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瓶机顺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6536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摆瓶机顺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瓶装酒、饮料灌装生产线摆瓶机之顺瓶装置,属包装机械。
目前,空酒瓶(特别是啤酒瓶),回收的旧瓶,及大部分新瓶,均采用麻袋包装,在酒厂则需人工将瓶从麻袋中取出,摆到进入灌装生产线清洗工序的输送带上,人工摆瓶劳动强度大,至今还没有自动摆瓶机应用于生产,有一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94204508.4),公开了一自动摆瓶机方案,它由匀瓶、顺瓶、检瓶和扶瓶装置构成,由于匀瓶装置未解决自动倒袋、光电检瓶可靠性较差等缺陷,现已均有了新的设计方案,而已公开的顺瓶装置已与之不相配套。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摆瓶机顺瓶装置,顺瓶效果好、效率高,可与摆瓶机其它诸部分新设计相配套。
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实施方案,摆瓶机顺瓶装置,包括机架、电机、传动机构、顺瓶输送带(5)、(6)和拖瓶输送带(15),特征在于,增设分槽输送带(3),其槽间设不等高隔板(4);分槽带(3)、顺瓶带(5)、(6)、拖瓶带(15)依次衔接,成多个单行槽并列形式;顺瓶带(5)之单行槽横剖面近似“V”形。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是,侧视顺瓶装置,分槽带(3)略向下倾斜,顺瓶带(5)向上倾斜,顺瓶带(6)向下倾斜,拖瓶带(15)是水平的。


图1、摆瓶机顺瓶装置主视图图2、摆瓶机顺瓶装置俯视图图3、顺瓶装置各输送带剖面图图4、顺瓶带(5)(6)交接处,“后压前”叠瓶顺开示意图图5、顺瓶带(5)(6)交接处,“前压后”叠瓶顺开示意图。
如附图所示,顺瓶装置由机架、电机(未画出)、传动部件、分槽带、顺瓶带、拖瓶带构成,图1中箭头表示带输送方向,分槽输送带(3)、顺瓶输送带(5)(6)、拖输送带(15)依次衔接,各带由窄平带并排而成,窄平带间有隔板(4)、(16)、或是竖向节板(12),形成单行槽3-9个,整装置成多个单行槽并列形式,附图给出的实施例为3个单行槽。各部分带并非水平向,其最佳方式为,侧视分槽带(3)略有下倾,顺瓶带(5)上倾,顺瓶带(6)下倾,二者接处呈一拐角,拖瓶带是水平向。输送带(1)起过渡带及匀瓶作用,衔接前倒瓶装置和后顺瓶装置,其横剖面为A-A示。顺瓶装置各部分输送带两边有档板(2)、(17)。分槽带(3)之槽间隔板(4)是不等高的,由过渡带(1)输送来的瓶子,在分槽带(3)上运行时,因相邻隔板不等高,处于隔板上缘的横向瓶子,不能被搁住,必然翻于一边槽中,成顺向输送,其横向剖面如B-B所示。顺瓶带(5)是链条传动,链条(10)挂在轴(7)和(8)上,如图2所示,在链节上固定横向条板(11),在横向条板上固定直立的竖向节板(12),节节相靠,构成单行槽隔板,其横向剖面如C-C所示,节板(12)的纵剖面成下宽上窄状,因而形成的单形槽近似“V”形,由分槽带过来的已顺向的瓶子(14)进入“V”形槽有被夹住前进作用,如图3之C-C所示,而上叠(多余的)瓶子将滑下,成单个顺行。顺瓶带(6)是皮带传送,挂在轴(7)(8)(9)上,(7)(8)间部分是处于顺瓶(6)上部,不起输送作用,起作用的是(8)(9)轴间下倾部分,当极个别在顺瓶带(5)不能顺开,而叠压一起的瓶子,到(5)与(6)的交接拐角处,将被脱开,成单个顺行,如图4、5所示,顺瓶带(6)同时起过渡带作用,横剖面如D-D所示。拖瓶带(15)为水平向单行槽平带,横剖面如E-E示,因它的带速高,即将瓶拖顺开。各带速是分槽带(3)带速是匀瓶带(1)的3倍,顺瓶带(5)(6)与分槽带(3)三带等速,拖瓶带是顺瓶带速2倍,各部分不同结构配以不同带速,共同完成顺瓶动作,使瓶子在单行槽内单个、顺向排列。
权利要求1.一种摆瓶机顺瓶装置,包括机架、电机、传动机构、顺瓶输送带和拖瓶输送带,其特征是,设分槽输送带(3)、槽间设不等高隔板(4);分槽输送带(3)、顺瓶输送带(5)、(6)、拖瓶输送带(15)依次衔接;多个单行槽并列;顺瓶带(5)之单行槽横剖面近似“V”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摆瓶机顺瓶装置,其特征是,侧视分槽带(3)可以下倾;顺瓶带(5)上倾;顺瓶带(6)下倾;拖瓶带水平向;单行槽3-9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摆瓶机顺瓶装置,其特征是,顺瓶带(5)链条传动,横向条板(11)固定于链条(10)上,条板(11)上固定竖向节板(12),节板纵剖面呈下宽上窄状。
专利摘要摆瓶机顺瓶装置,包括机架、电机、传动部件、分槽输送带(3)、顺瓶输送带(5)、(6)和拖瓶输送带(15)等部分,上述各部分输送带依次衔接,为多个单行槽并列形式;分槽带槽间隔板(4)高度不相等;顺瓶带(6)单行槽剖面近似“V”形,各部分带速不等,共同完成顺瓶工序,使瓶子在单行槽内单个、顺向排列,为后续检瓶工序作准备。
文档编号B67C3/24GK2322958SQ9724868
公开日1999年6月9日 申请日期1997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1997年11月30日
发明者万修杰 申请人:万修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