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止机构及开闭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872067阅读:来源:国知局
br>[0093]为此,锁止销11到达卡止凹部23的形成位置后,锁止销11被突出壁28导引的同时,与卡止凹部23卡合。如上所述,在锁止销11与卡止凹部23进行卡合时,容器I的使用者可获得一种点击感。所以,使用者在获得该点击感后,可停止盖体3的关闭操作。
[0094]如上所述,设置有锁止销11的操作部7藉由弹簧部件8相对于盖体主体3a沿向上的方向(箭头Dl所示的方向)被进行了施力。所以,使用者停止盖体3的关闭操作后,锁止销11藉由弹簧部件8沿向上的方向(图1B及图8中箭头Dl所示的方向)被施力。据此,锁止销11被按压至卡止凹部23,锁止销11变为被卡止于卡止凹部23的状态。
[0095]这样,藉由锁止销11被卡止于卡止凹部23,如图1B所示,盖体3被锁止。在此闭状态下,即使力相对于盖体3沿打开方向发生了作用,该力也是使锁止销11按压至卡止凹部23的力,所以,盖体3也不会被打开。
[0096]由于锁止销11被卡止于卡止凹部23,所以,弹簧部件8所产生的弹力是将盖体3相对地按压至容器主体2的力。所以,在盖体3被锁止的状态下,藉由盖体3被按压至容器主体2,还可维持收藏部4的气密性。
[0097]接下来,对使盖体3从图1B所示的闭状态移动至图1A所示的开状态时的锁止机构10的动作进行说明。
[0098]为了对锁止销11和卡止凹部23的卡止进行解除,以使盖体3可移动至开状态,对处于闭状态的盖体3的操作部7进行按压(沿箭头D2所示的方向进行按压)。据此,操作部7抵抗弹簧部件8的弹力沿箭头D2所示的方向移动,与此同时,操作部7上所设置的锁止销11也沿箭头D2所示的方向移动。需要说明的是,箭头D2所示的方向在闭状态下与箭头Z2所示的方向大致为相同。
[0099]如上所述,锁止部件12藉由弹簧部18A的弹性恢复力沿箭头X2所示的方向被进行了施力。为此,锁止销11被按压向突出壁28。所以,当锁止销11沿箭头Z2所示的方向移动时,锁止销11在被突出壁28导引的状态下可沿箭头Z2所示的方向移动。
[0100]锁止销11沿箭头Z2所示的方向移动后,锁止销11变为越过了突出壁28的状态。图8及图9示出了锁止销11越过了突出壁28的状态。
[0101]这样,藉由锁止销11越过突出壁28,锁止部件12藉由弹簧部18A的弹性恢复力沿箭头X2所示的方向移动,锁止销11在销脱离侧凸轮沟24内行进。销脱离侧凸轮沟24是朝向销插拔口 21所形成的凸轮沟。所以,藉由锁止销11越过销脱离侧凸轮沟24,基于卡止凹部23的锁止销11的卡止可被解除。之后,盖体3变为可朝向开状态进行移动的状态(锁止解除状态)。
[0102]在该锁止解除状态下,藉由使用者使盖体3朝向开状态转动,如图10所示,锁止销11在销脱离侧凸轮沟2 4内向上方(箭头ZI所示的方向)移动。之后,锁止销11介由销插拔口21及沟部31从锁止部件12及导引部件13脱离。这样,可使盖体3转动至图1A所示的开位置。
[0103]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盖体3锁止(卡止)于容器主体2的锁止机构10主要由锁止销11和锁止部件12构成。所以,锁止机构10可採用简单的结构确实地将盖体3锁止于容器主体2。为此,藉由使用锁止机构10,可防止容器I的大型化。
[0104]尤其是在正面图中,锁止部件12的移动方向为与锁止销11的行进方向(移动轨迹PL)垂直的方向(箭头Zl、Z2所示的方向),并且,该移动方向与容器主体2的前端部6的延伸方向一致。为此,可降低前端部6的厚度(箭头Y1、Y2的尺寸),进而可实现容器I的小型化。
[0105]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锁止机构10可知,使用者所进行的将盖体3锁止(卡止)于容器主体2及解除该锁止的操作仅是对盖体3(操作部7)进行按压的操作。为此,将盖体3锁止于容器主体2及解除该锁止的操作可容易地仅由“一次触摸(one touch)”来进行。具体而言,例如,不再需要一只手对容器I进行支撑,同时,另一只手对盖体3进行开闭那样的操作,仅由一只手就可进行盖体3的开闭。据此,可提高容器I的操作性。
[010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开闭装置9被应用在收藏粉底等化粧料的化粧品容器I中。然而,本发明的应用并非限定于化粧品容器,还可广泛应用在其他容器中。
[0107]图11示出了将开闭装置9应用于橱柜40的例子。在图11中,对与图1A至图10所示的构成部件同等的构成部件赋予了相同的符号,并对其说明进行了省略。
[0108]橱柜40具有收藏部41和门42。收藏部41具有在立方体形状的一面上形成了开口部43的形状。收藏部41的内部形成了对收藏物进行收藏的收藏空间。介由开口部43,收藏物可被收藏于收藏部41内,并可被从中取出。
[0109]门42藉由合叶(合页;铰链)(图中未示)被可开闭地安装在收藏部41上。藉由关闭门42,收藏部41的收藏空间可被闭锁。另外,藉由打开门42,可进行收藏物的收藏和取出。
[0110]构成开闭装置9的锁止机构10被配设在收藏部41的天板(顶板)的内侧面41a上。锁止销11被固定在门42的内侧面42a上所配设的销固定件44上。
[0111]锁止销11介由销固定件44被固定在门42上,所以,可随着门42的转动而移动。锁止销11的移动轨迹PL(由一点划线所示)在侧面图中为沿水平方向(图中箭头Y1、Y2所示的方向)延伸的直线状轨迹。移动轨迹PL在平面图中为以门42的旋转中心位置为中心的圆弧状轨迹。锁止机构10被配设在收藏部41(内侧面41a)上,以使沟部31位于锁止销11的移动轨迹PL上。
[0112]本实施方式中的橱柜40所使用的开闭装置9的动作与图1A?图10所示的开闭装置9的动作相同。即,从开位置对门42进行移动时,与此同时,锁止销11在移动轨迹PL上进行移动,并介由沟部31进入锁止机构1内。
[0113]锁止销11进入锁止机构10内以后,锁止销11随着锁止部件12的移动(沿与锁止销11的行进方向垂直的方向的移动,即,沿Xl、X2方向的移动),在心形凸轮部20内移动。
[0114]之后,锁止销11与心形凸轮部20上所形成的卡止凹部23卡合,锁止销11变为被卡止于锁止机构10的状态。在此卡止状态下,门42在覆盖开口部43的状态下被锁止(变为闭状态)。
[0115]为了从闭状态打开门42,对门42向收藏部41侧(箭头Yl方向侧)进行按压。伴随着该按压操作,锁止销11也沿箭头Yl所示的方向移动,并越过突出壁28,这样,与卡止凹部23的卡合就被解除(参照图9)。据此,基于卡止凹部23的锁止销11的卡止被解除,门42变为可向开状态进行移动的状态(锁止解除状态)。
[0116]由此可知,开闭装置9的应用并不仅限于收藏粉底等化粧料的化粧品容器I,还可应用于具有相对于收藏部41进行开闭的门42的橱柜40。另外,除了上述各实施方式之外,开闭装置9还可应用于桌子抽屉、餐具橱的玻璃门等。此时,盖体、门、抽屉等相当于可动物,容器主体、桌子、收藏部、餐具橱等相当于固定物。即,在可使可动物相对于固定物进行转动或直线移动的机构或装置中,开闭装置9作为可将该可动物在闭状态下锁止于固定物的装置,可广泛地进行应用。
[0117]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1所示的橱柜40中,为了对处于闭状态的门42的锁止进行解除,需要对门42沿图中箭头Yl所示的方向进行按压。为此,在图1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在闭状态下,收藏部41和门42之间必然需要形成一间隙,其为在进行锁止解除时可对门42进行按压的距离。
[0118]然而,在不希望锁止时收藏部41和门42之间形成间隙的情况下,也可在门42上设置一个相当于图1A、1B和图8所说明的操作部7及销施力用弹簧部件8的机构。需要说明的是,弹簧部件8虽然不直接对锁止销11进行施力,然而,由于其对设置了锁止销11的操作部7进行了施力,所以,弹簧部件8介由操作部7也对锁止销11进行了施力。藉由这样的结构,可将门42在密着状态下锁止于收藏部41。
[0119]接下来,对图1A?图10所示的锁止机构10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0120]图12A、12B、12C示出了作为图1A?图1O所示的锁止机构1的变形例的锁止机构100。图12A示出了锁止机构1中的锁止销11在心形凸轮部20的销进入侧凸轮沟22内进行了移动的状态,图12B示出了锁止机构10中的锁止销11被卡止于卡止凹部23的状态,图12C示出了锁止机构10中的锁止销11在销脱离侧凸轮沟24内行进了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2A、12B、12C中,对与图1A?图10所示的构成部件同等的构成部件赋予了相同的符号,并对其说明进行了省略。
[0121]在图1A?图10所示的锁止机构10中,藉由导引部件13上所形成的上段部32及下段部33与锁止部件12上所形成的上段部26及下段部27的可滑动卡合,锁止部件12可在导引部件13内移动。所以,在图1A?图10所示的锁止机构1中,锁止部件12在导引部件13内仅沿一个方向(仅沿箭头Xl、X2所示的方向)移动。
[0122]另外,在本变形例的锁止结构100中,锁止部件112在导引部件13内也可沿多个方向进行移动。以下,对本变形例的锁止机构100的结构进行说明。
[0123]锁止机构100与上述锁止机构10同样地具有锁止销11、锁止部件112、及导引部件113。
[0124]锁止部件112如图12A、12B、12C所示,具有上部弯曲面112a。上部弯曲面112a是在凸轮形成部16(主体部15)的上部与导引部件113的上壁部36A相对的弯曲面。同样,在凸轮形成部16(主体部15)上具有下部弯曲面112b。下部弯曲面112b是在凸轮形成部16(主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