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输送机用卸料漏斗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661230阅读:来源:国知局
单元乃至漏斗内壁的承力状况,以进一步提升本装置的工作可靠性和高使用寿命需求。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的A-A向结构剖视后的放大图;
[0022]图3为图1的B-B向剖视后的局部放大图。
[0023]附图中各标号与本装置的各部件名称对应关系如下:
[0024]a-卸料滚筒b-卸料口
[0025]10-漏斗20-导流挡板21-主挡板22-延伸部
[0026]31-托板31a_托板调节板31b_腰形孔32-阻料板
[0027]33-翼板33a-翼板调节板33b_腰形调节孔34-挡料块
[0028]40-加强筋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9]此处结合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结构及工作流程作以下描述:
[0030]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如图1-3所示,包括漏斗10以及安置于漏斗10内的导流挡板20。漏斗10两相对内侧壁处焊接固定两安装槽。导流挡板20外形呈长槽体状且其槽底处固接有铰接轴,铰接轴的轴身与导流挡板20固接,其两轴端突出导流挡板20的两槽壁布置。安装槽具备多个与铰接轴构成卡接配合的槽口,且该槽口均开口朝上布置。导流挡板20通过位于其顶端的该铰接轴卡嵌并悬挂在安装槽处后,即可通过更换所卡嵌的安装槽来调节导流挡板20的悬挂位置,以调节物料落点。
[0031]为便于理解,此处以导流挡板20的槽口所对方向,也即卸料滚筒a所在侧壁为漏斗10后壁;而相应的导流挡板20的槽背所对方向也即漏斗10的前壁。
[0032]导流挡板20包括长方槽体状的主挡板21以及外形轮廓与之一致的延伸部22。延伸部22的上端槽口与主挡板21下端槽口彼此接驳且两者槽口指向均指向漏斗10后壁处。此时,延伸部22的槽底与主挡板21的槽底明显形成一钝角状的折角,以保证物料经由该槽底构成的导流面后,能够确实的实现第一次缓冲减速效果。
[0033]在导流挡板20的下方处,也即其物料下落路径上,布置作为本实用新型重点的储料槽单元。储料槽单元外形呈直角弯折的“[”状或者说是“U”字槽状结构,为便于读者理解,可以将其分拆为构成“U”字槽状结构两侧竖边的两侧槽体和连接两侧槽体同端的横向连接槽。其中横向连接槽由托板31、布置于托板31上的阻料板32、位于托板31上的托板调节板31a以及位于托板调节板31a上的挡料块34构成,而两侧槽体则相应由翼板33、布置于翼板33上的翼板调节板33a以及布置于翼板调节板33a上的挡料块34连同相应漏斗内壁构成。上述储料槽单元的“U”字槽状结构与漏斗10的前壁围合的空间构成卸料口 b。如图2-3所示,通过各调节板配合相应挡料块34构成的前述可调节的内侧槽边,以提升储料槽单元的容料能力,从而通过提升缓冲层厚度来进一步提高其抗撞击和吸冲击效果。托板31以及阻料板32背面均可布置加强筋条40,以提升其作为主要迎料部件的结构刚度和承力性。
[0034]本实用新型实际使用时,上方胶带机卸料,物料按抛物线运行轨迹首先与导流挡板20撞击并首次减缓速度后,与阻料板32 二次撞击而二次减速。之后,物料沿阻料板32滑落至托板31处,再与其容纳仓内的料堆三次撞击,从而在避免物料直接高速撞击作为传统的主要冲击面的漏斗10后壁的同时,实现其三次缓冲吸能目的。物料撞击储料槽单元内的料堆所形成的缓冲层,从而以料打料的形式下落到下方受料胶带机处。实践表明,通过上述最多达三次的缓冲作用,本装置可明显的减缓物料的下落速度,有效的减少了对下方受料胶带机的影响。同时,可根据现场落料的冲击力测试,通过各调节板的位移调节,来形成合适槽宽的储料槽单元,以确保储料槽单元的功能最大化。其通过料打料的形式卸料形式,配合加强筋条40,可以有效的减少物料对挡板组件以及漏斗10两侧壁的冲击性,这对于延长漏斗10的使用寿命均起到了有利影响。本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而实用性强,可有效解决传统的卸料漏斗在卸料时的物料动能释放问题,最终有效的确保了漏斗10及下方受料胶带机的正常可靠运作。
【主权项】
1.带式输送机用卸料漏斗,包括用于导卸料的漏斗(10)以及固接或铰接布置于漏斗(10)内的导流挡板(20),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10)内还设置有用于承接由导流挡板(20)处的下落物料和溢流该物料的储料槽单元;储料槽单元槽口位于导流挡板(20)的物料下落路径处,且指向导流挡板(20)的物料下落方向布置;储料槽单元至少分布于靠近漏斗(10)出料口的漏斗(10)两侧壁及其后壁位置处,储料槽单元的内侧槽边与漏斗(10)前壁所围合空间构成漏斗(10)的用于向位于下方的受槽料系统落料的卸料口 ;储料槽单元的槽底设有可调节其槽宽的调节板,调节板上固设储料槽单元的内侧槽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用卸料漏斗,其特征在于:储料槽单元包括靠近漏斗(10)后壁处呈板面水平布置的托板(31)、以及由漏斗(10)两侧壁处同平面的相对顺延布置的翼板(33),所述翼板(33)与托板(21)同平面布置,且翼板(33)板端与托板(31)间延伸固接以构成储料槽单元的槽底,托板(31)上固接板面铅垂布置的阻料板(32),该阻料板(32)及托板(31)的两端部均向漏斗(10)两侧壁处延伸且与之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用卸料漏斗,其特征在于:调节板包括设置于托板(31)上板面处的托板调节板(31a)、以及分别设置于两翼板(33)上板面处的翼板调节板(33a);托板调节板(31a)上贯穿其板体布置腰形孔(31b),该腰形孔(31b)长度方向垂直托板(31)长度方向且为沿托板(31)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的多个,托板(31)上相应布置安装孔,托板调节板(31a)与托板(31)间构成可沿垂直阻料板(32)板面方向往复调节的可调式螺栓固接配合;翼板调节板(33a)上贯穿其板体布置腰形调节孔(33b),该腰形调节孔(33b)长度方向垂直翼板(33)顺延方向且为多个的沿翼板(33)顺延方向依次布置,翼板(33)上相应布置配合孔,翼板调节板(33a)与翼板(33)间构成可沿垂直漏斗(10)侧壁方向往复调节的可调式螺栓固接配合;翼板调节板(33a)与托板调节板(31a)的相对靠近漏斗(10)中心的内沿处凸设有挡料块(34),该挡料块(34)构成前述储料槽单元的内侧槽边,翼板调节板(33a)与托板调节板(31a)的动作位置彼此空间避让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用卸料漏斗,其特征在于:挡料块(34)外形呈长方块状,托板(31)上挡料块的长度方向平行阻料板(32)板面布置;翼板(33)上的挡料块长度方向平行漏斗(10)侧壁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用卸料漏斗,其特征在于:阻料板(32)高度高于由导流挡板(20)处下落物料的预设下落高度,阻料板(32)板体最低沿与漏斗(10)后壁间存有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用卸料漏斗,其特征在于:阻料板(32)和托板(31)的相对其承受物料撞击所在面的背面处固设有加强其刚度的加强筋条(4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用卸料漏斗,其特征在于:导流挡板(20)包括外形呈长方槽体状的主挡板(21),主挡板(21)的下部槽口处向下顺延固设有长方槽体状的延伸部(22),延伸部(22)的上端槽口与主挡板(21)下端槽口间固接且两者槽口指向同向布置,延伸部(22)的槽底与主挡板(21)的槽底间存有钝角状的弯折角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带卸料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带式输送机用卸料漏斗。本实用新型包括漏斗以及固接或铰接布置于漏斗内的导流挡板,漏斗内还设置储料槽单元;储料槽单元槽口位于导流挡板的物料下落路径处,且指向导流挡板的物料下落方向布置;储料槽单元至少分布于靠近漏斗出料口的漏斗两侧壁及其后壁位置处,储料槽单元的内侧槽边与漏斗前壁所围合空间构成漏斗的用于向位于下方的受槽料系统落料的卸料口;储料槽单元的槽底设有可调节其槽宽的调节板,调节板上固设储料槽单元的内侧槽边。其可有效确保漏斗及下方受料胶带机的正常可靠运作。
【IPC分类】B65G47-44
【公开号】CN204369056
【申请号】CN201420799608
【发明人】翟宏维
【申请人】铜陵天奇蓝天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