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11802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多用容器,特别是一种可折叠的便携式盆。
目前,脸盆、水桶等多为硬体成型结构,携带极不方便,虽然也有一些帆布等制成的水桶,但由于缺少支承,只能用于提水、提物,不能固定放置使用。有些可折叠水杯等,也只能是多层套接结构,折叠后,体积仍然较大,该结构不适合于脸盆、水桶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设计提供一种可折叠便于携带,又可盛水或其它物品后可放置使用的容器,且根据该实用新型结构或材料替代,可生产出可折叠的便携式脸盆、水桶、水杯、菜蓝等。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中心支撑块和铰接于支撑块上的三根或三根以上的带相铰接的边架的底架以及容器胆层且胆层的上边扣结在边架顶端组成。容器胆层可由油布、帆布、防水尼龙绸或塑料等不透水材料制成,用于水桶、脸盆、水杯等;容器胆层还可由带网眼的编织物或编结物制成,可用于菜蓝等。为便于装水或物品后提携,可在容器两侧对称处的两个边架上固定有两个提带用于提携;胆层上边沿可径拉链连接一个上盖,用于对容器的密封;胆层外侧还可设置小口袋,用于插接小物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方便折叠打开后可盛装液体和固体,并可承重后置放使用,便于提携和密封,并可根据不同的胆层材料,适用于各种用途。



图1,本实用新型(打开后)主视示意图;附图2,本实用新型(打开后)仰视示意图;附图3,本实用新型(打开后)A-A剖视示意图。
附图中,1-中心支撑块,2-底架,3-边架,4-容器胆层,5-提带,6-拉链,7-上盖,8-小口袋。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包括中心支撑块1和铰接于支撑块1上的三根或三根以上的带相铰接的边架3的底架2以及上边扣结于边架3顶端的容器胆层4组成;容器胆层4可以用不透水材料制成,也可以是带网眼的材料制成;容器两侧对称的边架3上固定有两个提带5;容器胆层4的上边沿处可以经拉链6连接一个容器上盖7;容器胆层4的外侧还可以设置有小口袋8。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从中部向下推中心支撑块1,即而带动底架2下移处于平直状态,使底架2与边架3形成夹角(一般夹角小于120度),即形成容器的底和边部支撑,同时,容器胆层随之运动形成容器的底和边体。当需要折叠时,将所盛装物倒出后,从底部向上反推中中心支撑块1,使其带动底架2上收即可形成一个小栓体。本实用新型用作水桶时,只需适当加长边架3及胆层4的边部高度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容器,其特征在于由中心支撑块(1)周围铰连接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底架(2),每个底架(2)的另一端对应铰连接一个边架(3),容器胆层(4)的上边部扣结于边架(3)顶端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便携式容器的两侧边架(3)上的对称处固定有两根提带(5)。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器胆层(4)的上边沿外径拉链(6)连接一个容器上盖(7)。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器胆层(4)外侧设置有小口袋(8)。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器胆层(4)上带有网眼。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多用容器,主要由中心支撑块及铰接于其上的带相铰连接支架的底架,和上边沿担结于边架顶端的容器胆层组成,容器胆层可胜不透水材料制成,也可用带网眼材料制成,两侧边架上经固定提带以便于提携,可形成水盆、水桶、菜篮等各种容器,且胆层上口可经拉链连接一上封盖,便于封盖和密闭容器,后用可方便地折叠成小棒状。
文档编号B65D21/00GK2287127SQ9624875
公开日1998年8月5日 申请日期1996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29日
发明者张滨 申请人:张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