接线必须也同机器的纵向一致,因为一定位置上的心轴也是纵向的。这样,一个接一个的位置,进一步的加工工序,也就是翻边、传送、联接管筒和袋子、熔接一端然后再密封另一端等等,就是在心轴轮上或者在一个轮子传送到另一轮子(沿着机器的纵向)的过程中完成的。
还要注意,装着制造管筒的成形装置和装着第一心轴轮的第一加工工位是纵向排列在机器上的,与第二加工工位有一段间隔,而与下流侧的心轴轮之间的间隔更大。
成形和熔接链把薄膜构成一连串的管形空腔,最后制成袋子。在没有薄膜条时,成对相互作用的成形和熔接链就形成垂直重合的管形空腔,如果两个半圆柱体(一根链子上一个半圆柱体)并在一起的话,就可以把这些垂直重合的管形空腔看作是圆柱形空腔。链子没有链节,而代之以一长串的半壳体或者说凹槽。一组半壳体是加热的,相对的另一组起着紧夹垫板作用,这样通过压力和熔焊就把灌有液体的塑料管筒制成单个的袋子。
端部是在链子的半壳体或者说凹槽外的前边和后边,放在与驱动链子的滚筒轴的水平面大体上相似的平面上。代替灌装管,当然还有沿着灌装管引导的薄膜条和如上面所讲的、链子的相应表面的垂直的主要方向、以及一定倾斜度的引导。然而,引导的方向总是需要与垂直部件的方向一致的,这是因为流动材料的水平面应在成形和熔接链之上,在纵向密封位置之下。
本发明还有进一步的结构,也是非常理想的,即支撑薄膜的一个控制环是固定在装着槽形热气喷嘴的纵向密封装置之下,在成形和熔接链之上,位于第二条薄膜材料之中,并以一定的间隔套在灌装管上,如果薄膜立体地展开在纵向密封工位之后或之下,并被拉在支撑或控制环的上面,薄膜就可以按照上述角度更容易地转动,以致最初平放在薄膜上的两个端部就会转离边部,转到两边,因为这能夠排除薄膜由于折边、纵向焊缝等造成的倾向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有利的特色是,横向分配传送机装有一个环形槽链,该槽链围绕两个隔开的水平轴以大体上水平状态转动,在槽与槽之间装有分离袋子的切割工具,两槽之间的切割工具最好是狭槽以接受切割刀刃。这样,在成形和熔接链下的一点上安装一个切割或者剪切工具就完全可以了,从而刀刃进入两个槽之间的沟槽内,把两个相连的袋子之间由薄条形成的连桥切开。切割线最好穿过一个宽的连接缝,即由成形和熔接链制成的密封或者说熔焊缝的中央。槽形链的优点是,它自己能保护自己,并能保护在操作过程中连续不断地从成对的成形和熔接链上形成的袋子,因为袋子在被切割时同样受到保护。如果横向分配传送机是安装在上述的位置上,那么袋子就显然会面向与机器的纵向和加工方向,也就是说位于把灌装了液体的袋子嵌在凹形管子内的有利位置上。
如果装有带夹具的卸载传送机、并且传送方向与槽链的传送方向横切,那么从槽链传送到凹形管内的效果就会特别好。平稳、快速的传送能夠通过使用压力活塞、拖拉工具或者传送机来获得,并由夹具保护袋子(以一定的方式存放在链子的槽内)不扭曲变形。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下面两种情况其中一个端部,譬如说装有开启装置的盖,有一个拉环或者类似的外表面突出物;以及它还要放在机器的一定位置以备进一步加工。
到目前为止,前面所讲述的关于第二加工工位的特色只是涉及到方法问题,也就是特定的薄膜按照上述的方式转变方向,以致盖部停止在灌装了液体的袋子的两端,而在灌装工序之前,薄膜的空边被纵向紧封在一起,然后灌装,横向熔接并切割,最后放在槽链的槽内以备传送到正确的位置上再进一步加工。以上就是第二加工工位中的工作方式,管筒的制作已在前面结合第一加工工位做了解释。下面结合讲解第三加工工位的工作方式对联接袋子和管筒的方法加以说明。如前面已讲的那样,第三加工工位装着传送装置和把袋子插入管筒内的装置。
本发明具有下面这一理想的特色第三加工工位上的传送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最好四个相邻的导引槽,排列位置与槽链的传送方向横切且趋于水平,导引槽与导引槽之间进口处的间距要比出口处的要小。前面已经讲明,薄膜首先被引到机器的上部,然后又再拉下来与灌装管成平行状态。大体上垂直工作的成形和熔接链装在大体上水平工作的槽链上,在本发明中,不难把制造袋子的整个构造放置在一个总的低加工面之上,心轴轮的轴最好是装在这个低加工面之上。这样,除了把灌装了液体的袋子拿出槽链送进空心管内的设备以外,重力和装有物质的袋的重量也可以用于把袋子与管筒相联接。重力和灌装物的重量可以通过前面提到的、倾斜的导引槽加以充分的利用,在导引槽中,装满了液体的袋子可以在推或拉的作用下直接滑入准备好的空心管内。另外的辅助支承板或者类似的导轨或许可以安装在转弯的拐角处。不过,上述方法中的重要之处是,导引槽与导引槽之间一端的距离比另一端的距离要小。读者可以理解,链上的槽相对讲是紧密相连的,因为它们的位置要与成形和熔接链上的半壳体完全对应,这样与半壳体中出来的产品,即一连串的袋子,也完全对应。不过,每个袋子之间只是由横向连接缝相隔(如制作管筒时所见的那样)。至于心轴轮的安装与操作,则是在另一端,即轮子的每个心轴之间的间距就要大些,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这个心轴轮的轴向的每一个角位上有四个心轴。为了扩大四个心轴之间的间距,必须采用导引槽。由于导引槽中间距小的一端到间距大的低端之间的边侧部件小,所以在袋子滑进或者在灌装液体的重量被用于把袋子从槽链上传送入管筒内时,边侧部件不会阻挡袋子。
本发明的一个理想的特色是,装有联接袋子与管筒的装置的心轴轮是带有外心轴的第二轮子,并有两个、最好是四个外心轴在轮轴的轴向上的八个工作面上,还有气动装置以便在至少其中一些心轴中产生低压和/或者高压。前面已谈了轮轴上的心轴数量。如果这个轮子,可能的话,和其它的轮子有上述气动装置的话,在加工工序中内吸代替,或者内吸辅以推动,以及外部的抓取工具或者内压、或者可能由两者一起所产生的推拉动作,就便利了将袋子送进或送出空心管筒,或者把袋子、管筒一起从心轴上传走。
管筒和袋子的联接特别借助于气动装置,即把半插在管筒里的袋子吸进心轴轮中的心轴内的空心管子中,这同时发生的推、吸动作并不因盖部粘在两端这一情况而受阻扰。再者,在实践中发现,由于管筒材料的柔软性,甚至它的翻边也不妨碍或者也不损害袋子的薄塑料材料。
在另一很好的实施例中,熔接第一个盖部以密封管筒一端的装置是安装在第二个轮子的心轴的位置上。根据这一安排,第二个轮子上的气动装置以及袋装物质的重量就具有一种有利的效果,即如果至少要保持一个垂直件,从上插入管内的袋子就还会继续下降。如果上述第二个轮子上的心轴是垂直位于第二个轮的轴之上,第二个熔接装置位于其中间,那么这种垂直作用力对袋子就有特别显著的作用。从而可以把管筒一端的熔接边和盖部要联接的周边之间的薄膜取出,这样就确保第一个盖部(例如盒盖)安全地熔接在管筒上。
熔接工序在下列情况下能取得特别好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熔接装置包括一个压力活塞,能夠在心轴的上部中央垂直移动;还包括与活塞相邻的环绕心轴外部空边的热压紧夹装置或者热气喷嘴,能沿着与活塞移动的方向做大体横切方向的移动。在这里,热幅射使塑料物质发软变粘,由于通过薄纸的相应热流,从而避免了任何多余地使用来自薄纸对面的热紧夹装置。盖部和管筒就这样迅速可靠地联接起来。
刚才叙述的是关于第三个加工工位的工作方式,这个加工工位中装有第一次联接袋子和管筒的设备,最后就是第四个加工工位中的工作方式了,在这一加工工位中,安装着密封整个包装层的密封装置和传动装置。包装层总共包括一根带有两个端部的管筒。在刚刚描述过的第三加工工位中,管筒和袋子组装在一起,袋子的端部(最好是带有开启装置的部分,这一部分将做为盖部)已熔接到管筒的一边了。现在第四加工工位的任务是将对面的端部熔接到管筒的另一仍然空闲的边上,并将这时已封闭的管筒,即整个包装层或者已完工的包装移开。
本发明的另一个很好的实施例的特征是在第四加工工位装有第三心轴轮,将管筒从第二心轴轮输送到第三心轴轮的传送装置,在第二端部完全密封管筒的密封装置,第三心轴轮的位置与第二心轴轮的位置相邻,并有同样数量的心轴和一个平行的轴轮,其旋转方向也一致。根据本发明,如果第三心轴有在至少一些心轴中产生低压和/或者高压的气动装置,如果在第二心轴轮对面的第三心轴轮侧部装有装卸传送带,那么其优越性则更加突出。移动传送带在该机器的卸料端,实际上是在机器纵向的最后部。该传送带将已完工的液体盛装袋送到下一道检验和包装加工工位。
用上述方式加以描述的第四加工工位中,两边的密封和液体包装容器的完工是用心轴轮完成的。由于上述第二心轴轮仍然属于第三加工工位,适当的传送装置的作用是在恰当的时间内将四个一端封闭、里面装有袋子的管筒从第二个心轴轮推到第三个心轴轮,这样管筒的未封闭的一端(仍需要加工)就被放在外面。第三个心轴轮适当地旋转着,把这些仍未完工的一端送到机器中的一个位置,在该位置上能随时进入同已描述过的熔接装置一样的装置中。然后,另一端部,这当然早已放在袋子上,就被熔接,这就对包装层进行了第二次和最后一次密封。
在第三加工工位上把袋子插入空心管筒时,可能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尽管在第二个心轴轮中有气动装置所产生的内吸力,要插入管内的第一个盖部,例如底部,而外边还会留在管筒一端的卷边里。盖部甚至可能弯曲,使管筒头部的翻边仍然保持在其周边的外部。即使加工过和正确地封闭了一边的管筒被气压弹出的话,这种情况也可能继续存在。
在发生这种意外的情况下,可能需要第三心轴轮上的熔接装置上一个有吸入装置的压力活塞,最好垂直地位于上部的中间,在管筒翻边和盖部的塑料表面由于熔接和受压而粘在一起之前,活塞吸出盖部,从而可靠地保证盖部放在管筒仍未封闭一端的翻边外面,并被压下,从而使受热变软的塑料能粘着。
本发明中另外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其特征是接受管筒的第一个输送带是一个绕着垂直排列的轴转动的环形带,适用于一个单位和三个单位交替地向前移动。前面已提到,接受管筒的传送带不是一个心轴轮,在现在讨论的第二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是一个绕垂直心轴转动的环形带。管筒的成形方法与上述的方法一样,只是成品管筒是被送进一个有着前面所讲的逐步转换系统的环形支承传送带,这个系统可以称为1~3循环,完工的管筒是从两个心轴中取出的,这两个心轴的间距与环形带上夹取成品管筒的夹具的间距相同,而且还有一个中间支承心轴。换言之,两个成品管筒被取下放在环形带上,放在夹具或者心轴上,而另一个夹具或者心轴中则有一个空着。如果环形带然后向前转动一个单位,固定的心轴还会再次面对着环形带上的两个夹具或者两个心轴以便卸载管筒。如果这些夹具再次夹住灌装过的管筒的话,环形带则向前移动三个单位,这样固定的心轴会再次使与之相对应的环形带处于开始时的状态,以抓住完工的管筒。
本发明的另一有利的特色是,第二个心轴轮上的外心轴有一圆柱形薄壁以便里面接受袋子、外面支撑管筒;以及环形边壁的空边装着一个加厚的边。这样,就为翻边和熔接装置提供了很好的支承,以致使翻边或者说折边以及熔焊工序能夠以特别可靠的方式得以完成。因此,还需要在第二个和/或者第三个心轴轮上安装为管筒的环形外边翻边的装置以及安装熔接第二个盖部的装置。
在下面联系图例描述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时,还会提到本发明中的其它优点、特征及应用。其中图1是本发明中所提出的制造盛装流动物质包装容器的优选的实施例的总透视图;
图2至图8表示制造用于外层包装的空心管筒的装置;
图9和图10表示制造灌装袋的机器部件,和图11至图13表示袋子和管筒被联在一起以及密封容器的状况。
具体说明图2是整部机器的平面图,第二条薄膜材料,即薄膜条被扭转成45度角;
图3是图1中沿Ⅲ-Ⅲ线的部分图解侧视图,只表示那些在机器操作中和解释本发明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图4是图3组合体的平面图-从右向左看图3;
图5是与图4中相对应的沿Ⅴ-Ⅴ线的平面图;
图6是图4中沿Ⅵ-Ⅵ线的半局部和半截面图;
图7是图3中沿Ⅶ-Ⅶ线的局部截面图;
图8是与图7相类似,但表示最后的加工状态(翻边)的局部剖视图;
图9以图解方式表示薄膜条的装料端在通过成形和熔接链时和在一连串完全熔接好的袋子走向槽链(只显示了槽链的一部分)时的情况;
图10是同图9的下半部相类似的局部图,说明了位于槽链右手部分上的切割结构和传送槽;
图11是大体上沿图10中Ⅺ-Ⅺ线的图解式截面示意图,表示吸入和排出状态;
图12是图11上部O位置所表示的详细放大示意图,包括压力活塞和活动夹具;
图13是与图11相类似的图解式示意图,尽管这个图显示了在一位置上装着吸入活塞、在顺时针方向上的另一个位置上装着压力活塞、在相继的另一位置上处于排出状态时装着外心轴的第三个轮;
图14表示能由提出的机器制造的盛装流体物质、处于封闭和待运状态的包装容器;
图15是开启的包装容器上部撕开部分的平面图;
图16是沿图14中ⅩⅥ-ⅩⅥ线的截面图;
图17是另外一种不同的实施例的整机图解侧视图,在这个实施例中,第一个传送带是一条环形带;
图18是图17中的机器的平面图;
图19是上述实施例中同图11相类似的图解式截面示意图;
图20是同图19相类似的图解图,而且也相似于前面描述过的另一实施例的图13,和图21(a)至(c),图解式地表示图17和图18中的环形带的三个动作。
在图1中可以看到制造液体袋1的机器的透视图,是从前面和右上部看到的一个图。机器的纵向被看作是从左至右;这一方向也是最后加工、特别是连接带外心轴的轮子的加工线的方向,这在下边还有解释,可以看到,机器的罩盖被部分去掉了,以显出机器的基本部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这台机器的产品是图14至图16中详细显示的那种液体包装容器,包括1个灌装袋13和保护层2、3。保护层有圆柱形边壁2(一根管筒)和端部3和3′,端部是被翻边4和4′同所谓的保护管2联接在一起的。端部3构成液体包装容器1上的带有撕开条5的盖,撕开条5上有一个拉环6,位于容器的前面,带有倾倒孔15的内盖条7就处在撕开条下面。外盖或者说撕开条5是由盖3上的两个平行的切口8构成;切口8基本上只到盖子3的中间,并由折边12连结起来在内端形成折叶。在折边12中间也可选用切口11,与另一端两个小折边10中间的弧形切口9相似。这样拉环6就可以固定在管筒2的侧壁上(图14),也可以熔接在倾倒边26下面的凹口25中的24位置上。在内盖条7上也可以留有熔接点21以固定撕开条5。
可以从图16中的截面图看到盖5、拉环6及下面的内盖7的构造,为了清楚起见,这个构造中的间距被夸大了。内盖7组成了前面的倾倒边26,下面装有槽式的凹口25以作为倾倒辅助装置。图16还显示了内盖7上的孔15和环绕孔15的熔接线18,以及沿着熔接线18熔接在内盖条上因而熔接在盖3之上的薄膜或者说袋子13、袋子顶端的中部穿过内盖条7上的孔15,直接与盖3的里层密封在一起,要注意,袋子13的薄膜是连在一起、密封的,用图解显示出只是为了作一补充说明。
使用者在把拉环从熔接点24移开时,抓住拉环,这样就把撕开条5从图14和图16的位置上拉到图15的位置,袋子13中大体上环形部分16(被密封在环形熔接区18之内的盖3内层上)在盖子被移走时就被自动撕开,从而形成作为倾倒口的孔15。不过,袋子13还悬挂在袋子3(原文如此)的内层,使用者此时就可以毫不困难地沿着边26倒出袋中的物质。
图14说明的包装容器是显示在图1的右前面的成品包装容器,正等待被沿着曲线箭头的方向传送走。
包装容器1的制作原料是由有塑料涂层的纸构成的第一种薄膜材料31和由折叠成V型的塑料薄膜条构成的第二种薄膜材料;例如在图1中,折边显示在上部的左边33,两个空边34显示在右边。
第一种薄膜材料的第一个贮存点35是图1前台背面的一个滚筒;第二个贮存点是在与滚筒35相邻的箱子36里的一个Z字形叠片堆(图中没显示出)。在图1和图2中,可以不断看到两条薄膜31和32,首先被从贮存点向上拉出,然后经过不同的方向转换滚筒37和37′,沿着箭头38的方向、两条薄膜相互平行、沿着机器的纵向被向前拉。
四个加工工位A、B、C、D沿着与传送两条薄膜31和32的方向一致的方向渐次地排列着。第一加工工位A包括将要详细讲述的成形装置,特别是制作保护管2(单独画在另一图中)的成形折叶板40以及包括第一个心轴轮41。
第二加工工位B安装在加工工位A之后,它包括灌装袋子的装置(用13简略地表示),特别包括成形和熔接链42和槽链43。
后边是第三加工工位C,它可以被看作是包括用于从槽链43上把产品传送到第二个心轴轮41a的导引槽45(在图10之前没有详细显示出)。第三加工工位C还包括位于外心轴50a之上、用于把袋子13装进管筒内的吸入装置和夹具(未显示出)。
第四加工工位D上安装着第三个心轴轮41b,轮上有外心轴和用于密封外层2、3和3′的装置60b,第四加工工位上还安装着卸载传送机70,它把机器前部的完工的包装1传走,并把这些成品颠倒使盖部朝上。后面是把成品沿着图1右手一边的曲线箭头的方向卸走的传送链(图中未标)。
所以,整部机器的构造包括四个加工工位A、至D,下面将特别加以解释,以便讲明其详细的情况。
第一加工工位A装着外心轴的第一个心轴轮41的转轴46的延伸方向是与机器的纵向38横切,第二个心轴轮41a上的转轴46a和第三个心轴轮41b上的转轴46b相互隔开,平行地安装在同一水平面上。轮41、41a和41b都是八角形,装着外心轴50、50a和50b,呈幅射状从八个中间平面上凸出出来。在转轴46、46a、46b上,三个轮41、41a和41b,每个都装有四个外心轴,分别是50、50a和50b,一个个有间隔地排列在八个平面上。这样,每个轮共装有32个外心轴。
第一个轮41与其余两个轮41a和41b的一个不同之处是,第一个轮41装有心轴滑座47,能沿着轴46的方向移动。另一不同之处是,第一个轮41没有特殊的气动装置。
在图3至图8中,可以看到第一个心轴轮41上面的第一加工工位的结构。在图3的底部能看到第一个轮41的图解示意图,轮子的旋转方向用箭头48表示。第一加工工位A可以根据第一条薄膜材料31(塑料涂层纸)的加工工序,也就是图1、图3和图4中下行方向,得到更容易的解释。经过最后一个方向转换滚筒37之后,第一条材料31被送进心轴100和成形折叶板40(图4中从右至左)中间的一个平面上。切刀101与淬硬反压板102相互作用,把纸条切成连续的两张纸片,实际上这纸片就相当于在位置2上的纸管。在图5的平面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上述状况。图5还显示出与心轴100对应的成对排列的成形折叶板40。以上所讲的就是第一个位置Ⅰ,它在图3和图4的上部。它的下面是位置∏至位置Ⅴ。成形折叶板的两半能绕与滑动装置104构成一个铰链式的联接器的同一个轴103转动。滑动装置可以上下滑动(垂直方向),这样成形折叶板40就能从位置Ⅰ被送到位置Ⅱ,然后被送回位置Ⅰ,还要有一个装置,使之能较小幅度地横向移动。滑动装置104和折叶板40的传动装置被图解地显示在图3。当传动杆106环绕旋转点107沿着曲线箭头108的方向向左或向右移动时,折叶板40就由联动装置105打开和关上。在左手一边,在传动杆106和联动装置相连处还可以看到使成形折叶板40摆动的凸轮控制传动装置109。滚筒110和110′引导滑动装置104在导轨(图中未标)中上下滑动。
图3和图4中并没有特意表示出心轴100,但人们可以看到位于心轴100一边空隙中的金属条111,它可以垂直于心轴100移动。图5和图6中的截面图中的金属条的排列地很清楚。
橡胶垫齿板112被嵌在心轴100上与金属条111相对的周边中。同水冷压力齿板113(图6)一样,齿板112属于图6位置Ⅱ中的密封装置。它同从槽形喷嘴114中喷出的热气配合工作。管筒2上的纵长接缝就是由这一密封装置与由支承装置115带动着沿双箭头116方向移动的压力紧夹装置113共同形成的。装在成形折叶板边部的杆117和117′有助于这一工序的完成。它们把还未纵向密封的管筒2上开口的边压在心轴100上。这样,把开口的边压在一起以纵向密封的工序就能由压力紧夹装置113和垫板112完成。
旨在翻起下边4的初步成形是在图3和图4中的位置Ⅲ上进行的。图7和图8对这一工序加以特别说明,并根据上面几幅图加以解释。
带有一个滑动装置的夹紧装置118和119显示在图4中,它们是在下述方式下被驱动的在纵向密封完成以及成形折叶板40被打开在位置Ⅱ以后,以及在成形折叶板40上升到位置Ⅰ时,夹紧装置沿着虚线箭头120的方向,从位置119上升到位置119′,这样在成形折叶板40一起到了位置Ⅰ、滑动装置104向下移动时,管筒2就会被从位置Ⅱ拉到位置Ⅲ。同样,管筒还会周期性地被从位置Ⅲ拉到位置Ⅳ,在这一位置的底部装有心轴100的端部。底部平面12又在图7中以更大的比例显示出来。
在图7中可以看到,翻边装置是由部件122和123简略标出的部件组成。装置的工作部分是翻边环124和支承部件125。两者都可以上下垂直移动,因为硬化在金属部分的弹性环126把它们同外支承部件123弹性联接起来。图7还显示了心轴100上的凹口25′。这可看作是在外部相对部分有一个水平式往复活塞上的凸出部。取代凸出部活塞被显示在这一有选择标出的截面图中的只有在123简略标出的夹具和内衬127。
图7显示了翻边之前的状况,而图8则显示了已在管筒2上形成环形边4的最后状况。由于这一向内凸出的边4,管筒2才不会被拉到一个内心轴,正是因为这一点,轴41、41a和41b才装着外心轴50、50a和50b。它们在这里是空心式的心轴,内部有适当的容积以接受管筒2,并根据这一特点才被称为“外心轴”。
然而,在讲述管筒2的下一步加工工序之前,必须首先讲述灌装袋的生产过程。
第二加工工位B这一加工工位安装有用第二条薄膜材料即双层的塑料条生产灌装了液体的袋子的装置;这条材料在图1和图2中由32表示,并有两个端部3和3′密封在完全相对的两端。
第二条材料32首先被沿着机器的纵向38传送,然后由方向转换滚筒130(图1)垂直地向上传进整个机器的上半部,在这里通过第二个方向转换滚筒131,两个滚筒130和131的轴是位于两个上下垂直间隔排列的水平面上,但上滚筒131的轴与滚筒130的轴呈45度角α。这产生了图2所显示的角α,并且使第二条材料32被从整台机器的后部(图2的上部)以45度角传送到机器的前部,传到心轴轮41、41a和41b的前面。在这里描述的实施例中,未灌装的管筒(一端未封闭)被垂直地传送到下面。它是由与折边33相接的成对的传送带133传送的。下部驱动齿轮通过转杆134带动一个压力轮135。在轮135(在图1中未标)的对面是另一个压力轮,其作用是挤压和固化刚由热气喷嘴136(纵向密封装置)熔焊的纵长接缝。
在装置136上面,灌装管137伸进第二条薄膜32上的边34之间的仍未封闭的狭缝内;它一直延伸到支承控制环138的下面,末端是一个灌装喷嘴。
灌装工位下面是两个成形和熔接链42(其链节相对)如在图1至图9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的那样,它们一般是垂直工作。支承环138使薄膜条呈圆形,另外两个支承带140和140′把它合成V形,这样离开带140和140′的薄膜,可以说流入和完全装进由独特的空穴的两部分142所形成的环形空穴141。链42中相对应的链节是成对转动,这一情况就产生了许多或者说一连串的环形空穴141,第一个空穴141是处于打开状态,再往前是下一个空穴141,如图9所示与下面的其它空穴一样是封闭的。这些空穴决定了每个袋子13的灌装容量。
未特别提到的熔焊夹紧装置143与相对应的夹紧垫板144相互作用,形成薄膜32中的横向熔焊缝,它被显示在图9下部的145位置中。
在图9和图10中,可以看到槽链43排列在链42之下,作为一个横向分配传送带。这个槽链是环形的,是由两个在同一平面但相隔的轴146沿着大体上水平的方向导动。槽147由两个槽形部分148构成,在图10中可以看到两个槽148分别位于方向转换带的齿轮的左边和右边。在两个槽之间以及成形部件148上部的中间有一个凹口150,以配合大致上用152表示的切割装置中的切刀151使用。
槽147相对地宽些,这样袋子13在自由地躺在槽上时就变成了椭圆形。这就是说,在连续的槽147之间有一个宽的间隔,其优点是能更自由地制造顺流的产品。
第二加工工位B的末端是槽链43,上面平行地躺着分隔开的装满液体的袋子13,这样从盖部3到底部3′的直线就与机器的纵向38一致。
(槽链43连续转动着,传送工具(图中未标)和夹具同时将四个袋子13推进导槽45这将在下一加工工位C中说明。)第三加工工位C加工工位C中可联接袋子13和管筒2的装置的传送工具导引槽45,包括第二个心轴轮41b。
导引槽45之间进口边(在图10的上部表示)的间距比下面表示的出口边的间距要小些。因此,槽链43上还相对紧挨着的袋子13之间的距离就延伸到装着外心轴的第二个轮41a。
第二和第三轮41a和41b安装着未详细描述的产生高、低压的气动装置。
图11和图13表示联在八个平面上的气孔49a和49b,这样,八个平台中的每一个都能产生高压或者低压。例如,应该注意低压部位161和高压部位162。灌装袋子13的流动物质用163表示。前面已提到,轮41、41a、41b在各自的轴46、46a、46b的每一工作平面都有四个外心轴50、50a和50b。一般表示为60a和60b的熔焊装置装在第二个轮41a的12点钟位置,也装在第三个轮41b的12点钟位置(例如图11中的心轴位置0)。在图11和图12中,可以看到垂直安装的压力活塞165,它适用于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并受到偏心轮盘166的控制。
另一个偏心轮盘167通过臂168,驱动环绕管筒2的边4的热夹紧钳169。热夹紧钳根据控制,可以沿着曲线箭头170的方向移开或者移到图12所显示的位置。因而,热夹紧钳169并不是与穿过纸条的热能共同形成一个密封线;相反,它们只是加热上部环边4中的塑料层以及加热盖3相对应的环形下周边表面,然后沿着箭头170的方向(图12)移走,此后由压力活塞165完成最后的联接工序。作用于活塞165的反压是来自管筒2的材料的硬挺性。
装着外心轴的第二个轮子按顺时针方向转向右边,如图11所示,压力板171在0位置上部右侧的下一个位置标出;它能以图中表示的方式(见曲线箭头172)向下压拉环6。
第四加工工位D这一加工工位中,第三个轮子41b朝着相同方向旋转,这个加工工位安装着把一端封闭的管筒2沿着箭头172的方向从图11中的位置传送到图13中的位置、从第二个心轴轮41a传送到第三个心轴轮41b中的一个心轴50b的传送装置(图中未标)。
吸入装置174在图13中标出,它的形式是一个吸入活塞,能沿着双箭头175的方向移动,因而把端部3′(底端)从边4′内的空穴中拉到图13的位置上。熔焊端部的装置60b再次出现在下一位置上;在这个装置中,管筒2由通过与图12相同的方法被完全密封。
在操作中,机器把第一条薄膜31传送到图5中的位置,用切刀101分开,然后用成形折叶板40把它环绕在心轴100上。
滑动装置104与成形折叶板40一起从位置Ⅰ移到位置Ⅱ(图3和图4),这样,喷嘴114中的热气热化纵向接缝(图6),纵向密封是在压力夹紧装置113沿着双箭头116的方向,首先是朝着对应夹紧装置112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完成的。在成形折叶板打开升起之后,带有滑动传动装置的夹具118将已纵向密封了的管筒2移进位置Ⅰ,当成形折叶板在下一循环中移回下面的位置Ⅱ时,夹具118把管筒2移入位置Ⅱ。翻边前的成形是在位置Ⅲ的下端进行的,翻边最后在位置Ⅳ的底部完成,如图7和图8所示。翻边环124把下部的空边向里折,形成图8中所示的边4。在某一点上也压成了凹口25(图14至16)。
套管筒2的底部形成边4之后,它就被夹具118从图3和图4中所示的位置Ⅳ推到底部位置Ⅴ上,即被推进第一个轮41中的外心轴50。轮41沿着箭头48、顺逆时针方向旋转,以便在下一个转换装置(其方式没有标出)以同样的方式翻相对应的边4′的边。否则,四个连续的管筒被转到第一个轮41中的3点钟位置之前就不能再进行任何加工。然后把管筒2传送到第二轮41a的这一技术上相当简单的动作也是以未标出的方式完成的。
在此同时,必须准备好装灌了液体的袋子13以同管筒相联结。为此目的,上述的第二条薄膜(带有端部3和3′的薄膜条32)经由方向转换滚筒130和131被扭转成正确的角度。以后将作为容器盖部的端部3同内盖条7(图14至图16)一起被密封在薄膜片32(密封面14和16)上。和图1所示,薄膜32首先通过灌装管137,然后环绕灌装管进入纵向密封装置136,在这里,由热气和挤压滚筒135熔焊成纵向密封缝。液面低于密封缝,也就是说在熔缝冷固的区段内,大体上是在支承控制环138的位置或者是在它的下面。通过环138和传送带133的作用,薄膜32被继续向下拉进成形和熔接链42,成形和熔接链形成的管形空穴141被薄膜的相应部分完全占满。如果在成形和熔接链的主面在向下垂直移动(以熔接横边145)的时候,在半壳体或者说两半的空腔142之间的密封奏效了的话,那就可以获得一连串连续不断的灌装了液体的袋子13,如图9的下部所示。
图10中,用152示意的切割装置中的切刀151进入沟槽150,分割灌装了液体的袋子13,使袋子躺在链43中的宽槽147上。
现在我们应该回到图11,看一看作为沿图10中Ⅺ-Ⅺ线的截面图的第二个轮41a中的十一点钟位置。在这里可以看到,装着液体163的袋子13前端熔接着底端3′,后端熔接着盖端3。一个夹具(图中未标)应被看作是夹住盖3,以免袋子13绕自己的纵轴旋转。
第二个心轴轮41a控制着它的气动装置,这样气孔49a就被转到十一点钟的抽吸位置上,在外心轴50a中的空腔内产生低压161。根据这一原理,约有一半被推进心轴50a的袋子13,就被低压161顺利地继续往里拉,从而占满了管筒2的整个空间,如果底端3′仍然是位于边4′的同一位置上,如同处于12点钟和2点钟的位置,这也无关紧要。优先要做的是使盖3顺利地平放在位于上部边4上,如所示的12点钟的位置以及所示的上部0的位置上。拉环6从这个边向右边突出,虽然图12中恰巧是推向左边。热紧夹装置169加热塑料表面以使其热化,然后沿箭头170的方向移开,此后压力活塞165把盖3压在边4上。
在第二个轮41a转到下一位置(2点钟的位置)的时候,压力柄171推着拉环6沿着曲线箭头172的方向移动,并把它密封在先前热化过的位置24上。
第一个轮41a转入3点钟的位置时,压缩空气162从气孔49a中压进心轴50a里面底端部3′下面的空隙中,通过这种方式和/或者用其它传送工具(图中未标),一端封闭的液体包装容器被治箭头173的方向被导向第三个轮41b,即导进相对排列的心轴50b。
下一循环中,管筒2被转向11点钟位置,在这里,吸入活塞174按照双箭头175所标明的那样插入管筒中末封闭的一端,同端部3′接触并把它拉到图13所示的位置。然后关掉吸入空气,第三个轮41b把一系列的外心轴50b转到12点钟的位置上。在这里,密封是由熔接装置60b完成的,如按照图12所解释的那样。现在已完全密封的包装容器就装有一个几乎百分之百地灌满液体的袋子13,但是在外层和袋子之间还有少量空气。当以开始时所讲的方式开启容器时,液面随即下降,因而阻止液体溢溅。
离开12点钟位置时,第三个轮41b把所讲的一排容器转动到2点钟的位置。由气孔49b产生高压空气162,把成品容器弹射出去。从而使容器被提到卸载传送机70(图1)上,并被颠倒放在下面另一传送机上(图中未标),容器的盖朝上底朝下。
在图17中,可以看到与图1前左到后右的机器相似的一台机器,也就是说,图17是这台机器的侧视图,虽然它是一个不同的实施例,即一台有与第一传送机一样的环形传送带的机器。连续的加工工位也显示在与传送薄膜31和32一致的方向,但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加工工位A、C和D。第一个加工工位A包括前面已讲过的成形装置,特别是制造管筒2的成形折叶板40,如根据第一个实施例所讲的那样。加工工位A特别重要的特征是,它使用环形传送带200作为所谓的第一个传送机。
这里就不再描述灌装袋子13的装置,包括成形和熔接链42以及槽链43,因为它们与第一个实施例中的装置相似。
如上所述,在第三个加工工位C的下流侧装有导引槽45(图中未标),作为槽链43与所谓的第二个心轴轮41C之间的传送工具。第三个加工工位C还安装着联接袋子13和位于环形传送带200中外心轴201上面的管筒2的吸入装置和夹具。
在第四加工工位D中,再次标出了带有外心轴的所谓第三个轮41d,它上面有密封外层管筒2与端部3和3′″的装置60d,加工工位D中安装有一个卸载传送机70,传送机70把机器末端的成品包装容器1传送走。并将其进一步加工,如早已根据第一个实施例所讲的那样。
第一加工工位A中的环形传送带与前面所讲的另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图17和图18中接受管筒2的第一个传送机不是第一个心轴轮41。而是环绕垂直轴202运转的环形传送带200,传送带上面以相等的间距固定着夹具或者外心轴201。交替心轴201之间的间距与图17的上部显示的两个心轴100之间的间距相等。
在图18中的平面图中,可以看到三个垂直轴202,上面环绕着环形传送带200,传送带基本上是一个三角形状。在图18中,传送带200上边位于心轴100的下面;其斜边传送外心轴201,把管筒2送进加工工位C中所谓的第二个心轴41C,以便把管筒2从传送带200传送到轮41C上的外心轴50C;在图18中,传送带又沿着其另一条边转回出发点,这一边与第二个轮41C平行。
环形传送带200的循环是按照1-3、1-3等步骤进行的,如现在根据图21将要解释的那样,在图21中的移动的三步a)、b)和c)中,位于水平面121上的两个下心轴100都显示在上部线上,环形传送带200中外部心轴201标在下面一条线上。虽然心轴100是固定的以制造管筒2,环形传送带200是沿着箭头203的方向移动。单个的外心轴201显示在图21中的a、b、c、d、等位置上。
图21中,在工作时,空的外心轴a、b、c、d、e等首先站在装着管筒2的心轴100下面,处于状态a中,更确切地说,外心轴a和c站在与心轴100相对的位置,以便接受管筒2。管筒2的传送就开始了(图中未标)。
在图21b所显示的状态中,外心轴a和c已有了管筒,并且在固定心轴100上再次有了新的管筒以交给后面的外心轴。因此,后面的外心轴b和d与固定心轴100相对,因为传送带200已向前移动了一个单位,由状态a)移到状态b)。此时管筒就可以再次从心轴100传送到心轴b和d上。
在传送带200向前移动3个单位时,就达到了图21上的状态c。此时,外心轴a、b、c、和d都装有一个管筒。而外心轴e、f、g、h和i仍旧是空载。除了现在心轴e和g是与固定心轴100相对以外,我们现在则又回到了图21a(中的起始位置,而在图21a)中,管筒2是被传送到心轴a和c上。
至此,我们就结束解释环形传送带200的1-3循环过程了。
在加工工位C中的管筒2被引到第二个轮41c上的下心轴50c的下面并被提到心轴50c上时,管筒2和袋子13就被联接起来,如图11和图13中的第一个实施例所表示的那样。
图11、13与图19、20之间的区别是,在现在要讲的第二个实施例中,袋子13只在一端装有一个盖3。
图19显示了装着导引槽45作为传送装置的加工工位C,它们在构造上与前面所讲的实施例相似,所以不必再作解释。在第二个实施例中,第二和第三个轮子41c和41d也安有气动装置(图中未详细表示出来),以便按照前面所讲的方式产生高压和低压,这里没有显示出适当的开启装置和与流动物质的联接装置。轮子的构造同第一个实施例中的轮41a和41b的构造相似。简略用60c和60d表示的熔接装置排列在第二个轮41C以及第三个轮41d中12点钟的位置上(例如图11中的心轴位置0)。偏心轮控制是根据图11和图13中所描述的方式进行的。
第二个实施例的操作在第二个实施例的机器工作和当管筒2已被沿着箭头204的方向传送到第二个轮41c上的下心轴50C上的时候,就达到了位置Ⅰ′,管筒两端都未封闭。
可以看到,外心轴50C有一圆柱形薄壁,其壁厚可以从1/10毫米至5/10毫米厚,边壁上的空边50C′装有一个加厚的边。在图19中的位置1′中,管筒2的外环边2″被推过加厚的空环边50C′。
由于轮41C和41b都是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管筒2在下一步就被转到位置2′。在这个位置上,沿着箭头方向移动的内、外工具将环形空边2″预先成形。
在管筒被转到位置3″时,它被翻边装置205形成一个边。在被转到位置4′时,袋子13以在前面一个实施例中所讲的方式进入心轴50c内的空间,但有两点不同之处第一,袋子只有一端装有盖3,第二,外心轴50C本身位于袋子13和管筒2的中间。
在管筒被转到位置5′时,盖部3由熔接装置60C密封。在移到位置6′之后就不再进行加工了,所以,最后的位置实质上与位置5′保持在相同的位置。在位置7′,管筒连同里面的袋子13被弹射出去,它的一端被按照图11中3点钟的位置所讲的方式封闭着。
在位置7′,管筒被从图20所示的第二个轮41传送到第三个轮41d。当管筒移到位置8′时管筒另一明显圆形边被沟槽成形工具206翻到里面。
在位置9′,可以看到翻了边的环形边正同一个不同的盖3′″按已知的方式密封在一起。
新的盖3′″是来自标在图17和图18中的一个供料转轮206。带有新盖子的连续式卷带207展平、分开,然后转到第三个心轴轮41d上面的位置。可以看到,在图18第三加工工位D的左手部位,盖3′″被一个个分隔开。
盖部最好由一个弹性强的圆塑料盖构成。例如,具有强扩张性的线性聚乙烯能够用作盖3′″的材料。万一各边都已密封的成品容器受到敲打或撞击时,这就提供了增大容积的一个方法。如果容器受到敲打或撞击,内袋就会撞击外包层,假如使用了弹性很强的塑料,就会提供一个后备容积,这样容器就不会破裂。事实上,塑料盖3′″能够扩张。以这种方法获得了一种防撞容器。
在第三个轮41d的位置9′中被密封了各边的容器1,在位置10′被卸了下来,如图13右上手部所示。灌装了液体的成品容器1被空气推到卸载传送机70,然后被运走。
权利要求
1.一种制造盛装流体物质、由灌装内层袋(13)和保护外层套(2、3、3′)构成的包装容器(1)的机器,其特征是安装有两个分开的供料部件,以把两条薄膜材料(31、32)拉到一个接一个排列的加工工位(A、B、C、D);在第一加工工位(A)中,安装着成形装置(40)以把第一条薄膜材料(31)制成用作保护外层的管筒(2),以及装着接受管筒(2)的第一个传送装置(41);在第二加工工位(B)中,安装着把第二条薄膜材料(32)制造成一系列的,毗连的单个灌装了液体的袋(13);在第三加工工位(C)中,安装着传送装置(45)和把袋子(13)和管筒(2)相联接的装置,包括一个心轴轮(41a),以及在第四加工工位(D)中,安装着密封保护外层(2、3、3′)的装置以及卸载传送机(70)。
2.权利要求
1中的机器,其特征是第一条薄膜材料(31)是按装在用作贮料位置的卷筒(35)上,该薄膜材料(31)由一条至少一面涂有塑料的纸组成;第二条薄膜材料(32)是以作为供料位置的Z字形叠片的形式贮存的,该薄膜材料(32)由一条双层的塑料薄膜构成,在至少它的一边上、或者可能在完全相反的两边上密封着盖部(3、3′)。
3.权利要求
1或者2中的机器,其特征是装在第一加工工位(A)中的成形装置(40、100、122、123)包括环绕连接在同心轴(100)上的成形折叶板(40)以及密封装置(112~116)和两个翻边装置(122-127);轮子(41、41a、41b)上的心轴(50、50a、50b)是外心轴。
4.权利要求
1至3中任何一项中的机器,其特征是如在第一条薄膜(31)被传送的方向所见,分隔平展的薄膜条的切刀(101,102)是排列在与成形折叶板(40)第一个位置Ⅰ相邻的位置上,该折叶板装在一个滑座(104)上,至少能夠移动到第二个位置Ⅱ并回复原位,最好与热空气一起工作的密封装置(112、113)是安装在第二个位置Ⅱ的下流侧中,一个活动翻边工具(122-127)是安装在另一个位置Ⅳ的下流侧中;心轴(100)是固定的,至少从密封装置(位置Ⅱ)延伸到翻边工具(位置Ⅳ)。
5.权利要求
1至4中任意一项中的机器,其特征是在心轴(100)尾部的周边的一点上,有一个凹口(25′)与一个活塞上的凸出物相互配合,以制成包装容器(1)上的倾倒边(25、26)。
6.权利要求
1至5中任意一项中的机器,其特征是接受管筒(2)的第一个传送装置(41)是第一个心轴轮(图1和图2)。
7.权利要求
1至6中的任意一项中的机器,其特征是第一个心轴轮(41)有两个外心轴(50),最好有四个外心轴安装在轴(46)上每个工作面上的一个可轴向移动的心轴滑座(47)上。
8.权利要求
1或者2中的机器,其特征是第二加工工位(B)中的制造灌装袋(13)的装置至少包括以约30度至60度角、最好是45度角相对安装的两个方向转换滚筒(130、131),一个纵向密封装置(136)、一个灌装管(137)、安在灌装管下面的成形和熔接链(42)、一台横向分配传动机(43)、切割装置(150~152)以及卸载装置。
9.权利要求
1、2或者8中任何一项中的机器,其特征是两个方向转换滚筒(130、131)的轴各自位于一个水平面上;灌装管(137)及相对的成形和熔接链(42)(它是成对地相互配合以形成一系列的管形空腔(141),沿着大体上垂直的方向延伸到心轴轮的轴(46、46a、46b)水平面之上。
10.权利要求
1、2、8或者9中任意一项中的机器,其特征是支承薄膜条(32)的控制环(138)是固定在装着槽形热气喷嘴的纵向密封装置(136)之上、在两个成形和熔接链(42)之上、在第二条薄膜材料之内并间隔地环绕在灌装管(137)上面。
11.权利要求
1、2或者8中的机器,其特征是横向分配传送带(43)有一个大体上水平地绕两个隔开的水平轴(146)转动的环形槽链(43),在槽(147)之间有分割袋子(13)的切割装置(150-152)。
12.权利要求
1、2或者8至11中任意一项中的机器,其特征是装有配备着夹具的卸载装置,它的工作方向与槽链(43)传送方向横切。
13.权利要求
1或者2中的机器,其特征是在第三加工工位(C)中的传送设备(45)至少包括两个,最好是四个毗连的导引槽(45),排列方向与槽链(43)传送方向横切,并且倾向呈水平状;导引槽(45)之间进口边的间隔比出口边的间隔要小。
14.权利要求
1、2或者13中的任意一项中的机器,其特征是装着联接袋子(13)和管筒(2)的装置的心轴轮(41a)与装着外心轴的第二个轮(41a)的结构一样,在轴(46a)方向上的每个工作面上都装着两个,最好是四个外心轴(50a),而且至少在其中一些心轴(50a)上,还装着气动装置,以产生低压(161)和/或者高压(162)。
15.权利要求
1、2、13或者14中任意一项中的机器,其特征是在第二个轮(41a)中的心轴位置O上安装着熔接第一个盖部(3)以密封外层管(2)一端的装置(60a)。
16.权利要求
15中的机器,其特征是熔接装置(60a)包括压力活塞(165),该活塞能夠在心轴(50a)上部位置O的中间垂直移动,以及包括热压紧夹装置,该装置与活塞相邻的、与心轴(50a)的外部空边环绕接合并能沿着大体与活塞(165)的活动方向横切移动。
17.权利要求
1或2中的机器,其特征是在第四加工工位(D)中,装着第三个心轴轮(41b),把管筒(2)从第二个心轴轮传送到第三心轴轮(从41a至41b)的位置的传送装置以及熔接第二个盖部(3′)以完全密封管筒(2)的装置(60b),第三个心轴轮(41b)紧接着第二个心轴轮(41a)、有同样数量的心轴(50b)、还有一个平行的轮轴(46b)和相同的旋转方向(48b)。
18.权利要求
17中的机器,其特征是第三个心轴轮(41b)在至少其中一些心轴(50b)上装着气动装置以产生低压和/或者高压(162);一个卸载机(70)是安装在第二个心轴轮(41a)对面的第三个轮(41b)的旁边。
19.权利要求
1至5中任意一项中的机器,其特征是接受管筒(2)的第一个传送机是一个绕垂直轴(202)转动的环形带(200),它适用于一个单位和三个单位交替(1-3循环)着移动(图17至21)。
20.权利要求
1、2或者19中任意一项中的机器,其特征是第二个轮(41C)上的外心轴(50C)有一个圆柱形薄壁以便里面接受袋子(13)、外面支撑管子筒(2);边壁上的空环边(50C′)装有一个加厚的边(图19和图20)。
21.权利要求
1、2、19或者20中任意一项中的机器,其特征是在第二个(41C)和/或者第三个心轴轮(41d)中装着翻折管筒(2)上的外环边(2″)的装置(205)以及熔接第二个盖部(3″)的装置(60C、60d)(图19和20)。
专利摘要
公开一种制造和灌装由薄膜材料制成的内(13)、外(2)容器构成的包装容器1的一种包装机。这种设备包括提供分隔开的两条包装材料(31、32)的两个供料位置(35)。在加工工位A,环形外容器(2)由薄膜条(31)制造而成。在加工工位B,薄膜条(32)被制成密封的、并灌装有流动物质——例如液体——的单个容器。在加工工位C,装有液体的内容器(13)同外容器(2)紧密联接起来,在加工工位D外容器(2)被密封并被从机器上卸走。
文档编号B65B25/14GK85104708SQ85104708
公开日1986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1985年6月19日
发明者英格马·豪尔桑, 戈兰·拉桑 申请人:塔特拉·帕克·蒂瓦劳普门特S·A·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