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搬运座的定位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1394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活动搬运座的定位夹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关于一种活动搬运座的定位夹装置,其主要是利用搬运座两侧及鸠尾槽及鸠尾块分别供二对应同形板体插置,利用二板体对向曲折微并接状态的上段部位对薄片状物品形成两侧迫夹定位,能解决大面积薄片状物品搬运时所面临的固定问题。
在一般物品的搬运上,传统多以人力搬运方式进行,不但较为费力、费时,且易有因不慎损及物品或搬运人员的危险,故有专运为搬运物品需求而设计的搬运工具,如搬运台车、油压拖车或堆高机等。
但是,因上述的搬运工具无论在体积或构置费用均过于庞大,仅能适用于经常性搬运的场所,对于偶发性的家庭内或购物时的物品搬运而言,并不具实用性,导致一般仍是以人力搬运为主。
为此设计人曾针对此类非经常性搬运的使用者开发出一种简便搬运座,其结构设计上,请参阅图1所示,主要是以长矩型板为基体10,在基体表面设有二止滑垫101,在基体10前侧设有一穿孔11可供辅助工具(未绘)勾持拖行或吊挂收藏,而基体10底缘则设有数栓孔供滑轮12组设以赋予移位功能,另在基体10之前、后及两侧位置分别预设有鸠尾槽13或鸠尾块14,藉以利用该等鸠尾槽13或鸠尾块14配合其他搬运座的鸠尾块或鸠尾槽形成嵌接而完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搬运座的并组,可依运载需要作适当的并组,提供简便而实用的搬运效能。
上述的简便搬运座经由结构的组成设计,使其能承受相当大的重量,并因可视需要适度并组,在搬运大型重物时并不会有太大问题,然而若遭遇铁皮、玻璃等薄片状物品的搬运时,可能即因置靠面积过小而无法使用此类搬运座,但若以人力搬运又确实有其困难,有鉴于此,设计人以搬运座搬运此类薄片状物品作为发明目标,继续从事研发工作,其能有效解决此类薄片状物品搬运的需求。
为解决前述简便搬运座在薄片状物品搬运上所面临的困扰,设计人基于从事相关产品研发、产制的多年经验与技术,终于研创出本实用新型的搬运座定位夹持装置,即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搬运座搬运薄片状物品时,尤能对薄片状物品形成两侧迫夹定位的简易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藉由定位板的弹性裕度,使其可适用于不同厚薄的物品夹置,并能获得稳固的迫夹定位效果。
为达前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上,其主要是利用搬运座两侧及鸠尾槽及鸠尾块分别供二对应同形板体插置,利用二板体对向曲折微并接状态的上段部位对薄片状物品形成两侧迫夹定位,据以解决大面积薄片状物品搬运时所面临的固定问题。
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活动搬动座的定位夹装置,主要是包括一活动搬运座为主体,在活动搬运座底部设有滑轮以提供移位效能,而在活动搬运座基体前、后两端及两侧适当位置分设有鸠尾槽及鸠尾块,利用上述鸠尾槽及鸠尾块恰可供定位板体插置,其特点是该等位板体系以两对应同形板体为一组,在二板体上段部位依搬运座宽度而作对向曲折部,使之在搬运座中点部位呈可供薄片状物品置放和达到两侧迫夹定位的微并接状,而板体下段则依配合搬运座的鸠尾槽或鸠尾块而分呈嵌入榫片状或包覆榫槽状,据以可将二定位板体分别插置在搬运座两侧,以二者微并接的空间恰可供薄片状物品置放,进而受二板体上段曲折部形成两侧迫夹定位,从而达到薄片状物品搬运的稳固定位效能;该二定位板体在下端约搬运座厚度位置的相对内缘设有挡块,在定位板体插置在搬运座的鸠尾槽或鸠尾块位置时,挡块与搬运座顶面形成抵持限位以防止过度插入;该二定位板体是由略具弹性的材质制成,使其可适用于不同厚度的薄片状物品的夹置定位,并获稳固的迫夹效果;该二定位板体上段曲折部可依不同厚度物品的搬运定位需求作不同幅度设置,可视搬运物品的需求作适当的组配使用。


图1系习知搬运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合示意图。
图4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5系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0-基体,101-止滑垫,11-穿孔,12-滑轮,13-鸠尾槽,14-鸠尾块,20-搬运座,201-止滑垫,21-滑轮,22-鸠尾槽,23-鸠尾块,30、40-定位板体,31、41-曲折部,32-嵌入榫片,42-包覆榫槽,33、43-挡块,50-薄片状物品。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成、技术手段及功效,谨配合图式再予举例具体说明于后,通过下述实施例将能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内容。
请参阅图2的结构分解示图、图3的结构组合示意图、图4的结构关系示意图及图5的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上,主要是以一活动搬运座20为主体,在搬运座20表面设有二止滑垫201,而在活动搬运座20底部设有滑轮21以提供移位效能,另在活动搬运座20基体前、后两端及两侧适当位置分设有鸠尾槽22及尾块23,利用该等鸠尾槽22及鸠尾块23恰可供定位板体30、40插置,该等定位板体30、40系以两对应同形板体为一组,并采用略具弹性的材质制成,在二板体30、40上段部位依搬运座20宽度而作对向曲折部31、41,使之在搬运座20中点部位呈微并接状,而板体30、40下段则依配合搬运座20的鸠尾槽22或鸠尾块23而分呈嵌入榫片32状或包覆榫槽42状,并在板体30、40下端约搬运座20厚度位置的相对内缘设有挡块33、43,利用板体30下段的嵌入榫片32可插结在搬运座20的鸠尾槽22内,并以挡块33与搬运座20顶面形成抵持限位以防止过度插入,而藉板体40下段包覆榫槽42则可将它插结在搬运座20的鸠尾块23位置并以挡块43形成插入极限限位,据此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夹持装置。
经上述结构组成,藉扳运座20两侧预设的鸠尾槽22及鸠尾块23可分别供二定位板体30、40插置,并配合二者上段的曲折部31、41微并接状态,使其空间恰得供薄片状物品50置放,以二板体30、40中段曲折部31、41对物品50形成两侧迫夹定位,并因二板体30、40略具弹性,是以当薄片状物品50的厚度稍有不同时,能以二板体30、40对其形成夹持定位,并获得极为稳固的定位效果,使其在薄片状物品50搬运时仍能以此种简便的活动搬运座20实施,配合定位板体30、40的夹置定位,使用者仅需略微扶持物品即可操控其稳定行进,完全不需考虑物品固定的问题,进而赋予相当简便而实用的使用价值。
此外,针对不同厚度的物品的搬运定位,本实用新型能依需要将定位板体的上段曲折部作不同幅度设置,使其视搬运物品的需求作适当的组配使用,进一步提高活动搬运座的实用性,解决其在搬运上的物品定位问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经由结构的组成设计,在活动搬运座的简便物品搬移效能之外,进一步赋佳简易的定位夹装置,使其在搬运薄片状物品的使用上,能提供适当的迫夹定位效果,使活动搬运座的适用范围更为广泛。
权利要求1.一种活动搬运座的定位夹装置,主要是包括一活动搬运座为主体,在活动搬运座底部设有滑轮以提供移位效能,而在活动搬运座基体前、后两端及两侧适当位置分设有鸠尾槽及鸠尾块,利用上述鸠尾槽及鸠尾块恰可供定位板体插置,其特征在于该等定位板体系以两对应同形板体为一组,在二板体上段部位依搬运座宽度而作对向曲折部,使之在搬运座中点部位呈可供薄片状物品置放和达到两侧迫夹定位的微并接状,而板体下段则依配合搬运座的鸠尾槽或鸠尾块而分呈嵌入榫片状或包覆榫槽状,据以可将二定位板体分别插置在搬运座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搬运座的定位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定位板体在下端约搬运座厚度位置的相对内缘设有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搬运座的定位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定位板体是由略具弹性的材质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搬运座的定位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定位板体上段曲折部可依不同厚度物品的搬运定位需求作不同幅度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系提供一种活动搬运座的定位夹装置,主要是由二对应同形的板体作为薄片状物品的夹置固定,二板体于上段部位依搬运座宽度而对向曲折呈微并接状,该二板体下段则依配合搬运座的鸠尾槽或鸠尾块而分呈包覆榫槽状或嵌入榫片状,并在其相对内缘设有挡块,利用二板体插置结合在搬运座两侧构成定位夹装置,尤其适用大面积薄片状物品形成两侧迫夹定位,并因板体的弹性裕度而可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物品夹置。
文档编号B65G7/00GK2374522SQ9922602
公开日2000年4月19日 申请日期1999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1999年3月19日
发明者陈璧淇 申请人:陈璧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