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锁紧结构的打包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96973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锁紧结构的打包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捆扎诸如棉花或其类的具有显著收缩特性的物品的打包带(一种金属带),具体地是涉及一种带锁紧结构的打包带,这种结构是通过在带子端头上造出切口并将带有切口的部分压出而在带端形成凸起,将带端的凸起互相装配而将带子的端头连接在一起。
广义来说,用打包钢带捆扎物品有两个方法一个是带封接件的捆扎方法(1);另一个是不带封接件的捆扎方法(2),即无封接件捆扎。当用带封接件的捆扎方法(1)时就需要一个封接件,而用无封接件的捆扎方法(2)时,带子的紧固是通过带子自身所带的啮合装置来完成的,不需要封接件来紧固住带子。这样,后面的方法就有使打包操作简而快的优点。近来这种无封接件的捆扎方法已被广泛采用。
在无封接件捆扎方法中,通常的情况是将设置在带端的锁紧部分相互啮合来将带子紧固住,在日本专利公报39-13748号中公布的一种锁紧结构已是广泛地被采用。
这种广泛地被采用的锁紧结构采用一种将带子两端头搭接并且通过将带端参差装配、可折卸地连接在一起的方法。

图13与14示出这个方法的一个实例,在其中在带子的末端部分1、2的端头11、21上设置有对称的拐弯切口对,而且带有切口的部分被压出、形成同样长度的隆起锁紧部分101、201,每个具有一个宽部分Wa与一个窄部分Wb用于参差装配。当拉力在这样一个装配状态下沿纵向(箭头A方向)施加到带子上,带子的阳端上的宽部分Wa跟阴端上的窄部分Wb垂直地相互搭接从而将带端互锁。
这个锁紧结构便于紧固并提供足够的抗拉伸的强度。因此,此结构很适用于捆扎诸如棉花或其类的具有显著收缩特性的物品。
但是先有技术的锁紧结构,由于在阴端啮合区两极端的锁紧部分上最大程度地分配到沿纵向施加到带子上的拉力,此处就会有断裂的危险。带子断裂后,解除了带子的锁紧状态,捆扎好的货物就会飞散。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装卸过程中就非常危险。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在1987年7月24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了一个名为“用于打包带的锁紧结构”的发明申请(日本专利申请号62-185786与62-185787),在此发明申请中防止了带子紧固部分的松脱或断裂。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个带锁紧结构的打包带,这个结构防止了在先有技术中明显地出现的隆起啮合部分的断裂,而且将特别要求有较大的抗拉伸强度的带子端部的强度改善到这样一个程度使接合部分的强度提高到跟基体金属一样高。
在本发明的一个打包带中,在带端设置有多对对称的拐弯切口排成纵向行,而且带切口部分被压出以形成纵剖面为梯形的、各有一个宽部分与窄部分的隆起啮合部分。在这些隆起啮合部分中,在带子啮合区两极端的隆起啮合部分造成比那些设置在同一区中间的长一些,在带子一端的较长的隆起啮合部分装入在另一端的相应较长的部分,在两个端头的中间隆起啮合部分也按同样方式相互装配在一起。
简而言之,用本发明,在啮合区两极端的、要求大一些的抗拉伸强度的隆起啮合部分造成比那些放置在当中的长一些,从而将相关部分的啮合强度改善到这样一个程度使锁紧部分的接合强度基本上跟基体金属整体一样,从而防止了阴端上的隆起啮合部分的断裂。
内行人在参考了详细的说明书与体现本发明的原理的、用图来说明的最佳结构实施例的附图以后,对本发明的很多其它优点、特征以及附加的目的就会很清楚。
图1是一个示出切口设置在一个作为阴端的带端以形成一个本发明的最佳锁紧结构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2是沿图1的线Ⅱ-Ⅱ切取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一个如图1那样境銮锌谏柚迷谧魑舳说拇说淖刺钠矫嫱 图4是沿图3的线Ⅳ-Ⅳ切取的纵向剖视图;
图5是一个示出图1与3所示的那部分带子搭接的状态的前视图;
图6是一个示出所述部分的带子通过参差装配方式互相连接的状态的前视图;
图7是一个示出带子正确紧固住的状态的前视图;
图8是一个当带子正确地搭接部分紧固住形成带端啮合状态的放大透视图;
图9是一个示出一个棉花包用带本发明的锁紧结构的打包带捆紧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示例1所取得的接合效率的变化曲线;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示例2所取得的接合效率的变化曲线;
图12是示出表示所述示例的相关部分的长度的特征的图解;
图13是示出一个常规的无封接件的锁紧结构的平面图;
图14是一个示出图13的锁紧结构的放大透视图。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
为说明本发明之最佳锁紧结构,图1至4示出设置有该最佳锁紧结构的带子端头。在此特定实施例中,设置有5个隆起的啮合部分。按本发明实施的隆起啮合部分的基本外形包含一个宽部W1与一个窄部W2。这些隆起啮合部分通过成行地在相关部分设置足够数量的拐弯切口对111、121、211与221而形成在带子的阴端1与阳端2上。在加工这些隆起啮合部分时应注意到在阴端的拐弯切口对所限定的宽、窄部分的宽度与其长度要比在阳端上的宽些长些,这是由于阴阳端的相关部分是通过参差装配来互相连接的原故。带切口的部分被压形使在纵向剖面上形成一个梯形形状以形成隆起啮合部分。
在本发明的锁紧结构中,在带子的阴端与阳端上形成的五个隆起啮合部分中,形成在每一端头的啮合区的两极端上的要比该端头上的其余的要长。
换句话说,设置来在带子的啮合区的两极端上形成隆起啮合部分的拐弯切口111、211的长度H1做成比其他三个拐弯切口121、221长一些,因此在两极端的隆起锁紧部分112、212比那些在中间形成的啮合部分122、222长一些。啮合区两极端的隆起啮合部分跟那些中间啮合部分的长度比最好处在1.1到1.3的范围内。
虽然正常情况下隆起啮合部分是均匀地分隔布置的,但在本发明的锁紧结构中,三个中间隆起啮合部分122、222之间的距离l1做成短一些以补偿在啮合区两极端的长一些的隆起啮合部分的设置,使带子的整个啮合区的长度保持跟正常情况的一样(使带子的产量保持基本上跟正常情况的一样)。因此在啮合区两极端的隆起啮合部分与其邻近的中间隆起啮合部分之间的距离l2做成比在同一区内的中间隆起部分之间的距离稍为长一些。不言而喻这些距离是可以根据隆起啮合部分的数量与尺寸而改变的。
在上述的由在带子端头形成的、纵向剖面是一个梯形的、不同长度的隆起啮合部分形成的锁紧结构中,带子通过将图1所示的阴端1跟在图3所示的阳端2按图5所示进行搭接并将搭接部分按下将阳部分装配入阴部分内以在两端头处紧固住。
换句话说,这些阴阳端的啮合区用这样一个方式搭接使中间隆起啮合部分122与222和在相应端头的啮合区两极端的隆起啮合部分112与212相互对准。在此情况下,当啮合部分的宽部分W1与窄部分W2被搭接时,就可能将形成在阳端上的隆起啮合部分装配入形成在阴端的相应隆起啮合部分背面的对应凹座内,这样相关部分的装配就成为可能。
这样,当带子的相关部分1与2被压紧时,在阳端的隆起啮合部分212、222被压入装配在形成在阴端上的隆起啮合部分的背面的对应凹座内,如图6所示。
在这个压入装配的情况下,当拉力沿纵向施加到紧固部分上,在阳端上的隆起部分212、222的宽部分W1压开阴端上的窄部分W2、迭窃谛纬稍谝醵松系目诘谋咴瞪希⒃谀抢锼簦缤 与8所示。
在拉力沿纵向施加到紧固部分上的情况下,在阴端啮合区两极端的隆起啮合部分112比在同一端上的中间隆起啮合部分122要承受大一些的拉力。但是在本发明中在啮合区两极端的隆起啮合部分做成比在同一区内的中间啮合部分长一些。这就提高了啮合区两极端的隆起啮合部分的强度,超过在同一区的中间啮合部分的强度,从而产生大一些的抗拉伸的能力。因此可以获得跟基体金属本身强度基本上一样的接合强度。所以,用本发明,啮合区两极端的隆起啮合部分212发生断裂的可能性比具有相等长度的隆起啮合部分的情况小得多。
图9是一个透视图,示出一个用带有本发明的锁紧结构的打包带来捆扎一个棉花包30的情况。棉花用一条沿纵向环绕着放置的打包带10X捆牢,在横向上用三条环绕着放置的打包带10Y捆牢。
在捆扎棉花过程中,首先将棉花压缩,然后将打包带10X环绕着棉花包30放置,令该带两端搭接。跟着,阳端上的隆起啮合部分212、222被装配入在加工阴端上的隆起啮合部分112、122时形成的凹座内,带子就这样在这里被紧固住。紧固部分20X、20Y最好不要突出棉花包表面,并且当紧固部分放在图9所示的实施例的顶表面以外的任何一个表面上时,它们就会突出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将紧固部分安排在棉花包的顶表面,在那里紧固部分20X、20Y埋在胀大的棉花里面。用这样的方式来捆牢就可能避免紧固部分在装卸和/或运输过程中受到损坏。
示例1图10示出一条厚0.76mm、宽19mm、长2400mm的带子的紧固部分在改变带子的啮合区两极端的隆起啮合部分跟在同一区内的中间隆起啮合部分的长度比与改变在离这条带子的端头100mm的范围内的相应隆起啮合部分之间的距离所产生的接合效率的变化。
在此示例中,带子的每一端头设置了5个隆起啮合部分。在表1中列出本示例的有关因素的尺寸,诸如相应的隆起啮合部分的长度、中间隆起啮合部分之间的距离、与及啮合区两极端的隆起啮合部分跟中间隆起啮合部分的长度比,表示这些相关尺寸的参考特征示于图12。
图10所示的接合效率的变化是在有一个从135-150kg/mm的拉力施加到接合部分上时所获得的结果,接合效率从下列方程式计算出接合效率= (啮合部分的强度)/(金属基体的强度) ×100从图10所示可以理解,通过令啮合区两极端的隆起啮合部分比其它隆起啮合部分长就可以获得一个比具有同等长度的隆起啮合部分的接合效率高的接合效率。而且,在此示例中可见当啮合区两极端的隆起啮合部分跟在同一区内的中间隆起啮合部分的长度比处在1.1至1.3的范围内时可得到一个高一些的接合效率。
示例2图11示出一条厚0.76mm、宽19mm、长2,385mm的带子的紧固部分在进行跟示例1同样的试验、即改变啮合区两极端的隆起啮合部分跟中间隆起啮合部分的长度比与改变在离这条带子的端头85mm的范围内的相应隆起啮合部分之间的距离所产生的接合效率的变化。
跟示例1一样,在本示例中在带子的每一端头也设置了5个隆起啮合部分。在表2中列出本示例的有关因素的尺寸,诸如相应的隆起啮合部分的长度、中间隆起啮合部分之间的距离、与及啮合区两极端的隆起啮合部分跟在同一区内中间隆起啮合部分的长度比。
从图11所示可见,通过把啮合区两极端的隆起啮合部分做得长一些就可以得到一个比具有同等长度的隆起啮合部分的接合效率高的接合效率。在此示例中,当啮合区两极端的隆起啮合部分跟在同一区内的中间隆起啮合部分的长度比处在1.1至1.2的范围内时可以得到一个高一些的接合效率。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通过在带子上制出切口并将带有切口的部分压出来就可在带子的端头形成多个具有桓隹聿糠钟胍桓稣糠值穆∑鹉龊喜糠郑⑶倚枰戎屑渎∑鹉龊喜糠殖惺艽笠恍┑睦Φ脑谀龊锨郊说穆∑鹉龊喜糠忠龀杀绕渌∑鹉龊喜糠殖ひ恍U庋慕峁鼓懿喽杂谟墒┘拥狡渖系睦λ鸬南喙夭糠值谋湫味越细叩奈灰屏浚蚨傻玫揭桓龌旧细褰鹗敉慕岷锨慷取1痉⒚骶哂幸桓龇乐孤∑鹉龊喜糠侄狭训挠诺悖谡飧鲆庖迳侠此担痉⒚鞯乃艚峁沟拇虬褂闷鹄词欠浅0踩摹
权利要求
1.一种带锁紧结构的打包带,这种锁紧结构采用将该带子的端头互相搭接使该带子的端头互相以可拆卸方式装配在一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多个每个具有一个宽部分与窄部分的隆起啮合部分排成纵向行,所述隆起啮合部分通过在该带子上提供足够数量的对称拐弯切口对并将该带切口部分压出以形成梯形的纵剖面来形成,在该带子啮合区两极端的隆起啮合部分造成比在同一区内的中间隆起啮合部分长一些,并且所述相对应的较长隆起啮合部分相互以互补的方式装配在一起而所述中间隆起啮合部分相互以互补方式装配在一起。
2.按权利要求1的打包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子的啮合区两极端的所述隆起啮合部分跟在同区内的所述中间啮合部分的长度比处在1.1至1.3的范围的。
全文摘要
一种用来捆扎诸如棉花或其类的具显著收缩特性的物品的打包带,在端头有适于以互补方式装配的锁紧结构,它有多个具一宽部与窄部的隆起啮合部分排成纵向行,这些隆起部分由在带上造出足够数量的对称拐弯切口对并压出带切口部分以形成梯形纵剖面来形成。在这些隆起部分中,在带子啮合区两极端的比其中间的长,带子两端头的各隆起部分互补地相互装配在一起。这结构改善了啮合部分的受力情况使其接合强度基本上同等于基体金属从而防止锁紧部分断裂。
文档编号B65D63/02GK1032144SQ88106339
公开日1989年4月5日 申请日期1988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1987年8月26日
发明者渡边清治, 福原稔 申请人: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関包钢铁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