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卷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918817阅读:来源:国知局
供的具体实施例中,排料机构包括摆臂转轴立式轴承座1、摆臂2和气缸7 ;其结构可以参照图1和图2所示;
[0052]其中,摆臂2的第一端通过摆臂转轴立式轴承座I可转动连接于机架5,辊组机构设置在摆臂2的第二端;
[0053]气缸7能够升降摆臂2的第二端,从而实现辊组机构的升降,如图1和图2中双点划线所示的状态。通过设计“气动摆臂一立棍”组件,使得摆臂2和辊组机构处于低位时为打卷位,摆臂2和辊组机构翻起时是排料位。
[0054]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的技术方案,摆臂转轴设计成如图3中19所示的辊式,可保证转轴的要求和刚性要求。
[0055]为避免机械卡死以及合理使用气缸7,本方案中气缸7的一端通过球铰杆头件141连接于摆臂2,另一端通过球铰后耳座142连接于机架5,其结构可以参照图8所示。即操纵摆臂2起落的摆臂气缸7头尾铰接点均使用球铰结构,这样的布置使得气缸受力状态为接近理想化的二力杆情况,如此可有效延长气缸的使用寿命。
[0056]在本方案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气缸7的对称设置在运输设备17的宽度方向两侧,以提高对辊组机构抬升的稳定性;但是这种结构对于两侧气缸7的同步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是采用了上述头尾球铰的结构后,就更容易带来是两侧摆臂明显不同步的问题。为解决此弊病,分别于每个气缸7的各个接气口上配置单向调节阀来单纯的控制进气速度同时不影响气缸7排气速度,从而实现两侧同步伸缩。生产实践表明,采取分别调节措施后,实现了在不能采取机械强制同步的条件下的同步升降效果,实现了设计意图。
[0057]作为优选,排料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机架5上的摆臂位置调节机构;该摆臂位置调节机构包括摆臂定位螺栓11、摆臂轴承座121和止动块122;其结构可以参照图5和图6所示;
[0058]其中,摆臂轴承座121可活动安装在机架5上;
[0059]至少两个止动块122固定安装在机架5上,且相对布置在摆臂轴承座121的两侧;具体的,止动块122可以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机架5上;
[0060]每个止动块122内均开设有用于同摆臂定位螺栓11配合的内螺纹孔,该摆臂定位螺栓11的螺杆末端能够顶紧摆臂轴承座121。进一步的,摆臂位置调节机构还包括用于同摆臂定位螺栓11螺杆部分配合的防松螺母123。辊与运输设备17之间的缝隙微调可通过改变摆臂轴承座121位置实现,并且由摆臂定位螺栓11结合防松螺母123锁紧,摆臂定位螺栓11通过紧固在机架5上的止动块122与机架5产生可靠联系。
[0061]作为优选,两个止动块122相对布置在摆臂轴承座121的前后两侧,止动块122内的螺纹孔轴向为沿前后方向。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前后方向是指运输设备17的运行方向,同时也是胶料的运动方向。摆臂2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运输设备17宽度方向的两侧,相应的上述摆臂位置调节机构的数量也是两个,同样分别位于运输设备17宽度方向的两侧。通过调整上述摆臂定位螺栓11,可实现两种微调效果:一是下辊9与运输设备17之间的缝隙的精调;二是调节辊组机构与驱动辊8之间的平行度,两者之间良好的平行效果可使得卷辊搓起胶料时减少对运输设备17跑偏的影响。
[0062]运输设备17与辊组机构搭接部位的优选关系是缝隙不宜明显大于来料厚度,这样可避免胶料并不被搓起而是直接从缝隙处钻出。为此,运输设备17以无接头的整体环形运输带产品样式为宜。
[0063]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打卷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运输设备17出料端的下坡辊道10。通过设计卸料用斜坡辊道,可使成卷胶料平稳转运到后续运输设备上。
[0064]在设备的宽度方向上,成卷过程中的胶料作用于传动带17的摩擦反力并不均匀,长期运转后造成运输设备17跑偏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运输机构还包括模块化的张紧机构;该张紧机构包括张紧螺杆14、调节螺母131和定位框架133;
[0065]定位框架133固定安装在机架5上;
[0066]采用运输带常用的T型带座轴承132,设计成如附图7所示的模块化样式。具体实现方式为通过旋转调节螺母131实现张紧螺杆14相对于定位框架133左右偏移,进而带动T型轴承座发生偏移,实现了运输设备17张紧和跑偏调整;调整完成后,锁紧调节螺母131即可。通过调整机架5两侧的螺杆14来改变尾辊4相对于运输方向的偏斜角度,校正运输设备17位置,然后再次调整螺杆14,使得运输设备空载运转无跑偏效应。经过这样的调整措施后,可实现较长时期的连续使用。
[0067]本方案还提供了特殊的运输带-摆臂支撑结构设计:如图2所示的结构,其特点是10?12mm厚钢板作为机架板本体,摆臂转轴支撑用槽钢直接贴焊在机架板外侧,两侧机架通过五根槽钢作为机体宽度方向上的连接件,使得机架成为一体。这种结构设计兼顾了机体稳定可靠、集成化、便于制造装配等需求
[0068]如图9和图10,本方案采用的卷辊摆臂的组合式结构,包括摆臂气缸支座151、辊用减速机152、减速机扭臂耳座153、辊半轴154和辊轴承座155;
[0069]摆臂气缸支座151设置在减速机扭臂耳座153的下方,且位于其外侧;特殊的装配式设计,使得摆臂气缸支座151和减速机扭臂耳座153在摆臂2上取得了合理的配置同时,还保证了这样的装置所需要的功能:使得摆臂立板光滑面与边缘并不整齐的胶料接触,可避免钩挂胶料影响成卷;
[0070]按附图10的俯视图所示,辊轴承座155安装在摆臂前部结构内侧,在合理给出辊半轴154长度,满足刚性需求之际,又满足了减速机安装需求。
[0071]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打卷装置,采用上拱式运输带及与其相同旋向的两根小辊,两者组合在一起构成的搭配样式是成卷功能的关键所在;并通过可翻转摆臂-立辊-下坡辊道的配合,自动实现从打卷状态到卸料状态的转换。本方案适用于橡胶行业的炼胶车间中,可将热塑炼后的混炼胶片通过物料输送结合特定功能区的搓起、连续反向翻滚等方式,以接取胶料、自动打卷、自动排料为特征的一连串系统功能。打卷后的胶料形态有利于后续的混炼胶在线称重复核、复杂路线转运等工艺操作。本发明属第三代中心分流式一步法炼胶系统中的有效构成部分,工序区间位于次级补充混炼开炼机出胶工序之后,在线核重工序之前,提供混炼胶料在线称重校核工序所必需的前提条件。
[0072]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73]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打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输机构和辊组机构; 所述运输机构包括机架(5)以及设置在其上的运输设备(17)和驱动辊(8),且所述运输设备(17)包括下坡区段; 所述辊组机构设置在所述下坡区段上方,且所述辊组机构包括上辊(3)和下辊(9),所述上辊(3)和所述下辊(9)的轴向均平行于所述驱动辊(8)的轴向,所述上辊(3)和所述下辊(9)的旋转方向均与所述驱动辊(8)的旋转方向相同,所述上辊(3)和所述下辊(9)的外圆线速度均高于所述运输设备(17)的线速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设备(17)为前段上坡、后段下坡的拱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辊(3)和所述下辊(9)的外圆线速度与所述运输设备(17)的线速度比值为1.15:1?1.25: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辊(3)和所述下辊(9)的直径均为所述驱动辊(8)直径的一半。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打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抬升所述辊组机构的排料机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机构包括摆臂转轴立式轴承座(I)、摆臂(2)和气缸(7); 所述摆臂(2)的第一端通过所述摆臂转轴立式轴承座(I)连接于所述机架(5),所述辊组机构设置在所述摆臂(2)的第二端; 所述气缸(7)能够抬升所述摆臂(2)的第二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7)的一端通过球铰杆头件(141)连接于所述摆臂(2),另一端通过球铰后耳座(142)连接于所述机架(5)。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卷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气缸(7)的对称设置在所述运输设备(17)的宽度方向两侧,且在每个所述气缸(7)的各个接气口上配置单向调节阀。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5)上的摆臂位置调节机构;所述摆臂位置调节机构包括摆臂定位螺栓(11)、摆臂轴承座(121)和止动块(122); 所述摆臂轴承座(121)可活动安装在所述机架(5)上; 至少两个所述止动块(122)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5)上,且相对布置在所述摆臂轴承座(121)的两侧; 每个所述止动块(122)内均开设有用于同所述摆臂定位螺栓(11)配合的内螺纹孔,所述摆臂定位螺栓(11)的螺杆末端能够顶紧所述摆臂轴承座(121)。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运输设备(17)出料端的下坡辊道(10)。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打卷装置,采用上拱式运输带及与其相同旋向的两根小辊,两者组合在一起构成的搭配样式是成卷功能的关键所在;并通过可翻转摆臂-立辊-下坡辊道的配合,自动实现从打卷状态到卸料状态的转换。本方案适用于橡胶行业的炼胶车间中,可将热塑炼后的混炼胶片通过物料输送、特定功能区的搓起、连续反向翻滚等方式,以接取胶料、自动打卷、自动排料为特征的一连串系统功能。打卷后的胶料形态有利于后续的混炼胶在线称重复核、复杂路线转运等工艺操作。本发明属第三代中心分流式一步法炼胶系统中的有效构成部分,工序区间位于次级补充混炼开炼机出胶工序之后,在线核重工序之前,提供混炼胶料在线称重校核工序所必需的前提条件。
【IPC分类】B65H20/06, B65H18/08, B65H20/02
【公开号】CN105692277
【申请号】CN201610213291
【发明人】朱业胜, 姜承法, 王英斌
【申请人】北京万向新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22日
【申请日】2016年4月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