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式输送装置的制造方法_5

文档序号:8241331阅读:来源:国知局
连接在基台19上的一个质量体即基准质量体11、和经由振动弹簧14a、14b、15a、15b这四个弹簧弹性连接在基准质量体11上的另一个质量体(上侧质量体12A和下侧质量体12B),并且实质上为双自由度(Two Degree Of Freedom)或双质点(Two-Mass)的受迫(衰减)振动系统。
[0089]在该振动系统中,具有闻低两个的共振频率ω?和ω 2,并且,两个质量体在该两个共振频率ωI和ω2之间的频带上相互反相地振动。
[0090]在具有该两个质量体11与质量体12Α、12Β的振动系统的反相模式中,两个质量体间的输送方向的反作用力在从输送方向来看时呈相互消除的关系,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相对于一个质量体即基准质量体11,另一个质量体被分为上侧质量体12Α和下侧质量体12Β,并且分别弹性连接在基准质量体11的相反侧,因此,基准质量体11所受到的转矩也呈相互消除的关系。
[0091]以上的结构和作用效果是基于由基准质量体11、上侧质量体12Α、下侧质量体12Β、防振弹簧13a、13b、上部振动弹簧14a、14b以及下部振动弹簧15a、15b构成的本发明的基本结构而得到的。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上述结构之外,通过使上述同相激振机构(压电驱动体)分别设有上侧激振部(上侧压电驱动部)和下侧激振部(下侧压电驱动部),并且直接且分开施加激振力,从而能够简化装置结构,并且也能够容易地调整例如用于应对输送物或输送路的变动(variat1n)等的激振侧的频率或振幅等。尤其是,在本实施形式中,由于设置有包含在上部振动弹簧14a、14b中的下侧压电驱动部16ad、16bd、和包含在下部振动弹簧15a、15b中的上侧压电驱动部16au、16bu,并且通过压电驱动方式进行激振,因而无需与振动系统分开另外设置激振机构(下述电磁驱动体等),从而能够进一步简化装置结构。
[0092]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连接在上侧压电驱动部16au、16bu上的下侧增幅弹簧18a、18b从基准质量体11的上方位置朝向下方延伸并被连接在下侧质量体12B上,而连接在下侧压电驱动部16ad、16bd上的上侧增幅弹簧17a、17b从基准质量体11的下方位置朝向上方延伸并被连接在上侧质量体12A上,因此,能够在确保上部振动弹簧14a、14b及下部振动弹簧15a、15b的长度的同时降低装置整体高度。由此,能够实现即使降低振动式输送装置10的高度也不会牺牲输送性能这一显著效果。上述结构尤其在确保上侧增幅弹簧17a、17b及下侧增幅弹簧18a、18b的长度方面很有效,由此,即使压电驱动体16a、16b的振幅小,也可以将其充分放大后施加于输送体20上。
[0093]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朝向基准质量体11的上方延伸的上侧压电驱动部16au、16bu所产生的圆弧状的振动,经由相反朝向下方延伸的下侧增幅弹簧18a、18b传递至下侧质量体12B,而朝向基准质量体11的下方延伸的下侧压电驱动部16ad、16bd所产生的圆弧状的振动,经由相反朝向上方延伸的上侧增幅弹簧17a、17b传递至上侧质量体12A。由此,上侧质量体12A和下侧质量体12B的振动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更加呈直线状沿倾斜方向S进行振动。即,通过设置如上所述延伸方向中途折返的上部振动弹簧14a、14b和下部振动弹簧15a、15b,能够增大输送体20振动方向的圆弧状的曲率半径,由此能够以更加稳定的状态输送输送物W。另外,即使振幅变大,由于振动角Θ的变动被抑制,因而也可以按设定的振动角Θ正确地输送输送物W,由此,能够容易地调整输送速度或者输送速度在沿输送路21的方向上的均匀性。
[0094]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上述理由,能够提高上侧增幅弹簧17a、17b及下侧增幅弹黃18a、18b的设计自由度,因而振动频率的设定或控制变容易,并且振动频率的调整作业也变容易。另外,当将装置整体高度设定为与现有装置同样的高度时,由于与现有装置相比能够增加上侧增幅弹簧17a、17b及下侧增幅弹簧18a、18b的长度,因而能够增大输送体20的振幅,从而能够提高输送速度,并且也能够扩大输送速度的调整范围。
[0095]另外,本发明的振动式输送装置并不仅限于上述图示例子,毋庸置疑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追加各种变更。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上部振动弹簧14a、14b及下部振动弹簧15a、15b,以分别包含同相激振机构的形态,分别由下侧压电驱动部16ad、16bd和上侧增幅弹簧17a、17b、以及上侧压电驱动部16au、16bu和下侧增幅弹簧18a、18b构成。但是,也可以与之不同地形成为:通过利用电磁力分别向基准质量体11与上侧质量体12A之间、和基准质量体11与下侧质量体12B之间施加激振力的电磁驱动体构成同相激振机构,并且利用独立的板簧分别构成上部振动弹簧(上部振动用下侧突出部和上部振动用上侧弹性部)和下部振动弹簧(下部振动用上侧突出部和下部振动用下侧弹性部)。进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上部振动弹簧14a、14b及下部振动弹簧15a、15b分别是将朝向下方延伸的部分与朝向上方延伸的部分加以连接而构成的,但是也可以由呈一体的U字状弹性体构成上述两个部分。
【主权项】
1.一种振动式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一对防振弹簧,其分别设置在输送方向的前后位置处,并且由具备朝向所述输送方向的板面的板簧构成; 基准质量体,其在所述输送方向的前后位置处由一对所述防振弹簧支撑; 上侧质量体,其配置在所述基准质量体的上方; 下侧质量体,其配置在所述基准质量体的下方; 一对上部振动弹簧,其分别在所述输送方向的前后位置处将所述基准质量体与所述上侧质量体弹性连接,并且包含具有朝向所述输送方向的板面的板簧结构; 一对下部振动弹簧,其分别在所述输送方向的前后位置处将所述基准质量体与所述下侧质量体弹性连接,并且包含具有朝向所述输送方向的板面的板簧结构;以及 同相激振机构,其向所述基准质量体与所述上侧质量体之间、以及所述基准质量体与所述下侧质量体之间施加激振力,以在所述输送方向上产生同相振动; 在所述上侧质量体和所述下侧质量体的至少一个上设有输送输送物的输送路; 所述上部振动弹簧具有上部振动用下侧突出部和上部振动用上侧弹性部,其中,所述上部振动用下侧突出部连接在所述基准质量体上并朝向下方延伸,所述上部振动用上侧弹性部在所述基准质量体的下方位置处与所述上部振动用下侧突出部连接,并且从所述基准质量体的下方位置朝向所述基准质量体的上方延伸并与所述上侧质量体连接; 所述下部振动弹簧具有下部振动用上侧突出部和下部振动用下侧弹性部,其中,所述下部振动用上侧突出部连接在所述基准质量体上并朝向上方延伸,所述下部振动用下侧弹性部在所述基准质量体的上方位置处与所述下部振动用上侧突出部连接,并且从所述基准质量体的上方位置朝向所述基准质量体的下方延伸并与所述下侧质量体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式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同相激振机构具有上部振动用下侧压电驱动部和下部振动用上侧压电驱动部,其中,所述上部振动用下侧压电驱动部构成所述输送方向的前后位置至少一侧的所述上部振动用下侧突出部,所述下部振动用上侧压电驱动部构成所述输送方向的前后位置至少一侧的所述下部振动用上侧突出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式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同相激振机构具有板状的压电驱动体,其中,所述压电驱动体被构成为:在所述输送方向的前后位置的至少一侧,构成所述上部振动用下侧突出部的上部振动用下侧压电驱动部与构成所述下部振动用上侧突出部的下部振动用上侧压电驱动部呈一体地构成,所述上部振动用下侧压电驱动部与所述下部振动用上侧压电驱动部之间的中央部被结合在所述基准质量体上,并且,作为整体,所述压电驱动体的朝向所述输送方向的板面呈一体地挠曲变形。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式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振动用上侧弹性部和所述下部振动用下侧弹性部,在所述输送方向的前后位置处分别被配置为在与所述输送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邻接, 所述上部振动用上侧弹性部在所述输送方向的前后位置处,分别在所述宽度方向的一侧将所述上部振动用下侧突出部与所述上侧质量体连接, 所述下部振动用下侧弹性部在所述输送方向的前后位置处,分别在所述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将所述下部振动用上侧突出部与所述下侧质量体连接。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式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路设置在所述上侧质量体上。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的振动式输送装置能够得到稳定的输送状态,并且能够在使装置小型化的同时确保输送性能;该振动式输送装置(10)具备:由一对防振弹簧(13a、13b)支撑的基准质量体(11)、配置在基准质量体上方的上侧质量体(12A)、配置在基准质量体下方的下侧质量体(12B)、将基准质量体与上侧质量体弹性连接的上部振动弹簧(14a、14b)、将基准质量体与下侧质量体弹性连接的下部振动弹簧(15a、15b)、以及使基准质量体与上侧质量体之间、以及基准质量体与下侧质量体之间在输送方向上产生同相振动的同相激振机构(16a、16b);上部振动弹簧具有上部振动用下侧突出部(16ad、16bd)和上部振动用上侧弹性部(17a、17b),下部振动弹簧具有下部振动用上侧突出部(16au、16bu)和下部振动用下侧弹性部(18a、18b)。
【IPC分类】B65G27-28
【公开号】CN104555290
【申请号】CN201410459439
【发明人】原顺一, 木内勇希
【申请人】株式会社大伸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4年9月11日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